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二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二课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10:45:51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能正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能正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图像;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运用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科学思维:独立制作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到清晰图像,合理绘制细胞图;通过比较观察动植物细胞,培养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学会正确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通过读图、观察、比较,掌握细胞基本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态度责任: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精神。
感受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发展对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作用;体会对事物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课前预习】
一.临时装片的制作
1、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 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在中央滴1滴 。
(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侧割出约0.5cm×0.5cm的正方形区域,用镊子 取一小块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它 平。
(3)用镊子夹起 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在洋葱鳞片内表皮上, 。
注意:气泡的特点与判断方法
特点:呈 ,有较粗的黑边。
判断方法: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变形或移动。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 ,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的目的是 )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1滴 。(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2)用清水漱净口腔,将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内侧壁上沿同一方向轻 几下,将有附着物的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 。
(3) 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一侧滴1滴 ,用 在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细胞时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严重重叠
细胞结构不清楚
有黑色圆圈等
视野中无光斑或视野太暗等
二.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类型 结构名称 结构 功能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膜 薄而透明的膜,位于细胞最外层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②保护细胞 ③控制物质 细胞
细胞质 半透明胶状物,内含多种结构 细胞进行 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 外有核膜包围,内含 细胞生命活动的
液泡 内有液体,叫做 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
叶绿体 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植物进行 的场所
细胞壁 位于细胞膜外,主要由 组成 起 和 的作用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易错点】
①相同点:都有 。
②不同点:植物细胞有 ,动物细胞没有。
【注】A.病毒 细胞结构,但是一种生物;
B.显微镜不容易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C.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 。
3、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 ;需用 观察(放大镜观察不到)。
4、细胞的形态:形态多样,细胞的 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 ,形态 ,如 呈 或 ,是人体内 的细胞,含有丰富的 ;精子呈 ,比卵细胞小得多。
【课中研学】
1、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清洁玻片和滴液: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并在载玻片中央滴1滴清水。
(2)撕取表皮: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侧割出约0.5cm× 0.5cm的正方形区域,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它展平。
(4)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盖在鳞片内表皮上,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染色:
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2、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辨认细胞各部分结构。
选取一个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绘制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示。
3、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2-3种植物细胞(如洋葱根尖细胞、黑藻叶片细胞、水绵细胞等)的永久装片,找出不同类型植物细胞的共同结构特征。
都有细胞膜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制作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生理盐水;
(2)用清水漱净口腔,将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内侧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将有附着物的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
(3)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观察并绘制人口腔上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找到一个清晰的口腔上皮细胞,绘制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示。
3.观察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结构。
选择2~3种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找出不同类型动物细胞的共同结构特征。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问题讨论
1.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碘液对细胞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2.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结构?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滴清水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什么?
1、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归纳: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
思考讨论:
(1)切西瓜时、腌黄瓜时,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汁水渗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的什么结构?
[参考:液泡里含有大量的水和一些特殊的物质(如酸味、甜味、辣味等),切西瓜时,自然会从液泡里流出许多甜味物质,同理,腌黄瓜时大量的汁水也是从液泡中渗出来的。]
(2)植物没有骨骼却能挺立,这与植物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有关?[参考:植物虽然没有骨骼但是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与其紧贴在一起,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持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通过观察发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病毒等少数生物除外),它们都是细胞构成的。
2、分析研究: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成各个部分、要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研究的认识活动。如,为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将动物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并对各部分分别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各种形状的细胞:
细胞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形态也各不相同。
(1)洋葱表皮细胞:长方形;
(2)口腔上皮细胞:椭圆形;
(3)平滑肌细胞:梭形;
(4)卵细胞:人的卵细胞一般呈球形或椭圆形,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直径约为0.1毫米;
(5)精子(精细胞):蝌蚪状,具有长长的尾,体积比卵细胞小得多;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2.(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视野要实现从图甲变到图乙,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5七上·余姚期末)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过程中,看到如上图四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要使视野乙变为丙,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要使视野丙亮度增大,可使用平面镜
