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部分学校 2025-2026 学年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
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4 分)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
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方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
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
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v=ΔxΔt,当Δt 非常小时,Δx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定义加速度 a=ΔvΔt 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Δv 和Δt 无关
答案 C
2.(4 分)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假设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经 3 s
停止,共前进了 36 m,乙经 1.5 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9 m B.18 m C.36 m D.27 m
答案 B
解析 甲车的平均速度 v1=x1t1=v0+02=363 m/s=12 m/s,则初速度 v0=24 m/s.乙车的
平均速度 v2=v0+02=12 m/s,则通过的位移 x2=v2t2=12×1.5 m=18 m.故选 B.
3.(4 分)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 9.81 s 的成绩获得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男子 100 m 比赛
的金牌.博尔特也曾以 19.32 s 的成绩获得 2012 年伦敦奥运会 200 m 比赛的金牌.关于他在
这两次比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 比赛的位移是 100 m 比赛位移的两倍
B.2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10.35 m/s
C.1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10.19 m/s
D.100 m 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 20.38 m/s
答案 C
解析 因为 200 m 比赛的跑道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所以 200 m 比赛的位移不是 100 m
比赛位移的两倍,A 错;1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为 1009.81 m/s≈10.19 m/s,C 对;200 m
比赛的平均速率为 20019.32 m/s≈10.35 m/s,B 错误;根据题给条件求不出 100 m 比赛的
最大速度,D 错.
第 1页(共 11页)
4.(4 分)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 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v2,后 13t 时
间内平均速度为 2v,则物体在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3v4 B.3v2 C.v D.2v3
答案 C
解析 前 23t 时间内的位移 x1=v2·2t3=13vt,后 13t 时间内的位移 x2=2v·13t=23vt,所以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x1+x2t=123t=v,故 C 正确.
5.(4 分)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
平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的单位是 , 的单位是 。
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A. B. C. D.
答案:B
6.(4 分)一汽车沿某直线运动时的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该汽车在 5s 时的速度大小为 5m/s
B.该汽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该汽车从 5s 到 10s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7.5m/s
D.该汽车从 0s 到 5s 时间内速度增加了 5m/s
【答案】C
【详解】B.根据图像可知,加速度先为一个定值,后发生变化,则汽车先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后做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故 B 错误;
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 解得 可知, 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几何
图形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于汽车 0 时刻的速度不确定,则该汽车在 5s 时的速度大
小也不确定,故 A 错误;
D.结合上述,由于汽车 0 时刻的速度不确定,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第 2页(共 11页)
即汽车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从 0s 到 5s 时间内,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
形的面积为 5m/s,即速度的变化量为 5m/s,但速度不一定增加,也可能减小,故 D 错误;
C.结合上述可知,汽车从 5s 到 10s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故 C 正确。
故选 C。
7、(4 分)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东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 1s 向东,接着 1s 向西…最后停在坐标原点
B.物体先 1s 向东,接着 1s 向西…最后停在坐标原点以东
C.物体先 1s 加速,接着 1s 减速…一直向东运动
D.物体先 1s 加速,接着 1s 减速…最后停在坐标原点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速度一直为正值,表明物体一直向东运动,由于速度时间图
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在第一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二秒内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随后重复先前的运动,因此可知物体先 1s 加速,接着 1s 减速…一直向东运动。故选 C。
8.(4 分)汽车以 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 ,关于汽车的运
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后 6s 末的速度为 2m/s
B.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为 25m
C.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为 24m
D.停止前第 3s、第 2s、最后 1s 的位移之比为 5:3:1
【答案】BD
【解析】汽车开始刹车到最终停止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末速
第 3页(共 11页)
度为零,加速度为 。设汽车经过时间 t 停止运动,则有
A.汽车在 5s 末停止运动,此后速度为零,A 错误。
BC.汽车 5s 末停止运动,刹车位移
第 6s 内汽车静止不动,B 正确,C 错误。
D.汽车的刹车过程,反过来看就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则有
可知汽车最后 1s,第 2s,第 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那么,汽车停止前第 3s、
第 2s、最后 1s 的位移之比就为 5:3:1。D 正确
故选 BD。
9.(4 分)如图所示,两人高空玩魔术,一人在高空将长度 木棒 A 自由释放,另一人
在木棒正下方同时将一镂空竹筒 B 以速度 竖直向上抛出,竹筒长度为 ,初
始木棒下端距竹筒上端距离 ,竹筒直径略大于木棒直径,木棒穿越竹筒过程两者无接
触,重力加速度 g 取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棒下端与竹筒上端相遇所用时间为
B.木棒下端与竹筒上端相遇所用时间为
C.木棒穿出竹筒时,木棒的速度大小为
D.木棒穿出竹筒时,木棒的速度大小为
【答案】AD
【详解】AB.根据
第 4页(共 11页)
得相遇所用时间为
A 正确,B 错误;
CD.木棒穿出竹筒时,根据
得
此时木棒的速度大小为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AD。
10.(4 分)如图 4 所示,甲图为某质点的 x-t 图像,乙图为某质点的 v-t 图像,下列关于
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 4
A.0~2 s 内甲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
