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3-4章综合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现象;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时间的差异;⑦发生地震或火山。其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有(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答案] C
[解析]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时间的差异均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
2、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过了一会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小杭 B. 和谐号列车 C. 复兴号列车 D. 站台柱子
[答案] C
[解析]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小金相对于小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B错误。小金以复兴号列车为参照物,和谐号列车与复兴号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了,C正确。和谐号列车与站台柱子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故C符合题意。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该图像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该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C.该图像是变化的曲线,并且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变小,即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该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4、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 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 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答案] D
[解析]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B、小孔所成的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点,一定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C、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C错误;D、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成的像可能比物体大,也可能比物体小;所以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故本选项正确且D符合题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是恒定不变的 D.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A
[解析] 宇宙是有起源的、不断膨胀和演化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是在不断扩大的。故A符合题意。
6、你有过登高远眺望的体验吗 在高山顶上眺望远处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这就是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你通过左边的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 )
[答案] A
[解析] 乘坐飞机向上爬升时,人通过左舷窗观察“天地分界线”,为便于分析,可认为飞机向右飞行且向上爬升,如下图所示,此时左舷窗右侧分界线上方的“蓝色线段”较长(与A图类似),即看到的“天地分界线”是自左向右倾斜,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7、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 日食、月食都从西面开始 B. 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位于一条直线上
C. 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答案] B
[解析] 日食时先亏西,月食时先亏东;日食和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位于同一直线上,只是前者是月球居中,后者是地球居中;发生日食时天空会变黑,月食发生在晚上,月球表面只是变暗;日食只有一条狭长带状见食区,且时间短,月食见食区可达半个地球,且时间较长,故B符合题意。
8、在一间暗室里,小科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按如图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该实验演示的现象有(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两地之间的时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 C
[解析] 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①昼夜更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故①正确;②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故②错误;③昼夜长短变化,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故③错误;④两地之间的时差,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故④正确。故C符合题意。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图示为一种身局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首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x10-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 1.70m B. 1.65m C. 0.85m D. 0.80m
[答案] B
[解析] 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s,则超声波从感应器到人的头顶的传播时间为该时间的1/2,即感应器到人的头顶的距离:s=vt= 340m/s×1/2×5×10-3s=0.85m;人的身高h=2.5m -0.85m=1.65m。故B符合题意。
10、2023年4月2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进行了“天宫对话”。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此次“天宫对话”时,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
A. 立春 C. 处暑 B. 谷雨 D. 霜降
[答案] B
[解析] 4月20日位于春分(3月21日前后)与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且相邻两个节气间隔大约15天,因此4月20日与春分相差大约2个节气,由图可知,春分过后的第2个节气是谷雨。故B符合题意。
11、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我们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如下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A. (45°E,66.5°N) B.(0°,66.5° N) C. (15°E,66.5°N) D.(105°W,66.5°S)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两条相邻经线间隔60°,结合45°W经线的位置可判定,地的经度为15°E;①地位于北极圈上,纬度为 66.5°N。因此,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15°E,66.5°N)。故C符合题意。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季变化与地轴倾斜有关
B. 去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地球公转到图中的C位置
C.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赤道被直射2次
D. 从B公转到D,要经过6个月
[答案] B
[解析] A、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的,故该选项正确,8、去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A 位置(夏至日附近),而不是C位置,故该选项错误,C、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直射赤道两次,分别是春分日和秋分日,故该选项正确。D、从 B(秋分日附近)公转到 D(春分日附近),经过了冬至日和春分日,要经过6个月,故该选项正确。故B符合题意。
