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件(28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件(28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4 09:05:19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建立新中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1日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新民主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按社会性质:两大阶段
按历史特征:五大时期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两年徘徊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时空观念

建立新中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是哪次战役

战役的结果如何?
凝心聚力,共商国是
新中国这样走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0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主要内容:
毛泽东在会议中致开幕词
文件
委员会
主席
首都
代国歌
国旗
纪年法
纪念碑
时间:
地点 :
目的 :
参加会议代表: 各党各派各界代表662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
北京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任务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页完成以下问题:时、地、目的、内容
1949年9月
北平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主要内容:
毛泽东在会议中致开幕词
文件
委员会
主席
首都
代国歌
国旗
纪年法
纪念碑
时间:
地点 :
目的 :
参加会议代表: 各党各派各界代表662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
北京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公元纪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任务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页完成以下问题:时、地、目的、内容
1949年9月
北平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拓展提升1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会议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区域和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包括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学生、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社会团体,以及工商界、宗教界、少数民族和国外华侨等各个方面的代表662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问题:会议代表的身份有什么特点
代表谁的利益?
特点:广泛性
代表人民的利益
由此可见,新中国的成立是广大人民的选择.
拓展提升2 【历史解释】
《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社会性质
国家性质
组织原则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国徽的由来
  国徽图案因应征的方案不够理想,便邀请专家另行设计。1950年6月,国徽审查小组确定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设计的国徽方案。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知识拓展1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拓展提升3 【家国情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6—1949 解放战争以来
1919五四运动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鸦片战争以来
你知道纪念碑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1840年,指的是什么事件以来吗?
我们应该铭记:新中国的建立和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既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同时也要不忘国耻,强我中华!
知识拓展2:你知道纪念碑碑座上8幅浮雕都有哪些事件?
根据材料和阅读课本回答:政协会议召开的意义
“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乐团里的演奏家各有专长,各有专职,但要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党。”
——民建中央原名誉主席孙启孟
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2、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协徽标
日出东方,辟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开国大典
02
时间:
地点:
庆典流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
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礼炮齐鸣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任务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找出开国大典时间、地点、概述流程
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知识拓展3
54门礼炮齐鸣28响
问题:开国大典上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两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54门礼炮是指当时中国的54个民族,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即从1921至1949年。
材料一: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这(新中国的成立)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波兰《人民论坛报》
国内: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任务三:(小组合作)阅读课本P5并结合以下材料探究: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拓展提升4: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注意:新中国成立时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新民主主义社会
独立自主
当家做主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根据一下历史证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民族团结 共绘未来
巩固新中国(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
03
1.开国大典时,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表示拥护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但西藏的解放也受到西藏农奴主和帝国主义及反华势力的阻碍。
藏族民谚中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人。
1950年初,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时,却遭到了英美帝国主义和印度政府的武力干涉与阻挠。
封建农奴制的阻碍
帝国主义和反华势力的阻碍
【史料实证】
2.
中央政府作两手准备: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后来几经波折最终通过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史料实证】
小组合作: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3.概况
时间
人物
文件
结果
意义
1951年
阿沛·阿旺晋美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1.5.23《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汉、藏文文本)
1951.5.24毛主席宴请阿沛 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西藏的和平解放(从政治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筹备— 第一届政协会议
成立— 开国大典
巩固— 西藏和平解放
为新中国成立准备了条件;
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国际)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思考并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1.(23-24八年级下·四川德阳·期末)若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下列历史事物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1949年新政协参会签到册 B.199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C.1989年版电影《开国大典》 D.1952年绘制的油画《开国大典》
2.(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列这组油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题是( )
A
D
A.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
B.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课堂练习
3.(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胶济铁路曾先后被德国和日本攫取,直到1949年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其命运表明( )
A.民族民主革命进程艰难曲折 B.民族独立是维护主权的前提
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的手段
4.(23-24八年级下·广东韶关·期中)1951年4月22日,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西藏代表团抵达北京,和平谈判终于开启。对立、僵持、相互退让、再度出现僵持,谈判可谓一波三折。懂大局、善理解的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最终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祖国大陆实现了和平统一 B.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西藏和平解放的艰难性 D.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B
C
巩固练习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天安门结束于天安门。”
请你联系相关史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一个天安门: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第二个天安门:1949年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