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豌(wān)豆 按(ān)照 荧光屏(pínɡ)
B.苍蝇(ying) 窗框(kuāng) 证明(zhèng)
C.斑斓(lán) 家雀儿(què) 蝙(biān)蝠
D.系(jì)铃铛 潜(qián)入 探索(suǒ)
2.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模仿 既使 狡猾 B.等侍 麻蝇 煤体
C.幻想 奥密 樟树 D.灵巧 屋檐 祝贺
3.好朋友小新在学习上有了问题总是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以下句子中不适合劝小新的一项(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C.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D.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技术。
5.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 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二、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7.众众阅读了下面一段资料,请你也来读一读,并根据拼音将其补充完整。
新的shì jì( )hū huàn( )高kē jì( )人才,因为这类人才能探索宇宙的ào mì( ),能gǎi shàn( )人们的生活。而这类人才的培养guò chéng( )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8.选字填空,并完成练习。
(1)煤 媒 ( )体 ( )气 (2)赔 培 ( )育 ( )钱
(3)芬 氛 ( )芳 ( )围 (4)抄 钞 ( )票 ( )写
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生字 相同, 和 不同。
9.根据语境补充句子。
(1)《礼记》中提出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2)老师常常告诫我们,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事,一定办不成大事。正所谓“好问则裕, ”。
(3)“智能之士, 不成, 不知”,王充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中提问的重要作用。
(4)圣人孔子尚且不能定夺两小儿辩日的结果,更何况我们。正像韩愈所说:“ ,孰能无惑?”
四、语言表达
10.“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
阅读时,可以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提问,读完上面的句子,我提出的问题是:
五、修改病句
11.啄木鸟门诊(修改病句)
(1)四(1)班学习成绩是李红。
(2)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3)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2.画“ ”的句子中“反复”的意思是( ),说明( )。(填序号)
A.颠过来倒过去 B.一遍又一遍 C.反悔
A.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B.科学家后悔研究这个问题
1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根据示意图,结合选文可知,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14.文中加点的“秘密”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15.你还能举出人们从自然界受到启示,从而有所发明的例子吗?至少举出两例。
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6.读画“_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子中的“那时”是指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 。
(2)仿写句子,用上带点的词语
17.读读下面的词语,想一想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又会是什么?
千里眼: 顺风耳:
18.老师让同学们就这段话提问
(1)小明问:这段话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这句话中的“纷纷”一词起什么作用?请你帮他回答。
(2)你能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吗?
提问角度:
问题:
19.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请写出你感兴趣的内容。
七、书面表达
20.习作
要求:想一想,你的家人和什么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 写的时候要把你要写的这个人和动物最像的一点写清楚。
《第2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D B C A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按(ān)照 ——àn;
B.窗框(kuāng)——kuàng;
C.家雀儿(què)——qiǎo;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
A.既使——即使;
B.麻蝇——麻绳,煤体——媒体;
C.奥密——奥秘;
故选D。
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名人名句的理解。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就不能成大事。与学问有关。
B.“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指见到美好的任何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强调了个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应该积极学习,有错就改。与学问无关。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意思是人不是生出来就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与学问有关。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与学问有关。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表达方式。
A.这句话自问自答,使用了设问的表达方式,先提出问题“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然后紧接着给出答案“当然是人类”。
B.同样采用了设问的表达方式,先提出“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这一问题,随后解答“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C.这句话虽然开头有一个问句形式,但随后的内容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表达了作者对蝴蝶处境的担忧,属于情感表达或描述性语言,并不构成设问。
D.这句话也是设问的表达方式,先问“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然后回答“靠的是现代技术”。
故选C。
5.A
【详解】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
本句例举了“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 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这几种因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20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故选A。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驾”“究”“科”“蚊”“愉”“恐”“奥”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世纪 呼唤 科技 奥秘 改善 过程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作答时要读准字音,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再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如“唤”“奥”“善”这些字的笔画和结构,要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8. 媒 煤 培 赔 芬 氛 钞 抄 读音 部首 字义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
选字填空:
(1)“媒”与“女”相关(如“媒体”传播信息,早期与“媒人”关联),“煤”与“火/石”相关(煤炭燃烧)→①媒体、②煤气;
(2)“培”与“土”相关(培育需“培养、植根”,如培土),“赔”与“贝”相关(贝曾作货币,赔钱涉及钱财)→③培育、④赔钱;
(3)“芬”与“草”相关(芬芳是花草香气),“氛”与“气”相关(氛围是环境气息)→⑤芬芳、⑥氛围;
(4)“钞”与“金”相关(钞票是金属货币演化,用“钅”),“抄”与“手”相关(抄写用手)→⑦钞票、⑧抄写;
形声字规律:读音相同(如“媒、煤”都读“méi”),部首不同(形旁表意),导致字义不同(形旁决定字义范畴)。
9. 审问之 明辨之 自用则小 不学 不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审”“辨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则”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学”“问”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非”“者”的正确写法。
10.小女孩为什么觉得自己好了一些?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例句“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文中的一句话,本句小女孩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和“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两句话提出问题。
示例:为什么小女孩举得太阳今天照在身上怪暖和的?
