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海鲜粽是玉环特色民间小食,以糯米为主料,搭配虾干、鳗鱼干等海鲜干货,有时加入五花肉、花生仁等馅料制成,选料讲究、口感鲜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主要在口腔中消化
B.虾干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膳食纤维
C.五花肉中的脂肪主要在胃中硝化
D.海鲜粽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
2.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下不参与牛肉消化的器官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3.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小虞同学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 )
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
4.某女士因病切除部分小肠,只剩下胃、十二指肠、部分结肠,她每天完全依靠静脉滴注营养液生活,根据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B.该女士十二指肠中能检测到胆汁和胰液
C.该女士体内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D.该女士的消化能力正常,但是吸收能力变弱
5.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开始消化的场所是胃 B.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C.肝脏分泌的胆汁能消化蛋白质 D.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大肠
6.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②可以将蛋白质消化为b
C.③是由肝脏分泌的 D.X是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7.小南同学构建了食物中常见的三大类大分子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蛋白质,B为口腔,则C为氨基酸
B.若A为淀粉,B为小肠,则C为葡萄糖
C.若A为脂肪,B表示胃,则C为脂肪酸
D.若A为脂肪,B表示口腔,则C为甘油
8.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过程。表述不合理的是( )
A.A表示口腔,C表示胃,D表示小肠
B.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
C.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D.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9.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10.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显微胶囊进入到结构⑥处时,⑥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二、填空题
11.食物的营养成份在消化道内被______成______物质的过程,就是消化;这些营养物质通过______进入______的过程就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12.人摄入的食物中,淀粉(糖类)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蛋白质被分解成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
13.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 ,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 ,并通过小肠管壁进入到血液中的生理过程称为 。
14.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吸收部分的 和 ;大肠吸收 、 和部分 ;小肠吸收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15.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 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3)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16.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 系统。
(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 也会增多。
(3)如图为淀粉在人体内消化过程的示意图,①能将麦芽糖转变成物质a的场所是 ,②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 。
(4)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
17.人从小到大依靠食物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进入人体的食物经消化和吸收后,才能被细胞利用。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食物在消化液①~⑤的作用下逐步消化分解,其中②是 。
(2)脂肪被消化为 X为小肠是 的主要场所。
18.读图、识图能力是科学思维能力之一。甲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乙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分(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程度。据图回答以下问题。[]中填序号。
(1)甲图中[ ] 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内壁上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够不断蠕动以促进食物与消化液的混合。
(2)甲图中有一种消化腺,其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这个消化腺是[ ] 。
(3)乙图中 (填“X”“Y”或“Z”)曲线表示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4)乙图中X曲线表示的营养物质在甲图中 (填序号)消化器官内被消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B B B C A C
1.D
【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详解】A. 淀粉的初步消化是在口腔中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故A错误。
B.虾干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故B错误。
CD.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猪肉中的脂肪只能在从小肠处消化,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详解】牛肉在口腔中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进行物理性消化,牛肉中的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分析】胃内含有胃液,胃液中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详解】A.胃能暂时贮存食物和①消化食物的功能,A正确。
BC.胃内含有胃液,胃液中有②蛋白酶,能初步消化③蛋白质,B正确;C错误。
D.经常不吃早餐,胃液中的④胃酸会损害胃黏膜,可能导致胃溃疡,D正确。
故选C。
4.B
【分析】因为需要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的方法补充营养,输入的营养物质应当是可吸收的形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不是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物质。只有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才可作为营养从静脉输入人体。
【详解】A.脂肪是不可以直接被吸收的物质,A错误。
B.小肠的起始部分是十二指肠,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输入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输送到十二指肠,所以,其内含有胰液和胆汁,B正确。
C.该女士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胃液中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这些都是化学性消化,因此,她体内不仅有物理性消化,也有化学性消化,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大部分被切除,不仅影响吸收能力,也影响了消化能力,D错误。
故选B。
5.B
【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详解】A.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
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B正确。
C.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C错误。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B。
6.B
【分析】根据题图及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唾液、②是胃液、③是胆汁、④⑤是肠液和胰液;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c是甘油和脂肪酸;X是小肠。
【详解】A.①只作用于淀粉,为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这种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正确。
B.②只作用于蛋白质,是胃液,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将蛋白质消化为多肽;而b代表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氨基酸,因此,“②可以将蛋白质消化为b”的说法不正确,B错误。
C.③只作用于脂肪,是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它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使脂肪更容易被消化,C正确。
D.X是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这是正确的;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能够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D正确。
故选B。
7.B
【分析】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AB表示物质,B为消化道的某一器官。
【详解】A.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胃和小肠进行,并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但口腔没有消化蛋白质的功能,A错误。