13、如图是某地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关于A处所表示的日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该地区是冬季 B. 此时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C. 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D. 此时该地区的气温全年最高
[答案] A
[解析] A、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 A 处对应的日期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所以是冬季,,故该选项正确。B、A 处对应的日期在折线图中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的点,故该选项错误。C、该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离南回归线较近,此时该地区是冬季,故该选项错误。D、气温的变化不仅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关,还与其他因素如大气环流等有关,不能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判断此时气温全年最高,故该选项错误。
14、浙江某中学的同学感觉近段时间的白天一天比一天更长了,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蓝部分表示黑夜)( )
A. a→b→c B. b→c→d C. c→d→a D. d→a→b
[答案] C
[解析] 浙江省位于北半球,从冬至日经过春分日到夏至日的半年时间里,该地昼渐长、夜渐短,此时间段也就是轨道图上的c→d→a,故C符合题意。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如图所示为某经纬网的一部分,其中有关阴影A与阴影B所表示的实际区域面积大小关系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阴影A>阴影B B. 阴影A<阴影B C. 阴影A=阴影B D. 无法比较
[答案] B
[解析] 纬度高低与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图中四地所跨经纬度度数相同,依据其所在的纬度可判断图中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和大小是阴影A<阴影B,故B符合题意。
16、2025年2月28日前后,从地球的角度看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火星、土星、水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连成“一条直线”呈现罕见的“七星连珠”现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太阳最终会发展成主序星
B. 月球是因为质量小,所以不属于行星
C. 金星不能自行发光
D.“七星连珠”预示着灾难将要降临,会对地球会有很大影响
[答案] C
[解析] A,太阳最终会发展成白矮星,故A错误;B.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因此为卫星,故B错误;C.金星不能自行发光,它自能反射太阳光,故C正确;D.“七星连珠”和灾难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17、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可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B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密者),球A 和球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球A模拟的是月球
B .日食发生当天一般是农历初一
C. 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 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 须向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答案] C
[解析] A.读图可知,图中球A模拟的是月球,故A正确;8.日食确实通常发生在农历初一。这是因为在农历初一,月球会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当三者呈一条直线排列时,月球会挡住太阳,从而形成日食,故B正确;C.模拟日环食,球A距离球B更近,所以球A不需向箭头③方向的方向移动,故C错误;D.模拟日偏食,球A需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月球表面小部分受到太阳光照射形成日偏食,故D正确。故C符合题意。
18、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
C.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
D.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答案] D
[解析]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它们的数量和大小是衝量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通常会增加,A正确;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错误;C.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风、太阳辐射和太阳耀斑等多种现象。太阳风是太阳大气层中的带电粒子流,它对地球的磁层和电离层有显著影响,但不能说是影响最大的,C错误;D,太阳不是行星,而是一颗恒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D错误。 故A符合题意。
19、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乙车的速度为2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答案] C
[解析] A.由图象知:甲车的s-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乙车的速度为;故B错误;C.由图象知,经过6s,甲在10m处,乙车的路程为:;即乙在12m处,甲乙相距12m-10m=2m,故C正确;D.由图象知,经过5s,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10m;由于甲车静止,所以甲车的路程为0;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蓝牙耳机的传输的有效距离是10m,甲同学在(-4,0)位置以 4m/s 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行走,同时乙同学在(0,-3)位置以3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行走,问甲、乙同学保持蓝牙耳机有效传输的时间是( )
A. 2s B. 2.5s C. 3s D. 3.5s
[答案] C
[解析] 设坐标轴间隔为1m,甲、乙同学到达坐标原点的时间分别为:t甲=s甲/v甲=4m/4m/s=1s;t乙=s乙/v乙=3m/3m/s=1s;可见两同学同时带给大家坐标原点,接下来当甲乙运动时间为t时,甲乙直线距离为10m,则根据三角形边长特点可得:(v甲t)2+(v乙t)2=(10m)2,得t=2s;甲乙两同学保持蓝牙耳机有效传输的时间为:t =1s+2s=3s,故C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1、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后,采样痕迹呈现的形状如汉字“中”(如图1)。网友评论: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鸽”(如图2),都象征着世界和平,迈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
(1)若没有人类的干扰,“和平鸽”将 (选填“长期存在”或“逐渐消失”);
(2)随着月球的运动,“和平鸽”将 (选填“不会”或“会”)面向地球。
[答案] (1)长期存在 (2)不会
[解析](1)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不存在风雨等侵蚀,若没有人类干扰,“和平鸽”将能长期存在;(2)由于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月球正面始终对着地球,月球背面的“和平鸽”将不会面向地球。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s。
[答案]匀速;0.9
[解析 ](1)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块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时,频闪3次,故木块所用的时间为t=0.02s×3=0.06s;根据图示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2.60cm=5.40cm=0.054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s/t=0.054m/0.06s=0.9m/s。
