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折纸扇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 “折纸扇” 为核心,引导二年级学生通过折纸艺术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结合二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处于发展初期、对色彩和简单造型充满兴趣的特点,通过欣赏传统折扇、学习基础折粘方法、设计创意扇面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折纸的造型美、对称美及文化内涵,初步掌握折纸扇的基本制作步骤。教学中渗透纸扇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意表达能力,为后续传统工艺主题创作积累经验。
学习目标 1. 文化理解:了解扇子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如作为礼品赠送的传统),知道折纸扇既实用又可作为艺术品,感受传统工艺与生活的联系。
2. 艺术表现:认识折纸扇的对称造型特点,能运用折、粘的基本方法完成扇面单元制作,尝试组合多个单元形成扇面。
3. 创意实践:结合简单图案(如花朵、条纹)装饰扇面,用不同形状的纸尝试折出多样扇面造型,培养动手与想象能力。
4. 审美感知:感受折纸扇的对称美、造型美(如清代花鸟纹折扇的精致),体会传统工艺品中传递的文化韵味,提升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折纸扇的基本制作步骤,能运用折、粘方法完成扇面单元制作并组合成简单扇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折叠过程中保持扇面的对称性,并用创意图案装饰扇面,体现个人想法。
教学准备 1. 教具:清代花鸟纹折扇、明代七言律折扇、现代创意纸扇等图片;正方形彩纸、胶水、剪刀(教师用)、扇柄半成品;折纸步骤分解图(正反折叠、粘贴组合等)。
2. 学具:每人 3-4 张不同颜色的正方形彩纸(边长 15cm 为宜)、固体胶、简单装饰贴纸(如小花、星星)、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出示两把实物扇子(一把普通折扇、一把装饰精美的工艺扇),提问:“夏天热的时候,我们用什么能让自己凉快?这两把扇子除了扇风,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文化渗透:展示清代花鸟纹折扇图片,介绍:“古代人不仅用扇子乘凉,还会在上面画漂亮的花纹、写诗句,把它变成艺术品,甚至送给好朋友当礼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做一把属于自己的折纸扇。” 观察实物和图片,回答问题(如 “扇子能扇风”“一把有花纹更漂亮”),对古代扇子产生好奇,期待制作自己的纸扇。 通过实物对比激发兴趣,结合图片简单渗透文化知识,让学生初步理解扇子的双重属性,符合二年级学生直观认知特点。
讲授新课 欣赏感知: 展示不同时期的扇子图片(明代七言律折扇、现代创意折纸扇),提问:“这些扇子的扇面都是对称的吗?你发现它们的花纹有什么特点?”(引导感知对称美和装饰美)
示范折叠:
拿正方形彩纸演示: “先把纸边对齐,像折小被子一样正反折,看,折出了整齐的条纹!”(强调折痕要用力压平)
对折粘边:“再把折好的纸对折,用固体胶把边上粘牢,变成一个小扇子单元。”
组合方法: 展示提前做好的 3 个扇面单元,演示粘贴组合:“把它们的一边对齐粘起来,就变成大扇面啦,最后还可以加上扇柄。”
创意引导: 出示装饰好的纸扇(贴了小花、画了条纹),说:“我们可以用彩笔在扇面上画简单的图案,或者贴贴纸,让扇子更特别。” 观察图片,判断对称与否(如 “左右两边一样”),描述花纹(如 “有小花”“有条线”)。
认真观看示范,跟着老师的步骤在座位上尝试折叠前两步,遇到折不齐的地方举手询问。
观察组合过程,想象自己要装饰的图案(如 “我想画太阳”)。 用 “折小被子” 的生活化比喻降低折叠难度,分步示范便于学生跟随学习;通过欣赏不同扇子的装饰,启发创意灵感,为后续装饰环节铺垫。
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先用正方形纸折出 2-3 个扇面单元,粘成一个小扇面,然后用彩笔或贴纸装饰,最后可以给老师帮忙加扇柄。”
巡视指导:
- 对折叠不整齐的学生:“把纸的角对齐再折,用指甲刮一刮折痕会更清楚。”
对粘贴困难的学生:“固体胶不要涂太多,沿着边轻轻涂一点就好。”
鼓励装饰创意:“你画的小爱心很可爱,试着在另一边也画一个,让它对称起来吧!” 动手折叠扇面单元,遇到困难及时求助,完成后认真装饰扇面(如用彩笔画圆点、贴星星贴纸),兴奋地向同桌展示自己的设计。 任务分层(先完成基础折叠,再装饰)符合二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差异;针对性指导解决实际操作难题,鼓励创意表达,增强成就感。
课堂展示 邀请学生举起自己的纸扇,轮流展示:“你的扇子上画了什么?你想把它送给谁?”
互动评价:带领学生鼓掌,说:“XX 的扇子折得很整齐,XX 的花纹很有创意,大家都很棒!” 举起纸扇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如 “我画了小花朵,想送给妈妈”),为同学的作品鼓掌。 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正面评价为主,保护创作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课堂小结 总结回顾:“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折、粘的方法做折纸扇,还知道了古代人把扇子当艺术品和礼物。看看自己做的扇子,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情感升华:“把做好的扇子送给家人,既能让他们凉快,又能传递我们的心意,就像古代人送礼物一样有意义哦!” 看着自己的作品,点头表示认同,期待把扇子送给家人。 梳理学习内容,强化文化理解和情感体验,将制作成果与生活联系,体现美术与生活的关联。
拓展提高 创意延伸:展示用长方形纸折的不同扇面,说:“回家后可以试试用长方形纸折纸扇,看看和正方形纸折的有什么不一样。”
布置作业:“把今天做的纸扇送给家人,问问他们喜不喜欢,明天来分享他们的反应。” 好奇地观察长方形纸折的扇面,记住作业内容,开心地收拾自己的作品。 鼓励课后探索不同材料的折叠效果,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互动中,进一步巩固技能并深化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折纸扇
步骤:1. 正反折(像折小被子)
2. 对折粘边(成小单元)
3. 组合粘贴(变大扇面)
装饰:画图案、贴贴纸
(预留作品展示区)
教学反思 本次《折纸扇》教学中,学生对折叠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多数能跟随示范完成扇面单元的制作,部分学生在装饰环节展现出不错的创意(如对称图案、色彩搭配)。但存在不足:少数学生正反折时折痕不整齐,导致扇面不够平整;个别学生固体胶使用过多,出现粘贴不牢或纸张变形的情况;对 “对称” 的理解不够深入,装饰时图案分布较杂乱。
后续教学需优化:提前准备带有虚线的练习纸,帮助学生对齐折叠;增加 “如何正确使用固体胶” 的示范环节;在装饰前展示对称图案范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设计对称花纹,提升作品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