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4 15: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一)本段历史的纵向定位
(二)本段历史的横向定位
一、解剖病体诊断病因——谈危机的根源
1、历史根源:亚当·斯密的市场绝对自由万能理论
2、直接因素:一战后,1924~192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五年黄金发展周期,美国柯立芝行政时代,对经济实行不干预的放任自流政策,造成了非常虚假的繁荣现象,经济的严重过热,社会分配的极不和谐,为大危机埋下了隐患。胡佛上台后继续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他认为资本主义政府不做两件事是天经地义的:一是政府不能干预经济,因为市场是万能的;二是政府不要管百姓的福利保障,因为竞争和奋斗是神圣的。
3、根本原因:由于资本主义在当时尚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对经济和社会都采取了不管不问的放任自流政策,一方面任由资本家过度生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再加上根本没有社会保障,导致绝大多数人无钱消费,从而使市场消费极度疲弱,因需求不旺,造成大量产品积压,现金流断裂,并发经济综合症,终于由股票市场的暴跌而引发大危机。
根据以上七段材料请回答:
大危机前,美国在生产和分配两大领域,实行何种政策?这些政策与经济危机的爆发存在着怎样的必然联系?危机为什么首先由股票市场引发?请概括指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二、病如山倒,庸医无招——大危机表现
1、黑色星期四
2、大萧条的景象
金融、企业、市场、失业、农业、矛盾
3、全球化与经济危机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4、各国的危机与法西斯的崛起
5、以邻为壑式的零合思维方式,更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6、胡佛的守旧思维使美国人在危机的泥淖里越陷越深,人们充满了恐惧,幻想救世主的降临
三、抓住病根,对症下药——新政的措施
罗斯福当选后,他深知眼下的美国病绝非单一性质的小病,而是整个资本主义机体结构出现了严重问题,绝不是简单地用一付药能治好的,必须运用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进行整体性的重大改造,才可能渡过难关。
1、凯恩斯谈宏观调控与生产需求
2、罗斯福决心重铸美国
3、美国病症状及其药方和疗效
症状
药方
疗效
银行瘫痪
有政府担保恢复银行流动信誉
发挥金融的龙头杠杆作用
工业生产严重过热,产品积压严重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抑制盲目竞争,缓解劳资矛盾
使积压减少,生产变得有序,劳资矛盾缓和,工人收入有一定保障,促进了个人消费
农产品严重积压,农产品价格狂跌
一缩:大量减产二毁:大量销毁农产品三补:给农户补贴
用短痛代替长痛,使农产品价格回升,从而稳定了农业生产。
消费极其疲弱,需求拉不起来
一、用美元贬值来刺激出口二、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三、用以工代赈的措施来保就业、促消费、护民生、稳社会
三大需求一起抓,用综合性的以工代赈措施,解决了多个问题。
社会保障缺乏导致大量赤贫阶层,无法进行消费
政府完全负责人民的生老病死,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覆盖人的一生的完全彻底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全方位社会保障后,人民没了后顾之忧,大胆消费,需求更旺,生产更火,社会更和谐。
生态破坏严重,沙尘暴肆虐美国
招募250万人参加的民间资源保护队,种了两亿棵树,修建了20万亩国家公园
收到了保护环境、解决就业和刺激消费三重效果,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4、对新政措施的概括和总结
四、药到病退摆脱危机——新政的作用
五、重在预防,健康发展——评价与启示
六、以史为鉴,反思今天——金融风暴的思考
1、70多年以来,美国历经胡佛的放任自流,再到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极大地影响了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然而70年代初,为了摆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胀”,美国又兴起了新自由主义风潮,“里根主义”盛行,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再次失去了政府对经济尤其是金融系统的监管调控,终于酿成了近年的金融大祸,危害了全球,无数事实证明,如果我们不懂历史,可能就要重演历史的悲剧。
2、向自己所犯的错误学习是最好的学习,人类就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中成长起来的。列宁、罗斯福、邓小平在其改革前面临着怎样的背景?他们是怎样运用理论的创新指导实践创新的?
