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直线与方程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春?宝山区期中)在等腰直角△ABC中,AB=AC=6,点P是边AB上异于端点的一点,光线以点P出发经BC、CA边反射后又回到点P,若光线QR经过△ABC的重心,则△PQB的面积等于( )
A.163 B.4 C.5 D.154
2.(2025?内蒙古二模)若点A(?12,32)关于直线y=kx对称的点在圆(x﹣3)2+y2=4上,则k的值为( )
A.1 B.2 C.3 D.2
3.(2025?辽宁二模)我们把平面内到定点B的距离不大于定点A到B的距离的1n(n∈N+)倍的动点的集合称为A关于B的n阶亲密点域,记为动点符合Zn(A,B).已知P(﹣2,5),Q(1,1),动点M(x,y)符合Z5(P,Q),则|x﹣y+2|的最大值是( )
A.2+2 B.2?2 C.2+1 D.2?1
4.(2025春?杨浦区期中)若直线Ax+By+C=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 )
A.AB>0且BC>0 B.AB>0且BC<0
C.AB<0且BC>0 D.AB<0且BC<0
5.(2025?东城区一模)长度为2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轴及y轴上运动,则线段AB的中点到直线3x+4y+10=0距离的最小值为( )
A.1 B.2 C.2 D.3
6.(2025春?普陀区校级月考)若点P(3,1)既是A(a1,b1),B(a2,b2)的中点,又是直线l1:a1x+b1y﹣10=0与l2:a2x+b2y﹣10=0的交点,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3x+y﹣10=0 B.x+3y﹣6=0 C.x﹣3y=0 D.3x﹣y﹣8=0
7.(2023秋?岳阳期末)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为“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其中隐含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即将军白天观望烽火台,黄昏时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将军从山脚下的点A(2,0)处出发,军营所在的位置为B(2,3),河岸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x+2,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
A.3 B.4 C.5 D.6
8.(2024秋?大同校级期中)已知实数a,b,c,d满足3a﹣4b+3=0,3c﹣4d﹣7=0,则(a﹣c)2+(b﹣d)2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9.(2025?新余校级模拟)台球是一项有趣的体育项目,如图的球桌上在左下角的D点有一颗球(体积忽略不计),现击打该球使其在球桌上做理想运动,碰撞到桌壁后反弹时满足反射角=入射角,设洞口E为CD中点,ADAB=λ(0<λ<1),击球方向与CD所在直线夹角的正切值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λ=23,球仅碰撞桌壁一次即可进入洞口E,则μ=2
B.若λ=23,球第一次碰撞在BC上,则最少碰撞桌壁三次可进入洞口E
C.不论λ的值为多少,一定存在某种击打方式使球碰撞桌壁两次可进入洞口E
D.若击出的球可以依次碰撞桌壁BC、AD、AB后进入洞口E,则λ可以为0.8
(多选)10.(2025?渭南模拟)设直线系M:xcosθ+(y﹣2)sinθ=3(0≤θ<2π),则下列四个命题为真的是( )
A.M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
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
C.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都相等
D.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
(多选)11.(2025春?辽宁月考)已知直线l1:x+ay﹣a=0和直线l2:ax﹣(2a﹣3)y﹣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2始终过定点(23,13)
B.若l1⊥l2,则a=0或2
C.当a=﹣3时,l1与l2的距离为41015
D.若l1不经过第三象限,则a>0
(多选)12.(2025?重庆模拟)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1C1,C1D1的中点,P是正方形A1B1C1D1内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DP∥平面CEF,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22
B.若AP=17,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π2
C.若P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Q在线段EF上,则PQ+CQ的最小值为52
D.若P是棱A1B1的中点,三棱锥P﹣CEF的外接球球心为O,则平面A1BCD1截球O所得截面的面积为81π8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2025?杨浦区二模)C由若干个多边形所覆盖的区域,称为这些多边形的并集,例如图中,梯形ACDE是△ABE与矩形BCDE的并集.已知n是正整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n的方程为y=﹣2nx+n,若直线ln交x轴于点An,交y轴于点Bn,则△A1OB1、△A2OB2、…、△A10OB10的并集,其面积为 .
