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十三)(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十三)(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4 23: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2025年小升初分班摸底考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学期,学校开展“致敬航天人,共筑航天梦”主题实践活动,班级要制作展板,进行相关内容的展示和宣传解说。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今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三位宇航英雄奔赴新征程。顷刻间,全民(fèi téng),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pì jìng)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英雄们出舱时面带微笑,没有丝毫(kǒng jù)。
从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飞开始,几十年来,航天人风雨兼程,不怕(xī shēng),使我国在航天技术、载人航天等(lǐng y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仰望(làng màn)的星空,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1.轩轩用拼音代替了不会写的字,请你根据资料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得工整、美观。(3分)
2.小红不知道材料中“载”字的读音,她要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发现“载”有两个读音,在字典中的解释分别是:zǎi①年。②刊登。zài③装载。④充满。“载人飞船”中的“载”读____,应选解释____。(填序号)(4分)
3.选出与资料中“征程”的“征”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征稿 B.长征 C.特征 D.征求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资料中的“里程碑”意思不同的一项。( )(3分)
A.申奥成功是中国体育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
B.里程碑作为必不可少的公路设施,默默地陪伴着出行的人们。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D.古往今来,梦想是人类前进的里程碑。
5.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3分)
刘洋是我国的一名航天员,十年前当她完成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时,曾_________地说:“我一定会再回来的。”十年来,她对自己的要求极为_________,最终以_________的成绩通过考核,再次执行飞行任务,________浩瀚的宇宙。
A.坚定 严苛 优异 探索 B.坚定 严厉 优异 搜索
C.坚决 严肃 优越 探索 D.坚决 严厉 优越 搜索
6.同学们对执行这次飞天任务的三位航天英雄心生敬意,想写一副对联送给他们。你认为下联应是( )。(3分)
上联:三英携手,揽月追星,火箭腾云惊世界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飞天建站,十四逐梦,神舟破雾振苍穹。
B.十四逐梦,飞天建站,神舟破雾振苍穹。
C.十四逐梦,中华圆梦,展现雄姿使命肩。
D.再破苍穹,十四逐梦,展现雄姿使命肩。
7.阳阳在网上找到关于神舟十六号的相关报道,发现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一下。(5分)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名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上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可以这样修改:
(1)将“__________”字改为“__________”字。
(2)删去“__________”一词。
(3)将“__________”调至“__________”后面。
(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换成“__________”。
8.彬彬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他找来了下面四首古诗,想抄写下来粘贴到展板上,但其中有一首与这次展览的内容无关,你建议把它删掉,这首诗是( )。(3分)
A.《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唐 李商隐
B.《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 杜牧
C.《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 刘禹锡
D.《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唐 林杰
9.今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月亮不仅带给我们无穷的幻想,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请你按要求填写和“月”相关的诗文。(6分)
(1)月有形。你看,在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中,月亮是弯弯的月牙;在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中,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2)月有境。你品,“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张继勾画了霜天寒夜、江枫渔火的生动景象;“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勾勒出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3)月有情。你悟,王建《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诗人在望月思念友人;“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是王安石在借月抒怀。
二、综合性学习。(9分)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的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六(1)班计划于周五下午三点在教室举行一次与“天问一号”有关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本次班会需拟定班会主题,该主题要能体现同学们的自豪之情。请你拟定一个主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四下午,你准备去邀请教科学的张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你会怎么跟他说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本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28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个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名字叫“嫦娥”,取自我国上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更有意思的是,月宫中有一只与嫦娥相伴的玉兔,“玉兔”被用来命名嫦娥号的月球巡视器,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结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
