14.2 第二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角边角”“角角边” 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 第二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角边角”“角角边” 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15: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二课时 利用两角一边判定三角形全等(ASA和AAS)
情景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被撕成三块的三角形碎片.
1
2
3
情景导入
1
2
3
你能用下面其中一块配出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吗?
复习回顾
判定△ABC与△A′B′C′全等的“三个条件”有哪几种情况?
C
A
B
C′
A′
B′
(1)两边一角
(2)两角一边
(3)三条边
(4)三个角
两角一边的情况能否判定三角形全等?
新知探究
问题: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
两角及夹边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这两种情况是否都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A
B
C
A′
B′
C′
新知探究
探究
如图,直观上,如果AB,∠A,∠B的大小确定了,△ABC的形状、大小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在△A′B′C′和△ABC中,如果A′B′=AB, ∠A′=∠A, ∠B′=∠B,那么△A′B′C′ ≌△ABC,这个判断正确吗?
C
A
B
C′
A′
B′
新知探究
基本事实: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几何语言:在△ABC 和△A′B′C′ 中,
∴ △ABC ≌△A′B′C′(ASA).
C
A
B
C′
A′
B′
课堂练习
1
2
3
你能用下面其中一块配出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吗?如果可以,你认为其中哪一块可以复原原三角形?你能说出理由吗?
解:用①可以复原原三角形, ①可以确定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据此可确定唯一的三角形(ASA).
典例解析
例1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 AD=AE.
A
D
B
E
C
课堂练习
练习 如图,已知 ∠B=∠E,AB=AE,∠1=∠2. 求证:△ABC≌△AED.
新知探究
思考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AAS),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C
A
B
C′
A′
B′
新知探究
如图,在△ABC 和△A′B′C′中,∠A=∠A′,∠B=∠B′,BC=B′C′.
求证: △ABC ≌ △A′B′C′.
C
A
B
C′
A′
B′
证明:在△ABC中,∠A+∠B+∠C=180°.
∴∠C=180°-∠A-∠B.
同理∠C′=180°-∠A′-∠B′,又∠A=∠A′,∠B=∠B′,
∴∠C=∠C′.
在△ABC和△ A′B′C′中,
∴ △ABC≌△A′B′C′(ASA).
新知探究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几何语言:在△ABC 和△A′B′C′ 中,
∴ △ABC ≌△A′B′C′(AAS).
C
A
B
C′
A′
B′
课堂练习
1. 如图,AB⊥BC,AD⊥DC,垂足分别为B,D,且∠1=∠2. 求证AB=AD.
A
B
D
C
1
2
课堂小结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两个内容
角边角(ASA)
两种思想
角角边(AAS)
分类讨论思想
转化思想
作业布置
必做题:书本44页4、5题,学习指要20页例1及变式训练,例2.
拓展题:仿照36页练习题2,设计 “用 ASA/AAS 测物体长度” 的小场景.
5. 如图,AB//CD,AF//DE,BE=CF. 求证:AB=CD.
A
B
D
C
F
E
能力提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