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安全标识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安全标识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安全标识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围绕 “安全标识” 展开,面向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对生活中的安全标识有初步接触,但缺乏系统了解。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安全标识、分析其图形符号、色彩和形状特点、尝试设计简单安全标识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安全标识的重要性,掌握其基本设计元素,培养安全意识和艺术设计能力,让学生明白艺术设计与生活安全的紧密联系,为在生活中正确识别和运用安全标识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 文化理解:了解安全标识在公共场所的重要作用,知道其图形符号、色彩、文字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认识到安全标识与生活安全的密切联系。
2. 艺术表现:识别常见安全标识的图形符号、色彩(红、黄、绿、蓝)和形状特点,能说出不同颜色和形状所代表的含义,尝试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表现安全标识。
3. 创意实践:结合生活场景,运用所学的安全标识设计元素,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安全标识,培养观察和创新能力。
4. 审美感知:感受安全标识设计中图形、色彩搭配的简洁明了之美,体会其在传递安全信息时的直观性,提升对实用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安全标识的图形符号、色彩和形状,知道不同颜色(红、黄、绿、蓝)和特定形状(如带斜杠的红色圆圈)所代表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安全标识的设计与生活场景的关联,能用简洁的图形和恰当的色彩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简单安全标识。
教学准备 1. 教具:常见安全标识的高清图片(如禁止烟火、紧急出口、当心触电等);不同颜色(红、黄、绿、蓝)的色卡;安全标识图形符号与含义对应表;安全标识设计步骤示意图。
2. 学具:每人 1 套彩笔、1 本素描本、1 把直尺、1 块橡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安全标识的公共场所短视频(如学校走廊、商场、马路等),提问:“同学们,视频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标志,你们认识它们吗?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
引出主题:展示几个典型的安全标识(如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灯标识,禁止烟火标识),说:“这些在公共场所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的标志,就是安全标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安全标识的知识,一起探索它们的秘密。” 观看短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出自己认识的安全标识及其大概含义。
观察老师展示的安全标识,对 “安全标识” 有初步的概念。 通过生活情境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全标识在生活中的存在,自然引出课题,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讲授新课 认识安全标识的图形符号:
展示禁止标识(如禁止烟火、禁止攀爬)、警告标识(如当心触电、当心坠落)、提示标识(如紧急出口、急救站)等,提问:“这些标识上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让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符号的简洁性和直观性。
了解安全标识的色彩含义:
出示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色卡,结合具体标识讲解:“红色像我们看到的红灯一样,表示禁止、停止、危险,比如禁止烟火标识是红色的;黄色像警示灯,提醒我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像当心触电标识是黄色的;绿色表示允许、安全,紧急出口的标识就是绿色的;蓝色表示指令,比如必须佩戴安全帽的标识是蓝色的。”
分析安全标识的形状特点:
展示带斜杠的红色圆圈的禁止标识,说:“这种带斜杠的红色圆圈专门表示禁止做某件事哦。” 再结合其他形状的标识简单介绍。
示范简单安全标识设计:
以 “禁止触摸” 为例,在黑板上示范:先画一个红色的圆圈,在里面画一只小手的简笔画,然后在圆圈上画一条斜杠,说:“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不能触摸啦。” 观察不同类型的安全标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符号的样子和带给自己的联想。
对照色卡,认真听老师讲解不同颜色在安全标识中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对应颜色的标识例子。
关注安全标识的形状,特别是带斜杠的红色圆圈,记住其表示禁止的含义。
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简单安全标识的设计方法。 通过具体的标识例子,让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符号的特点;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红灯)讲解色彩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简单示范设计过程,为学生后续的创意实践提供参考。
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学校里,哪些地方需要安全标识呢?比如楼梯口、操场边等。请你为这些地方设计一个简单的安全标识,要用上我们今天学的颜色和图形知识哦。比如在楼梯口设计一个‘当心滑倒’的标识,可以用黄色做背景,画一个人滑倒的简笔画。”
巡视指导:
对图形设计困难的学生:“可以想想这个安全提示需要表达什么意思,用最简单的图形来表示,比如‘禁止追逐打闹’可以画两个奔跑的小人,再加上红色斜杠。”
对色彩选择犹豫的学生:“想想我们学的颜色含义,禁止的用红色,警告的用黄色,快试试吧。” 思考学校里需要安全标识的地方,选择一个场景开始设计自己的安全标识,遇到问题时举手向老师请教。 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场景进行设计,使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任务明确且具有针对性,巡视指导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提升设计效果。
课堂展示 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介绍:“你设计的是哪个地方的安全标识?用了什么图形和颜色?这个标识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组织互评,提供句式:“我觉得你设计的______标识很棒,因为用了______(图形 / 颜色),能让人清楚地知道______。” 拿着自己的作品上台介绍,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按照老师提供的句式尝试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介绍环节能强化学生对安全标识设计元素与含义关联的认知;互评活动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安全标识,知道了它们的图形、颜色和形状都有特别的含义,还自己设计了安全标识。安全标识就像我们身边的安全小卫士,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我们一定要好好认识它们、遵守它们哦。”
表扬亮点:“有的同学设计的标识图形特别形象,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颜色用得很准确,符合我们学的知识,都非常棒!”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看着自己和同学的作品,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加深对安全标识重要性的认识。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明确安全标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强化安全意识。
拓展提高 展示一些由安全标识组成的创意海报,说:“安全标识还可以组合成漂亮的海报,提醒更多人注意安全。”
布置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小区里找一找安全标识,把它们画下来,明天带到学校和同学们分享。” 观察创意海报,对安全标识的应用有新的认识,兴奋地表示会完成回家作业。 拓展学生对安全标识应用的认知,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和生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板书设计 安全标识
图形:简洁、直观(如火焰表示烟火,小人滑倒表示当心滑倒)
色彩:红色 - 禁止、停止、危险;黄色 - 警告;绿色 - 允许、安全;蓝色 - 指令
形状:带斜杠的红色圆圈 - 禁止
设计步骤:选场景→定含义→画图形→涂颜色
作品展示区(预留)
教学反思 本次《安全标识》教学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标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能识别常见安全标识的图形和色彩,并说出其大致含义,在设计简单安全标识时也能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但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学生设计的图形不够简洁明了,不能准确传达安全信息;少数学生对蓝色表示指令的理解不够清晰,在设计相关标识时色彩选择不当;还有些学生在构图上不够合理,图形位置摆放不恰当。
后续教学需优化:提前准备更多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标识图形参考图,帮助学生设计出更简洁直观的图形;增加色彩分类练习,通过游戏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蓝色表示指令这一知识点的记忆;在课堂练习环节增加简单的构图指导,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图形在画面中的位置,提升作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