C.要使视野丙变为甲,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D.要使视野甲变为丁,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4.(2025七上·椒江期末)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通常需要将观察的标本制成临时装片。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乙、图丙是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视野图,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先后顺序应是   (填序号)。
(2)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____。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玻片标本
(3)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
(4)在图乙、图丙中制作效果欠佳的装片是哪一个,并说明产生原因   。
(5)小明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
5.(2025七上·金华期末)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标号)。
(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
(3)如图2,假如你所用的显微镜只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若想在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4)某同学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后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同桌要想看清物像,最先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
【课后练习】
1.(2025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视野由模糊变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B.图二:细胞周边的污点有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
C.图三:洋葱表皮细胞周围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一开始滴加的清水过多
D.图四:草履虫向右上方移动时,为避免草履虫离开视野,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2.(2025七上·滨江期末)小滨在用显微镜做实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观察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可向右上方移动装片,使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
B.乙:观察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逆时针流动,则叶绿体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C.丙: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提高效率,可将吸水纸在滴加碘液的同一侧吸取液体
D.丁:如该细胞是韭菜的叶肉细胞,那么决定韭菜具有特殊气味特点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4细胞质中
3.(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图是小科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③→②→①→④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①→④ D.③→⑤→②→④→①
4.(2025七上·嵊州期末)正确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七上·上虞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虞同学进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图示。分析甲﹑乙两图,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图更换物镜头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来实现
B.甲图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后再次观察,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C.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
D.乙图中结构1和2的功能相同,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6.(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光学显微镜的……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
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7.(2025七上·南浔期末)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   ](填序号)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2)水煮菠菜时水变绿,是因为破坏了细胞的细胞膜,因为其作用是   。
(3)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③]   。
8.(2024七上·杭州期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深入研究杂交水稻技术,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的新型杂交水稻。图甲是水稻生长发育的过程图,图乙是细胞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属于水稻细胞的结构图是    (填“A”或“B”)。
(2)袁隆平团队培育出来的新型杂交水稻,主要是水稻细胞内含遗传物质的 (填序号)结构发生了改变。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   (填结构名称)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9.(2025七上·拱墅期末)小乐开展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探究实践活动。回答问题: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甲所示为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图中序号)。为避免出现气泡,⑤的规范操作为   。
(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乙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图中序号)。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丙所示为细胞模型制作方案,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需要的材料是   (填写图中序号)。
10.(2025七上·浙江期末)小宁对杉叶藻很感兴趣,开展“制作杉叶藻细胞模型”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    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换用高倍物镜。
(2) 【制作】小宁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丁)。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
(3) 【评价和改进】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进行改进 并简要说明理由   。
11.(2025七上·永康期末)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请你完成以下实验:
(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正确的是   ;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上皮细胞;③把上皮细胞均匀涂抹在水滴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有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
(3)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
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④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4)使用图2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装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____;
A.1、 3、 5 B.2、 4、 6 C.2、 3、 5 D.2、 4、 5
(5)如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12.(2025七下·浦江月考)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表:
(表中的增殖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 4
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
结果如图。
实验三: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以上三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选填:“减弱”或“增强”)
实验二:一般来说,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13.(2024七上·诸暨期中)(1)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是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如果要依次采用天文望远镜、光学显微镜、放大镜依次来观察以下物体,那么正确的观察顺序应该是   。
小明同学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相关操作如下:
a.盖上盖玻片;b.用低倍镜观察;c.用稀碘液染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d.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e.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f.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2)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
(3)为了能顺利完成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任务,上述操作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
