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为 
A. B. C. D.
3.已知,,均为单位向量.若=+,则与夹角的大小是 
A. B. C. D.
4.已知且,则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B. C. 1 D. 24
5.已知函数在区间内恰有一个极值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设双曲线的右顶点为A,B,C分别在两条渐近线上,且,,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7.已知函数与存在公切线,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 
A. B. C. D.
8.某厂家对其软件进行加密升级,现对软件程序中的某序列重新编辑,编辑新序列为,它的第n项为若序列的所有项都是3,且,,则 
A. B. C. 3 D. 9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正方体棱长为2,P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P的最小值为
B. 的最小值为
C. 三棱锥的体积不变
D. 以点B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与面的交线长为
10.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是奇函数,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为偶函数 B.
C. D.
11.如图,曲线C是一条“双纽线”,其C上的点满足:到点与到点的距离之积为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点在曲线C上
B. 点在C上,则
C. 点Q在椭圆上,若,则
D. 过作x轴的垂线交C于两点,则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函数,,若恒成立,则a的最小值是 .
13.已知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若,则c的取值范围是 .
14.设是1,2,3,4,5的一个排列,若对一切恒成立,就称该排列是“交替”的,则“交替”的排列共有 种.结果用数字表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3分
已知正项数列中,,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2n项和
16.本小题15分
已知函数,其中
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当时,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求a的值.
17.本小题15分
某学校校庆时统计连续5天进入学校参加活动的校友数单位:千人如下:
日期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第x天 1 2 3 4 5
参观人数y
由上表数据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x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r加以说明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若,则认为y与x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强,并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
校庆期间学校开放1号门、2号门和3号门供校友出入,校友从1号门、2号门和3号门进入学校的概率分别为、、,且出学校与进学校选择相同门的概率为,选择与入校不同两门的概率各为假设校友从1号门、2号门、3号门出入学校互不影响,现有甲、乙、丙、丁4名校友于10月1日回母校参加活动,设X为4人中从2号门出学校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期望及方差.
附:参考数据:,,,,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方程,其中,
相关系数
18.本小题17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侧面平面ABC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M为线段PA中点,连接
证明:平面PCD;
求M到平面PCD的距离;
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平面EAC与平面DAC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17分
如图,双曲线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 右顶点,过点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的左 右两支于两点,交双曲线的右支于点与点不重合,且与的周长之差为
求双曲线的方程;
若直线交双曲线的右支于两点.
①记直线AB的斜率为,直线DE的斜率为,求的值;
②试探究: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即,
由,得,
则,即
则
故选:
2.【答案】A 
【解析】解:因为,所以,
由,
,其虚部为
故选:
3.【答案】C 
【解析】解:由,得,
即,
则,
则,
又,
则
故选:
4.【答案】D 
【解析】解: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故选:
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整体代换的技巧进行处理.
【解答】
解:因为 ,所以当 时,有 ,
因为 在区间 内恰有一个极值点,
结合正弦函数图象,得 ,解得 ,
所以 的取值范围为 .
故选:
6.【答案】B 
【解析】解:由题设,
由角平分线定理可得,
则,,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由得,解得,
则,即,
所以双曲线E的离心率为
故选:
7.【答案】B 
【解析】解:设公切线与函数及函数的切点分别为,,且,,
故两切线方程为,,
即,,
与存在公切线,所以有解,消去m后得:,
令,,
易得在上单调递增,且时,;时,,
故在区间上递减,在上递增.
所以,的最小值为,即2a的最小值为,即实数a的最小值为
故选:
8.【答案】C 
【解析】解:因为,
设,则,
因为的所有项都是3,所以,设,
所以是以m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由,;
由,;
由;
由
又,所以
所以
故选:C
9.【答案】AC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距离问题的确定,几何体体积的求解,面与面交线长的求解,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难度较大.
对A,在中边长为面对角线,BP的最小值为的高,即可判断;
对B,将与矩形翻折到一个平面内,然后可判断;
对C,因为,即可判断;
对D,以点B为球心与面的交线为圆周即可判断.
【解答】解:对A,在中边长为面对角线,BP的最小值为的高,其值为,故A对;
对B,将与矩形翻折到一个平面内如图,
在中,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故B错;
对C,因为,而A到平面的距离不变,而的面积也不变,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不变,故C对;
对D,以点B为球心与面的交线为圆周,该圆锥的母线长为2,高为,底面半径
,所以交线长为,故D对;
综上所述,选
10.【答案】ACD 
【解析】解:由于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所以,
则,即,故A正确;
因为是奇函数,所以,即,
所以,则,令,所以,
所以,即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则,故B错误;
,故C正确;
,故D正确.