14.(2025春?浦东新区期中)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mx?2y+1=0x?(m+1)y+1=0无解,则实数m的值为 .
15.(2024秋?普陀区校级期末)已知直线l过点P(3,6)且与x,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则当|OA|+|OB|取得最小值时的直线方程是 (用一般式表示)
16.(2024春?阳江校级期中)如果实数x,y满足等式x2+y2+4x﹣2y﹣4=0,那么x2+y2的最大值是 ;2x﹣y的最大值是 .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5春?杨浦区期中)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3,1)、C(﹣1,0).
(1)求△ABC的面积S;
(2)求BC边上的中线与AC边上的高的交点坐标.
18.(2024秋?肇东市校级期末)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2),B(﹣3,4),C(0,6).
(1)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ABC的面积.
19.(2024秋?西宁校级期末)已知圆M:x2+y2﹣ax﹣2ay﹣40=0的圆心在直线x﹣y+1=0上,直线l:y=x+6.
(1)求a的值;
(2)求圆M关于直线l对称的圆M'的标准方程;
(3)过(2)中的点M'作圆M的切线m,求直线m的一般式方程.
20.(2025春?昌江区校级期中)已知直线l1:(m+2)x﹣my﹣8=0与直线l2:mx+y﹣4=0,m∈R.
(1)若l1⊥l2,求m的值;
(2)若点P(1,m)在直线l2上,直线l过点P,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求直线l的方程.
(3)△ABC中,A为直线l1过的定点,AB边上的高CD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2y﹣14=0,AC边上的中线BE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y﹣14=0,求直线BC的方程.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直线与方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春?宝山区期中)在等腰直角△ABC中,AB=AC=6,点P是边AB上异于端点的一点,光线以点P出发经BC、CA边反射后又回到点P,若光线QR经过△ABC的重心,则△PQB的面积等于( )
A.163 B.4 C.5 D.154
【考点】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A
【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P的坐标,可得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P1的坐标,和P关于y轴的对称点P2的坐标,由P1,Q,R,P2四点共线可得直线的方程,由于过三角形ABC的重心,代入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得P的坐标,即可求得PB的长和直线方程,进而求得面积.
【解答】解:由题意等腰直角△ABC中,AB=AC=6,点P是边AB上异于端点的一点,光线以点P出发经BC、CA边反射后又回到点P,光线QR经过△ABC的重心,
可建立直角坐标系,
可得B(6,0),C(0,6),故直线BC的方程为x+y=6,
则三角形ABC的重心为(0+0+63,0+0+63),即(2,2),
设P(a,0),其中0<a<6,则点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P1(x,y),
满足a+x2+0+y2=6y?0x?a×(?1)=?1,解得x=6y=6?a,即P1(6,6﹣a),
易得P关于y轴的对称点P2(﹣a,0),由光的反射原理可知P1,Q,R,P2四点共线,
直线QR的斜率为k=6?a?06?(?a)=6?a6+a,故直线QR的方程为y=6?a6+a(x+a),
由于直线QR过三角形ABC的重心(2,2),代入得2=6?a6+a(2+a),
化简得a=2或a=0(舍去),故P(2,0),P1(6,4),P2(﹣2,0),直线QR的方程为y=12(x+2),
联立x+y=6y=12(x+2),解得x=103y=83,即点Q的坐标为Q(103,83),
则三角形PQB的面积S=12×(6?2)×yQ=2×83=16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方程,对称问题的求解,是中档题.
2.(2025?内蒙古二模)若点A(?12,32)关于直线y=kx对称的点在圆(x﹣3)2+y2=4上,则k的值为( )
A.1 B.2 C.3 D.2
【考点】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
【专题】转化思想;分析法;直线与圆;逻辑思维;运算求解.
【答案】C
【分析】根据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点A(?12,32)关于直线y=kx对称的点为B(x0,y0).
则AB 中点坐标为(x0?122,y0+322),且在直线y=kx上,
所以代入化简得3+2y0=?k+2x0k①.
又因为经过A,B两点的直线与直线y=kx垂直,
所以斜率互为负倒数,即y0?32x0+12=?1k,化简得?2x0?1=2ky0?3k②.