A. B. C. D.
(4)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5)小明在低倍镜下找到了物像但却模糊不清,接下来他应调节显微镜的   (填显微镜结构图中序号)。
(6)使用下图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   。
A.1、3、5 B.2、4、6 C.2、3、5 D.2、4、5
14.(2025七上·余姚期末) 小余做了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后想到:人体细胞是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的,过高或过低浓度的溶液都会使细胞形状发生改变。那么植物细胞是否也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
(1)小余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状态下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图1,图中A是   (填结构名称)。
(2)接着,小余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细胞形状如图2,细胞膜和细胞壁距离变大,但细胞的外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   具有支持作用。老师告诉小余,这是质壁分离现象。小余把此洋葱表皮细胞重新放在清水中浸泡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又复原了,如图3。
(3)小余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与   的关系。
溶液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操作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三次
“分离”时间 60秒 58秒 25秒
操作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多次
能否“复原” 能 能 不能
15.(2025七上·鄞州期末)实验课上,某同学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
(1)图甲是老师准备的部分实验器材。他在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用具有   (填字母)。
(2)图乙为该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数字表示),其中图①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的作用是   。
(3)放上装片,该同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丙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
(4)如图丁是该同学换用高倍镜观察前后的两个视野,视野中始终存在污物,且位置不变。由此可以推测污物在   上。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 清水 撕 展 盖 盖 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圆形或椭圆形
碘液 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滴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刮 涂抹 盖 碘液 吸水纸
洋葱鳞片内表皮撕得太厚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
洋葱鳞片内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折叠
重新制作装片时,用解剖针展平洋葱鳞片内表皮
未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反光镜未对好,光过弱或无光,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按正确方法操作显微镜
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进出 生命活动 遗传物质 控制中心 细胞液 叶绿素
光合作用 纤维素 保护 支持细胞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没有 叶绿体和液泡(表皮细胞和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3、细胞的大小
微米 显微镜
4、细胞的形态
种类 很大 各不相同 卵细胞 球形
椭球形 最大 营养物质 蝌蚪状
课中研学
任务点二:
问题讨论
1. 使细胞染成棕色,便于我们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2. 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洋葱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3. 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防止细胞变形,影响观察效果。
任务点三:
思考讨论
(1)液泡里含有大量的水和一些特殊的物质(如酸味、甜味、辣味等),切西瓜时,自然会从液泡里流出许多甜味物质,同理,腌黄瓜时大量的汁水也是从液泡中渗出来的。
(2)植物虽然没有骨骼但是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与其紧贴在一起,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持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课堂练习
1.【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滴清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解答】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接着在载玻片上展平,最后盖上盖玻片。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图甲中细胞较小,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多,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小;图乙中细胞较大,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少,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大。从图甲变到图乙,需要换用高倍物镜,使视野中细胞变大。
【解答】①是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物镜,从而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②是反光镜:反光镜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强弱,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③是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用于找到物像。
④是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要使视野从图甲变到图乙,即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应先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所以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①。
故答案为: A。
3.【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 要使视野乙变为丙,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因为显微镜呈倒像,所以采用在哪移哪的方式,A错误;
B. 要使视野丙亮度增大,可使用凹面镜,B错误;
C.要使视野丙变为甲,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C正确;
D. 要使视野甲变为丁,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把图像变清晰,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1)③④②①
(2)C
(3)细胞核
(4)乙,细胞有重叠现象,可能是取材时洋葱鳞片叶表皮撕得太厚或展平材料时没有展平
(5)同学们挡住了光线,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减少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装片时步骤要正确,注意细节,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并找到清晰的物像。
【解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中①是盖盖玻片,②是展平洋葱鳞片叶表皮,③是滴清水,④是取材,所以先后顺序应是③④②①。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而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影响光线的强弱,不会出现在视野中。所以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反光镜,答案选 C。
(3)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内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染色后便于观察。
(4)在图乙、图丙中制作效果欠佳的装片是乙,产生原因是乙图中细胞有重叠现象,可能是取材时洋葱鳞片叶表皮撕得太厚,或者在展平材料时没有展平。
(5)小明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视野变暗了,且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原因可能是同学们挡住了光线,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减少,从而导致视野变暗。
5.【答案】(1)①②④③
(2)右上方
(3)甲 丁
(4)重新对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图中,①是滴、②是刮、③是染、④是盖;甲乙是目镜、丙丁是物镜。
【解答】(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抹、盖、染.图中①是滴、②是刮、③是染、④是盖,所以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2)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象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因此,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 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3)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靠近人的眼睛。放大倍数低的目镜,长度长;放大倍数高的目镜,长度短。图2中,甲乙是目镜,且甲是低倍目镜。物镜上有螺纹,它像上螺钉一样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靠近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倍数低的物镜,长度短;放大倍数高的物镜,长度长。图2中,丙丁是物镜,且丁是低倍物镜。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放大倍数最小的镜头组合,即甲和丁。