23、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________;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③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④发生地震。
[答案] (1)D (2)①③
[解析]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D;(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③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太阳耀斑增强时太阳黑子也增多,表示太阳活动较强,紫外线也相应增强;地震与地壳活动有关而则与太阳活动无关。
24、读图:
(1)图1是以地球 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
(2)6小时后,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 ;
(3)根据图2所示的日期,此时甲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答案](1)北 (2)C地 (3)昼长夜短
[解析]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结合图示可知,图1是以地球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读图可知,图1昼夜平分,日出6点,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图中A地将进入白天,说明此时为6点,B地受太阳直射:此时为 12 点。6小时后,根据运动方向可知,A地进入白天,C地进入黑夜。(3)读图2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此时甲地昼长夜短。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2)A地位于B地的 方向;
(3)A、B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 。
A. 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 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
C. 区域A的实地范围小于区域B D. 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答案](1)B;(2)东北;(3)A
[解析](1)从东西半球来看,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圈,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可以判断图中A点位于40°E~45°E之间,在160°E以西,A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20°W~23.5°W之间,属于西半球。(2)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向北逐渐增大,南纬的度数向南逐渐增大;东经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数向西增大。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根据就近原则判断东西方向,由此可以判断,A位于40°N~45°N,B位于20°S~23.5°S,A在东经40°~45°之间,B位于西经20°∽23.5°之间,A地位于B地的东北方向。(3)读经纬网图可以看出,图甲中A阴影区经、纬度跨度都是5°,图乙中B阴影区经、纬度跨度都是3.5°。A位于中纬度,B位于低纬度,实际范围A区域大于B区域。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B两图图上面积相同。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代表范围大,内容更简略。故A正确,BCD错误。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周期为 ;
(2)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杭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此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甲地正处于白昼 B. 丙地出现极昼现象
C. 中国学生准备迎接元旦 D. 澳大利亚处于冬季
[答案](1)一天 (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3)C
[解析] (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2)由图可知,太阳直线北回归线(北纬23.5 );此时杭州地区为夏至,昼长夜短;(3)由图可知,甲是正受到阳光照射为白天,A正确;丙地接受阳光照射可出现极昼现象,B正确;中国的夏至约为6月22日左右,过后为小暑,而离元旦(1月1日)还有很长时间,故C不正确;而中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故D不正确。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3,则乙描述的是 车的s-t图像(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3:1 ,则所需时间之比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答案](1)B (2)4:1 (3)西
[解析] (1)由s-t图象可知,在相等时间t内,车的路程s甲>s乙,由速度公式v=st可知,v甲>v乙,因为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即B车的速度大,A车的速度小,所以甲描述的是B车的s-t图象;(2)vA:vB=1:2,sA:sB=2:1;由v=s/t得t=s/v;需要的时间之比:tA:tB=(sA/vA):( sB/vB)=2/1:1/2=4:1;(3)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因为v甲>v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不断向西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
(1)神舟飞船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宇航员们一天能看到日出的次数是( )
A. 13次 B. 14次 C. 15次 D. 16次
(2)以下时间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 春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3)以下天文现象中,和日食形成成因不同的是( )
A. 金星凌日 B. 水星凌日 C. 天狗食月
[答案] (1)D (2)A (3)C
[解析](1)神舟飞船绕地球周期与日出次数一天有24x60=1440分钟,神舟飞船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那么一天绕地球的周数为1440+90=16周。每绕地球一周能看到一次日出,所以宇航员们一天能看到16次日出。故D符合题意;(2)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所以可能发生日食;故A符合题意;(3)金星凌日、水星凌日与日食成因类似,都是由于行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天狗食月(月食)是由于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与日食成因不同;故C符合题意。
29、道路限速监控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 (选填“会”或“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 (选填“会”或“不会”)被判超速;
(3)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B路段时间最短是 秒。
[答案] (1)不会 (2)不会 (3)450s
[解析](1)因为120km/h>110km/h>100km/h,所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3)图中所示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是:10:41﹣10:31=10min=1/6h,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v1=s/t=15km/1/6h=90km/h,90km/h<120km/h,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3)由v=s/t可得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此时最大速度v′=120km/h,则通过B路段时间最短时间:t′=s/v =15km/120km/h=0.125h=450s。
30、某兴趣小组开展“影响纸锥下落速度因素”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①制作一个纸锥:取一个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然后将纸片剪口粘贴成纸锥(图甲);②从一定高度自由释放纸锥,同时开始计时,当纸锥落到地面时,结束计时。重复三次操作,数据记录表;③另取一个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更大的扇形,按同样方法粘贴成纸锥(图乙),重复步骤②操作;
次序 下落路程/m 所用时间/s 下落速度/(m/s)