“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搜索目标就是火星。2020年7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随后它所携带的执行任务的火星车开始工作。此前,这台火星任务车通过网络投票,正式被命名为“祝融号”。
材料二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祝融”,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
(出自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材料三
“玉兔”探月日记
大家好!我是“玉兔号”,现在我在月球上向大家问好!我现在终于可以摆脱飞行中的各种锁定机构,让大家看看我的“芳容”啦!我身高1米1,身长1米5,身宽1米,体重140公斤,比普通的兔子大多了吧?什么?有点胖?你们不许嫌我胖!研制我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没办法,人家稍微有点重嘛。还有啊,我的腿是六个金属轮子,能够前进、后退、行进间转向,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的越障能力。
在地球上,人们常用成语“动若脱兔”形容动作敏捷。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
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从“嫦娥号”到“祝融号”,体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
B.“玉兔号”有六个金属轮子,比美国苏联的月球探测器体积小。
C.“玉兔号”能快速移动。
D.各种航天器的命名拉近了航天与人民的距离。
2.“材料三”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画“ ”的句子则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我国科学家为什么要用古代神话故事命名这些航天器?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四度飞天第一人
举重若轻,镇定自如。第4次站在问天阁与中外记者见面的景海鹏从容依旧。从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舟九号的13天宇宙遨游;从太空33天的中期驻留,到这次即将开始的约5个月驻留“天宫”,景海鹏成为四度飞天的中国航天第一人。
“为什么还要飞?”记者问。景海鹏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出征太空是我的主责主业,就是我的工作。”
1998年1月5日,景海鹏和13名战友一起,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为圆飞天梦,那些年,他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休息过,也没陪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甚至没有陪父母过一个春节。
2008年,景海鹏和翟志刚、刘伯明乘神舟七号飞天。他们密切配合,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那天,出舱舱门刚打开,翟志刚准备出舱时,座舱内突然传来仪表报警声:“轨道舱火灾!”危急时刻,正在返回舱值守的景海鹏迅速检查仪器的各大系统,并与在轨道舱的刘伯明进行判断排故,同时向地面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请地面检查确认。”
后经天地共同判定,此为仪表误报警,但“即使我们回不去,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铮铮誓言至今仍让闻者动容。
天外归来后,景海鹏归零成绩、归零心态,又全力投入到神舟九号任务备战训练中。
“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们,是祖国托举着我们飞天。”他说,身体在天上可以飘,但是做人不能“飘”,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
神舟九号任务要进行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每名航天员都要熟练掌握。训练之余,景海鹏经常为自己“加码”,到任务考核前,他已经在模拟器练习了2000多次,是规定训练次数、时间的两倍。
2012年6月,景海鹏作为任务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6年10月,景海鹏第三次执行飞天任务。这一次,他带着年轻的航天员陈冬一起在轨飞行33天,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在太空的那段日子里,他不仅当好飞船“驾驶员”,还要当好太空科学家,积极参与系统设计、产品研制、技术攻关,出色完成了近百项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先后提出上百条改进意见。
在进行太空跑台束缚系统验证试验时,数次操作都宣告失败。但景海鹏没有轻言放弃,和陈冬反复琢磨、认真体会,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实现了在太空中奔跑,为后续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时加强体能锻炼、有效防止空间运动病积累了经验。
7年一瞬。此间,景海鹏的岗位有过几次变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航天员的初心使命。在陆军某部任职期间,他随身携带了所有飞行训练资料,定期和教员进行电话沟通交流,利用周末回队训练考核。
600个俯卧撑、600 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成为他每天的标配,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加起来有70多本,成千上万条指令都已烂熟于心……海鹏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能依旧优秀。
2022年6月,景海鹏入选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
这是他第三次担任指令长。前两次担任指令长时,景海鹏和队友凭着“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严谨作风,成就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和中期在轨驻留任务的圆满成功。
这一次,面对2名比自己小20岁、毫无飞行经验及太空环境体验的队友组成的“跨代乘组”,景海鹏深感责任重大。每次训练,他拿到操作指南后,都要求乘组独立完成整个操作流程后再进行总结和讲解。他还带领乘组对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站维护维修、长期飞行健康防护,特别是应急与故障处置都进行了精心、精细、精准准备。
