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第二课时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表里的生物》第二课时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4 14: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课时
16、表里的生物
学习目标:
1、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习“我”善于观察、追根究底的精神。
我们知道《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的讲演。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作者小时候旺盛的好奇心吧。
课文分段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写“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18自然段)
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默读课文,划分段落,说说每部分讲了什么。
第1-9自然段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
第10-16自然段
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
第17-21自然段
“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这件事。
初步感知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时间
发生的事情
小时候
“我”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一天
“我”对父亲说“我”喜欢听表的声音,父亲只许“我”听,却不许“我”动表,“我”猜测有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
过了许
多天
父亲主动提出给“我”看表,“我”终于看到表里美丽的世界。
此后
“我”常常请求父亲打开表给“我”看,有时父亲会答应“我”。有一回,父亲告诉“我”表里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这证实了“我”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后来
“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
和谐:
恐怖:
钵子:
蜇:
配合得适当和协调。
造句:我们班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造句:那部电影挺恐怖的,大家最好不要看。
一种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造句:六七十年代,普通家庭在冬季取暖的主要装备是“火钵子”。
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
造句:人群像是被一群哄哄炸飞的马蜂蛰了一般,四散逃开了。
多音字
多音字

tán(弹琴)
dàn(子弹)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习任务一:体会人物形象
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课文原句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我”是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提出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产生疑问,引发猜测
证实猜测
新疑问,新猜测
疑问:怀表怎么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猜测:表里边一定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
疑问:为什么表还蒙着一层玻璃?
结论:因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疑问:为什么把可怕的蝎子放在好看的表里?
猜测:也许因为这个蝎子声音好听,与众不同。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得到父亲肯定的回答,并证实自己的推断,所以感到愉快
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么丑陋的生物放到表里
有强烈的求知欲
2.从课文第9自然段“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不许小孩子动”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我”用儿童天真的逻辑推断表发出声音的原因,表现出“ 我”勤于思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非常天真、可爱。
心理描写
1.课文第2自然段中把表发出的声音和什么声音进行对比?突出了什么?
把表发出的声音与蝉鸣、虫叫进行对比,突出了表的声音特点——柔和、单调、不停息。
再读课文
课 文 浅 析
课 文 浅 析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天真幼稚、富有幻想
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
——“我”和爸爸。
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充满好奇
辨析词语
辨析词语
和谐 协调
两者作形容词时,都表示“配合得适当”的意思。
“协调”还可以作动词用,指“使配合得适当”。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需要协调好每个家庭之间的利益。
相同点:
不同点:
造 句: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小作者的眼中任何事物都充满童趣
天真幼稚、富有幻想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
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请读第1自然段,“我”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再读课文,学习方法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描写了“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猜想
证实
同学们,下节课见!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