B.2~3 s 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静止不动
C.3~5 s 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15 m/s2
D.0~5 s 内甲图质点的位移为-10 m,乙图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
答案 AD
解析 x-t 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v-t 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故 0~2 s 内
甲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A 正确;2~3 s 内甲图质点 x-t 图
像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乙图质点速度恒定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B 错误;3~5 s 内甲
图的图线斜率恒定,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图质点速度均匀减小,做减速直线运动,C
错误;x-t 图像表示质点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故 0~5 s 内甲图质点的位移为 0-10 m
=-10 m,v-t 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0~5 s 内速度由 10 m/s 变为 0,故速度
的变化量为-10 m/s,D 正确.
第 5页(共 11页)
11.(4 分)在如图 7 所示的 v-t 图像中,A、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沿一条直线开始运动,
运动规律用 A、B 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7
A.t=1 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t=2 s 前后,B 质点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
C.A、B 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在 t=4 s 时,A、B 速度相同
答案 CD
解析 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速度的正、负发生变化,显然在 t=1 s 时,B 质点运动
方向不变,故 A 错误;t=2 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并没发生变化,故 B
错误;由题图可知,t=0 时,A、B 两质点速度均为 0,此后 2 s 内 vA>0,vB<0,故 C 正确;
由题图可知,t=4 s 时,两者速度相同,故 D 正确.
12.(4 分)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回到原高度.在他
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至原高度的整个过程中,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
中 Oa 段和 ef 段为直线,取向下为正方向,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 Oa 段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B.在 ab 段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在 bc 段向下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bc 段和 cd 段加速度都减小,加速度方向都向上
【答案】:BC
【解析】 根据图线的切线斜率的变化判断:在 Oa 段向下做匀加速运动,A 项错误;
ab 段斜率减小,则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B 项正确;bc 段斜率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
减小,C 项正确;cd 段斜率减小,加速度减小,bc 段和 cd 段斜率都为负,加速度方向都
向上,D 项错误.故选 B、C 两项.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4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
电压是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当电源频率是 50 Hz 时,每隔
________打一个点.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 11 所示,纸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C 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第 6页(共 11页)
图 11
答案 8 V 220 V 0.02 s 0.35 0.53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8 V,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220 V.当电源频率
是 50 Hz 时,每隔 0.02 s 打一个点.AC=1.40 cm,则纸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vAC=xACtAC
=1.40×10-20.04 m/s=0.35 m/s,C 点的瞬时速度为 vC=xBDtBD= 2.53-0.40 ×
10-20.04 m/s≈0.53 m/s.
14.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________和_______,它们使用的都是_______电源(填
“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 50Hz 时,每隔______s 打一个点。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打点,后释放纸带运动
C.先释放纸带运动,后接通电源打点
D.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
(3)要测量小车的速度。除打点计时器(含所用电源、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
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4)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 7 个
计数点,分别标上 O、A、B、C、D、E 和 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
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50Hz。
第 7页(共 11页)
①每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如果测得 C、D 两点间距 x4=2.70cm,
D、E 两点间距 x5=2.90cm,则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 vD=________m/s(结果保留 3 位
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各点的速度:vA=0.220m/s,vB=0.241m/s,vC=0.258m/s,vE
=0.300m/s,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 v-t 图像_______,并求出小车的加
速度= _______ m/s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答案】(1)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交流 0.02
(2)BD (3)刻度尺 (4) 0.1 0.280 见解析
【解析】(1)[1][2][3][4]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
器。它们使用的都是交流电源,当电源频率为 时,打点时间间隔为
(2)[5]ABC.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
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故 AC 错误,B 正确;D.纸带上打点密集说明,说明在相
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小,纸带运动的速度较小,故 D 正确。故选 BD;
(3)[6]要测量小车的速度,依据中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而平
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因此除打点计时器(含所用电源、纸带、墨粉纸盘)外还
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第 8页(共 11页)
(4)①[7][8]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
是 ,那么每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如果测得 C、D 两点间距 ,D、E 两点间距 ,则打 点时小车的速
度
[9]根据各点的速度利用描点法,作出如下图像
[10]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得加速度为
三、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
单位.)
