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2025年小升初分班语文摸底考试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考号、姓名、班别、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根据情境写词语。(6分)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这些充满làng màn诗意的名字,jì tu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数代航天人甘于jì mò,wú jù生死,将一个个bù kě sī yì变成了现实。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刷新了“中国高度”,十四亿中国人民fèi téng了!
2.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①焉知( )( ) ②万( )更( ) ③杯弓( )( )
④( )空见( ) ⑤见( )知( ) ⑥闻( )起( )
3.下面词语中,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依偎(wēi) 恐吓(xià) 阴谋诡计 自愧弗如(不)
B.旋风(xuàn) 炽热(chì) 别出新裁 固有一死(本来)
C.土炕(kàng) 模样(mú) 焕然一新 望尘莫及(赶上)
D.喷香(pèn) 满载(zài) 没精打采 固若金汤(水流大而急)
4.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 ,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_______;看到了扶危济困的_______,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_______。
A.仁义 侠义 情义 忠义 B.忠义 仁义 侠义 情义
C.情义 忠义 仁义 侠义 D.侠义 情义 忠义 仁义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A.《腊八粥》通过对八儿与妈妈的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盼,以及喝粥后的满足。( )
B.《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及“正月初六”这几天的民俗活动,详略得当,令人印象深刻。( )
C.《匆匆》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觉察的、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描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
D.《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烈士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 )
6.根据平时积累填空。(10分)
(1)古诗中有很多描写传统节日的名句。春节,聆听着阵阵鞭炮声,我们吟诵“ ,春风送暖入屠苏”;寒食节,品尝着美味的青团,我们吟诵“春城无处不飞花, ”;乞巧节,仰望着浩瀚的夜空,我们吟诵“家家乞巧望秋月, ”……
(2)吟诗词可赏景。“ ,水村山郭酒旗风”里有迷人的春色;“ ,清风半夜鸣蝉”里有清幽的夏夜;“ ,冷露无声湿桂花”里有寂寥的秋意;“千山鸟飞绝, ”里有沉寂的冬景。
(3)无论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的决绝,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气节,亦或是“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胸襟,历史虽如尘烟消散,情感却能凝结成永恒。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派。(改为反问句)
(3)爸爸对我说:“我把道理告诉你,是不希望你犯错啊!”(改为转述句)
(4)老师,您是甘甜的泉水,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仿照例句,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二、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育才小学六年级(1)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开卷有益】阅读对人大有裨益。下面对阅读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的确如此。阅读小说,__________;阅读科普作品,__________;阅读名人传记,__________;阅读诗词,__________。阅读,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挖掘人生的深度。
①你能学到各种新的知识 ②你能窥探到成功的秘诀
③你能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 ④你能激发更丰富的想象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2.【巧设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经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结合活动主题帮他再设计两个。(2分)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
活动三:
活动四:
3.【探究发现】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探究发现(至少两点)。(2分)
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
4.【书写箴言】古今中外有许多精彩的读书名言,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选择一则读书名言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努力读书。(2分)
三、阅读积累与运用。(27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舌尖上的浪费
①当前,“舌尖上的浪费”成为人们聊得最多的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的总量折合粮食约200亿千克,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近1亿人一年的口粮。2021 年 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
