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十三——十四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十三——十四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22: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次月考试卷(十三——十四章)(人教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学号: 班级: 分数: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2分)下列各图中,作△ABC边AB上的高,正确的是 (  )
A. B.
C. D.
2.(2分)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组合成的图形,则∠1+∠2+∠3的度数为 (  )
A.90° B.120° C.135° D.150°
3.(2分)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根据图中数据,则∠1 的度数为(  )
A.55° B.60° C.65° D.66°
4.(2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AF,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18,则四边形AECF 的面积为(  )
A.8 B.9 C.10 D.12
5.(2分)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 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6.(2分)如图,DE⊥AC,BF⊥AC,垂足分别是E,F,且DE=BF,若利用“HL”证明△DEC=△BFA,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
A.EC=FA B.DC=BA C.∠D=∠B D.∠DCE=∠BAF
7.(2分)如图,把直尺摆放在直角三角板ABC上,∠C=90°,∠A=30°,直尺与三角板的边分别交于点D,E,F,G,若∠CGD=24°,则∠AFE 的度数是 (  )
A.24° B.36° C.30° D.54°
8.(2分)如图,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用角尺在∠AOB的两边分别截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 M,N重合,这时OC 就是∠AOB 的平分线,则用角尺作角平分线的过程中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HL B.SSS C.SAS D.ASA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9.(3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如图所示,则x的值为   .
10.(3分)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x,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边长的取值范围是   .
11.(3分)如图,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拼成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12.(3分)如图,在中,平分,,的面积为45,的面积为20,则的面积等于   .
13.(3分) 如图,在中,,M、N、K分别是,,上的点,且,.若,则的度数为   .
14.(3分)如图,在Rt中,,点是线段上一点,连接平分交于点于点.若,则   .
15.(3分)如图,是的边上的中线,是的边上的中线,是的边上的中线,连接,.若的面积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6.(3分)为改善照明环境,小区物业在一号楼底部和二号楼顶部分别安装了照射灯(灯的高度忽略不计),如图,已知A处地面灯恰好照射到二号楼顶部灯B处,B灯恰好照射到一号楼顶部C处,且两盏灯的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相等,若一号楼AC的高为44.8m,则二号楼BD的高为   
三、解答题(共6题;共60分)
17.(6分) 如图, 在△ABC 中, AB=AC, AD 是高. 求证: BD=CD,∠BAD=∠CAD.
18.(12分)如图,已知,,相交于点,,.
(1)(6分)求证:.
(2)(6分)求证:.
19.(6分) 如图, 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 FB=CE,AB∥DE, AC∥DF.求证: AB=DE, AC=DF.
20.(6分) 如图, 在△ABC 中, AD 是高, AE, BF 是角平分线, 且AE, BF 相交于点O,∠BAC=50°, ∠C=70°. 求∠DAC 和∠BOA 的度数.
21.(12分)如图,已知,.
(1)(6分)求证:
(2)(6分)若,,求的度数.
22.(18分)
(1)(6分)如图1,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0°,∠A=60°,求∠BFC的度数;
(2)(12分)如图2,△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2°,
①求∠CAB的度数;
②求∠CAP的度数.
答案
1. D
2. C
3. C
4. B
5. B
6. B
7. B
8. B
9. 55
10.
11. 锐角
12. 25
13.
14.
15. 6
16. 22.4m
17. 证明:在 Rt△ABD和Rt△ACD中,
∵Rt△ABD≌Rt△ACD(HL),
∴∠BAD=∠CAD.
18. (1)证明:,

在和中,



(2)证明:如图,令交于点O,





19. 证明:∵AB∥ED,AC∥FD,
∴∠B=∠E,∠ACB=∠DFE.
∵ FB=CE,
∴FB+CF=CE+CF,即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
∴AB=DE,AC=DF
20. 解:∵∠BAC=50°,∠C=70°
∴∠ABC=180°-(∠BAC+∠C)=60°
∵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

∴在△AOB中
∠BOA=180°-(∠1+∠2)=125°
∵在△ABC中,AD是高
∴∠ADC=90°
∵∠C=70°
∴∠DAC=90°-70°=20°
21. (1)证明:


(2)解:在三角形AEF中,
∠EFA=∠EBA+∠2

∴∠2=44°




22. (1)解:∵∠ABC=40°,∠A=60°,
∴∠ACB=80°,
∵∠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FBC=∠ABC=20°,∠FCB=∠ACB=40°,
∴∠BFC=180°-(∠FBC+∠FCB)=120°;
(2)解:①在△ABC中,∠ACD=∠BAC+∠ABC,
在△PBC中,∠PCD=∠BPC+∠PBC,
∵PB、PC分别是∠ABC和∠ACD的平分线,
∴∠PCD=∠ACD,∠PBC=∠ABC,
∴∠PCD=∠BPC+∠PBC=42°+∠ABC,
∴∠ACD=∠ABC+42°,
∴∠ACD-∠ABC=84°,
∴∠BAC=∠ACD-∠ABC=84°,
即∠CAB=84°.
②作PE⊥BA于E,PF⊥AC于F,PG⊥BC于G,
∴PE=PG,PF=PG,
∴PE=PF,
∴AP平分∠CAE,
∴∠CAP=∠CAE=×(180°-84°)=4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