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海陆的变迁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沧海变桑田”“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等现象说明( )
A.地球在不断运动
B.人类科技发展,在海洋上可以种植农业
C.海洋面积比陆地大
D.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3.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 B.地壳运动
C.植被减少 D.矿产开发
4.科学家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分布有巨大的煤田,煤是由树木埋于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而南极洲却是一片冰天雪地,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
A.南极地区很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中低纬度,并形成煤,大陆漂移将其带到了今天的位置
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度漂移了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5~6题。
5.漫画反映的是( )
A.天圆地方说 B.大陆漂移假说
C.地心说 D.日心说
6.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7.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
①修筑梯田 ②填海造陆 ③围湖造田 ④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⑤兴修水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
8.从本初子午线向东环绕北冰洋的大洲依次是( )
A.欧洲、亚洲、南极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亚洲、北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北美洲
9.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升降变化图,石柱上横线部分代表曾被火山灰覆盖的部分,小黑点部分代表被海洋动物钻孔的部分,这说明( )
A.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B.地球面貌的变化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C.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这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10.下列叙述中,能为大陆漂移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关于各大洲与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板块
B.欧洲大陆全部位于亚欧板块
C.非洲大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板块
D.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板块
12.六大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3.2024年05月12日11时17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6.2级地震,此次地震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引起的( )
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15.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16.我国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其位于(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欧亚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7.下列关于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海是由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造成的
B.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C.地中海处在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并且不断缩小
D.落基山脉处在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并不断升高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位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8~19题。
18.如果想要查找尼泊尔这个国家的位置,可以查阅( )
①世界地形分布图 ②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③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④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⑤电子地图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③
19.关于尼泊尔地震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造成的
20.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拉伸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拉伸运动
21、2022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130.78°E)发生里氏6.9级左右地震,据此做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地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发生地点位于热带
D.发生地点位于北亚
22.2023年10月26日晚,意大利中部发生里氏5.9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的碰撞块挤压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的碰撞块挤压交界处
D.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张裂交界处
23、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能够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全球气候变暖
24.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____洲,丙是_______洲,两大洲之间相隔的大洋乙是_____洋。
(2)甲大洲主要位于 (东或西)半球。
(3)图中能够说明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为_____________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6.阅读台湾海峡的变迁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 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后来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
(1)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你认为:
“时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时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是由陆地上的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请解释形成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
27、读板块图,回答问题。
(1)填出板块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中国为什么多地震?
(3)根据板块运动推测大西洋会_________。(扩大、缩小)
(4)美洲西海岸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如何形成的?
(5)非洲中部和北欧的部分国家地震较少或震级很小的原因是什么?
28、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洲和________洲,B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_洲,F板块以海洋为主,主要属于______洋。
(2)C是___________板块,D是________板块,E是________板块。
(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王国”之称,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4)图中②③两地地震频发,从地理位置看,两地共同位于__________地震带上;④地地震多发,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上。
答案
1-5DABBB 6-10DDDDA 11-15BCDAC 16-20DCBAA 21-24BABC
(1)非 南美 大西 (2)东 (3)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的轮廓相吻合;南美洲和非洲的动物具有相似性 大陆漂移
26.(1)地壳下沉,海水进入 地壳上升,露出海面 (2)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茂密的森林资源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转化成了煤炭。
27.(1)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2)中国东部和西南部分别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扩大
(4)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5)它们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很少地震或震级很小,感觉不到。
28.(1)北美 南美 南极 太平
(2)印度洋 非洲 亚欧
(3)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