经过一年的朝夕相处,景海鹏和两名年轻队友非常默契,一个表情、动作和眼神,彼此都能心领神会。他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坚决完成任务,用我们的双手把所有科学家的心血汗水、智慧和梦想变成现实。”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里。(4分)
(1)比喻处理艰难问题或进行繁重的工作时都显得很轻松。 ( )
(2)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 )
2.除了“举重若轻,镇定自如”,根据文章内容再写2个词语准确形容景海鹏: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用“精心、精细、精准”写一段话,体现一个人做事认真严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这篇新闻稿,用获取的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5分)
景海鹏参与执行飞天任务次数 时间 飞行乘组其他航天员 圆满完成的任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023年5月30日 朱杨柱、桂海潮 本次任务即将展开
5.读了这篇新闻稿,你对航天员的精神和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不少于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30分)
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30分)
习作1: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将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你是“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还是“不想不想长大”?请在“想长大”和“不想长大”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把原因写具体,条理清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习作2:2025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6名航天员会师空间站,亲身见证并推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越建越大。未来的空间站会是什么样子?会运用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在这里人类会有怎样奇特的经历?请放飞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吧。注意想象合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25年小升初分班摸底考语文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今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三位宇航英雄奔赴新征程。顷刻间,全民(fèi téng),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pì jìng)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英雄们出舱时面带微笑,没有丝毫(kǒng jù)。
从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飞开始,几十年来,航天人风雨兼程,不怕(xī shēng),使我国在航天技术、载人航天等(lǐng y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仰望(làng màn)的星空,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1.轩轩用拼音代替了不会写的字,请你根据资料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得工整、美观。(3分)
1.(3分)沸腾 僻静 恐惧 牺牲 领域 浪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2.小红不知道材料中“载”字的读音,她要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发现“载”有两个读音,在字典中的解释分别是:zǎi①年。②刊登。zài③装载。④充满。“载人飞船”中的“载”读____,应选解释____。(填序号)(4分)
2.(4分)车 6 zài 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部首查字法、字音和字义。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载”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车”部,再查6画,“载人飞船”中的“载”读“zài”,意思是装载。
3.选出与资料中“征程”的“征”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征稿 B.长征 C.特征 D.征求
3.(3分)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义。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征程”指远行的道路。“征”指远行。A.“征稿”的“征”的意思是征收。B.“长征”的“征”的意思是远行。C.“特征”“征”的意思是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D.“征求”的“征”的意思是征求。故选B。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资料中的“里程碑”意思不同的一项。( )(3分)
A.申奥成功是中国体育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
B.里程碑作为必不可少的公路设施,默默地陪伴着出行的人们。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D.古往今来,梦想是人类前进的里程碑。
4.(3分)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理解与运用。里程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A.里程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B.里程碑:设在大路旁边记载里数的标志。C.里程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D.里程碑:比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故选B。
5.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3分)
刘洋是我国的一名航天员,十年前当她完成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时,曾_________地说:“我一定会再回来的。”十年来,她对自己的要求极为_________,最终以_________的成绩通过考核,再次执行飞行任务,________浩瀚的宇宙。
A.坚定 严苛 优异 探索 B.坚定 严厉 优异 搜索
C.坚决 严肃 优越 探索 D.坚决 严厉 优越 搜索