B.淀粉主要在口腔和小肠发生消化,小肠的消化将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B正确。
C.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胃并不能分解脂肪为脂肪酸,C错误。
D.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脂肪不会在口腔内消化为甘油,D错误。
故选B。
8.C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中开始被消化。图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 是胃、D 是小肠。X 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Y 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Z 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详解】A.A 口腔中可以初步消化淀粉,C 胃中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D 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A正确。
B.X 曲线在口腔中开始消化,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B正确。
C.Y 曲线在胃中开始消化,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初步分解为多肽,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C错误。
D.Z 曲线在小肠中开始消化,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D正确。
故选 C。
9.A
【分析】肝脏分泌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解答即可。
【详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注入十二指肠,因此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故选A。
10.C
【分析】图中:①食道、②肝脏、③大肠、④胃、⑤胰腺、⑥小肠。
【详解】A.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检测胃肠疾病,A正确。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胃内,结构④胃的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混合属于物理消化,B正确。
C.②肝脏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所以显微胶囊不可进入结构②,②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
D.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C。
1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消化、吸收的概念.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详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属于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糖类、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糖类被最终分解成葡萄糖,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再被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被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故答案为分解;可吸收的小分子;消化道壁;循环系统.
【点睛】关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中考的重点,可结合着食物消化的图示进行掌握.
12.葡萄糖 氨基酸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详解】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是大分子的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而脂肪在小肠内先经胆汁的乳化分散为许多脂肪微粒,再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点睛】掌握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了解它们的最终消化产物,即可解答此题。
13. 小肠绒毛 氨基酸 吸收
【分析】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4-6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详解】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中胰液和肠液中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 并通过小肠管壁进入到血液中的生理过程称为吸收;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点睛】掌握小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4.水;酒精;水;无机盐;维生素
【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详解】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故答案为水、酒精;水、无机盐、维生素;
【点睛】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过程.
15. 口腔 氨基酸 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详解】(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为口腔中有唾液淀粉酶,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就开始被初步消化了。
(2)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
(3)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很长,其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绒毛上有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利于吸收。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也流入小肠,能消化食物,因此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这些都是小分子物质。
16. 消化 胰岛素 小肠 肠液 建议少吃脂肪类食物。因为胆汁对脂肪油乳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在胆囊里浓缩和贮存,不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分析】观图可知: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解答即可。
【详解】(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唾液腺、肠腺和胃腺。图中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都属于消化系统。
(2)人体中能够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是胰岛素,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后,多余的葡萄糖会转化为肝糖元储存在肝脏中,肌糖元储存在肌肉中。
(3)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场所,当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能将麦芽糖转变成物质a的场所是小肠,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
(4) 胆汁的主要作用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当胆囊切除后,分泌的胆汁会明显减少,人体对脂肪的消化明显减弱,所以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7.(1)胃液
(2) 甘油和脂肪酸 消化和吸收
【分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可分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它们的作用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能促进食物的分解,
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2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图中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
(2)小肠内有胆汁、肠液和胰液。③胆汁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再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脂肪被彻底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X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18.(1) ③ 胃
(2) ④ 肝脏
(3)Y
(4)①⑥
【分析】图甲中,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③是胃、④是肝脏、⑤是胰腺、⑥是小肠、⑦是大肠。
图乙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曲线。
【详解】(1)根据甲图所示,③是胃。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其内壁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够进行蠕动,有助于食物与消化液的混合。
(2)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盐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可以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甲图中编号④对应的是肝脏。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乙图中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因为C胃是蛋白质的初始消化场所,Y曲线在C点迅速下降,显示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
(4)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X曲线在A口腔和D小肠下降,表示淀粉的消化。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因此淀粉的消化主要发生在①口腔和⑥小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