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单元过关测试卷(A)(含答案+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情境·新趋势】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单元过关测试卷(A)(含答案+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10:48:3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保密★启用前
【新情境·新趋势】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上第 2 章单元过关测试卷
试 题 卷·A卷
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 16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考试范围:新教材第二章全部内容。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 0.5 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
无效。
第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45分)
1.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把的 A点比 B点省力,表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
素有关( ▲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2.如图所示,打弹弓是很多男孩子年幼时的游戏,下列情景中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
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橡皮筋拉长
B.松手后,橡皮筋的弹力把石块射出
C.飞行中,重力让石块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把石块弹开
3.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八年级科学教材的质量约为 2kg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N
C.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 1.5×103Pa
D.一辆汽车受到的重力约为 1000N
4.“神舟 19”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搭载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
王浩泽正式踏上归途,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进入新阶
段。观察图中返回舱返回的过程,其重力的方向( ▲ )
A.F1 B.F2
C.F3 D.F4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F
5.用 F表示压力、用 S表示受力面积,用 p表示压强,则 P= ,下面对此公式解释正确的是( ▲ )
S
A.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受力面积不变,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6.如图所示是工人戴着手套用扳手拧螺栓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作用效果,避免手受伤
B.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压力,避免手受伤
C.手对工具施力,工具对手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张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
C.人站在地面上,虽然没有看到地面四陷,但地面对人可以产生向上的弹力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有弹力
8.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 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静止,当逐渐增大外力 F
时,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将( ▲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无法确定
9.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
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
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物体只受到竖直方向两个力的作用,关于它的运动情况有以下几种
描述:①保持静止;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斜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竖直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
切割后,其对桌面的压强不变的是( ▲ )
A. B. C. D.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12.在探究弹簧长度与所受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受力情
况如下图所示。力 F大小相等,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 L 甲、L 乙、
L 丙、L 丁,则( ▲ )
A.L 乙=L 丁<L 甲=L 丙 B.L 甲=L 乙<L 丙=L 丁
C.L 丁<L 乙<L 甲<L 丙 D.L 甲=L 乙=L 丙=L 丁
13.【情境题】2024 年 5 月 3 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之后进
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箭升空的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惯性不断增大
C.嫦娥六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月面对探测器的支持力与探测器对月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将两个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倒入如图所示不同液体甲、乙,已知 ρ 甲>ρ 乙,若继续分别倒入高度
Δh 相同的甲、乙液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p 与高度 Δh 的关系是
( ▲ )
A. B.
C. D.
15.【改编】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 A、B 两个物体,在力 F1和 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
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 F1=10 N,F2=6 N,那么下列有关物体 A、B 和地面之间的摩擦
力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 受到 4 个力的作用
B.A 对 B 的摩擦力为 10 N,水平向左
C.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4 N,水平向右
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与 A 对 B 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40分)
16.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左手压气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的作用是 ▲ ;
(2)如图乙所示,向后喷气,气球前进,使气球向前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选填“气球内喷
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
(3)如图丙所示,手指戳气球,气球凹进,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
态”)。
17.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经常用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如图甲所示即为一种简易水平
