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花朵与园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花朵与园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备 课 教 师
单元主题 花朵与园丁
单元 分析 单元背景: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情感联结,“花朵与园丁” 是对师生关系生动且贴合儿童认知的比喻。本单元以 “表达对老师的爱” 为核心,围绕《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和《谢谢您,老师》两课,引导学生利用扭扭棒、黏土、纸张等身边易获取的材料,制作花朵与爱心作品,在动手实践中传递对老师的感恩与祝福,同时感受美术创作的情感表达价值。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处于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 “老师关爱自己” 有直观的生活体验,情感表达直接且真挚。他们具备简单的剪、折、捏、绕等动手能力,能完成低难度的手工制作,但在材料搭配、作品细节装饰以及将具体生活事件转化为美术创作灵感方面,需要教师引导;此外,集体合作创作的意识和能力也需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
大观念 手工创作是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扭扭棒、黏土、纸张等材料制作花朵与爱心,能将对老师的爱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让感恩之情以直观、温暖的形式呈现和传递。
基本 问题 如何用扭扭棒、黏土、纸张等身边材料,制作出能代表自己的花朵?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手工作品和方式,向老师表达感谢与爱的情感?
学习 活动 第1课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观看 “花朵成长” 动画,观察花朵成品;学做扭扭棒花、黏土玫瑰等立体花,装饰并描述 “自己的花”
第2课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了解爱心表达形式;学做爱心贺卡、黏土爱心,添加个性化装饰与 “悄悄话”
单元 目标 1. 审美感知:能理解 “花朵与园丁” 象征的师生情感,感受手工作品传递的感恩之情,说出自己喜欢的花朵或爱心作品的特点。
2. 艺术表现:掌握扭扭棒、黏土、纸张制作花朵和爱心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 1 件花朵作品和 1 件爱心作品,正确使用剪刀、黏土工具等材料。
3. 创意实践:尝试给作品添加个性化装饰(如给贺卡写悄悄话、给花朵涂颜色),能与同学合作完成 “集体造型花” 或小组祝福展示活动。
4. 文化理解:知道老师的辛勤付出,愿意用手工创作等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增强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单元 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方式
审美感知 1. 能清晰说出 “花朵代表学生、园丁代表老师” 的象征含义
2. 能描述自己或同学手工作品(花朵 / 爱心)的颜色、形状特点,并表达喜欢的理由
3. 能结合张桂梅老师事迹或自身经历,简单说出对 “老师奉献” 的理解 课堂提问、事迹分享记录、作品欣赏发言
艺术表现 1. 能正确使用剪刀、扭扭棒、黏土工具等制作材料,操作时无明显安全问题
2. 完成的花朵作品(扭扭棒 / 黏土 / 纸艺)造型完整,爱心作品(贺卡 / 黏土)剪裁或捏制平整
3. 能独立完成 1 件花朵作品和 1 件爱心作品,无明显未完成部分 手工作品评分表、课堂操作观察记录、工具使用检查
创意实践 1. 能给作品添加个性化装饰(如给贺卡写短句、给黏土花涂渐变色、给扭扭棒花加小装饰)
2. 在小组造型游戏或祝福展示中,能提出 1 个简单的创意想法(如 “我们摆成太阳花造型”)
3. 愿意尝试不同材料制作,如同时用黏土和纸张完成作品 创意装饰检查、小组活动创意记录、作品材料多样性统计
文化理解 1. 能说出 1-2 件老师日常关心自己的小事(如 “老师帮我梳头发”“老师教我做题”)
2. 能通过作品或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如 “我的贺卡想送给老师,谢谢她”)
3. 愿意在班级里展示作品,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 师生故事分享记录、作品解说视频 / 文字、班级展示参与度
合作交流 1. 在分享师生故事时,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不随意打断
2. 技法练习(如剪爱心、绕扭扭棒)时,能和同学互相提醒工具使用方法
3. 作品互评时,能说出同学作品的 1 个优点(如 “你的黏土花很圆”) 小组倾听表现记录、互助行为观察、互评发言记录
学习态度 1. 积极参与师生故事分享、手工技法学习、小组造型等活动,不消极回避
2. 认真完成手工制作任务,不敷衍、不随意丢弃作品材料
3. 遇到制作困难(如剪不好爱心、扭扭棒散开)时,能主动举手问老师或找同学帮忙 课堂参与度统计、作品完成态度评分、困难解决行为观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