5.(3分)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实际上是考查词语的辨析与应用,所给词语大多是意思相近的。作答此类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第一组词语,坚定:(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决:(态度、主张、行动等)确定不移;不犹豫。结合后文的“一定”可知,选“坚定”恰当。第二组词语,严苛:严厉苛刻。严厉:严肃而厉害。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选段中是形容她对自己要求严格,选“严苛”恰当。第三组词语,优异:(成绩、表现等)特别好。优越:优胜;优良。结合后文“成绩”可知,选“优异”恰当。第四组词语,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搜索:军事上指为查明某一地域、海域、空域的可疑情况而以适当兵力进行的搜查活动。结合语境“浩瀚的宇宙”可知,选“探索”恰当。故选:A。
6.同学们对执行这次飞天任务的三位航天英雄心生敬意,想写一副对联送给他们。你认为下联应是( )。(3分)
上联:三英携手,揽月追星,火箭腾云惊世界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飞天建站,十四逐梦,神舟破雾振苍穹。
B.十四逐梦,飞天建站,神舟破雾振苍穹。
C.十四逐梦,中华圆梦,展现雄姿使命肩。
D.再破苍穹,十四逐梦,展现雄姿使命肩。
6.(3分)B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结合题干所给对联,“三英携手”有数字,因此对应的是“十四逐梦”;“揽月追星”说明的是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应“飞天建站”,“火箭腾云”对应“神州破雾”,“惊世界”对应“振苍穹”。故选B。
7.阳阳在网上找到关于神舟十六号的相关报道,发现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一下。(5分)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名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上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可以这样修改:
(1)将“__________”字改为“__________”字。
(2)删去“__________”一词。
(3)将“__________”调至“__________”后面。
(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换成“__________”。
7.(5分)(1)名 明 (2)非常 (3)壮举 飞天 (4)所以 而且 (5)《 》 “ ”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1)错别字,“名星”改为“明星”;(2)重复啰唆,“非常”和“特别”语义重复,删去其一即可;(3)语序不当,“飞天”是修饰“壮举”的,应放在“壮举”前面;(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仅……所以……”改为“不仅……而且……”;(5)标点符号不当,“天道酬勤”是一个词语,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8.彬彬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他找来了下面四首古诗,想抄写下来粘贴到展板上,但其中有一首与这次展览的内容无关,你建议把它删掉,这首诗是( )。(3分)
A.《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唐 李商隐
B.《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 杜牧
C.《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 刘禹锡
D.《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唐 林杰
8.(3分)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江南春》这首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这首诗没有体现作者对广阔宇宙的向往,因此与这次展览的内容无关。故选B。
9.今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月亮不仅带给我们无穷的幻想,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请你按要求填写和“月”相关的诗文。(6分)
(1)月有形。你看,在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中,月亮是弯弯的月牙;在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中,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2)月有境。你品,“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张继勾画了霜天寒夜、江枫渔火的生动景象;“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勾勒出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3)月有情。你悟,王建《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诗人在望月思念友人;“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是王安石在借月抒怀。
9.(6分)(1)燕山月似钩 露似真珠月似弓
(2)月落乌啼霜满天 秦时明月汉时关
(3)今夜月明人尽望 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综合性学习。(9分)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的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六(1)班计划于周五下午三点在教室举行一次与“天问一号”有关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本次班会需拟定班会主题,该主题要能体现同学们的自豪之情。请你拟定一个主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四下午,你准备去邀请教科学的张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你会怎么跟他说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本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示例:探索火星,中国自豪。
【解析】本题考查拟定标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题干要求学生通过分享“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的前沿科技和取得的成果,体现同学们对中国科技发展和国家崛起的自豪。故可拟主题为:好风凭借力,天问上火星。
2.(3分)示例:张老师,我们班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在教室将会举行一次班会,主题为“探索火星,中国自豪”,真诚地邀请你来参加我们的班会。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分析阅读题干可知,题目要求学生组织语言邀请张老师参加本次班会活动,邀请时需讲清楚活动具体的时间、地点、举办方和主题,并使用敬语。本题中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是:周五下午三点在六(1)班教室;举办方是:六(1)班。主题是班会拟定的主题。例如:张老师,您好,我是六(1)班的赵伟。我们班计划于周五下午三点在教室举行主题为“探索火星,中国自豪。”的班会,想邀请您来参加,给我们普及一些有关航天科技的知识。请问您方便吗?