仪,水平仪利用了 ▲ 原理,图中右边墙面偏低。如图乙所示为一种气泡水平仪,当仪器中
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 A 端,则表示 A 端的墙面偏 ▲ (选填“高”或“低”)。
18.【改编】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
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 1 所示的图像。请回答:
图 1 图 2 图 3
(1)图 1 中的 OA 段、OB 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则该选用图中
的 ▲ (填“甲”或“乙”)弹簧。
(2)用弹簧甲制成弹簧测力计测量某物体称量,刻度指针位置如图 2 所示,此时这个力的大小
是 ▲ 牛。
(3)用弹簧乙制成弹簧测力计,在面板上标上刻度,如图 3 是面板上刻度的一部分,在 0.5cm
处标上力的大小为 ▲ 牛。
19.【新考法】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
(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 ▲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 50 克),三位
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①量程为 1 牛的弹簧测力计;②量
程为 10 牛的弹簧测力计:③量程为 100 克的天平。你认为哪位
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 ▲ 。(填序号)
(3)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这是
因为 ▲ 。
20.如图、ABCD 是 4 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 50N,A、D 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
别用 1000N 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 砖与木板内侧之间的摩擦力为 ▲ N;A 砖与 B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 N;B 砖与 C 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 N。
21.【中考真题】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
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 35cm2,瓶盖面积为 7cm2,
并将瓶子装满 600mL 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 有关;
(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 p2。则 p1 ▲ p2(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 mL 水。
22.【情境题】疫情期间,宅家的小平为锻炼身体特意网购了一个免打孔墙体
引体向上器。安装时,使杆保持水平,调节螺母,单杠就会紧紧贴在墙上,
如图。
(1)做引体向上时,两只手抓住单杠之间的距离不同,拉起身体时所用的
力也不同,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有关;
(2)小平静止悬挂在单杠中间时,墙体给单杠的摩擦力为 f1,体重更重的爸爸同样静止悬挂时,
墙体给单杠的摩擦力为 f2,则 f1 ▲ f2(填“>”“<”或“=”);
(3)为加大训练的强度,小平用单手匀速往上拉单杠,该过程的下列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
是 ▲ (填序号);
①墙体对单杠的摩擦力 ②小平受到的重力
③单杠对小平的拉力 ④小平对单杠的拉力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2分,共 40分)
23.【改编】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
没有标签,小滨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海则
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
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 (填“大”或“小”);
(2)小海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 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
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 ▲ ;
(3)小海后来又想了一种方法,把压强计分别浸入甲、乙两杯液体中,使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
度差相等,则金属盒所处位置 ▲ (填“深”或“浅”)的是酒精。
(4)小强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你认为小强应采取下列操作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
显的有哪些 ▲ (选填序号)。
①换用更细的 U 形管 ②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③换用长的 U 形管 ④U 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24.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活塞横截面积约为 7.5cm2的注射器,保持活塞与针筒间良好润滑。
②在 U 形管中装入红色墨水。将注射器与 U形管相连,注射器与 U 形管之间气密性良好,U
形管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注射器内充满空气。
③将一个质量为 5g的砝码放置在注射器的活塞上,测出活塞静止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 h。
④改变砝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号 受力面积 S/cm2 砝码质量 m/g 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 h/cm
1 7.5 5 7.9
2 7.5 10
3 7.5 15 24.0
4 7.5 20 32.1
(1)本实验通过 ▲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于操作失误,第二组数据被污染,请你推测第二组实验中液面高度差最接近于 ▲
A.8.2 B.13.0 C.16.1 D.20.5
(3)小红建议将砝码改成装有细沙的小桶,你认为小明和小红谁的方法更好 ▲ ?你的理由
是 ▲ 。
25.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
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 ▲ (填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相等”或“不相等”);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 ,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 ;
(4)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
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
26.【项目化学习】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
【评价量规】
评价等级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一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
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大, 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大, 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小,
指标二
精确度达到 0.1N 精确度达到 0.2N 精确度大于 0.2N
【项目制作】
(1)选择材料: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你认为弹簧和橡皮筋哪种材
料更合适做测力计,请说明理由 ▲ 。
(2)标定刻度:选用图乙中 b 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刻度后,想让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0.2N,接下来如何标定刻度,具体的操作是 ▲ 。