结合①②可得 x0=k2+23k?12(k2+1)y0=3k2?2k?32(k2+1).
由题意可知点B在圆上,所以代入将x0,y0的值代入圆方程中,
即[k2+23k?12(k2+1)?3]2+[3k2?2k?32(k2+1)]2=4.
化简上式可得k4?23k3+4k2?23k+3=0,
因式分解得(k2+1)(k?3)2=0.
解得k=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垂直,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计算量大,属于中档题.
3.(2025?辽宁二模)我们把平面内到定点B的距离不大于定点A到B的距离的1n(n∈N+)倍的动点的集合称为A关于B的n阶亲密点域,记为动点符合Zn(A,B).已知P(﹣2,5),Q(1,1),动点M(x,y)符合Z5(P,Q),则|x﹣y+2|的最大值是( )
A.2+2 B.2?2 C.2+1 D.2?1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专题】方程思想;转化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A
【分析】由题意求出M的轨迹,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答】解:|MQ|=(x?1)2+(y?1)2,|PQ|=(?2?1)2+(5?1)2=5,
由题意,点M满足(x?1)2+(y?1)2≤15×5=1,
即(x﹣1)2+(y﹣1)2≤1,在点M在以(1,1)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
而|x﹣y+2|=2?|x?y+2|2,其几何意义为动点M(x,y)到直线x﹣y+2=0距离的2倍,
则其最大值为2?(|1?1+2|2+1)=2+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4.(2025春?杨浦区期中)若直线Ax+By+C=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 )
A.AB>0且BC>0 B.AB>0且BC<0
C.AB<0且BC>0 D.AB<0且BC<0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逻辑思维;运算求解.
【答案】B
【分析】直接利用直线经过的象限求出结果.
【解答】解:若直线Ax+By+C=0,整理得y=?ABx?CB,由于该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所以?AB<0?CB>0,故AB>0BC<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直线的方程,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5.(2025?东城区一模)长度为2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轴及y轴上运动,则线段AB的中点到直线3x+4y+10=0距离的最小值为( )
A.1 B.2 C.2 D.3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A
【分析】先由题意求出线段AB的中点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则线段AB的中点到直线3x+4y+10=0距离的最小值为圆心到直线3x+4y+10=0的距离d﹣r即可.
【解答】解:设点A(a,0)在x轴上,点B(0,b)在y轴上,
线段AB长度为2,则:a2+b2=4,
确定中点坐标中点M的坐标M(a2,b2),
令x=a2,y=b2,则a=2x,b=2y.
代入约束条件得:(2x)2+(2y)2=4?x2+y2=1,
即中点M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
圆心到直线3x+4y+10=0的距离为d=|10|32+42=2,
因此,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d﹣r=2﹣1=1.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轨迹方程以及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是中档题.
6.(2025春?普陀区校级月考)若点P(3,1)既是A(a1,b1),B(a2,b2)的中点,又是直线l1:a1x+b1y﹣10=0与l2:a2x+b2y﹣10=0的交点,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3x+y﹣10=0 B.x+3y﹣6=0 C.x﹣3y=0 D.3x﹣y﹣8=0
【考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A
【分析】直线l1:a1x+b1y﹣10=0与直线l2:a2x+b2y﹣10=0的方程相减可得(a1﹣a2)x+(b1﹣b2)y=0,把点P(3,1)代入可得kAB=b1?b2a1?a2=?3,进而求解结论.
【解答】解:直线l1:a1x+b1y﹣10=0与直线l2:a2x+b2y﹣10=0的方程相减可得(a1﹣a2)x+(b1﹣b2)y=0,把点P(3,1)代入可得kAB=b1?b2a1?a2=?3,
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1=﹣3(x﹣3)?3x+y﹣10=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7.(2023秋?岳阳期末)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为“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其中隐含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即将军白天观望烽火台,黄昏时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将军从山脚下的点A(2,0)处出发,军营所在的位置为B(2,3),河岸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x+2,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
A.3 B.4 C.5 D.6
【考点】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C
【分析】先求出点A(2,0)关于直线y=3x+2的对称点为C,则线段|BC|的长度即为最短总路程,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行求解.
