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纸翻花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纸翻花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4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纸翻花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 “纸翻花” 这一中国传统纸制工艺品为核心,引导二年级学生探索其 “花里有花,花中变花” 的奇妙之处。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对色彩和简单造型有一定的感知力。通过观察纸翻花的造型与色彩特点、学习制作方法、尝试创意变形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工艺品的魅力,掌握基础的折叠、粘贴技巧,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意想象能力,激发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文化理解:了解纸翻花是中国传统纸制工艺品,知道它还有 “变花”“十八翻” 等别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
2. 艺术表现:观察纸翻花的造型和色彩特点,掌握纸翻花的基本制作步骤,能运用折叠、粘贴等方法制作出简单的纸翻花。
3. 创意实践:尝试搭配不同颜色和花纹的彩纸制作纸翻花,在最外侧的 “W” 上粘上纸棍玩出新花样,探索更多翻动方式变出不同纸花。
4. 审美感知:感受纸翻花造型的多变和色彩的搭配美,体会其 “七十二变” 的奇妙,提升对传统工艺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纸翻花的基本制作步骤,能运用折叠、粘贴等方法制作出简单的纸翻花。
教学难点 理解纸翻花能翻多次的秘密,尝试探索不同的翻动方式,变出更多漂亮的纸花。
教学准备 1. 教具:各种造型和颜色的纸翻花成品;彩纸、剪刀、胶水、纸棍等制作材料;纸翻花制作步骤的示意图或视频。
2. 学具:每人若干张不同颜色和花纹的彩纸、剪刀(教师辅助使用)、胶水、纸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各种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纸翻花成品,向学生展示其 “七十二变” 的奇妙过程,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纸做的玩具能变出这么多漂亮的花样,神奇吗?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引出 “纸翻花”,并简单介绍它是中国传统纸制工艺品,还有 “变花”“十八翻” 等别称。 认真观看教师展示的纸翻花,对其变化产生好奇,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初步了解纸翻花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通过直观展示纸翻花的奇妙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初步认识纸翻花,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纸翻花的造型和色彩特点,提问:“这些纸翻花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它们的颜色搭配好看吗?有哪些颜色呢?”
讲解纸翻花能翻多次的秘密,结合示意图简单说明是由于特殊的折叠方式使得其能够灵活翻动。
演示纸翻花的制作步骤:
第一步,将彩纸对折一次,然后两侧边分别向中间折线对折。边演示边强调对折要整齐。
第二步,将折成的纸条正反折叠,间距要相同。提醒学生注意折叠的间距均匀。
第三步,轻轻地握住底部,将两侧外层向外拉开,形成初步形状。
第四步,翻到底部,继续拉开。
第五步,得到一个 “W”。
第六步,折出多个 “W”。
第七步,将折好的 “W” 组合粘贴。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搭配不同颜色与花纹的纸,让纸翻花更漂亮,以及如何在最外侧的 “W” 上粘上纸棍玩出新花样。 仔细观察纸翻花,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造型和色彩特点的问题,如 “纸翻花的造型像一朵朵花”“有红色、黄色、蓝色等,搭配起来很鲜艳”。
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纸翻花能翻多次的秘密,结合示意图进行理解。
专注观看教师的制作步骤演示,记住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色彩搭配和纸棍的使用方法。 通过观察和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清晰的步骤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纸翻花的制作过程,为后续的动手实践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思考创意玩法,激发其创意实践的欲望。
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用自己准备的彩纸,按照我们刚才学的制作步骤,尝试制作一个纸翻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花纹进行搭配,制作完成后还可以在最外侧的‘W’上粘上纸棍,试试玩出新花样。”
巡视指导,对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如指导学生正确折叠、粘贴等。对于折叠间距不均匀的学生,提醒他们注意控制间距;对于粘贴不牢固的学生,指导他们正确使用胶水。 按照教师讲解的制作步骤,开始动手制作纸翻花,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纸进行颜色和花纹的搭配。
遇到问题时,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
制作完成后,尝试在最外侧的 “W” 上粘上纸棍,探索不同的玩法。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的制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巡视指导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基本的制作任务。
课堂展示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纸翻花,让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使用了什么颜色和花纹,是如何制作的,以及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玩法。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积极上台展示自己的纸翻花作品,大胆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创意玩法。
认真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积极参与互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互评活动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启发。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优秀作品,强调纸翻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纸翻花的更多玩法,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看着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加深对纸翻花这一传统工艺品的认识和喜爱。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对纸翻花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持续兴趣。
拓展提高 布置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纸翻花,比如用皱纹纸、电光纸等,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还可以探索更多翻动方式,变出更多漂亮的纸花,下次课和大家分享。” 记住作业任务,期待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探索制作纸翻花的更多可能。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生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板书设计 纸翻花
别称:变花、十八翻
制作步骤:
1. 彩纸对折,两侧边向中间折线对折
2. 纸条正反折叠,间距相同
3. 握底部,两侧外层向外拉开
4. 翻到底部,继续拉开
5. 得到 “W”
6. 折出多个 “W”
7. 组合粘贴
创意玩法:搭配不同颜色花纹、粘纸棍
作品展示区(预留)
教学反思 本次《纸翻花》教学中,学生对纸翻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能够按照制作步骤完成纸翻花的制作,在色彩搭配和创意玩法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学生在折叠纸条时,间距控制不好,导致纸翻花的造型不够美观;少数学生对纸翻花能翻多次的秘密理解不够透彻,在探索新的翻动方式时遇到困难;还有些学生在粘贴过程中,胶水使用过多或过少,影响了作品的牢固性。
后续教学需优化:在讲解制作步骤时,增加对折间距的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折叠技巧;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如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纸翻花能翻多次的原理;在粘贴环节,提前强调胶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量,确保作品的质量。同时,可以收集更多不同类型的纸翻花作品供学生参考,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