3.(3分)示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六(1)班特别班会。今天我们将要分享的主题是“探索火星,中国自豪”。作为全球火星探测任务的新贵,中国“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为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班会,我们将一起了解更多关于“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的过程,感受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
【解析】本题考查开场白。分析阅读题干可知,题目要求学生就本次班会写一段开场白,开场白要围绕班会主题来写,结合“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对我国的意义,可写开场白。如: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行星探测计划的重大突破。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探索火星,中国自豪。班会将围绕“天问一号”展开,请大家在为祖国科技快速发展鼓掌的同时,也要踊跃发言,积极参与。
三、阅读与理解。(28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个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名字叫“嫦娥”,取自我国上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更有意思的是,月宫中有一只与嫦娥相伴的玉兔,“玉兔”被用来命名嫦娥号的月球巡视器,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结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
“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搜索目标就是火星。2020年7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随后它所携带的执行任务的火星车开始工作。此前,这台火星任务车通过网络投票,正式被命名为“祝融号”。
材料二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祝融”,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
(出自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材料三
“玉兔”探月日记
大家好!我是“玉兔号”,现在我在月球上向大家问好!我现在终于可以摆脱飞行中的各种锁定机构,让大家看看我的“芳容”啦!我身高1米1,身长1米5,身宽1米,体重140公斤,比普通的兔子大多了吧?什么?有点胖?你们不许嫌我胖!研制我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没办法,人家稍微有点重嘛。还有啊,我的腿是六个金属轮子,能够前进、后退、行进间转向,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的越障能力。
在地球上,人们常用成语“动若脱兔”形容动作敏捷。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
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从“嫦娥号”到“祝融号”,体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
B.“玉兔号”有六个金属轮子,比美国苏联的月球探测器体积小。
C.“玉兔号”能快速移动。
D.各种航天器的命名拉近了航天与人民的距离。
2.“材料三”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画“ ”的句子则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我国科学家为什么要用古代神话故事命名这些航天器?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C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可以看出“玉兔号”并不能快速移动,C项错误。
2.(3分)列数字 准确地说明了“玉兔号”的外形 “玉兔号”的设计是合理的,而且它的功能也是独特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及说明方法。“我身高1米1,身长1米5,身宽1米,体重140公斤”从一系列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玉兔号”的外形。从“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从“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可以看出“玉兔号”的设计是合理的,而且它的功能也是独特的。
3.(4分)以它们的名字命名,可以拉近航天与人们的距离,也让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了开放性探究。由“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结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可知,科学家用古代神话故事命名的原因是让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神话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它们的名字命名,可以拉近航天与人们的距离。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四度飞天第一人
举重若轻,镇定自如。第4次站在问天阁与中外记者见面的景海鹏从容依旧。从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舟九号的13天宇宙遨游;从太空33天的中期驻留,到这次即将开始的约5个月驻留“天宫”,景海鹏成为四度飞天的中国航天第一人。
“为什么还要飞?”记者问。景海鹏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出征太空是我的主责主业,就是我的工作。”
1998年1月5日,景海鹏和13名战友一起,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为圆飞天梦,那些年,他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休息过,也没陪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甚至没有陪父母过一个春节。
2008年,景海鹏和翟志刚、刘伯明乘神舟七号飞天。他们密切配合,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那天,出舱舱门刚打开,翟志刚准备出舱时,座舱内突然传来仪表报警声:“轨道舱火灾!”危急时刻,正在返回舱值守的景海鹏迅速检查仪器的各大系统,并与在轨道舱的刘伯明进行判断排故,同时向地面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请地面检查确认。”
后经天地共同判定,此为仪表误报警,但“即使我们回不去,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铮铮誓言至今仍让闻者动容。
天外归来后,景海鹏归零成绩、归零心态,又全力投入到神舟九号任务备战训练中。
“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们,是祖国托举着我们飞天。”他说,身体在天上可以飘,但是做人不能“飘”,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
神舟九号任务要进行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每名航天员都要熟练掌握。训练之余,景海鹏经常为自己“加码”,到任务考核前,他已经在模拟器练习了2000多次,是规定训练次数、时间的两倍。
2012年6月,景海鹏作为任务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6年10月,景海鹏第三次执行飞天任务。这一次,他带着年轻的航天员陈冬一起在轨飞行33天,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在太空的那段日子里,他不仅当好飞船“驾驶员”,还要当好太空科学家,积极参与系统设计、产品研制、技术攻关,出色完成了近百项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先后提出上百条改进意见。
在进行太空跑台束缚系统验证试验时,数次操作都宣告失败。但景海鹏没有轻言放弃,和陈冬反复琢磨、认真体会,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实现了在太空中奔跑,为后续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时加强体能锻炼、有效防止空间运动病积累了经验。