【解答】解:设点A(2,0)关于直线y=3x+2的对称点为C(m,n),
则nm?2=?13n2=3?m+22+2,
解得m=?145n=85,
∴C(?145,85),又点A(,0),
故“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BC|=(2+145)2+(3?85)2=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属于中档题.
8.(2024秋?大同校级期中)已知实数a,b,c,d满足3a﹣4b+3=0,3c﹣4d﹣7=0,则(a﹣c)2+(b﹣d)2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4
【考点】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D
【分析】所求表达式可知是(a,b)与(c,d)两点距离的平方,结合平行线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实数a,b,c,d满足3a﹣4b+3=0,3c﹣4d﹣7=0,可知(a,b)是直线3x﹣4y+3=0上的点,(c,d)是3x﹣4y﹣7=0上的点,
两条直线平行,(a﹣c)2+(b﹣d)2的几何意义是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平方,可得最小值为:(|3+7|32+(?4)2)2=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距离的求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档题.
二.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9.(2025?新余校级模拟)台球是一项有趣的体育项目,如图的球桌上在左下角的D点有一颗球(体积忽略不计),现击打该球使其在球桌上做理想运动,碰撞到桌壁后反弹时满足反射角=入射角,设洞口E为CD中点,ADAB=λ(0<λ<1),击球方向与CD所在直线夹角的正切值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λ=23,球仅碰撞桌壁一次即可进入洞口E,则μ=2
B.若λ=23,球第一次碰撞在BC上,则最少碰撞桌壁三次可进入洞口E
C.不论λ的值为多少,一定存在某种击打方式使球碰撞桌壁两次可进入洞口E
D.若击出的球可以依次碰撞桌壁BC、AD、AB后进入洞口E,则λ可以为0.8
【考点】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BC
【分析】可将台球的运动用“平面展开法”来分析(即每碰到一次边就将球桌作相应的镜像反射,从而把带有反射的运动转化为在多个拼接的“镜像球桌”中的直线运动),然后对各个选项的情况进行分析判定.
【解答】解:由题意洞口E为CD中点,ADAB=λ(0<λ<1),击球方向与CD所在直线夹角的正切值为μ,
对于选项A:当λ=23时,可设AD=8,AB=12.击打球使其碰撞AB靠近A端的四等分点,反射后再正好进入洞口E,所以μ=8124=83,故选项A错误;
对于选项B:当λ=23时,可设AD=8,AB=12.第一次碰撞在BC边上,所以不可能只碰撞一次进入洞口,
假设碰撞两次进入洞口,则第二次碰撞一定在AB边上,将桌面依次向右、向上翻折一次,E到达E′,观察线段DE′,要求此线段完全在桌面与翻折桌面构成图形的内部,
设直线kDE′=2×AD32AB=89,所以lDE′:y=89x,
令y=8得x=9<12=AB,所以线段不可能完全在桌面与翻折桌面构成图形的内部,即不可能两次碰撞入洞.
如第二张图,计算得:μ=8+812+12+6=815时可以碰撞三次入洞(线段DE′完全在桌面与翻折桌面构成图形的内部),故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如第三张图,依次将桌面向上、向右翻折,对应连接D、E′得到线段DE′,观察线段EE′,其经过B点,所以DE′与直线AB的交点M在线段AB上,
故线段DE′完全在桌面与翻折桌面构成图形的内部,这意味着这样击球球将依次碰撞桌壁AB、BC后进洞,碰撞了两次,故选项C正确.
对于选项D:如第四张图,同C翻折,同理分析,观察线段E′E″,交点恰好在转折点处,所以线段DE′一定不可能完全在桌面与翻折桌面构成图形的内部,故选项D错误.
.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方程,是中档题.
(多选)10.(2025?渭南模拟)设直线系M:xcosθ+(y﹣2)sinθ=3(0≤θ<2π),则下列四个命题为真的是( )
A.M中所有直线均经过一个定点
B.存在定点P不在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
C.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面积都相等
D.对于任意整数n(n≥3),存在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M中的直线上
【考点】恒过定点的直线.