(4)显微镜移动后视野变暗,通常是因为光线没有正确对准镜头。因此,最先要进行的操作是重新对光,以确保光线能够通过物镜和目镜,使观察的物像变得清晰。
课后练习
1.【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2、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焦距更准确。
【解答】A、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用于快速对焦,而细准焦螺旋用于细微调整焦距,因此视野由模糊变清晰时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A正确。
B、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B错误。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洋葱表皮细胞周围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C错误。
D、图四中草履虫向右上移动,为避免它离开视野,应该向它同方向移动装片,即向右上方,因为显微镜呈倒像,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1)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规律: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2)显微镜下物像的真实情况: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旋转 180° 后就是实际的情况,旋转后方向不变。
(3)制作临时装片时的染色操作:滴加碘液染色时,吸水纸应在滴加碘液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4)细胞结构的功能: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图甲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图乙中叶绿体逆时针转动;图丙中示染色;图丁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细胞质。
【解答】A、显微镜呈倒像,视野中的气泡位于右上方,其实际位置在左下方;因此,要使气泡从视野中移出,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A错误。
B、观察到叶绿体在视野中逆时针流动,说明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逆时针,因为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一致,B正确。
C、对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C错误。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决定韭菜具有特殊气味特点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3细胞核中,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图中①染和吸、②展、③撕、④盖、⑤滴。
【解答】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⑤滴、③撕、展②、④盖、①染、吸。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③→②→④→①。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
【解答】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物镜转换器可用来更换物镜;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
2、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解答】 A、甲图更换物镜头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来实现
在使用显微镜时,物镜是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的,要更换物镜镜头,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即可,该选项正确。
B、甲图显微镜镜头由 M 转换成 N 后再次观察,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甲图中 M 镜头较短,是低倍物镜;N 镜头较长,是高倍物镜。从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得模糊,此时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因为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大,容易压坏玻片标本,该选项错误。
C、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
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而细胞模型是用实物等制作的立体结构,该选项错误。
D、乙图中结构 1 和 2 的功能相同,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乙图中 1 是细胞壁,主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2 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二者功能不同,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
【解答】A、甲乙均为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可知乙的放大倍数更大,观察的范围更小,视野内的细胞数目更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由甲到乙,即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该过程中不能调整粗准焦螺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细胞在右下角,说明真实位置是为左上角,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角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生理盐水,再盖盖玻片,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1)⑤
(2)控制物质进出
(3)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细胞类型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解答】(1)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因此,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2)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所以水煮菠菜时水变绿,是由于细胞膜遭到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故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③叶绿体。
8.【答案】(1)B
(2)③;②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细胞质,⑤液泡,⑥叶绿体。
【解答】(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乙中,属于水稻细胞的结构图是B。
(2)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因此,袁隆平团队培育出来的新型杂交水稻,主要是水稻细胞内的③(细胞核)结构发生了改变,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②(细胞膜)的控制作用。
9.【答案】(1)①③②⑤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
(2)④①③②
(3)①④⑤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解答】(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①滴、③刮、②涂、⑤盖、④染、吸。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②⑤④。为避免出现气泡,⑤盖的规范操作为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④对光→①放玻片标本→③向下转动镜筒→②用眼观察物镜向上转动镜筒。所以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
(3)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需要的材料是①④⑤。
10.【答案】(1)左;④
(2)缺少细胞壁、线粒体
(3)选择细纱网,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图乙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转换器、⑤反光镜、⑥物镜。
【解答】(1)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④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故图丁模型存在的错误是:缺少细胞壁、线粒体。
(3)细胞膜具有保护及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故制作细胞膜时,选择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理由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11.【答案】(1)A
(2)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3)B
(4)C
(5)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盖盖玻片需要注意方式的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
(2)若滴清水,细胞会因为吸水而涨破,影响观察。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将装片压坏。
(4)上端有螺纹的是物镜,没有螺纹的是目镜。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不能调整粗准焦螺旋,否则将不能观察到像。
【解答】(1)盖盖玻片时,应先让盖玻片呈45°角,一侧先接触水滴,再慢慢将玻片放下。
故答案为:A。
(2)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3)操作步骤为: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④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故答案为:B。
(4)1和2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选2;3和4是目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所以选3;物镜长,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近,所以选5.
