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课题 15、金色的鱼钩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本文主要讲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一位炊事班长牢记上级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最后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题“鱼钩”前加上“金色的”,具有象征意义,“鱼钩”上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学习 目标 1.默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3.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重点 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难点 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背诵《七律·长征》,说一说自己读过的长征故事。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这是一个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发生的故事。板书:金色的鱼钩 出示图片课件。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交流。 4.写作背景。 5.语文百宝箱。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背诵《七律·长征》,创设出一种氛围,把学生尽快的带入到学习中去,为学好课文张本蓄势。】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词。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引导: ①学生交流难读或难懂的词语。 ②寻找带有“灯”或“灯光”的句子,在课本上画出来。
③学生勾画,同桌轮读。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节省课上的时间,把时间分配到必要的教学环节中去。】
三、品读课文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点名,学生汇报。 2.用较快的语速自主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师总结。 3.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从三个事件中任选一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师总结。 5.从文中老班长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生回答。 6.在深入理解老班长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 师引导、总结。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要能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对文本的解读要能做到先整体后局部。这一模块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结合语文学习要素,抓主要场景理清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课件】 课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课外拓展【课件】
五、课后作业【出示课件】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读一读《倔强的小红军》。
【板书设计】 14、金色的鱼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课文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和细节分析,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老班长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拓展延伸部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增强了他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有限,对一些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未能充分解答。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效果有待提升。 改进方向: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预留更多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教学设计和反思,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5、《金色的鱼钩》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5、金色的鱼钩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能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读小说的方法,自主阅读《金色的鱼钩》,初步感受并交流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 找到并读一读描写人物对话或心理的句子,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与伙伴合作探究,体会并交流对话或心理描写对刻画老班长形象的重要作用。 3.课外阅读其他以长征为背景的小说,进一步感受革命英雄人物形象,有兴趣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课外书籍,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课前学习任务
预习《金色的鱼钩》,根据课文内容,说出故事情节图。 ( )→( )→( )→( ) 2.回顾第二单元学过的《七律·长征》。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交流预学成果,修正情节图。 学习方式:全班交流,自我修正。 【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看看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学习方式:书本批注,全班交流。 【学习任务三】选择对话或心理,组建小组体会并交流对话或心理对刻画老班长形象的作用 学习方式: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推荐的学习资源
阅读教科书第二单元《七律·长征》。 2.视频资料: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央视公益广告《金色的鱼钩》。3.课外阅读推荐:短篇小说《七根火柴》,长篇小说《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15.金色的鱼钩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上
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七律·长征》,说一说自己读过的长征故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这是一个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发生的故事。
新课导入
爬雪山
过草地
写作背景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曾经越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亦称“松潘高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山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草地的环境极为恶劣、凶险。本文讲的就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红军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于1934年10月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横跨了中国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最后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主力的长征宣告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语文百宝箱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习生字词。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青稞 威胁 搪瓷 鱼饵
收敛 搀扶 抽噎 瞻仰
奄奄一息
kē
xié
tánɡ
ěr
liǎn
chān
yē
zhān
yǎn
我会读
青稞 威胁 搪瓷 鱼饵
收敛 搀扶 抽噎 瞻仰
奄奄一息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2.指无限广阔,没有边际。(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
4.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垂危。( )
5.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搪塞。( )
A.无边无涯 B.喜出望外 C.收敛
D.支吾 E.奄奄一息
B
A
C
D
E
词语解释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
品读课文
用较快的语速自主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简要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第二部分(2):刻画老班长的外貌。
第三部分(3-5):“我”发现老班长从来不吃鱼。
第四部分(6-19):老班长让“我”帮他隐瞒真相。
第五部分(20-23):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
第六部分(24-34):老班长牺牲,“我”收藏老班长的遗物“鱼钩”。
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6—19)“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的真相,与老班长发生争论。
第二件事:(20—23)“我”因为知道真相而咽不下鱼汤,却不得不在老班长的命令下大口喝下。
第三件事:(24—34)老班长在大家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
从三个事件中任选一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第一件事(6—19)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我”的追问下试图隐瞒真相,装出刚刚吃过鱼的样子。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语言描写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看到老班长艰难地吞咽草根和鱼骨头时的感受,更能表明“我”看到这种情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语言描写
老班长为了让“我”安心,仍试图隐瞒真相。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
老班长时刻牢记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体现出他的责任心极强。
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语言描写
从第15自然段老班长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老班长怎样的精神品质?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老班长的话说明了在草地里弄点儿吃的非常困难。老班长想方设法克服了鱼难钓、鱼饵难找、眼睛坏了、找野菜靠摸等困难,给三个小战士做野菜鲜鱼汤,让“我们”感受到老班长关心战友、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第二件事(20—23)
神态、语言描写
老班长用严厉的语气提醒“我”要服从命令,顾全大局。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神态描写
“一丝笑意”与上文着急的神态形成对比,表现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了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外貌描写
“饱满的情绪”与极为衰弱的身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出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
第三件事(24—34)
心理描写
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现了“我”急切地想要钓到鱼的心情。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牵挂着同志,不忘鼓励战友。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依然牢记党交给他的任务,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
语言描写
从文中老班长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赤胆忠心、舍己为人、牢记使命、尽职尽责、忠于革命、吃苦耐劳、鞠躬尽瘁……
在深入理解老班长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课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要线索,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历程,同时又彰显课文的主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课文以此为题,具体、形象地展现了以老班长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金色的鱼钩
进入草地,照顾病号
接受任务:
艰难前进:
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后代瞻仰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堂小结
少年行(其三)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
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
不拟回头望故乡。
【译文】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秋风跨上战马飞奔出咸阳。不收复河湟一带,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拓展延伸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读一读《倔强的小红军》。
课后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5、《金色的鱼钩》基础练习(含答案)
一、搭配词语。
新鮮的 两鬓 热气腾腾的 草地
斑白的 声音 整夜整夜地 不合眼
惊人的 鱼汤 目不转睛地 菜汤
低沉的 毅力 无边无涯的 看着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
(4)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 )
三、给下面的一段话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老班长猛抬起头 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 就支吾着说 我 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 扔了怪可惜
参考答案:
一、略
二、②③
三、, , :“ ,。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