故选:
11.【答案】AC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考查椭圆的焦点、焦距,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属于较难题.
对选项A,根据“双纽线”定义即可判断A正确,对选项B,根据“双纽线”定义得到,再计算即可判断B错误,对选项C,根据“双纽线”定义和椭圆定义即可判断C正确,对选项D,设,根据勾股定理得到,再解方程即可判断D正确.
【解答】
解:对选项A,因为,由定义知,故A正确;
对选项B,点在C上,
则,
化简得,所以,,B错误;
对选项C,椭圆上的焦点坐标恰好为与,
则,又,所以,
故,所以,C正确;
对选项D,设,则,
因为,则,又,
所以,化简得,故,
所以,故,所以,故D正确,
故选:
12.【答案】 
【解析】解:恒成立,即,即,
即,
令,则恒成立,所以单调递增,
,
令,则,
令,解得,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故,即则a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13.【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中正弦定理的应用,还运用了基本不等式,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先利用正弦定理对已知等式进行边角互化的变形,并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推出,再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
【解答】
解:由正弦定理知,,
,
,
即,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
又,
,
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4.【答案】32 
【解析】解:解不等式对恒成立得出在与之间,
其排列方式只能为:“小大小大小”或“大小大小大”的方式,这里的“大”与“小”指相比两旁的数大或小.
当排列方式为“小大小大小”时,如:35142,13254,…,
①当1、2、3在小,4、5在大的位置时,排列方式有种;
②当1、2、4在小,3、5在大的位置时,必须4、5在一边,1、2、3在另一边,排列方式有种,合计16种;
当排列方式为“大小大小大”时,同理也有16种,合计有不同的排列方式32种.
故答案为:
15.【答案】解:由,得,
因为,所以,则,
所以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方法一:
由知
方法二:
由知
设,则可得,
所以是以4为首项,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的前n项和,
设
所以的前n项和
所以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6.【答案】解:当时,,则,,所以,
所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令,解得或,
当时,时,,则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考虑,,
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的极大值为,所以由得;
当时,时,,则在上单调递减,
时,,则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则,不合题意;
当时,时,,则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不合题意;
综上,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7.【答案】解:依题意,,而,,,
则,
因为时线性相关程度高,所以y与x线性相关程度很强,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
,,
因此回归方程为;
记“甲从2号门出学校”为事件A,“甲从1号门进学校”为事件B,
“甲从2号门进学校”为事件C,“甲从3号门进学校”为事件D,
由题意可得,,,
,,
由全概率公式得:
,
同理乙、丙、丁从2号门出学校的概率也为,
X为4人中从2号门出学校的人数,由题意得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则,
,,
,,
,
故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4
P
,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8.【答案】解:在四棱锥中,取PD中点N,连接MN,
由M为PA的中点,且,,得,,
则四边形BCNM为平行四边形,,而平面PCD,平面PCD,
所以平面
取AD的中点O,连接PO,OC,由为等边三角形,得,
而平面平面ABCD,平面平面,平面PAD,
则平面ABCD,由,得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于是,而,则,直线两两垂直,
以O为坐标原点,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则,
取,得,
又,所以B到平面PCD的距离,
因为平面PCD,所以M到平面PCD的距离为B到平面PCD的距离,即
令,
,,
设平面EAC的法向量为,则,
取,得,
平面DAC的法向量为,
于是,
化简得,又,解得,即,
所以线段PD上存在点E,使得平面EAC与平面DAC夹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9.【答案】解:设,因为与的周长之差为2,
所以,即,
又因为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顶点,所以,
联立方程组,解得,所以,
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①由知,双曲线的方程为,
设,则,可得,
则
②为定值
理由如下:
由得直线AB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组,整理得,
设,则,
因为点位于双曲线的左 右两支,所以,即,
可得,
又因为,所以直线DE的方程为,
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同理可得,
所以,故为定值
 
【解析】本题考查了双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定义,属于较难题.
设,根据题意,得到,且,联立方程组,求得的值,即可求解;
①设,求得,结合,即可求解;
②由得直线AB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得到,结合弦长公式,求得和,进而化简得到为定值.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