故答案为:C。
(5)从甲到乙,低倍镜换高倍镜先移动玻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间;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视野变暗,提解光圈,使视野变亮;最后调整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
故答案为:B。
12.【答案】减弱;寿命越长;细胞核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实验一: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年龄越大,细胞分裂的次数减少。
实验二:由图像可知,龟细胞分裂次数最多,寿命最长。
实验三:年轻人细胞分裂次数多,有年轻人细胞核的新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分裂旺盛,可知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解答】实验一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实验二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中,原本有较强分裂能力的年轻细胞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后不再分裂,而分裂能力差的老年人的细胞和年轻细胞核融合后分裂旺盛,说明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13.【答案】(1)丙→乙→甲
(2)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dfeacb
(4)A
(5)⑦
(6)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图中,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压片夹、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
1、2为物镜,3、4为目镜,5、6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1)根据三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场景分析解答;
(2)根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解答;
(3)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4)根据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分析。
(5)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6)当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解答】(1)甲中酵母菌、衣藻很小,用肉眼看不见,应该用显微镜;肉眼能够看到蜗牛和花,但是微小结构需要放大才能看清,此时使用放大镜;太阳系、月球离我们太远,需要使用天文望远镜,所以观察顺序为丙→乙→甲。
(2)根据题意可知,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会使口腔上皮细胞吸水涨破,会影响观察效果,则应该修改为: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 为了能顺利完成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任务, 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d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f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e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a盖上盖玻片→c用稀碘液染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b用低倍镜观察。即dfeacb。
(4)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小明在低倍镜下找到了物像但却模糊不清,接下来他应调节显微镜的⑦细准焦螺旋。
(6)根据图片可知,1、2有螺纹,为物镜,且2的长度大,是高倍物镜。
3、4没有螺纹,为目镜,且3最短,是高倍目镜。
5是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6是低倍镜与玻片的距离。
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需选用2高倍物镜和3高倍目镜,此时,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是5。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题目中提到要依次采用望远镜、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物体,因此需要按照物体的大小和适用仪器排序。丙(太阳系、月球)适合用天文望远镜,乙(蜗牛、花)适合用放大镜,甲(酵母菌、衣藻)适合用显微镜,所以观察顺序为丙→乙→甲。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通常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而非清水,否则口腔上皮细胞会吸水涨破,会影响观察效果。因此,需要将“d.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改为: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因此,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d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f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e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a盖上盖玻片→c用稀碘液染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b用低倍镜观察。即dfeacb。
(4)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图中,A选项的操作符合该规范。
故选A。
(5)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小明在低倍镜下找到了物像但却模糊不清,接下来他应调节显微镜的⑦细准焦螺旋。
(6)物镜上有螺纹,它像上螺钉一样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靠近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倍数低的物镜,长度短;放大倍数高的物镜,长度长。图中,1、2为物镜,且2是高倍物镜。
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靠近人的眼睛。放大倍数低的目镜,长度长;放大倍数高的目镜,长度短。图中,3、4为目镜,且3是高倍目镜。
5是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6是低倍镜与玻片的距离。
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需选用2高倍物镜和3高倍目镜,此时,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是5。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1)液泡
(2)细胞壁
(3)溶液种类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观察细胞;细胞模型
【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解答】(1) 小余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状态下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图1,图中A是 液泡;
(2) 接着,小余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细胞形状如图2,细胞膜和细胞壁距离变大,但细胞的外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老师告诉小余,这是质壁分离现象。小余把此洋葱表皮细胞重新放在清水中浸泡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又复原了,如图3。
(3)小余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与溶液种类的关系。
故答案为:(1)液泡(2)细胞壁(3)溶液种类
15.【答案】(1)CG
(2)①②③⑤④;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防止物镜碰到载玻片
(4)目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1)(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①“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形态。②“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③“抹”,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产生。④“染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因此,他在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用具有C刀片。图乙为该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③⑤④,其中图①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
(3)放上装片,该同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丙所示,其目的是为了压破玻片或损伤镜头。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如图丁是该同学换用高倍镜观察前后的两个视野,视野中始终存在污物,且位置不变。由此可以推测污物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能正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能正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图像;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运用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科学思维:独立制作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到清晰图像,合理绘制细胞图;通过比较观察动植物细胞,培养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学会正确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通过读图、观察、比较,掌握细胞基本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态度责任: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精神。
感受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发展对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作用;体会对事物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课前预习】
一.临时装片的制作
1、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 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在中央滴1滴 。
(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侧割出约0.5cm×0.5cm的正方形区域,用镊子 取一小块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它 平。