(3)【项目评价】实测时,挂上 0.1N 的物体,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为使“指标二”指
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图乙中 ▲ (填“a”或“c”)弹簧取代 b 弹簧制作测力计,理由是 ▲ 。
27.【生活情境】家里的罐头(如图甲所示)瓶盖因太紧而拧不开,于是小科在瓶盖外包上毛巾,再
用力拧,毛巾打滑,瓶盖还是没动。爸爸让他换一条湿毛巾试试,果然湿毛巾不再打滑,瓶盖
打开了,由此他觉得水有助于增大摩擦力,但为什么许多公共场合的地面在用水清扫过后会摆
放“小心地滑”的牌子(如图乙所示)。水到底是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呢 为了解决困惑,
小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
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
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滴数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拉力/牛 3.16 3.34 3.72 3.92 3.02 2.80 2.82 ▲ 2.82
(1)请你推断:当水的滴数为 32 时,摩擦力大小为 ▲ 牛;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很难做到匀速,在不更换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小科想到另一
种测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保持不动, ▲ ;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
(4)请解释人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时容易向后摔倒的原因: ▲ 。
四、综合题(第 28题 5分,第 29题 6分,第 30题 8分,第 31题 7分,第 32题 9分,共 35分)
28.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2kg 的小球正在摆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2)如图乙所示,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9.【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出地球
牛顿认为,苹果熟透掉落在地上和月球悬挂天空上是相同性质的力在起着
作用。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也像被地球用一根无形的绳子紧紧地拉着。当地球上
的物体有很大的速度时,就能挣脱地球引力束缚,实现飞出地球的愿望。牛顿的
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在固定高度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它会向前飞出一段距离下
落,那么初始速度的增大,会导致飞行距离的增大,则就会有这样一个极限.当速度足够大,这个
物体就可能不会掉落下来而绕地球飞行,变成了人造卫星。
根据科学家计算,当物体速度达到 7.9km/s 时,就可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叫第一宇宙速度;
当物体速度达到 11.2km/s 时,就会克服地球引力,永远离开地球,叫第二宇宙速度。牛顿虽然早
就预言了人造地球卫星,但因发射需达到很大的速度,这对于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直到多级
火箭的研制成功,才为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创造了条件,如图所示就是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时
的场景。
(1)牛顿预言人造卫星可能不会掉落下来而绕地球飞行,采用了科学 ▲ 的方法;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若中国在 2025 年发射火星飞船,为了挣脱地球引力束缚其速度至少要超过 ▲ ;
(3)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时所受到的力 ▲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30.【改编】某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F1和 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
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
等。图甲、乙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图甲方案中左右两个力传感器的拉力是 ▲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应根
据图 ▲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选填“甲”或“乙”);
(2)图丙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 F1 和 F2 的大
小,横轴表示时间 t),30s 时它们的示数均为 ▲ N,。请依据计算机得到的实验图线上
的相关信息,写出一条结论 ▲ 。
31.【生活情境,改编】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
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
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
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
(1)汽车以一定的速度撞坏大桥的栏杆,离开大桥后,飞到空中,还能继续向
前运动。原因是: ▲ 。
(2)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
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分析三点即可)▲
32.【改编】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
0.05 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 m/t 4 储水罐容积 V/L 8×l03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
1×l03 车轮个数 6
接触面积 s/cm2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
面的压强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 ▲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
(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保密★启用前
【新情境·新趋势】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上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
参 考 答 案·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D B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C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相互的 (2)气球内喷出的气体 (3)形状
17.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高
18.(1)甲 (2)2.6 (3)1
19.(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③
(3)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不容易损坏纸桥
20.100N 50N 0
21.(1)受力面积 (2)等于 (3)480
22.(1)作用点 (2)< (3)②③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小
(2)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
(3)深
(4)②④
24.(1)液面高度差
(2)C
(3)小红 细沙质量可以连续改变
25.(1)相等
(2)旋转一定的角度
(3)避免卡片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6.(1)弹簧,原因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更便于标注均匀刻度
(2)在“0”N和“2”N之间平均分为10份
(3)a
(4)受相同力时,a弹簧伸长量更大
27.(1)2.82
