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4 08: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亨利·基辛格
第一位正式出访中国的美国外交官
1971年7月,作为尼克松总统特使秘密访问中国
一生中访问中国一百多次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秘密访华前:
一九七一年七月一日,我经历了平生十分痛苦的一次会晤。“中华民国”“大使”詹姆斯·沈来见我,商量在下届联大表决中国代表权问题时,如何保持台湾的席位。沈剑虹对于国务院企图让北京进入联合国同时又不驱逐台湾“双重代表权”计划,提了很多反对意见。我很难聚精会神地跟他详细讨论这件事,因为就在七月一日这一天,我要启程去亚洲,秘密地如约赴北京。
——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
2.背景:
联合国:二战后(1945年)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签署的《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中、美、苏、英、法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概况:
(1)时间: (2)会议:
(3)经过: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提案:
联合国应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共存总是在考虑中国代表权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不容争辩”的事实,而不应要求联合国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所以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应当拥有代表权。与此同时,“中华民国”的代表权也不应被剥夺。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乔冠华(1913-1983)
时任外交部副部长,
在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代表团第一任团长。
想象时刻:乔冠华与基辛格会面时,你觉着关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会产生怎样的对话?
想象时刻:乔冠华与基辛格会面时,你觉着关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会产生怎样的对话?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提案:
联合国应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共存总是在考虑中国代表权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不容争辩”的事实,而不应要求联合国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所以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应当拥有代表权。与此同时,“中华民国”的代表权也不应被剥夺。
基辛格:今年你们进不来联大,待明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估计中国就能进去了
乔:基辛格博士,您看今年这届联大中国能恢复席位吗?
3.概况:
(3)经过: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原因: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西欧、日本崛起,美国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
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毛泽东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经济实力增强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影响: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意义?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联合国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壹·博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我们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中国现在不做,将来也永远不做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别人的超级大国。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对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③使联合国真正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 ,
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进一步提高扩大。
贰·和谈——中美关系改善
1.秘密访华时:
约翰·霍尔德里奇(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成员,中国问题专家)
迪克·斯迈泽(主管印支事务官员,越南问题专家)
洛德(基辛格的特别助理)
2.背景:
贰·和谈——中美关系改善
越南战争
实力削弱
美苏争霸
扭转被动局面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1969年
珍宝岛事件
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角度,考虑对美关系。
国际形势变化、
两国的国家利益需要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过程:
贰·和谈——中美关系改善
周总理会谈基辛格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
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建交
1971.4
1971.7
1972年
1979年
阅读教材P86-87,说出下图各代表的事件,梳理中美建交历程。
尼克松回忆录写到: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过程:
“跨洋握手”
中美敌对的时代结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开始了。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贰·和谈——中美关系改善
3.过程: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
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9年元旦,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
贰·和谈——中美关系改善
4.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贰·和谈——中日恢复邦交
5.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不同时期中国新增建交国统计
年份 美国从中国进口额 美国对华出口额 双边
贸易总额
1971 4.7 0 4.7
1972 32.2 60.2 92.2
1979 592.3 1724.0 2316.2
美国官方统计相应年份中美贸易情况(单位:100万美元)
中美关系 建交国家数量
和解前 (1971年之前)   64国
和解后 (1972年) 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
建交后 (1979年) 119个国家
②促进中美双方的合作。
①促进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贰·和谈——中美关系改善
叁·发展——全方位外交
1.含义: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周边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欧盟国家
中日关系
全方位
叁·发展——全方位外交
1.含义:
2017年,在北京举办首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6年,在杭州
举办G20领导人峰会
2017年,在厦门举办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8年,在成都
举办亚信峰会
多层次
2025年,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受邀参加俄罗斯、越南阅兵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向多国提供疫苗援助
叁·发展——全方位外交
1.含义:
立体化
国别和区域外交:中国始终把国别和区域外交作为外交工作的根本,全面贯彻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的外交战略布局,从双边、地区和全球三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创造了越来越主动有利的国际环境。
领域外交:中国积极参加领域外交活动,在关及全人类安全和生存等重大问题上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出负责任大国的关键性作用,赢得世界人民的高度评价,国际威望不断上升。
外交方式多样化:中国参与外交的范围更加广泛,渠道更加开阔,形式更加丰富,官方外交与民众外交相互配合,硬实力同软实力共同作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叁·发展——全方位外交
2.布局:
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的外交布局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任人宰割
参与者、建设者
贡献者、引领者
外交弱国
外交大国
外交强国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旁观者
中国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提供了许多中国方案
3.格局:
叁·发展——全方位外交
问题思考:
2025年4月以来印巴冲突升级,5月7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进行了空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在印巴边境空战中击落印度多架战机,包括法制“阵风”战斗机。
请你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这一情况会对中国外交局面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