15、汽车匀减速刹车,初速度大小为 7m/s,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为 6m,求:
(1)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刹车后 4s 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1) 2m/s2;(2) 12.25m
【详解】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
第 9页(共 11页)
可得汽车运动的加速度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的大小为 。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汽车停车时间
故汽车刹车后 4s 内的位移等于汽车刹车后 3.5s 内的位移
16.杭州亚运会田径 4×100m 接力比赛中,中国队男女双双夺冠。成绩的取得与运动员平
时的刻苦训练密不可分,某次训练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在直线跑道上前后接力,甲是
前一棒,乙是后一棒。甲的速度保持 10m/s,乙选择适当时机在接力区某处开始从静止加
速起跑,需跑出 12.5m 才能达到最大速度 10m/s,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甲
追到乙的身边交棒时,乙的速度为 8m/s,接到棒后乙继续加速到最大速度。不计交棒时
间,交棒不影响运动员的速度,交接棒都在有效接力区内,运动员视为质点。
(1)乙的加速度是多大?
(2)乙开始跑动时与甲相距多远?
(3)为了提高成绩,乙重新选择起跑时与甲的距离,使得当乙的速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
甲恰好追到乙的身边及时交棒。求甲、乙这个改进可以节省多少时间?
【解答】解:(1)乙需要跑出 x=12.5m 才能达到最大速度 v=10m/s,根据速度—位移公
式:2ax=v2
解得:a=4m/s2
第 10页(共 11页)
(2)设乙经过 t 时间加速到 v1=8m/s,则有:t s=2s
这段时间内乙通过的位移为 x 乙 8m
这段时间内甲通过的位移为 x 甲=vt=10×2m=20m
乙开始跑动时与甲相距的距离 x=x 甲﹣x 乙=20m﹣8m=12m
(3)改进前,乙从 8m/s 加速到 10m/s 的时间,与改进后一直以 10m/s 速度运动相同位
移的时间之差,即为节省的时间,乙从 v1=8m/s 加速到 v2=10m/s 的时间为
t1 s=0.5s
这一过程中,乙的位移为 x' t1,解得 x'=4.5m
乙以 10m/s 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 t2 s=0.45s
所以节省的时间为Δt=t1﹣t2=0.5s﹣0.45s=0.05s
答:(1)乙的加速度是 4m/s2;
(2)乙开始跑动时与甲相距 12m;
(3)甲、乙这个改进可以节省 0.05s。
第 11页(共 11页)西安市部分学校 2025-2026 学年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
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4 分)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
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方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
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
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v=ΔxΔt,当Δt 非常小时,Δx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定义加速度 a=ΔvΔt 用到比值法,加速度与Δv 和Δt 无关
2.(4 分)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假设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经 3 s
停止,共前进了 36 m,乙经 1.5 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9 m B.18 m C.36 m D.27 m
3.(4 分)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 9.81 s 的成绩获得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男子 100 m 比赛
的金牌.博尔特也曾以 19.32 s 的成绩获得 2012 年伦敦奥运会 200 m 比赛的金牌.关于他在
这两次比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 比赛的位移是 100 m 比赛位移的两倍
B.2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10.35 m/s
C.100 m 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10.19 m/s
D.100 m 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 20.38 m/s
4.(4 分)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 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v2,后 13t 时
间内平均速度为 2v,则物体在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3v4 B.3v2 C.v D.2v3
5.(4 分)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
平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的单位是 , 的单位是 。
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A. B. C. D.