【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BD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恒等式,结合消参法可推导出直线系M表示圆x2+(y﹣2)2=9的切线的集合,逐项计算并判断即可.
【解答】解:对于A,可令x=3cosθy=2+3sinθ,消去θ可得x2+(y﹣2)2=9,
故直线系M表示圆x2+(y﹣2)2=9的切线的集合,故A错误;
对于B,对任意θ,存在定点(0,2)不在直线系M中的任一条直线上,故B正确;
对于C,M中的直线所能围成的正三角形边长不一定相等,故面积也不一定相等,
如图中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DE,故C错误;
对于D,由于圆x2+(y﹣2)2=9的外切正n边形,其所有边均在直线系M中的直线上,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
(多选)11.(2025春?辽宁月考)已知直线l1:x+ay﹣a=0和直线l2:ax﹣(2a﹣3)y﹣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2始终过定点(23,13)
B.若l1⊥l2,则a=0或2
C.当a=﹣3时,l1与l2的距离为41015
D.若l1不经过第三象限,则a>0
【考点】恒过定点的直线;两条直线垂直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ABC
【分析】把直线方程化为a(x﹣2y)+3y﹣1=0可得选项A正确;根据垂直公式可得选项B正确;利用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可得选项C正确;根据a=0时结论成立可得选项D错误.
【解答】解:对于选项A,由ax﹣(2a﹣3)y﹣1=0得a(x﹣2y)+3y﹣1=0,
由x?2y=03y?1=0得x=23y=13,直线l2始终过定点(23,13),故选项A正确;
对于选项B,由l1⊥l2得a﹣(2a﹣3)a=0,解得a=0或2,故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由直线l1:x+ay﹣a=0和直线l2:ax﹣(2a﹣3)y﹣1=0,
可得当a=﹣3时,l1:x﹣3y+3=0,即3x﹣9y+9=0,l2:3x﹣9y+1=0,
l1与l2的距离为|9?1|32+(?9)2=41015,故选项C正确;
对于选项D,当a=0时,l1:x=0,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项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方程,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是中档题.
(多选)12.(2025?重庆模拟)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1C1,C1D1的中点,P是正方形A1B1C1D1内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DP∥平面CEF,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22
B.若AP=17,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π2
C.若P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Q在线段EF上,则PQ+CQ的最小值为52
D.若P是棱A1B1的中点,三棱锥P﹣CEF的外接球球心为O,则平面A1BCD1截球O所得截面的面积为81π8
【考点】与直线有关的动点轨迹方程;直线与平面平行.
【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立体几何;运算求解.
【答案】ABD
【分析】作出相应图形,先证明平面BDNM∥平面CEF,再结合给定条件确定动点轨迹,求出长度即可判断A;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确定动点轨迹,求解长度即可判断B,将平面CEF翻折到与平面A1B1C1D1共面,连接PC,与EF交于点Q,此时PQ+CQ取到最小值,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Q,CQ即可判断C,先找到球心,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半径,进而可判断D.
