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测试题(含答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测试题(含答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3 21:48:09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题A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60分)
1.分类归纳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有误的是(
)
A.画家:顾恺之、吴道子、徐悲鸿
B.歌曲:《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神曲》
C.发明家:侯德榜、瓦特、爱迪生
D.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2.“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它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译著的《天演论》
C.鲁迅的《狂人日记》
D.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3.主持设计和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杰出工程师是( 
 )
A.詹天佑 
 
B.严复
C.张之洞  
D.张謇
4.中国近代,改变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始于(
)的创办
A.《时务报》
B.《民报》C.《新青年》
D.《申报》
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6.清末读书人张一山一直以来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从哪一年开始他的这个奋斗目标却再也无法实现了?(
)
A.1840年
B.1895年
C.1905年
D.1912年
7.1900年,有一家上海人在家庆祝他们的孩子考入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请问当时最高学府指的是:


A、燕京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太学
8.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严复——《海国图志》
D.鲁迅——《狂人日记》
9.魏源的《海国图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民主、科学
10.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唐胥铁路
B、陇海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沪铁路
11.发明了新式制碱法,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的科学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张謇
D.徐悲鸿
12.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学堂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官员的主要来源
B.
学子罢考抵制科举
C.
四书五经已经失去了文化教育的价值
D.
科举制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13.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顺应了时代潮流
B.推动了社会进步
C.
培养了实用人才
D.巩固了清朝统治
14.我国科举制创立和废除的朝代是(

A.秦朝、明朝
B.汉朝、元朝
C.隋朝、清朝
D.唐朝、清朝
15.20世纪,清末“新政“期间,四川兴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实业项目是(
)
A.劝业场
B.川汉铁路
C.四川机器局
D.开平矿务局
1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诞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和民族资本家。其中主张“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是(
)
A.方举赞
B.张之洞
C.张謇
D.魏源
17.2006年7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始运营,人们形象的称其为“天路”。说到铁路,你知道我国自主举办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广铁路 D.京唐铁路
18.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上海古籍出版社
C、外文出版社
D、商务印书馆
19.《海国图志》成书后(如下图),“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这部书(

A.学习西方的主张打击了守旧派的盲目自大
B.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顽固守旧思想相违背
C.“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D.暴力革命的主张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0.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
①废科举
②创立中国同盟会
③京张铁路通车
④拍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1)图1上“豫”字的形象设计来源于秦朝的哪一种文字?河南馆中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动态地展示了城市发达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此图描述了北宋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2分)
(2)图2中的中国船舶馆形似船的龙骨,展示了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请问19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创办的知名民用船运企业是哪家?(2分)
(3)图3中国铁路馆展示了铁路作为连接城市的纽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它的设计者是谁?此铁路有何巧妙之处?(4分)
(4)中国民族工业从近代到现代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你认为还可以设置哪些场馆展示我国民族工业的成就?(举出1例,2分)
22.(8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中共十八大的报告
(1)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哪些思想体现了教育的公平?(2分)
(2)隋唐时期的考试制度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写出该制度的名称。(2分)
(3)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4)今天的北京大学最初叫什么名字?(2分)
23.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看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22分)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1分)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2分)后来哪一派别最先实践了这一主张?(1分)
(2)图二是谁的译著?(1分)传播了哪些进步观点?(2分)
(3)在图三(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什么?(2分)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列举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4分)。
(5)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3分)
第六单元测试题A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60分)
1—5.BBADD
6—10.CBCAC
11—15.BDDCB
16—20.CADAC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1)小篆;东京(汴梁、汴京)(2分)
(2)轮船招商局(2分)
(3)詹天佑;在险要地段设计出“人字形”路轨(4分)。
(5)中国织布馆,中国面粉馆,中国棉纺织厂馆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2.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2分)
科举制(2分)
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2分)
京师大学堂(2分)
23.(1)魏源(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洋务派(1分)。
(2)严复(1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或者,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即可得2分)
(3)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分);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4)民主(1分),科学(1分);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分)。
(5)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学习,到制度层面的学习,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深入(3分)。(也可以简答为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也可得3分)(如果只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这样的意思,最多得2分)
图1
河南馆馆标
图2
中国船舶馆
图4
石油馆吉祥物第六单元测试题B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60分)
1.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A.平汉铁路
B.滇越铁路
C.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2.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设计者是(