(2)拉动下面的玻璃板
(3)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大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直至稳定不变。
(4)湿滑的地面水多,摩擦力突然减小,行人的脚速度会增大,上半身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而向后摔倒。
四、综合题(第28题5分,第29题6分,第30题8分,第30题7分,第32题9分,共35分)
28.(1)(3分) (2)(2分)
29.(1)推理(2分)
(2)11.2km/s(2分)
(3)不是(2分)
30.(1)平衡力(2分) 乙(2分)
(2)5(2分)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2分)
31.(1)汽车具有惯性(1分)
(2)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可酌情给分)
①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对车门和车窗产生较大的压力,不易开门;
②水对车窗玻璃的压力越大,玻璃对窗框的压力就越大,车窗玻璃与窗框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不易降下车窗玻璃;
③用安全锤的尖端砸玻璃,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对玻璃的压强,容易砸碎玻璃;
④水进入车内,车门内外受到水的压力大小相接近,人容易推开车门;
⑤砸碎车窗玻璃时,窗外水的压强大于车内压强,水能快速进入车内;
⑥玻璃被砸碎,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2.(1)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1分) 变小(1分)
(2)V水=8×103L=8m3,m水=ρ水V水=1.0×103kg/m3×8m3=8×103kg
G水=m水g=8×103kg×10N/kg=8×104N,(1分)
m车=4t=4×103kg,G车=m车g=4×103kg×10N/kg=4×104N(1分)
G总=G车+G水=4×104N+8×104N=1.2×105N(1分)(本小题3分,可自行调整)
(3)F= G总=1.2×105N,S=6×1×103cm2=0.6m2(1分)
(1分)
(4)f阻=0.05G总=0.05×1.2×105N=6×103N(1分)
F牵引=f阻=6×103N(1分)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年浙教版科学八上第 章单元过关测试卷(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5 2 A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答 题 卡 19. (1) 24. (1)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准 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3) (3)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违纪标记 20. 25. (1)
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 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
必须用 0.5 mm 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笔填涂 21. (1) (2)
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选择题填涂样例 (2) (3)
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正确填涂
答题无效。
错误填涂 [×] [√] [/]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 (4)
第 Ⅰ 卷(请用 2 B 铅笔填涂) 22. (1) 26. (1)
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2)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3) (2)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3)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4)
第 Ⅱ 卷(请在各试题 的答题区内作答)
27. (1)
二、填空题 (2)
16. (1) 三、实验探究题 (3)
(2) 23. (1)
(3) (2)
17. (3) (4)
18. (1) (4)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二一教育 同舟共理工作室 监制
Copyright 2024-2025 Zhou CB. 科学答题卡 第 1 页 共 2 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四、综合题 31. (1)
28. (2)



29. (1)
(2)
(3) 32. (1) 禁
(2)
30. (1) 止
(2)
(3) 作
(4) 答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二一教育 同舟共理工作室 监制
科学答题卡 第 2 页 共 2 页 Copyright 2024-2025 Zhou CB.保密★启用前
【新情境·新趋势】2025年浙教版科学八上第2章单元过关测试卷
试 题 卷·A卷
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考试范围:新教材第二章全部内容。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把的A点比B点省力,表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2.如图所示,打弹弓是很多男孩子年幼时的游戏,下列情景中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橡皮筋拉长
B.松手后,橡皮筋的弹力把石块射出
C.飞行中,重力让石块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把石块弹开
3.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八年级科学教材的质量约为2kg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C.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1.5×103Pa
D.一辆汽车受到的重力约为1000N
4.“神舟19”于2025年4月30日,搭载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正式踏上归途,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进入新阶段。观察图中返回舱返回的过程,其重力的方向( ▲ )
A.F1 B.F2
C.F3 D.F4
5.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用p表示压强,则P=,下面对此公式解释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受力面积不变,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6.如图所示是工人戴着手套用扳手拧螺栓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作用效果,避免手受伤
B.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压力,避免手受伤
C.手对工具施力,工具对手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张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
C.人站在地面上,虽然没有看到地面四陷,但地面对人可以产生向上的弹力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有弹力
8.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静止,当逐渐增大外力F时,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将( ▲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无法确定
9.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物体只受到竖直方向两个力的作用,关于它的运动情况有以下几种描述:①保持静止;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斜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竖直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切割后,其对桌面的压强不变的是( ▲ )