第1次 2 1.55 1.29
第2次 2 1.58 1.27
第3次 2 1.55 1.29
(1)步骤②中,该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
(2)该实验研究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是 ;
(3)有同学认为,方案设计中没有控制两个纸锥的质量相同,原因是 。
[答案](1)1.28m/s (2)锥角大小 (3)剪去的扇形大小不同,则纸锥的质量不同
[解析] (1)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v=(1.29m/s +1.27m/s +1.29m/s)/3≈1.28m/s ;(2)大小相同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更大的扇形,做成的纸锥与之前的纸锥,锥角大小不同,故该实验研究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是锥角的大小;(3)实验中有同学认为,方案设计中没有控制两个纸锥的质量相同,原因是大小相同的圆纸片,裁去扇形的不同,纸锥的质量不同。
四、简答题(共24分)
31、(10分)现有一张边长1米的白纸,让你来画一张学校地图,假设校园是边长为400米的正方形。
(1)学校地图的比例尺是 (数字式),表示 (文字式);
(2)在画好的地图上量得教学楼B到图书馆的距离为30cm,两地实地距离为 米;
(3)图中传达室位于图书馆的 方,操场位于传达室的 方。
[答案] (1)1:400或 ;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4m (2)120 (3) 正南 西北
[解析] (1)比例尺=可计算出学校地图实地距离比例尺是1:400或1/400,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m。图上距离(2)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是 30cm,比例比例尺是1:400,则两地实地距离为120m。(3)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由此可判定图中传达室位于图书馆的正南方,操场位于传达室的西北方。
(第31题图) (第32题图)
32、(10分)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分析问题。如图是根据众多科学家多年中所观察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结果所作的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曲线上看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___________,黑子数较少的叫___________;
(2)1855年到2010年中总共出现了____ 个太阳活动峰年。据此估算出太阳活动周期约为____年(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统计图信息,我们可以预测下一次的太阳活动峰年大约出现在___________年。
[答案] (1)太阳活动峰年 太阳活动谷年 (2) 14 11 (3)2025(左右均可)
[解析] (1)由曲线看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较少的叫太阳活动谷年;(2)1855年到2010年中总共出现了14个太阳活动峰年。据此估算出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1年。(3)根据统计图信息,我们可以预测下一次的太阳活动峰年大约出现在2025年。
33、(4分)汽车以25 ms的速度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1)72.5m (2)14.5m/s
[解析] (1)由v=s/t得,汽车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反=v反t反=25 m/s×0.5 s=12.5 m,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通过的路程:s=s反+s制 =12.5 m+60 m=72.5 m;(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所用的时间:t=t反+t制=0.5 s+4.5 s=5s,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v=s/t=72.5 m/5s =14.5 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3-4章综合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现象;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时间的差异;⑦发生地震或火山。其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有(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2、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过了一会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小杭 B. 和谐号列车 C. 复兴号列车 D. 站台柱子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4、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 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 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是恒定不变的 D.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6、你有过登高远眺望的体验吗 在高山顶上眺望远处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这就是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你通过左边的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 )
7、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 日食、月食都从西面开始 B. 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位于一条直线上
C. 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8、在一间暗室里,小科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按如图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该实验演示的现象有(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两地之间的时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图示为一种身局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首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x10-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 1.70m B. 1.65m C. 0.85m D. 0.80m
10、2023年4月2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进行了“天宫对话”。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此次“天宫对话”时,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
A. 立春 C. 处暑 B. 谷雨 D. 霜降
11、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我们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如下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A. (45°E,66.5°N) B.(0°,66.5° N) C. (15°E,66.5°N) D.(105°W,66.5°S)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季变化与地轴倾斜有关
B. 去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地球公转到图中的C位置
C.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赤道被直射2次
D. 从B公转到D,要经过6个月
13、如图是某地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关于A处所表示的日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该地区是冬季 B. 此时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C. 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D. 此时该地区的气温全年最高
14、浙江某中学的同学感觉近段时间的白天一天比一天更长了,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蓝部分表示黑夜)( )