(3)用镊子夹起 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在洋葱鳞片内表皮上, 。
注意:气泡的特点与判断方法
特点:呈 ,有较粗的黑边。
判断方法: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变形或移动。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 ,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的目的是 )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1滴 。(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2)用清水漱净口腔,将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内侧壁上沿同一方向轻 几下,将有附着物的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 。
(3) 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一侧滴1滴 ,用 在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细胞时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严重重叠
细胞结构不清楚
有黑色圆圈等
视野中无光斑或视野太暗等
二.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类型 结构名称 结构 功能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膜 薄而透明的膜,位于细胞最外层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②保护细胞 ③控制物质 细胞
细胞质 半透明胶状物,内含多种结构 细胞进行 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 外有核膜包围,内含 细胞生命活动的
液泡 内有液体,叫做 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
叶绿体 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植物进行 的场所
细胞壁 位于细胞膜外,主要由 组成 起 和 的作用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易错点】
①相同点:都有 。
②不同点:植物细胞有 ,动物细胞没有。
【注】A.病毒 细胞结构,但是一种生物;
B.显微镜不容易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C.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 。
3、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 ;需用 观察(放大镜观察不到)。
4、细胞的形态:形态多样,细胞的 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 ,形态 ,如 呈 或 ,是人体内 的细胞,含有丰富的 ;精子呈 ,比卵细胞小得多。
【课中研学】
1、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清洁玻片和滴液: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并在载玻片中央滴1滴清水。
(2)撕取表皮: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侧割出约0.5cm× 0.5cm的正方形区域,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针将它展平。
(4)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盖在鳞片内表皮上,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染色:
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2、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辨认细胞各部分结构。
选取一个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绘制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示。
3、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2-3种植物细胞(如洋葱根尖细胞、黑藻叶片细胞、水绵细胞等)的永久装片,找出不同类型植物细胞的共同结构特征。
都有细胞膜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制作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生理盐水;
(2)用清水漱净口腔,将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内侧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将有附着物的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
(3)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观察并绘制人口腔上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人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找到一个清晰的口腔上皮细胞,绘制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示。
3.观察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结构。
选择2~3种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找出不同类型动物细胞的共同结构特征。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问题讨论
1.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碘液对细胞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2.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结构?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滴清水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什么?
1、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归纳: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
思考讨论:
(1)切西瓜时、腌黄瓜时,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汁水渗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的什么结构?
[参考:液泡里含有大量的水和一些特殊的物质(如酸味、甜味、辣味等),切西瓜时,自然会从液泡里流出许多甜味物质,同理,腌黄瓜时大量的汁水也是从液泡中渗出来的。]
(2)植物没有骨骼却能挺立,这与植物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有关?[参考:植物虽然没有骨骼但是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与其紧贴在一起,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持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通过观察发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病毒等少数生物除外),它们都是细胞构成的。
2、分析研究: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成各个部分、要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研究的认识活动。如,为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将动物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并对各部分分别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各种形状的细胞:
细胞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形态也各不相同。
(1)洋葱表皮细胞:长方形;
(2)口腔上皮细胞:椭圆形;
(3)平滑肌细胞:梭形;
(4)卵细胞:人的卵细胞一般呈球形或椭圆形,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直径约为0.1毫米;
(5)精子(精细胞):蝌蚪状,具有长长的尾,体积比卵细胞小得多;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2.(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视野要实现从图甲变到图乙,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5七上·余姚期末)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过程中,看到如上图四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要使视野乙变为丙,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要使视野丙亮度增大,可使用平面镜
C.要使视野丙变为甲,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D.要使视野甲变为丁,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4.(2025七上·椒江期末)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通常需要将观察的标本制成临时装片。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乙、图丙是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视野图,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先后顺序应是   (填序号)。
(2)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____。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玻片标本
(3)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
(4)在图乙、图丙中制作效果欠佳的装片是哪一个,并说明产生原因   。
(5)小明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
5.(2025七上·金华期末)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标号)。
(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
(3)如图2,假如你所用的显微镜只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若想在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4)某同学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后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同桌要想看清物像,最先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
【课后练习】
1.(2025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视野由模糊变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B.图二:细胞周边的污点有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
C.图三:洋葱表皮细胞周围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一开始滴加的清水过多