②如下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图。
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2分)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41—50岁 D.60岁以上
2.联系上下文可知,适合文中横线处的名言是( )(2分)
①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③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判断的理由:
。(2分)
4.文中的“必剩客”是 ;“光盘族”是指 ;“兜着走”是指 。(3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从画横线句子中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见,
“平静而慈祥”说明了 。(2分)
2.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解释说明 B.意思转折 C.声音的延长
3.“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2分)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眼神告诉了“我”什么呢 发挥想象,写一写。(2分)
(三)阅读短文,然后完成练习。(10分)
一记耳光
①从唱着幼稚的童歌到现在成熟的少年,我们经历过了多少事,品过了多少酸、甜、苦、辣。成长的印记鲜明深刻,成长之歌,在不断奏响,比如那一记耳光……
②我实在没有料到,一向反对棍棒教育、文弱且极少发怒的父亲,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我的脸颊上落下重重的一巴掌,起因十分简单。
③我去踢球,回来时饥肠辘辘,用仅有的车费买了两碗豆粥。车依然坐了,下车时,我躲在大人的身后,居然没有被发现。当我眉飞色舞地把这一伟大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不想却换来了一记耳光……
④父亲本不该这样。
⑤这以前,我去邻镇踢球,回来时,因迷了路,耽误了好久。父亲几乎把整个城镇翻了个遍,当一位好心人将我送回来时,父亲依然在寻找。他见了我,眼睛猛然如鹰般明亮了起来,而在明亮之后,又折射出一道寒光,他将手臂高高扬起,他要打我了,然而他的手臂只是缓缓落下,他不忍心打我。
⑥而这一次,父亲仿佛用尽了平生的力气,一直过了半天,我的耳朵依然嗡嗡作响。
⑦睡觉的时候,父亲轻轻走进我的房间,轻声问道:“还疼吗?”我转过身,没有作答。那一刻,我甚至发誓,一旦有自立能力,马上离家出走,即使父亲病了,也不回来看他一眼。
⑧父亲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许久,他终于打破了沉默:“人可以穷,但德万万不穷。”他停顿了一下,似乎还想说什么,然而没有,他只在床边放了五元钱,随后走出房说,“去补上车票,不要丢失了你最重要的东西。”
⑨那一年,我才十二岁,我几乎不明白父亲的用意,不过现在,我明白了父亲是叫我拯救我的灵魂啊!
⑩这些成长的印记,丰富着我的心,让我在爱的动力下向阳绽放。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第4自然段“父亲本不该这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他见了我,眼睛猛然如鹰般明亮了起来,而在明亮之后,又折射出一道寒光,他将手臂高高扬起,他要打我了,然而他的手臂只是缓缓落下,他不忍心打我。”这句话运用了哪些描写、修辞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4.第8自然段父亲口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指什么?(2分)
5.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2分)
四、习作与表达。(25分)
有一首歌中唱道:“我要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我要谢谢你,因为有你爱常在心底……”感谢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本次习作以“谢谢您(你), ”为题,请你代王明明写一封书信。
要求:①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习作,题目上可补充:妈妈、爸爸、老师、朋友……;② 书信格式正确,思想内容健康向上;③ 书信内容具体真实感人,字数不少于400字;④ 信中一律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2025年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1.(6分)浪漫 寄托 寂寞 无惧 不可思议 沸腾
2.(6分)非 福 象 新 蛇 影 司 惯 微 著 鸡 舞
3.(3分)C
4.(3分)B
5.(4分)√ × √ √
6.(10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 寒食东风御柳斜 穿尽红丝几万条 千里莺啼绿映红
(2)明月别枝惊鹊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万径人踪灭 不破楼兰终不还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十功名尘与土
7.(8分)(1)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但不得不说还是有道理的。(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难道会惧怕反动派吗? (3)爸爸对我说,他把道理告诉我,是不希望我犯错。(4)老师,您是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未来的人生路。
二、综合性学习。(8分)
1.(2分)A
2.(2分)示例:举办“书香校园”读书知识竞赛
示例:举办“我与名著共成长”黑板报(举办“读书交流会”;举办“读书演讲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课本剧表演;举行“读书名言”展示会)
