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除法重难点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一个非“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 )。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减少 D.增加
2.已知一个数的是16,这个数是多少?可以列式为( )。
A. B. C. D.
3.已知,且a、b、c都大于0,则a、b、c中最小的数是( )。
A.a B.b C.c D.无法判断
4.看图,列出用分数除法计算的算式是( )。
A. B. C. D.
5.真分数的倒数( )1,假分数的倒数( )1。
A.等于;小于或等于 B.大于;小于或等于 C.大于;小于 D. 小于;小于或等于
6.一块木板用了平方米,还剩下这块木板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下平方米 B.用去的部分大
C.剩下的部分大 D.用去的木板和剩下的木板同样大
二、填空题
7.0.5的倒数是( ),最小质数和最小合数的积的倒数是( )。
8.×( )=( )×0.75=-( )=( )+=÷( )=1。
9.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 )。
10.48的是( ),( )的是12,( )t比16t多,64km比( )km少。
11.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 )。
1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5千米,它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这辆小汽车行驶270千米需要( )小时。
三、判断题
13.一个非零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3倍。( )
14.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小。( )
15.。( )
16.小强今年身高136厘米,比去年增高了,去年身高多少厘米,列式是136×(1-)。( )
17.A÷=B÷,且A、B都不为0,那么A一定大于B。(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9÷= ÷= ÷= ÷6=
×1= ×= ×18= ×=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买一套演出服一共要花240元。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裤子和上衣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2.加工一批零件,如由李师傅单独加工,需要8天完成,如由林师傅单独加工,需要12天完成。如由李师傅和林师傅两人合作,多少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
23.一桶油的重80千克,这桶油的重多少千克?
24.甲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乙汽车速度的,乙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5.某水果店今天上午购进苹果和梨共210千克。当天卖出苹果总数的,同时也卖出了梨总数的,这时苹果还剩下56千克。请问:这时梨还剩下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B C B C
1.B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一个非“0”的数除以,等于这个数乘4,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4倍。
故答案为:B
2.C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据此用16除以解答。
【详解】16÷
=16×2
=32
所以这个数是32。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这样三个算式的积相等,只需要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即可确定哪个字母表示的数最大。因为乘积相等,一个因数最小,另一个因数一定最大。
【详解】,则
因为,,,,所以三个式子乘积相等时,b的值最小。
故答案为:B
4.C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把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涂色;表示,再把涂色的4份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涂色,即表示把平均分两份,其中一份是多少,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看图列出用分数除法计算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倒数的概念,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就成了分子大于分母,因而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因为假分数的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把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则成了分子小于或等于分母,因而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详解】根据分析得,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故答案为:B
6.C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块木板用了平方米,还剩下这块木板的,即用了这块木板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这块木板的面积,进而求出剩下的面积,据此逐一分析各项即可。
【详解】÷(1-)
=÷
=×
=(平方米)
A.-=(平方米)
则剩下平方米,原说法错误;
B.-=(平方米)
<
则剩下的面积比较大,原说法错误;
C.-=(平方米)
<
则剩下的面积比较大,原说法正确;
D.-=(平方米)
<
则剩下的面积比较大,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7. 2 /0.125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将1除以0.5,可求出0.5的倒数是多少。
因数只有1和本身的数是质数。合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据此,先求出2和4的积,再将1除以它们的积,求出积的倒数。
【详解】1÷0.5=2
1÷(2×4)
=1÷8
=
所以,0.5的倒数是2,最小质数和最小合数的积的倒数是。
8. / / /0.375
【分析】观察算式的得数都等于1,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除数=被除数÷商,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1÷=1×=
1÷0.75=1÷=1×=
-1=
1-=
÷1=
即×=×0.75=-=+=÷=1。
9.
【分析】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
=
另一个因数是。
10. 40 15 20 8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方法是:这个数×(1+多的几分之几);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用除法,方法是:这个数÷(1-少的几分之几)。
【详解】48×=40;
12÷=12×=15;
16×(1+)
=16×
=20(t)
64÷(1-)
=64÷
=64×
=80(km)
48的是40,15的是12,20t比16t多,64km比80km少。
11.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根据一个数的是可知这个数,最后利用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即可解答。
【详解】
这个数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数的除法法则,熟练运用分数的除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2. 60 4.5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15÷,求出汽车的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270千米除以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15÷
=15×4
=60(千米)
270÷60=4.5(小时)
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5千米,它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这辆小汽车行驶270千米需要4.5小时。
13.√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用非零数除以就等于这个数乘3。
【详解】非零数除以等于这个数乘3,这个数乘3的结果就是这个数的3倍,也可以说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据此举例解答。
【详解】假分数;=1
7÷=7÷1=7;7=7。
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商不一定比这个数小。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两个除法,再计算加法,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
=
=9+
=
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把小强去年的身高看作单位“1”,则今年的身高是去年的(1+),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36除以(1+)即可求解,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小强今年身高136厘米,比去年增高了,去年身高多少厘米,列式是136÷(1+)。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两个除法算式的得数相等,可以设它们的得数都是1;
然后根据“被除数=商×除数”,分别求出A、B的值,再按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值反而越小。
【详解】设A÷=B÷=1。
A=1×=
B=1×=
>
A>B
所以A一定大于B。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15;;;
;;15;
【详解】略
19.;
;0
【分析】(1)先把除法都化成乘法再计算;
(2)把46写成(1+45)形式,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4)把0.6写成分数形式是,再把()写成乘法形式(),最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详解】(1)
(2)
(3)
(4)
20.x=;x=144;x=49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先同时乘,再同时除以,计算即可得解;
(2)先计算等式左边的减法,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再同时除以,计算即可得解;
(3)先计算等式左边括号里的减法,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再同时除以,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x÷×=2×
x=
x÷=÷
x=×
x=
解:x-x=16
x=16
x=16×9
x=144
解:x=28
x=28×
x=49
21.裤子90元;上衣150元
【分析】将上衣的单价看作单位“1”,根据“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可以设上衣的单价是元,则裤子的单价是元;
根据“买一套演出服一共要花240元”可得出等量关系: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一套演出服的价钱,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上衣的单价是元,则裤子的单价是元。
+=240
=240
=240÷
=240×
=150
裤子:240-150=90(元)
答:裤子的单价是90元,上衣的单价是150元。
22.4天
【分析】把这批零件的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用1÷8和1÷12求得李师傅和林师傅各自的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用除以两人的工作效率和,即可求出多少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
【详解】1÷8=
1÷12=
÷(+)
=÷
=×
=4(天)
答:4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
23.150千克
【分析】将这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据此用80除以求出这桶油的质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据此用这桶油的质量乘即可解答。
【详解】80÷×
=80××
=200×
=150(千克)
答:这桶油的重150千克。
24.75千米
【分析】已知甲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乙汽车速度的,把乙汽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甲汽车的速度除以,即是乙汽车的速度。
【详解】60÷
=60×
=75(千米/小时)
答:乙汽车每小时行75千米。
25.70千克
【分析】把苹果总数看作单位“1”,已知当天卖出苹果总数的,苹果还剩下56千克,剩余的苹果数量占苹果总数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剩余的苹果数量÷(1-)即可求出苹果总数;然后用苹果和梨的总数减去苹果总数,即可求出梨的总数;已知卖出了梨总数的,把梨的总数看作单位“1”,剩余的梨的数量占梨总数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梨总数乘(1-)即可求出剩余的梨的数量。
【详解】苹果总数:
56÷(1-)
=56÷
=56×
=(千克)
梨的总数:210-=(千克)
剩余的梨的数量:
×(1-)
=×
=70(千克)
答:这时梨还剩下70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