A. a→b→c B. b→c→d C. c→d→a D. d→a→b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如图所示为某经纬网的一部分,其中有关阴影A与阴影B所表示的实际区域面积大小关系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阴影A>阴影B B. 阴影A<阴影B C. 阴影A=阴影B D. 无法比较
16、2025年2月28日前后,从地球的角度看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火星、土星、水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连成“一条直线”呈现罕见的“七星连珠”现象。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太阳最终会发展成主序星
B. 月球是因为质量小,所以不属于行星
C. 金星不能自行发光
D.“七星连珠”预示着灾难将要降临,会对地球会有很大影响
17、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可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B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密者),球A 和球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球A模拟的是月球
B .日食发生当天一般是农历初一
C. 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 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 须向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18、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
C.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
D.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19、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乙车的速度为2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蓝牙耳机的传输的有效距离是10m,甲同学在(-4,0)位置以 4m/s 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行走,同时乙同学在(0,-3)位置以3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行走,问甲、乙同学保持蓝牙耳机有效传输的时间是( )
A. 2s B. 2.5s C. 3s D. 3.5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1、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后,采样痕迹呈现的形状如汉字“中”(如图1)。网友评论: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鸽”(如图2),都象征着世界和平,迈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
(1)若没有人类的干扰,“和平鸽”将 (选填“长期存在”或“逐渐消失”);
(2)随着月球的运动,“和平鸽”将 (选填“不会”或“会”)面向地球。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s。
23、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________;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③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24、读图:
(1)图1是以地球 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
(2)6小时后,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 ;
(3)根据图2所示的日期,此时甲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2)A地位于B地的 方向;
(3)A、B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 。
A. 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 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
C. 区域A的实地范围小于区域B D. 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周期为 ;
(2)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杭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此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甲地正处于白昼 B. 丙地出现极昼现象
C. 中国学生准备迎接元旦 D. 澳大利亚处于冬季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3,则乙描述的是 车的s-t图像(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3:1 ,则所需时间之比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
(1)神舟飞船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宇航员们一天能看到日出的次数是( )
A. 13次 B. 14次 C. 15次 D. 16次
(2)以下时间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 春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3)以下天文现象中,和日食形成成因不同的是( )
A. 金星凌日 B. 水星凌日 C. 天狗食月
29、道路限速监控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 (选填“会”或“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 (选填“会”或“不会”)被判超速;
(3)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B路段时间最短是 秒。
30、某兴趣小组开展“影响纸锥下落速度因素”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①制作一个纸锥:取一个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然后将纸片剪口粘贴成纸锥(图甲);②从一定高度自由释放纸锥,同时开始计时,当纸锥落到地面时,结束计时。重复三次操作,数据记录表;③另取一个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更大的扇形,按同样方法粘贴成纸锥(图乙),重复步骤②操作;
次序 下落路程/m 所用时间/s 下落速度/(m/s)
第1次 2 1.55 1.29
第2次 2 1.58 1.27
第3次 2 1.55 1.29
(1)步骤②中,该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
(2)该实验研究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是 ;
(3)有同学认为,方案设计中没有控制两个纸锥的质量相同,原因是 。
四、简答题(共24分)
31、(10分)现有一张边长1米的白纸,让你来画一张学校地图,假设校园是边长为400米的正方形。
(1)学校地图的比例尺是 (数字式),表示 (文字式);
(2)在画好的地图上量得教学楼B到图书馆的距离为30cm,两地实地距离为 米;
(3)图中传达室位于图书馆的 方,操场位于传达室的 方。
(第31题图) (第32题图)
32、(10分)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分析问题。如图是根据众多科学家多年中所观察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结果所作的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曲线上看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___________,黑子数较少的叫___________;
(2)1855年到2010年中总共出现了____ 个太阳活动峰年。据此估算出太阳活动周期约为____年(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统计图信息,我们可以预测下一次的太阳活动峰年大约出现在___________年。
33、(4分)汽车以25 ms的速度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3-4章综合测试A卷
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1、(1) ;(2) ;
22、 ; ;
23、(1) ;(2) ;
24、(1) ;(2) ;(3) ;
25、(1) ;(2) ;(3) ;
26、(1) ;(2) ; ;(3) ;
27、 ;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1) ;(2) ;(3) ;
29、(1) ;(2) ;(3) ;
30、(1) ;(2) ;
(3) 。
四、简答题(共24分)
31、(1) ; ;
(2) ;(3) ; ;
32、(1) ; ;
(2) ; ;(3) ;
33、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