A. B. C. D.
12.在探究弹簧长度与所受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力F大小相等,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
A.L乙=L丁<L甲=L丙 B.L甲=L乙<L丙=L丁
C.L丁<L乙<L甲<L丙 D.L甲=L乙=L丙=L丁
13.【情境题】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之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箭升空的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惯性不断增大
C.嫦娥六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月面对探测器的支持力与探测器对月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将两个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倒入如图所示不同液体甲、乙,已知ρ甲>ρ乙,若继续分别倒入高度Δh相同的甲、乙液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与高度Δh的关系是( ▲ )
A. B.
C. D.
15.【改编】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 N,F2=6 N,那么下列有关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受到4个力的作用
B.A对B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左
C.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 N,水平向右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6.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左手压气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的作用是 ▲ ;
(2)如图乙所示,向后喷气,气球前进,使气球向前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选填“气球内喷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
(3)如图丙所示,手指戳气球,气球凹进,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17.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经常用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如图甲所示即为一种简易水平仪,水平仪利用了 ▲ 原理,图中右边墙面偏低。如图乙所示为一种气泡水平仪,当仪器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偏 ▲ (选填“高”或“低”)。
18.【改编】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1所示的图像。请回答:
图1 图2 图3
(1)图1中的OA段、OB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则该选用图中的 ▲ (填“甲”或“乙”)弹簧。
(2)用弹簧甲制成弹簧测力计测量某物体称量,刻度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这个力的大小是 ▲ 牛。
(3)用弹簧乙制成弹簧测力计,在面板上标上刻度,如图3是面板上刻度的一部分,在0.5cm处标上力的大小为 ▲ 牛。
19.【新考法】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
(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 ▲ 。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①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②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③量程为100克的天平。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 ▲ 。(填序号)
(3)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这是因为 ▲ 。
20.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内侧之间的摩擦力为 ▲ N;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 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 N。
21.【中考真题】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cm2,瓶盖面积为7cm2,并将瓶子装满600mL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 有关;
(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 ▲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 mL水。
22.【情境题】疫情期间,宅家的小平为锻炼身体特意网购了一个免打孔墙体引体向上器。安装时,使杆保持水平,调节螺母,单杠就会紧紧贴在墙上,如图。
(1)做引体向上时,两只手抓住单杠之间的距离不同,拉起身体时所用的力也不同,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有关;
(2)小平静止悬挂在单杠中间时,墙体给单杠的摩擦力为f1,体重更重的爸爸同样静止悬挂时,墙体给单杠的摩擦力为f2,则f1 ▲ f2(填“>”“<”或“=”);
(3)为加大训练的强度,小平用单手匀速往上拉单杠,该过程的下列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填序号);
①墙体对单杠的摩擦力 ②小平受到的重力
③单杠对小平的拉力 ④小平对单杠的拉力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3.【改编】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滨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海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 (填“大”或“小”);
(2)小海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 ▲ ;
(3)小海后来又想了一种方法,把压强计分别浸入甲、乙两杯液体中,使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相等,则金属盒所处位置 ▲ (填“深”或“浅”)的是酒精。
(4)小强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你认为小强应采取下列操作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有哪些 ▲ (选填序号)。
①换用更细的U形管 ②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③换用长的U形管 ④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24.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活塞横截面积约为7.5cm2的注射器,保持活塞与针筒间良好润滑。
②在U形管中装入红色墨水。将注射器与U形管相连,注射器与U形管之间气密性良好,U形管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注射器内充满空气。
③将一个质量为5g的砝码放置在注射器的活塞上,测出活塞静止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h。