D.图四:草履虫向右上方移动时,为避免草履虫离开视野,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2.(2025七上·滨江期末)小滨在用显微镜做实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观察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可向右上方移动装片,使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
B.乙:观察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逆时针流动,则叶绿体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C.丙: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提高效率,可将吸水纸在滴加碘液的同一侧吸取液体
D.丁:如该细胞是韭菜的叶肉细胞,那么决定韭菜具有特殊气味特点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4细胞质中
3.(2025七上·慈溪期末)如图是小科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③→②→①→④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①→④ D.③→⑤→②→④→①
4.(2025七上·嵊州期末)正确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七上·上虞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虞同学进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图示。分析甲﹑乙两图,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图更换物镜头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来实现
B.甲图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后再次观察,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C.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
D.乙图中结构1和2的功能相同,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6.(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光学显微镜的……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
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7.(2025七上·南浔期末)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   ](填序号)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2)水煮菠菜时水变绿,是因为破坏了细胞的细胞膜,因为其作用是   。
(3)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③]   。
8.(2024七上·杭州期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深入研究杂交水稻技术,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抗寒、抗倒等特点的新型杂交水稻。图甲是水稻生长发育的过程图,图乙是细胞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属于水稻细胞的结构图是    (填“A”或“B”)。
(2)袁隆平团队培育出来的新型杂交水稻,主要是水稻细胞内含遗传物质的 (填序号)结构发生了改变。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   (填结构名称)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9.(2025七上·拱墅期末)小乐开展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探究实践活动。回答问题: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甲所示为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图中序号)。为避免出现气泡,⑤的规范操作为   。
(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乙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图中序号)。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丙所示为细胞模型制作方案,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需要的材料是   (填写图中序号)。
10.(2025七上·浙江期末)小宁对杉叶藻很感兴趣,开展“制作杉叶藻细胞模型”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    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换用高倍物镜。
(2) 【制作】小宁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丁)。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
(3) 【评价和改进】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进行改进 并简要说明理由   。
11.(2025七上·永康期末)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请你完成以下实验:
(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正确的是   ;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上皮细胞;③把上皮细胞均匀涂抹在水滴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有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
(3)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
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④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4)使用图2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装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____;
A.1、 3、 5 B.2、 4、 6 C.2、 3、 5 D.2、 4、 5
(5)如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12.(2025七下·浦江月考)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表:
(表中的增殖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 4
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
结果如图。
实验三: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以上三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选填:“减弱”或“增强”)
实验二:一般来说,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13.(2024七上·诸暨期中)(1)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是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如果要依次采用天文望远镜、光学显微镜、放大镜依次来观察以下物体,那么正确的观察顺序应该是   。
小明同学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相关操作如下:
a.盖上盖玻片;b.用低倍镜观察;c.用稀碘液染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d.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e.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f.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2)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
(3)为了能顺利完成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任务,上述操作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
A. B. C. D.
(4)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5)小明在低倍镜下找到了物像但却模糊不清,接下来他应调节显微镜的   (填显微镜结构图中序号)。
(6)使用下图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   。
A.1、3、5 B.2、4、6 C.2、3、5 D.2、4、5
14.(2025七上·余姚期末) 小余做了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后想到:人体细胞是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的,过高或过低浓度的溶液都会使细胞形状发生改变。那么植物细胞是否也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
(1)小余先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状态下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图1,图中A是   (填结构名称)。
(2)接着,小余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2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细胞形状如图2,细胞膜和细胞壁距离变大,但细胞的外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   具有支持作用。老师告诉小余,这是质壁分离现象。小余把此洋葱表皮细胞重新放在清水中浸泡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又复原了,如图3。
(3)小余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与   的关系。
溶液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操作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三次
“分离”时间 60秒 58秒 25秒
操作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多次
能否“复原” 能 能 不能
15.(2025七上·鄞州期末)实验课上,某同学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
(1)图甲是老师准备的部分实验器材。他在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用具有   (填字母)。
(2)图乙为该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数字表示),其中图①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的作用是   。
(3)放上装片,该同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丙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
(4)如图丁是该同学换用高倍镜观察前后的两个视野,视野中始终存在污物,且位置不变。由此可以推测污物在   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