3.(2分)①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或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主要是18~49周岁人群(或18~49周岁中青年人群是数字化阅读行为的主要人群);②在18~70周岁这一区间,数字化阅读率随年龄升高逐渐降低。③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4.(2分)示例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示例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示例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阅读积累与运用。(27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1.(2分)A
2.(2分)B
3.(2分)41—50岁 一是打包比例最高,为58.7%;二是浪费情况的比例最低,为10.3%
4.(2分)指吃饭一定会剩下食物的人 吃光盘子里所有食物的人 把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
1.(2分)外貌 神态 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父亲在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对家人充满慈爱
2.(2分)A
3.(2分)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有信心,他用自己的“安定”“沉着”安抚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4.(2分)不要为我担心,为革命事业献身是光荣的。
(三)阅读短文,然后完成练习。(10分)
1.(2分)这篇短文描写了“我”坐车不买票,被父亲打了一记耳光的事。
2.(2分)引出下文,回忆父亲辛苦寻找因为迷路不能回家的“我”,最后却舍不得打“我”的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3.(2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动作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父亲焦急万分地找到“我”时既惊喜又暗下决心要惩罚“我”,但又不忍心的微妙心理。
4.(2分)“最重要的东西”指人的美好的品格,即站得直,行得正,不搞歪门邪道。
5.(2分)我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教子有方、品德高尚的人。
四、习作与表达。(25分)
【答案】例文:
谢谢您,妈妈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十二年了,您每时每刻都悉心照料着我,培育着我。在我光鲜的背后,是您默默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您细心地照料我,坚持每天讲故事给我听;在我上学的时候,您严格要求我的作业,培养我的阅读兴趣;现在,您更是不敢对我松懈,风雨无阻地陪我去上兴趣班……对此,我向您表示衷心的谢意。妈妈,感谢您不惜精力地培养我,没有您,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我的需求,您都尽力实现。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想吃马兰头,可市场里又买不到,您不辞辛苦地跑到乡下田间剪了满满一篮的马兰头。那时已临近夏天,天气格外的热。您挎着小篮子在田埂上穿梭着寻找着,一发现马兰头,便和孩子似的开心得叫起来:“这里有,这里有。”也不等我回应,便迅速蹲下身,弯曲着背,恨不得把头贴近地面。你小心地拨杂草,拿起剪刀,便一下又一下,一剪刀又一剪刀剪了起来。剪剪停停走走,您的身影穿梭在宽宽窄窄的田埂上,可一剪就是几小时……太阳火辣辣的,您汗流浃背,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湿哒哒的,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似的。在树荫下的我都热得受不了,可您只是剪着,剪着,只为让我能吃上马兰头。回到家后,您也顾不上换衣服,便马不停蹄地在厨房里忙开了。一棵棵细细小小的马兰头在你指缝间逡巡,一点点枯叶便消失得一干二净了。紧着,您又是用水冲洗了好几遍。这时你才直起了你弯曲的背。终于,一盘葱绿的马兰头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尝一口,一股清香在舌尖徘徊,萦绕在心田。那味道,我永远也忘不了。妈妈谢谢您!
在我生病期间,您总是不顾自己的辛劳,精心照顾我。有一次我半夜吐了,您焦头烂额,连忙抱我去医院,您找遍了许多医院,才找到一家还营业的,便急忙带我去就诊。安顿好我后,您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第二天回到家,您又忙着对付一摊呕吐物,忙得上气不接下气。在此,我要向您表达我深深的谢意。妈妈谢谢您!
妈妈,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的谢意。我只能对您发自肺腑地大声说一声:“谢谢您,亲爱的妈妈!我爱您!”
祝
工作顺利!
您的女儿:王明明
2019年3月9日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习作。
先确定自己感谢的对象,把他补充在题目的横线处。习作时想一想写哪个人或哪件物更能抒发出你的感情,你感谢他(它)是缘于一件什么事,哪一件事给你印象最深,感触最大。只有写印象深、感触大的事情才能写得精彩,写得动情。在叙事中要让主人公自己去说,去做,去表现,让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此外,写好周围的自然环境也能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
注意书信的格式, 一般的书信由六个部分构成。这六个部分是:称呼、问候、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1)称呼:写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敬爱(尊敬)的XXX”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问候语:问候语“您好(你好)”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3)正文: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4)祝福语:祝福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应独占一行,空两格写。
(5)署名: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本题署名为“王明明”。
(6)日期:日期写在署名的下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