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4 09: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8 世说新语 二则
《咏雪》
七年级语文上册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其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 “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2 借助注释,把握课文大意。画出你不懂的语句,与同学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 本课选取了古代有关儿童的两则著名故事。预习课文时,注意感受文中反映的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课前预习
咏 雪
歌咏,赞美
歌咏白雪
“咏”的对象
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
其艺术特点包括: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②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
志人小说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整体感知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译 文
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译 文
不久,一会儿。
高兴的样子。
急。
像什么。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不如,不及。
乘风。因,趁、乘。
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译 文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字词句式
古今异义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成语积累
咏絮之才:①指女子能诗善文的才能。
②指能诗善文的女子。
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梳理故事内容】分别用“□”“___”圈画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句子,梳理故事内容。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白雪纷纷何所似?
时间:①__________
地点:家中
人物:谢太傅、谢朗、②______________
事件:③_________
寒雪日
谢道韫
咏雪(一问二答)
文章首句有什么作用?
交代咏雪的背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
研读赏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骤”字写出了雪的急,表现出雪景的壮观,为下文“咏雪”做铺垫。
“撒盐空中差可拟。”
比喻
突出雪之色和下落之态,照应“雪骤”。
(形似)
赏析“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比喻句的妙处。
将飘飞的雪花比作随风飞舞的柳絮,突出雪花飞舞的轻盈姿态(神似),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之感,想象丰富。
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为什么?
公大笑乐
深入探究
神态描写
谢太傅对两个比喻未置可否,只“大笑乐”,营造出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结构图解
叙述事件:
咏雪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交代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补叙身份:谢无奕之女,王凝之之妻
咏雪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
兄子:撒盐空中
兄女:柳絮因风起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拓展阅读
荣①,字幼权。幼聪惠,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②,悉书其乡邑名氏。客示之,一寓目③,使之遍谈,不谬一人。帝深奇之。
注:①荣:夏侯荣,三国魏将。②刺: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③寓目:观看,过目。
拓展阅读
荣①,字幼权。幼聪惠,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
②,悉书其乡邑名氏。客示之,一寓目③,使之遍谈,不谬一人。
帝深奇之。
夏侯荣,字幼权
小的时候聪明
曹丕听说,请他来
当时宾客有一百多位
每人都拿出一张名片
都写各自的籍贯姓名
客人给夏侯看一眼
然后让他与所有的宾客交谈
没有搞错一个人
曹丕深感惊奇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幼聪惠( )
(2)文帝闻而请焉( )
(3)帝深奇之( )
(1)聪慧,聪明(“惠”通“慧”,古今字,表聪明之意)
(2)邀请(结合语境,文帝听闻其聪慧,故邀请他前来)
(3)以……为奇,对……感到惊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体现文帝对夏侯荣能力的赞叹)
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夏侯荣字幼权,从小就展现出聪慧的特质。
B. 文帝因听闻夏侯荣的聪慧,便邀请他前来。
C. 宾客们的名帖上只写了乡邑,没写名氏。
D. 夏侯荣过目名帖后,能准确说出每位宾客的信息
参考答案:C
(解析:文中明确提到“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悉”意为“都”,说明名帖上既写了乡邑,也写了名氏,C选项“只写了乡邑,没写名氏”与原文不符。)
夏侯荣凭借什么能力让文帝“深奇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夏侯荣凭借“过目不忘”的能力让文帝感到惊奇——他仅看一眼一百多位宾客的名帖(上面写着乡邑和姓名),就能准确说出每位宾客的信息,没有一点差错。
布置作业
1.思考“公大笑乐”的原因?
2.翻译课文,将文章改写成现代故事。
THANKS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