7年一瞬。此间,景海鹏的岗位有过几次变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航天员的初心使命。在陆军某部任职期间,他随身携带了所有飞行训练资料,定期和教员进行电话沟通交流,利用周末回队训练考核。
600个俯卧撑、600 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成为他每天的标配,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加起来有70多本,成千上万条指令都已烂熟于心……海鹏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能依旧优秀。
2022年6月,景海鹏入选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
这是他第三次担任指令长。前两次担任指令长时,景海鹏和队友凭着“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严谨作风,成就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和中期在轨驻留任务的圆满成功。
这一次,面对2名比自己小20岁、毫无飞行经验及太空环境体验的队友组成的“跨代乘组”,景海鹏深感责任重大。每次训练,他拿到操作指南后,都要求乘组独立完成整个操作流程后再进行总结和讲解。他还带领乘组对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站维护维修、长期飞行健康防护,特别是应急与故障处置都进行了精心、精细、精准准备。
经过一年的朝夕相处,景海鹏和两名年轻队友非常默契,一个表情、动作和眼神,彼此都能心领神会。他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坚决完成任务,用我们的双手把所有科学家的心血汗水、智慧和梦想变成现实。”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里。(4分)
(1)比喻处理艰难问题或进行繁重的工作时都显得很轻松。 ( )
(1)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 )
2.除了“举重若轻,镇定自如”,根据文章内容再写2个词语准确形容景海鹏: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用“精心、精细、精准”写一段话,体现一个人做事认真严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这篇新闻稿,用获取的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5分)
景海鹏参与执行飞天任务次数 时间 飞行乘组其他航天员 圆满完成的任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023年5月30日 朱杨柱、桂海潮 本次任务即将展开
5.读了这篇新闻稿,你对航天员的精神和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不少于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1)举重若轻 (2)固步自封
【解析】本题考查了找关键词语。举重若轻: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比喻处理艰难问题或进行繁重的工作时都显得很轻松。固步自封: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2.(2分)示例:精益求精 见微知著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分析。精益求精:景海鹏在飞天任务中始终保持着对细节的严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反复训练和不断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见微知著:景海鹏在飞天任务中呈现出严谨的作风和精细的准备工作,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3.(3分)示例:景海鹏在做事上非常精心,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细节,以确保一切精细到位。他始终精准地把握每一项任务,坚持严谨的标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确保工作质量的高水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还是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他总是能够认真对待,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准确无误。
【解析】本题考查了扩展写话。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组织写话即可。答案不唯一。精心:非常用心;专心精细。精细:精密细致。精准:极其准确,丝毫不差。
4.(5分)
景海鹏参与执行飞天任务次数 时间 飞行乘组其他航天员 圆满完成的任务
第一次 翟志刚、刘伯明 2008年 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第二次 刘旺、刘洋 2012年6月 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第三次 陈冬 2016年10月 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第四次 2023年5月30日 朱杨柱、桂海潮 本次任务即将展开
【解析】本题考查了获取短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2008年,景海鹏和翟志刚、刘伯明乘神舟七号飞天。他们密切配合,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2012年6月,景海鹏作为任务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10月,景海鹏第三次执行飞天任务。这一次,他带着年轻的航天员陈冬一起在轨飞行33天,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可知答案。
5.(4分)通过这篇新闻稿,我能够深刻感受到景海鹏航天员的坚韧不拔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他在工作中的严谨作风和专业能力,深深地打动了我。祖国航天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壮大,让我更加自豪和信心满满。我相信,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会涌现出更多像景海鹏一样的优秀航天员,用拼搏和汗水,为我们的国家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
【解析】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语言表达通顺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四、写作。(30分)
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30分)
习作1: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将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你是“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还是“不想不想长大”?请在“想长大”和“不想长大”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把原因写具体,条理清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习作2:2025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6名航天员会师空间站,亲身见证并推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越建越大。未来的空间站会是什么样子?会运用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在这里人类会有怎样奇特的经历?请放飞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吧。注意想象合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30分)例文1:
我好想长大
我好想长大,长大后爸妈就不用管我了,他们轻松了,我也自由了;我好想长大,长大后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爸妈也不会拦着我不让我吃,说我是“草包”了;我好想长大,长大后我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爸妈也不会叫我回家吃饭了;我好想长大,长大后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爸妈也不会把我从床上拖下来了……我的愿望会不会实现呢?