11. 四(1)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是李红。 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改正了错误。 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一个精致的节目。
【详解】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1)表意不明,在“是”前加“最好的同学”。
(2)用词不当,把“克服”改“改正”
(3)“许多”和“一个个”语义重复,把“许多”删掉。
12.BA 13.嘴 超声波 耳朵
嘴 超声波 耳朵 14.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5.人们仿照鱼的形体发明了潜水艇。
人们受到鸟儿飞行的启发而发明了飞机。
【导语】这篇《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先揭示蝙蝠夜间飞行靠超声波探路的秘密,再类比推出飞机雷达的工作原理,将科学知识通俗化。文中通过蝙蝠与雷达的对应,既展现生物智慧,又体现人类的发明创造力,是一篇科普性与逻辑性兼具的文段。
1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第①段“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中,“反复”在这里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故选B。 说明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不是一次就成功,而是经过多次尝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故选A。
13.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及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①段“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蝙蝠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后传到耳朵里,从而改变飞行方向。
雷达与蝙蝠的对应部分:从第②段“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可知,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①段“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这也就是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15.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文章讲述了蝙蝠飞行的秘密,进而通过这种启示说明了雷达的原理。举例子的时候按照这个逻辑举例就可以。
如:人们从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受到启示,发明了冷光灯。萤火虫发光效率高且不产热,冷光灯模仿其发光机制,节能且实用。
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青蛙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很敏感,电子蛙眼可用于监控、识别运动目标,就像蝙蝠靠超声波识别障碍物一样,从生物特性获启发发明设备。
16. 人类依赖自然的时候 人们生活条件的落后 在荒郊野外宿营,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御寒的衣服,更没有舒适的床铺。 17. 望远镜、监控器、电视等 手机、录音机等 18. “纷纷”形容许多的、大量的幻想在现代社会中变成了现实,增强了句子的生动性。 写法 作者引用“忽如一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好处? 19.示例1:现代社会交通便利,从漯河到郑州坐高铁只需40多分钟。从北京到上海只要四个多小时。
示例2:微信方便联系,不管对方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面对面通话,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解析】16.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1)结合所给语段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可知“那时”指的是人们依赖自然的那段时间;结合四个“没有”可知,人们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落后。
(2)观察所给句子,连用四个“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构成了排比句式,表明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当时落后的时代。仿照例句,运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句子,如:沙漠里没有鸟语,没有花香,没有人烟,也没有水源。
17.本题考查在文章中对特殊含义的词语的理解。
答题时,结合现代科技和生活写出符合特殊含义的词语的意思。“千里眼”指的是是速度很快的,可以看到很远的东西等,例如雷达、电子眼、视频电话等。“顺风耳”就是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例如电话、手机、收音机等。
18.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1)读句子“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可知,句中“纷纷”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这个词描述了大量的幻想变为现实的情况,通过描述数量众多的例子,展示了幻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实现程度。同时使用“纷纷”这个词使得描述更具有动态感,仿佛看到了众多的幻想像什么具体的事物一样纷纷变为现实。这种形象化的描述方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如:
内容: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写法:“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组织语言表达,如:
信息技术的进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例如,人脸识别技术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网上视频聊天等方式,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20.例文:
我家是个“动物园”
有人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有人说家是幸福的摇篮,而我觉得我家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动物园”。
我的妈妈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起床,为我们准备美味的早餐,然后开始打扫房间、洗衣服,忙得不亦乐乎。晚上下班回家后,她又马不停蹄地钻进厨房,为我们做可口的晚餐。妈妈不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就像蜜蜂不停地为家人采集花蜜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我的爸爸则像一头威严的“狮子”。他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尤其是当我犯错误的时候,他那严厉的眼神就像狮子在盯着猎物一样,让我不寒而栗。但是,爸爸也有温柔的一面,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会耐心地教导我,鼓励我勇敢地面对挑战,就像狮子保护自己的幼崽一样。
而我呢,就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我特别喜欢爬高上低,家里的沙发、椅子都成了我的 “花果山”。我还很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就像小猴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虽然有时候“蜜蜂”妈妈会唠叨,“狮子”爸爸会发脾气,但是他们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我也会努力做一只懂事的“小猴子”,为这个“动物园”增添更多的欢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题目中的关键对象是“家人”和“动物”。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家人的各种特征、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然后找到与之具有相似特性的动物进行关联。重点在于准确把握“像”这个字,要深入挖掘家人与动物之间在某个特定方面的相似之处,这是文章的核心要点。通过将家人与动物进行巧妙的联系,展现家庭的独特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家人的独特理解。为了更好地表现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需要选择一些具体的事例来支撑。比如,写妈妈像“蜜蜂”时,可以详细描述一次妈妈在一天内完成的各种家务劳动,以及她在照顾家人生活方面的细心和耐心。
开头: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点明自己的家就像一个“动物园”,引起读者的兴趣。
中间:分别介绍每个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长辈到晚辈,或者根据家人特点的突出程度进行排列。每个家人的描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点明像哪种动物,然后详细描述相似点的表现,最后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化这种相似性。
结尾:总结自己在这个“家庭动物园”中的感受,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对家庭生活的珍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