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抗战胜利后的桂林 请用一个词来描述你的感受?面对战后的这种局面,你认为当时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和平!战与和的变奏全面内战的烽火攻守态势的转换挥师决战风卷残云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 解放战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国家前途实利赖。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战与和的变奏请思考: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二是拖延时间,准备内战一是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战与和的变奏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的烽火127万430万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人数——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全面内战的烽火 材料一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材料二 1947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中指出:“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之。”
请思考:材料反映了中共怎样的战略战术方针?结果如何?“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以运动战为主,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的烽火陕
北山
东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全面内战的烽火 在沂蒙山区纵横百里的地区内,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多达百万,“人力物力的消耗空前巨大”。中共其他根据地的情况亦或多或少有所相似。如果长期继续下去,根据地势难持久,因为有些地方“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的树也少了”,而且“地里种不上粮食,部队没饭吃,怎么能打仗”。
阅读材料思考:这个时候中共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怎样去解决?全面内战的烽火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毛泽东选集》
请思考:我军战略反攻有哪些有利条件呢?攻守态势的转换127万430万1946年6月190万370万1947年6月人数攻守态势的转换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挺进大别山武汉南京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就必然的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攻守态势的转换《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1948年9月提出:继续在长江以北作战,……并特别要求准备打若干次,每次消灭国民党军两三个兵团的带决战性的大会战。挥师决战127万430万1948年秋280万365万人数请思考:党中央为什么敢于做出战略决战的决定?挥师决战1946年6月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长
春沈阳营口锦州关门打狗挥师决战(1948.11—1949.1)华东解放军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宿县西南
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挥师决战(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后取中间
先打两头挥师决战三大战役概况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挥师决战127万430万1946年6月1948年秋280万365万190万370万1947年6月人数358万204万1949年1月挥师决战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表示:“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请思考:蒋介石此时为何求和?主力被歼,缓兵之计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明确表示:人民渴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同意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在会见国民党代表时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请思考:共产党在稳操胜券情况下,为何要和谈?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学习探究:“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风卷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