3、中庸之道是人类治理国家的大智慧结晶,任何政策抑或行为,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将肯定转向反面,我们人类所犯的无数错误恰是少了中庸之道。诚想:如果大危机前的美国社会财富分配不中庸,经济发展不中庸,2008年前美国金融体系不中庸,我们能够避免大危机吗?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和谐而中庸。
4、新政是美国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从小政府到大政府,从尽量少管到多管,是对自杰斐逊以来立国理论的深刻修正。政府的职能一是介入经济控制,二是介入社会调解矛盾,把治理的中心设在了华盛顿而不是华尔街。
5、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经济学就不会消失。因为他从来就不仅仅是个经济学家,更不是冷血的经济科学家。他坚持认为:经济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他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学思路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他的三个信条:不能过分依赖自由市场,工商业活动受不确定因素制约,多消费就是爱国,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
6、罗斯福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找对了改革的最佳切入点:“救市”的关键是让穷人得利,保民生是万道之本,人民好才是真的好,大家富才使国家富,小河水满,大河才能永不枯竭。他推行的不仅仅是经济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理念,是市场经济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结晶,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7、罗斯福新政是一场全方位的改革,首先,是经济层面的新政,它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对二战后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次,是社会保障层面的新政,它让政府担负起了保护全社会所有人福利的重责,实行削峰填谷的税收政策,合理运用财富分配手段,关注弱势群体,从而使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化的良性循环。藏富于民,让利于民,民富才是保证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第三,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注重环保的新政,通过对环境的治理,使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得到高度的统一;第四,它还是美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政,它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使政府发挥行使了更多的职能;最后,它还是外交的新政,从不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干涉拉美到与拉美睦邻合作,从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到参加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发挥了巨大作用。总之,罗斯福新政是世界历史中的一朵奇葩,为后人提供了无穷的智慧。
8、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自我完善,它在保留用自由市场调节经济的同时,吸收了社会主义制度宏观调控和国有化的某些做法,充分运用无形的市场与有形的政府两手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管,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充分说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建立更加和谐的世界,实现互利共赢的愿景,而携手奋斗。
七、新政对二战以后西方社会的影响
1、指导思想的重大变化——凯恩斯主义
抓住:就业、消费、投资、出口几个重要环节,就能够抑制由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
2、国家职能的重大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充当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角色
3、70年代美国新病的产生与采取的措施后果
4、建立福利国家
(1)原因
(2)实质
(3)内容
(4)影响:正面的、负面的
(5)怎样处理好保障所有人的安全与鼓励人们冒险创新这对矛盾?
(6)福利主义对当今我国的启示
5、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1)变化的原因
(2)变化的表现
(3)变化的影响
6、新经济的产生
(1)产生的背景
(2)新经济的概念
(3)新经济的影响
【学法指导】
1、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发生过几次重大的变化?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后,从亚当·斯密到柯立芝再到胡佛,认为自由市场是万能的,政府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就行了,市场会自动地解决一切问题。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的前期阶段,这种政策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不至于产生大的负面影响,但随着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对经济的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缺少了这一环节,终于造成了1929~1933年的大危机。
第二阶段:罗斯福——凯恩斯主义在大危机的背景下,对美国建国以来的立国理念进行了重大改造,使政府发挥协调各种因素的总中枢之作用,运用强有力的干预加市场的运行,对整个社会机体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其铸造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运行影响极大,各国纷纷出台宏观调控的政策,造就了二战后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然而,70年代的石油大危机后,西方经济深陷滞涨,人们开始怀疑“罗斯福——凯恩斯”主义,逐步放松了对经济的调控,形成了所谓新自由主义思潮。尤其是在金融系统,近十几年来,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国政府人士不断鼓吹金融创新,对金融几乎失去了应有的调控,在小布什统治的八年,美国“金融创新”花样翻新,金融衍生品越炒越多,终于在2007年,由美国房奴的次级债引发了全球空前的金融大海啸,四大投行全部完蛋,世界陷入自1929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2、人类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谋求发展的起点和终点究竟是什么?
金融风暴发生后,在欧美和日本,有三个人物突然火了起来,他们的过去很多年少人问津的书,销售增长了十几倍。这三个人就是孔子、马克思、凯恩斯。
英国伦敦金融时报做过一个跨越近50年的民调,1960年时,有70%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有60%的人认为别人是可以信任的,而到了200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30%和26%。我们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从物质层面讲,确实发展了,但我们判断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标准是什么?是人的幸福还是人的痛苦?我们在发展、效率、竞争的名义下,把人的幸福变成了牺牲品去谋求所谓的进步,这是人类所应追求的吗?不管是谁,他的思维也好,行动也罢,最终的落脚点就应是一个字“人”,千万别再提什么发展生产力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你就把落脚点放在民生上,让人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这才是人类所应追求的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宁可国穷民富也不可国富民穷,宁可基本平均化,也不可过于悬殊化,罗斯福的新政深深渗透了这些思想。
3、历史是一条河,它的上游是历史,下游就是现实,现实是历史留落到今天的部分遗物。看一看我国当今面临的问题,三大需求中的出口因欧美的衰退而大幅下滑,个人消费因分配不均,社保不健而极其低迷,我们现在光靠四万亿元政府投入来拉动需求行吗?三条腿的需求,只剩下一条,难保经济的恢复。我们唯有从分配机制、社会保障、解决就业、改善民生入手,实行经济从出口拉动型到内需拉动型的转变,我国经济才能有十足的后劲,我们才不会老是受制于人。
4、世界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混合体,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体制,市场经济调节不是万能的,计划经济调节同样也不是万能的。应当允许在世界上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重要的是各体制之间要能够和而不同,比而不周,互相取长补短,谋求互利共赢。当年,西方大危机时,苏联正好是大发展之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1991年苏联的解体也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就彻底失败。今天资本主义也遇到了严重问题,20G会议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人类不管采用什么发展模式,在当今大危机的背景下,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危机。让孔子、马克思、凯恩斯、亚当·斯密们团结起来,去开创更加中庸、和谐、科学、美好的世界。
资本主义起步,从新航路,文艺复兴到殖民
社会大转型
英法美的革命
工业化
全球化
到来工
业革命
垄断集团化与国际竞争,二次工革与一战
机制的问题与重大调整
社会主义
苏联的工业化
资本主义
严重危机
广大殖民地的社会停滞
滞涨
改革
管理:市场+调控=两手调控
所有制:国有+私有=混合经济
新自由主义
2008金融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