④改变砝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号 受力面积S/cm2 砝码质量m/g 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h/cm
1 7.5 5 7.9
2 7.5 10
3 7.5 15 24.0
4 7.5 20 32.1
(1)本实验通过 ▲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于操作失误,第二组数据被污染,请你推测第二组实验中液面高度差最接近于 ▲
A.8.2 B.13.0 C.16.1 D.20.5
(3)小红建议将砝码改成装有细沙的小桶,你认为小明和小红谁的方法更好 ▲ ?你的理由是 ▲ 。
25.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 ▲ (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 ;
(4)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
26.【项目化学习】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
【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一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
指标二 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大,精确度达到0.1N 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大,精确度达到0.2N 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小,精确度大于0.2N
【项目制作】
(1)选择材料: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你认为弹簧和橡皮筋哪种材料更合适做测力计,请说明理由 ▲ 。
(2)标定刻度: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刻度后,想让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2N,接下来如何标定刻度,具体的操作是 ▲ 。
(3)【项目评价】实测时,挂上0.1N的物体,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为使“指标二”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图乙中 ▲ (填“a”或“c”)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理由是 ▲ 。
27.【生活情境】家里的罐头(如图甲所示)瓶盖因太紧而拧不开,于是小科在瓶盖外包上毛巾,再用力拧,毛巾打滑,瓶盖还是没动。爸爸让他换一条湿毛巾试试,果然湿毛巾不再打滑,瓶盖打开了,由此他觉得水有助于增大摩擦力,但为什么许多公共场合的地面在用水清扫过后会摆放“小心地滑”的牌子(如图乙所示)。水到底是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呢 为了解决困惑,小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滴数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拉力/牛 3.16 3.34 3.72 3.92 3.02 2.80 2.82 ▲ 2.82
(1)请你推断:当水的滴数为32时,摩擦力大小为 ▲ 牛;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很难做到匀速,在不更换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小科想到另一种测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保持不动, ▲ ;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
(4)请解释人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时容易向后摔倒的原因: ▲ 。
四、综合题(第28题5分,第29题6分,第30题8分,第31题7分,第32题9分,共35分)
28.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kg的小球正在摆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2)如图乙所示,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9.【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出地球
牛顿认为,苹果熟透掉落在地上和月球悬挂天空上是相同性质的力在起着作用。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也像被地球用一根无形的绳子紧紧地拉着。当地球上的物体有很大的速度时,就能挣脱地球引力束缚,实现飞出地球的愿望。牛顿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在固定高度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它会向前飞出一段距离下落,那么初始速度的增大,会导致飞行距离的增大,则就会有这样一个极限.当速度足够大,这个物体就可能不会掉落下来而绕地球飞行,变成了人造卫星。
根据科学家计算,当物体速度达到7.9km/s时,就可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叫第一宇宙速度;当物体速度达到11.2km/s时,就会克服地球引力,永远离开地球,叫第二宇宙速度。牛顿虽然早就预言了人造地球卫星,但因发射需达到很大的速度,这对于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直到多级火箭的研制成功,才为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创造了条件,如图所示就是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时的场景。
(1)牛顿预言人造卫星可能不会掉落下来而绕地球飞行,采用了科学 ▲ 的方法;
(2)若中国在2025年发射火星飞船,为了挣脱地球引力束缚其速度至少要超过 ▲ ;
(3)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时所受到的力 ▲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30.【改编】某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等。图甲、乙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图甲方案中左右两个力传感器的拉力是 ▲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应根据图 ▲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选填“甲”或“乙”);
(2)图丙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30s时它们的示数均为 ▲ N,。请依据计算机得到的实验图线上的相关信息,写出一条结论 ▲ 。
31.【生活情境,改编】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
(1)汽车以一定的速度撞坏大桥的栏杆,离开大桥后,飞到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原因是: ▲ 。
(2)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分析三点即可)▲
32.【改编】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V/L 8×l03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cm2 1×l03 车轮个数 6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 ▲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
(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科学试题·2
【KX】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