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十一章 电路、电流和电压
第三节 电荷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雷电和让用电器工作的电一样吗?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问题与思考
一、摩擦起电 静电现象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摩擦过的玻璃棒(或硬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玻璃棒(或硬橡胶棒)带了电,或者说它带有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一、摩擦起电 静电现象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由于摩擦而使物体带上的电荷通常称为静电,这种带静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一种静电现象。
早在汉代,我国古代人民就发现了静电现象。东汉王充的著作《论衡》中就有“顿牟掇芥”一词,描述的就是带有静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二、两种电荷
二、两种电荷
探究实验1: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当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两根硬橡胶棒相互排斥。
二、两种电荷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探究实验2: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
二、两种电荷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探究实验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
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玻璃棒和硬橡胶棒相互吸引。
二、两种电荷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三、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绝缘垫等。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使用方法: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张开了一定角度,说明物体带电;否则,物体不带电。
三、验电器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四、摩擦起电的原理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转移,使原来不显电性的物体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常见材料的静电序列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静电除尘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1.静电的应用
(2)静电喷涂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1.静电的应用
(3)静电植绒
(4)静电复印和激光打印
(1)给油罐车安装“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2.静电的防护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2)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
五、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2.静电的防护
六、课堂小结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摩擦起电的原理:不是创造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转移
验电器:构造、作用、原理、使用方法
摩擦起电 静电现象
电荷
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七、课堂练习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1.如图所示是一只猫在地毯上打滚后身上粘了气球的情景。猫在地毯上打滚的过程中与地毯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现象,气球能粘在猫身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起电
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把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管A端与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不带电
C.吸管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D.吸管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C
七、课堂练习
3.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
B.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
C.在印染厂车间里,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D.用绝缘性能较好的塑料制作的塑料桶储存汽油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D
七、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