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研究什么 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研究什么 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12: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化学研究什么
一、选择题
1.《茶经》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制茶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晴天采茶 B.烧火炒茶 C.捣碎茶叶 D.封存茶叶
2.下列叙述中,属于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 B.易挥发 C.有强酸性 D.易溶于水
3.氮化硅可用于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结构成型。下列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热性好 B.耐腐蚀 C.硬度大 D.熔点高
4.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习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立春“咬春”吃春饼,制作春饼时面粉发酵属于物理变化
B.谷雨“食椿”尝椿芽,炒制椿芽时水分蒸发属于化学变化
C.夏至“秤人”量体重,体重秤的示数变化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D.大暑“喝伏茶”饮凉茶,伏茶清香四溢属于物理变化
5.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的本意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风起云涌 C.集腋成裘 D.披荆斩棘
6.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硬度低,可以用小刀切割
B.蜡烛滴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D.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白烟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珠
7.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诗词中体现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 B.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凡是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发生化学变化时都没有物理变化
二、填空与简答
9.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 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它与石墨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但它们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其原因是 ;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10.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oC时水结成冰 ;
(2)汽油可以燃烧 ;
(3)西瓜被切成了108片 ;
(4)酒精易挥发 ;
(5)煤气燃烧 ;
(6)鸡蛋发臭 ;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
(8)铁的密度是7.86g·cm-3 。
11.下面是对水相关知识的介绍:①水通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受热沸腾变成水蒸气;③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④在通电条件下,水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⑤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⑥电石遇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和氢氧化钙。请用序号回答以下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 。
(2)水的化学性质: 。
(3)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4)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5)水的用途: 。
参考答案
B 2.C 3.B 4.D 5.A 6.D 7.C 8.A
金刚石 碳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化学
10.(1)A (2)D (3)A (4)C (5)B (6)B (7)D (8)C
11.(1)① (2)④ (3)⑤⑥ (4)② (5)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