A.侯德榜
B.张謇
C.李四光
D.詹天佑
3.“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下列哪个事件的评价(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颁布《奏定学堂章程》C.废除科举制
D.《申报》的创办
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京张铁路
B.京广铁路
C.唐胥铁路
D.宝成铁路
5.鲁迅是中国近代后期杰出的文学家。以下文学作品,由他创作的是(

A.《名优之死》
B.《子夜》
C.《骆驼祥子》
D.《阿Q正传》
6.20世纪20年代,揭开制碱奥秘的化学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冯如
7.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淞沪铁路
B.京九铁路
C.京张铁路
D.青藏铁路
8.气势宏伟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出自《黄河大合唱》,它的曲作者是(

A.冼星海
B.郭沫若
C.聂耳
D.徐悲鸿
9.《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11.猜一猜:他是洋务运动时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曾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他修成的铁路曾令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他是(

A.侯德榜
B.茅以升
C.詹天佑
D.李四光
12.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大生纱厂的兴衰
D.
黄埔军校的创建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原歌曲名为《义勇军进行曲》,其作曲者是(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鲁迅
14.编写《海国图志》,引导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思想家是(

A.魏源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
15.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止分别是在(

A.隋朝和民国初年
B.唐朝和清朝末年
C.隋朝和清朝末年
D.西汉和20世纪初
16.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同文馆       B.广州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17.20世纪,清末“新政“期间,四川兴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实业项目是(

A.劝业场
B.川汉铁路
C.四川机器局
D.开平矿务局
18.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上海古籍出版社
C、外文出版社
D、商务印书馆
19.这部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它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20.(2015·山东济宁市A)右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

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21.(6分)材料一(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材料二  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报刊移至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战火中成长,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整编
材料三 (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1942年4月3日,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功首演?(2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2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亲爱的诺索布夫人:我很幸运被任命现在的工作。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完成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铁路重任,但我将全力以赴,完成没有外国人参与的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
—一位留美幼童心里话
材料二:1898年,天津出版的《国闻报》曾记载说道:“戊戌政变后,维新措施皆废,所留一线光明独有大学堂而已。京师大学堂成为维新变法后唯一的幸存者。
材料三: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留学回国后是清政府难得的人才,但因科考次次落榜不能入朝为官,王滔、郑观应是通晓中西清朝急需的人才,因未参加科考不能为清朝所用。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位留美幼童是谁?他修建的是什么铁路?在修建时有什么技术创新?(6分)
(2)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了什么?今天它叫什么?(4分)
(3)材料三:严复等人的处境说明了什么?后来这种局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假如严复在辛亥革命后在国内上学,他可能享受哪几个学程的教育?(4分)
23.(20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页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4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8分)
(4)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4分)
第六单元测试题B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60分)
1---5.DDCAD
6---10.BCACD
11—15BCDAC
16—20.CBDC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21.(1)背景: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1分)诗人:李白。(1分)
(2)特点: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1分)历史剧:《屈原》。(1分)
(3)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文化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文化为时代服务等。(任答1点给1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
22.(1)詹天佑(2分);京张铁路(2分);“人”字形路轨(2分)。
(2)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北京大学(2分)。
(3)科举制已经不能适应中国近代的人才选拔要求(1分);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2分),严复可以享受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教育(凡少写一个不给分,1分)。
23.(1)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对世界一无所知。(2分)这是一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闭关自守)的愚昧思想。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4分)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侵略)的思想。(4分)
(3)洋务派。(2分)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分)
(4)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4分)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