【解答】解:如图,取A1D1,A1B1的中点为N,M,
则MN∥B1D1,又E,F分别是棱B1C1,C1D1的中点,
所以EF∥B1D1,
所以MN∥EF,又MN?平面CEF,EF?平面CEF,
所以MN∥平面CEF,
又NECD,且NE=CD,
所以四边形CDNE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ND∥∥CE,又ND?平面CEF,CE?平面CEF,
所以ND∥平面CEF,又MN∩ND=N,
所以平面BDNM∥平面CEF,
点P是正方形A1B1C1D1内的动点,且DP∥平面CEF,
所以点P的轨迹为线段MN,又MN=22+22=22,所以A选项正确;
如建系如图:
则A(0,0,0),设P(x,y,4),
则AP=x2+y2+16=17,
所以x2+y2=1,所以点P的轨迹为A1为圆心,半径为1的14个圆,
所以点P的轨迹长度为14?2π=π2,所以B选项正确;
如图,将平面CEF翻折到与平面A1B1C1D1共面,
连接PC,与EF交于点Q,此时PQ+CQ取到最小值,
因为CE=CF=22+42=25,且PE=PF=2,
所以点Q为EF的中点,所以PQ=EQ=1222+22=2,
所以CQ=CE2?EQ2=20?2=32,
即PQ+CQ的最小值为42,所以C选项错误;
如图,连接PF,交B1D1于点O1,
设三棱锥P﹣CEF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
若P是棱A1B1的中点,则∠FEP=90°,
所以FP是△PEF外接圆的一条直径,所以O1是△PEF外接圆的圆心,
过点O1作平面ABCD的垂线,则三棱锥P﹣CEF的外接球的球心O一定在该垂线上,
设OO1=t,则22+t2=R2,
12AC=1242+42=22,所以(4?t)2+(22)2=R2,
所以22+t2=(4?t)2+(22)2,解得t=52,
所以R2=22+254=414,
点O1到平面A1BCD1的距离为1442+42=2,
所以球心O到平面A1BCD1的距离为24,
所以截面圆的半径为414?18=818,
所以截面的面积为81π8,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属难题.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2025?杨浦区二模)C由若干个多边形所覆盖的区域,称为这些多边形的并集,例如图中,梯形ACDE是△ABE与矩形BCDE的并集.已知n是正整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n的方程为y=﹣2nx+n,若直线ln交x轴于点An,交y轴于点Bn,则△A1OB1、△A2OB2、…、△A10OB10的并集,其面积为 7671024 .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性质;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答案】7671024.
【分析】根据所给直线ln的方程,求出点An,点Bn的坐标,分析由△A1OB1、△A2OB2、…组成的图形的并集的变化特点,得到面积的变化规律,再由累加法求出面积Sn的表达式,求出S10,即△A1OB1、△A2OB2、…、△A10OB10的并集.
【解答】解:如图,
由题意可得An(n2n,0),Bn(0,n),
令an=n2n,则an+1﹣an=n+12n+1?n2n=1?n2n+1,
当n=1时,an+1﹣an=0,当n≥2时,an+1﹣an<0,即a1=a2>a3>a4>?,
则随着三角形的个数增加,所有三角形围成的图形每次增加一个小三角形,
设直线ln与直线ln+1的交点为?n,联立y=?2nx+ny=?2n+1x+(n+1),解得x=12n,y=n﹣1,即Cn(12n,n?1),
则S△CnBnBn+1=12|BnBn+1|?xCn=12×(n+1?n)×12n=12n+1,
设前n个三角形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n,则Sn+1﹣Sn=S△CnBnBn+1=12n+1,
且S1=S△OA1B1=12×12×1=14,
则S2﹣S1=122,S3?S2=123?,Sn?Sn?1=12n,n≥2,
由累加法可得,Sn?S1=122+123+?+12n=122?12n+11?12=12?12n,n≥2,
则Sn=34?12n,n≥2,而S1=14符合上式,则Sn=34?12n,n∈N*,
故S10=34?1210=7671024,
则△A1OB1,△A2OB2,…,△A10OB10的并集,其面积为7671024.
故答案为:76710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应用、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属于中档题.
14.(2025春?浦东新区期中)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mx?2y+1=0x?(m+1)y+1=0无解,则实数m的值为 ﹣2 .
【考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答案】﹣2.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直线平行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关于x、y的方程组mx?2y+1=0x?(m+1)y+1=0无解,
直线mx﹣2y+1=0与直线m﹣(m+1)y+1=0平行,
则m(m+1)=2,解得m=﹣2或1,
当m=﹣2时,两直线不重合,符合题意,
当m=1时,两直线重合,不符合题意,
故m=﹣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平行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15.(2024秋?普陀区校级期末)已知直线l过点P(3,6)且与x,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则当|OA|+|OB|取得最小值时的直线方程是 2x+y﹣6﹣32=0 (用一般式表示)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性质.
【专题】方程思想;转化法;直线与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题意可得:直线的斜率k<0,设直线方程为:kx﹣y+6﹣3k=0,可得B(0,6﹣3k),A(3?6k,0),即可得到|OA|+|OB|,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并且得到k的取值得到直线的方程.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设直线的斜率为k,
因为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
所以得到k<0.