6.(4 分)一汽车沿某直线运动时的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第 1页(共 6页)
A.该汽车在 5s 时的速度大小为 5m/s
B.该汽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该汽车从 5s 到 10s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7.5m/s
D.该汽车从 0s 到 5s 时间内速度增加了 5m/s
7、(4 分)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东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 1s 向东,接着 1s 向西…最后停在坐标原点
B.物体先 1s 向东,接着 1s 向西…最后停在坐标原点以东
C.物体先 1s 加速,接着 1s 减速…一直向东运动
D.物体先 1s 加速,接着 1s 减速…最后停在坐标原点
8.(4 分)汽车以 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 ,关于汽车的运
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后 6s 末的速度为 2m/s
B.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为 25m
C.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为 24m
D.停止前第 3s、第 2s、最后 1s 的位移之比为 5:3:1
9.(4 分)如图所示,两人高空玩魔术,一人在高空将长度 木棒 A 自由释放,另一人
在木棒正下方同时将一镂空竹筒 B 以速度 竖直向上抛出,竹筒长度为 ,初
始木棒下端距竹筒上端距离 ,竹筒直径略大于木棒直径,木棒穿越竹筒过程两者无接
第 2页(共 6页)
触,重力加速度 g 取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棒下端与竹筒上端相遇所用时间为
B.木棒下端与竹筒上端相遇所用时间为
C.木棒穿出竹筒时,木棒的速度大小为
D.木棒穿出竹筒时,木棒的速度大小为
10.(4 分)如图 4 所示,甲图为某质点的 x-t 图像,乙图为某质点的 v-t 图像,下列关于
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 4
A.0~2 s 内甲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
B.2~3 s 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静止不动
C.3~5 s 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15 m/s2
D.0~5 s 内甲图质点的位移为-10 m,乙图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
11.(4 分)在如图 7 所示的 v-t 图像中,A、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沿一条直线开始运动,
运动规律用 A、B 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7
A.t=1 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t=2 s 前后,B 质点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
C.A、B 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在 t=4 s 时,A、B 速度相同
12.(4 分)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回到原高度.在他
第 3页(共 6页)
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至原高度的整个过程中,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
中 Oa 段和 ef 段为直线,取向下为正方向,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 Oa 段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B.在 ab 段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C.在 bc 段向下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bc 段和 cd 段加速度都减小,加速度方向都向上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4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
电压是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当电源频率是 50 Hz 时,每隔
________打一个点.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 11 所示,纸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C 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图 11
14.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________和_______,它们使用的都是_______电源(填
“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 50Hz 时,每隔______s 打一个点。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打点,后释放纸带运动
C.先释放纸带运动,后接通电源打点
D.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
(3)要测量小车的速度。除打点计时器(含所用电源、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
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第 4页(共 6页)
(4)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 7 个
计数点,分别标上 O、A、B、C、D、E 和 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
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50Hz。
①每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如果测得 C、D 两点间距 x4=2.70cm,
D、E 两点间距 x5=2.90cm,则打 D 点时小车的速度 vD=________m/s(结果保留 3 位
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各点的速度:vA=0.220m/s,vB=0.241m/s,vC=0.258m/s,vE
=0.300m/s,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 v-t 图像_______,并求出小车的加
速度= _______ m/s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
单位.)
15、汽车匀减速刹车,初速度大小为 7m/s,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为 6m,求:
(1)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刹车后 4s 内的位移大小。
16.杭州亚运会田径 4×100m 接力比赛中,中国队男女双双夺冠。成绩的取得与运动员平
第 5页(共 6页)
时的刻苦训练密不可分,某次训练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在直线跑道上前后接力,甲是
前一棒,乙是后一棒。甲的速度保持 10m/s,乙选择适当时机在接力区某处开始从静止加
速起跑,需跑出 12.5m 才能达到最大速度 10m/s,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甲
追到乙的身边交棒时,乙的速度为 8m/s,接到棒后乙继续加速到最大速度。不计交棒时
间,交棒不影响运动员的速度,交接棒都在有效接力区内,运动员视为质点。
(1)乙的加速度是多大?
(2)乙开始跑动时与甲相距多远?
(3)为了提高成绩,乙重新选择起跑时与甲的距离,使得当乙的速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
甲恰好追到乙的身边及时交棒。求甲、乙这个改进可以节省多少时间?
第 6页(共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