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堂测试
一、选择题:
1.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约为78%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积极植树造林
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海水 D.矿泉水
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液氧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 B.稀有气体用于焊接保护气
C.氦气用于探空气球 D.氮气用于制造炸药
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稀有气体含量高 B.酥脆饼干久置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
C.为延长普通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充入氮气 D.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大试管、铁架台
B.酒精灯、水槽
C.集气瓶、导管
D.烧杯、玻璃棒
7.某小组在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为了实验安全,你认为与本实验相关的提醒图标应该有(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后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开始收集
C.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0.符合如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氢气+氧化铜铜+水
11.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a和b,a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不添加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的流程示意图:
(1)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主要发生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能利用上述方法分离氧气和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 不同,将液态空气升温最先逸出的物质主要是 。
(3)常温下,如果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工业制氧气需要考虑的因素:原料是否易得、 (写一条)。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还需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B或C,装置B与C相比,B的优点是 。
(4)若用E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口(填c或d)进入。
15.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② (写两点即可)。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丙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种无色液体,他所加的液体可能是 (填名称);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
16.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因此,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做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完成下列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I. A中无明显现象;B ;C中带火星木条 。 淀粉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
II.向C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木条,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C中带火星木条又复燃,滤渣质量为 g 淀粉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拓展】
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5%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I 20mL 淀粉0.5g a
II 20mL 二氧化锰0.5g b
(2)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 ;若a>b,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填“能”或“不能”)增加生成物质量。
1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约占1/5(按体积计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铁丝,其目的是 。
(2)反应开始到打开弹簧夹前,②中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最终移至约 刻度线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A D A B B A
题号 11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1)物理;(2)沸点;氮气2;(3)木条熄灭;(4)成本是否低廉(合理即可)。
14.(1)长颈漏斗;(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4)c。
15.(1)都是化合反应;都放热(都反应剧烈);(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集气瓶炸裂;
(3)澄清石灰水;验证反应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16.(1)产生大量气泡;复燃;a;质量;化学性质;
(2)产生25mL气体所需时间;其他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比淀粉的催化效果好;
(3)不能。
17.(1)引燃白磷;(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