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新版人音版音乐
新版·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音乐)教学设计
设计人: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祖国您好 课时 第五课时
课题名称 《祖国妈妈您好》 ,感知“音的强弱” 页码 21和22页
核心 素养 目标 一、能听辨 “音的强弱”。 二、能列举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强弱对比。 三、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情绪表达的需要,在歌唱时呈现出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一、在唱游活动中,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会音乐游戏的乐趣,建立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二、在音乐游戏中感知 "拍" 与 "节奏" 的不同,并在音乐游戏实践活动中复习与巩固 "Xxxxx" 节奏型。
思政渗透点 学生已经在多次课程的学习中积累了有关 “音的强弱” 的感性经验,以此为基础,将 “音的强弱” 知识点提炼出来,强化学生对 “音的强弱” 的认知和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及创意实践能力。在游戏中离开教室,在非常有趣和意犹未尽的活动体验中,留下对 “强弱” 更为深刻的感性经验,为提高学生掌握 “音的强弱” 打牢根基。
教学准备 大鼓和木鱼等打击乐器、键盘乐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要求同上节课,略) 二、走近 “音的强弱” 1. 探索 “音的强弱” (1)感知 “音的强弱” 师:请同学们看,这些是什么乐器? 生:大鼓、木鱼。 师:请你敲一敲,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要求:教师展示大鼓、木鱼等打击乐器,师生试着敲一敲。 师:这两种乐器都是用来 “敲” 的,是打击乐器。我们听一听这两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哪一种听起来 “强”,哪一种听起来 “弱”? 要求:请两名学生分别演奏两种打击乐器,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 生:大鼓发出的声音大(强),木鱼发出的声音小(弱)。 师:让我们单独听一听大鼓的声音,哪次发出的声音大,哪次发出的声音小。 要求:教师用不同的力度演奏大鼓,让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 师:为什么乐器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生:乐器的体型大小不同,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生:用不同的力量演奏同一件乐器,也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生:…… 师: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演奏大鼓,试一试能不能演奏出强弱的声音。 (2)判断 “音的强弱” 师:请打开教科书第 22 页,完成能力进阶 1,图中哪个声音 “强”,哪个声音 “弱”。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能力进阶 1,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适当纠正。 (3)寻找 “音的强弱” 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 22 页能力进阶 2,寻找生活中 “强” 与 “弱” 的声音。 师: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 “强” 与 “弱” 的声音吗? 生:…… 师:请你在课后采用图画、照片或文字的方式,说明你在生活中找到的 “强” 与 “弱” 的声音。 2. 歌曲中的 “强” 与 “弱” (1)复习已学歌曲中的 “强” 与 “弱” 师: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三首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你学到了哪些与 “强” 和 “弱” 有关的内容? 生: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二拍子,节拍规律是强 — 弱。 师:让我们复习这两首歌,你可以尝试边唱边拍。 要求:学生复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边唱边按二拍子的节拍规律拍击。 生:歌曲《同唱一首歌》是三拍子,节拍规律是强 — 弱 — 弱。 师:让我们复习《同唱一首歌》,边唱边拍。 要求:学生复习歌曲《同唱一首歌》,边唱边按三拍子的节拍规律拍击。 师:你在演唱时还需要注意哪些强弱对比? 生: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唱时需要注意 “起来,起来,起来” 的地方越来越强。 师:除此之外,还有哪几句需要唱得强一些? 生:“中华民族到了”“前进!前进!前进!进”。 师:让我们再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唱出歌曲的力量感。 要求:教师指挥,学生演唱,发现表现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2)处理歌曲中的 “强” 与 “弱” 师:请打开教科书第 23 页,老师唱《大雨小雨》,请你听一听、想一想:歌声中应该哪里强、哪里弱? 要求:教师示范演唱,歌声尽量减少力度对比,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生:“大雨” 大声唱,“小雨” 小声唱。 师:现在老师按照刚才同学的意见唱一唱,大家听听效果好不好。 要求:根据学生的建议,教师演唱歌曲。 生:效果挺好。 师:这种强弱变化是否合适?为什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合适,因为大雨的声音就是大的,唱 “大雨” 也要大声唱。 师:你能按照同学的建议,有力度对比地唱一唱《大雨小雨》吗? 要求:学生有力度对比地演唱《大雨小雨》。 三、音乐游戏《祖国妈妈您好》 师:请听老师演唱《祖国妈妈您好》,听一听,想一想,歌声中唱了两次 “升起来了”,应该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要求:教师示范演唱,歌声尽量减少力度对比,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生:越来越强。 师:现在老师按照这位同学的建议再唱一次,这种强弱变化是否合适,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合适。太阳升起来,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强烈,适合用越来越强的声音唱。 师:歌曲中唱了两次 “祖国妈妈您好!您好!您好!”,哪句应该唱得强一些,哪句应该唱得弱一些? 要求:根据学生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有力度对比地演唱,自主判断如何准确表现歌曲。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用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歌曲《祖国妈妈您好》。 要求:学生跟随教师演唱《祖国妈妈您好》,教师用肢体提示学生,在关键乐句唱出力度变化。 师:你能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情绪变化吗? 要求:学生用动作表现力度变化时,力度强则相应动作舒展、夸张;力度弱则相应动作收拢、内敛。 四、课堂评价(略) 五、听鼓声出教室 师:请同学们排好队踏步出教室,当听到鼓声 “强” 时,昂首挺胸大踏步;当听到鼓声 “弱” 时,轻轻地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将能力进阶 4 作为走出教室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离开教室,给他们留下对 “强弱” 更为深刻的感性经验,令音乐课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有所延续。 设计意图:能力进阶 1 和 2 应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需适当给予提示和评价即可。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结合对 “强弱” 的认知和对本单元所学歌曲的复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力度对比在歌曲演唱及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在总结性回顾本单元学习成果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进一步运用力度变化进行歌曲处理的实践和探索的机会。由于学生对歌曲《大雨小雨》《祖国妈妈您好》并不熟悉,因此,两首歌曲的力度处理以学生提供思路、教师示范演唱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力度变化引发的歌曲情绪表达的变化;当学生反复聆听歌曲,形成一定的听觉记忆后,再跟随老师唱,学会歌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在此,不必精准地要求学生进行演唱,只要做到音准节奏基本正确,能够进行恰当的力度处理即可。
板书设计
感知音的强弱; 找生活强弱声; 歌曲力度处理(二拍强 - 弱,三拍强 - 弱 - 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