恍惚间,我好像长大了!晚上,我看电视看到了很晚,妈妈也没骂我,只说:“现在不用上课,就让你多看会儿!”
十二点了,似乎有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的眼皮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睁开,我只好放弃感人泪下的电视剧节目,蹒跚着回到房间,直接倒在了我软绵绵的床上。
另一天的十点多钟我被闹铃吵醒了,空阔又阳光不足的房间中安静的有点恐怖,让我无法再次入睡,手在床上摸索着灯的开关。
之后的时间,我凝视空中,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咕噜咕噜!”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是我的肚子在叫。妈妈亲切地喊:“仔仔,吃饭了。”随后,一股让人无法拒绝的香气迎面而来,我顺着香气的方向来到餐厅,看着餐桌上的菜,我咽了咽口水,狼吞虎咽起来,吃饱后,起身回房,可一转身就看到了“母夜叉”,屁股不由自主地又坐回了位子上,心想:糟了,母夜叉要发火了。可结果出人意料,妈妈没骂我,反而让我多吃点,不要噎着了。
得到妈妈溺爱的我,兴奋不已!这时,“叮铃铃!”闹钟响了,原来是一场梦啊!
我好想长大!
例文2:
太空之桥:未来空间站探秘
2035年,地球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作为科技巅峰代表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人类在太空中最重要的前哨基地。这一年,我有幸作为一名宇航员,登上了被誉为“太空之桥”的新一代空间站,开始了我的奇妙太空之旅。
太空之桥空间站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直径达到了惊人的500米,它的外形像一座悬浮在宇宙中的巨大桥梁,因此得名。空间站的核心区域是多功能的生活区,这里有为长期居住设计的生态舱,种植着各种植物,为空间站提供新鲜的氧气和食物。此外,还有科研实验室、健身中心、医疗舱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几乎可以满足宇航员的所有生活需求。
最令人惊叹的是空间站的能源系统。利用高效的太阳能转换器和核聚变技术,空间站能够实现近乎无限的能源供应。而且,空间站还配备了先进的推进系统,可以在地球与月球之间自由穿梭,甚至还能进行小行星采矿任务。
在我到达空间站的第一天,我就被分配到了一个国际小组中,我们的任务是进行一次外太空行走,维修空间站外表面的一些设备。穿上特制的宇航服,我第一次走出了空间站。在无重力的环境中,我们像鱼一样在宇宙的海洋里游动。我看到了地球的蔚蓝,看到了遥远的星系,那种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参与了许多前沿科学实验,比如在微重力环境下研究新型材料,探索它们在太空中的生长特性。我还参与了对空间站生态系统的维护,学习了如何处理废水,如何种植蔬菜,甚至是如何照料空间站上的小型动物。
然而,最神秘的还是空间站的观测设施。借助高精度的望远镜和传感器,我们可以观测到宇宙深处的奇妙现象,甚至还能监听到遥远星系的信号。有一天晚上,我幸运地捕捉到了一颗脉冲星的信号,那种规律的闪烁仿佛是宇宙中最古老的钟表,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深邃和广阔。
在空间站的时光过得飞快,每一次日出日落都让我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回望地球,那个蓝色的星球越来越小,但我却感到自己离人类的未来越来越近。太空之桥空间站不仅仅是一座科学设施,它是一座连接人类与宇宙的桥梁,是人类文明迈向星辰大海的象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相信未来空间站会变得更加先进,成为人类在外太空的真正家园。而我,作为一名宇航员,将会继续在这座“太空之桥”上探索,寻找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习作1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围绕“想”和“不想”长大写一篇作文。你是想长大,还是不想长大?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把原因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习作2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展开你丰富神奇的想象的翅膀,编写一篇科幻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最想表达的内容进行写作。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无论是颂扬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都要对人们进行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宣传,或对读者起到启示、教育的作用,或给人展示一种美好的前景,让人充满幸福的期盼。写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要合乎情理,不能胡编乱造。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的组织,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