则直线l的方程为:y﹣6=k(x﹣3),整理可得:kx﹣y+6﹣3k=0,
令x=0,得y=6﹣3k,所以B(0,6﹣3k);
令y=0,得到x=3?6k,所以A(3?6k,0),
所以|OA|+|OB|=6﹣3k+3?6k=9+(﹣3k)+(?6k),
因为k<0,则|OA|+|OB|=9+(﹣3k)+(?6k)≥9+62,
当且仅当﹣3k=?6k,即k=?2时“=”成立,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2x+y﹣6﹣32=0,
故答案为:2x+y﹣6﹣32=0.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考查学生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时应该注意使用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此题属于中档题.
16.(2024春?阳江校级期中)如果实数x,y满足等式x2+y2+4x﹣2y﹣4=0,那么x2+y2的最大值是 14+65 ;2x﹣y的最大值是 35?5 .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14+65;35?5.
【分析】画出图形,通过数形结合,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求代数式的几何意义逐一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x2+y2+4x﹣2y﹣4=0,得(x+2)2+(y﹣1)2=9,x2+y2的几何意义为圆(x+2)2+(y﹣1)2=9上的动点到原点距离的平方.
因为圆心(﹣2,1)到原点的距离为5,所以圆上的动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大值=45?35+3=5+3,
则x2+y2的最大值是(5+3)2=14+65.
令2x﹣y=t,则﹣t是直线2x﹣y=t在y轴上的截距,
当直线与圆相切时,直线2x﹣y=t在y轴上的截距,一个是最大值,一个是最小值,
此时,圆心(﹣2,1)到直线2x﹣y=t的距离d=|?4?1?t|5=3,解得t=?5±35,
所以2x﹣y的最大值为35?5.
故答案为:14+65;35?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5春?杨浦区期中)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3,1)、C(﹣1,0).
(1)求△ABC的面积S;
(2)求BC边上的中线与AC边上的高的交点坐标.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1)5;
(2)(1,73).
【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ABC的面积.
(2)求出BC的中点坐标,即可求BC边上的中线;求出高的斜率,即可求出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再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解答】解:(1)|AB|=4+4=22,|BC|=16+1=17,|AC|=4+9=13,
∴cosA=(22)2+(13)2?(17)22×22×13=2626,
∴sinA=1?126=52626,
∴△ABC的面积S=12×22×13×52626=5;
(2)BC的中点坐标为(1,12),
∴BC边上的中线方程为x=1;
kAC=3?01+1=32,
∴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y﹣1=?23(x﹣3),即2x+3y﹣9=0,
联立两直线方程,可解得x=1,y=73,即BC边上的中线与AC边上的高的交点坐标为(1,73).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2024秋?肇东市校级期末)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2),B(﹣3,4),C(0,6).
(1)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ABC的面积.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逻辑思维;运算求解.
【答案】(1)2x﹣3y+18=0;(2)15.
【分析】(1)由B,C两点的坐标,得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化简得一般式方程;
(2)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B,C两点间的距离,计算点A到直线BC的距离可得三角形的高,得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解:(1)因为B(﹣3,4),C(0,6),所以BC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46?4=x+30+3,
即2x﹣3y+18=0.
(2)B,C两点间的距离为|BC|=(0+3)2+(6?4)2=13,
点A到直线BC的距离d=|2×3+3×2+18|22+32=301313,
所以△ABC的面积为12×|BC|×d=12×13×301313=15.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直线的方程的求法,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9.(2024秋?西宁校级期末)已知圆M:x2+y2﹣ax﹣2ay﹣40=0的圆心在直线x﹣y+1=0上,直线l:y=x+6.
(1)求a的值;
(2)求圆M关于直线l对称的圆M'的标准方程;
(3)过(2)中的点M'作圆M的切线m,求直线m的一般式方程.
【考点】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根据圆的几何属性求圆的标准方程.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1)a=2;
(2)(x+4)2+(y﹣7)2=45;
(3)2x﹣y+15=0或x﹣2y+18=0.
【分析】(1)根据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心,结合点在直线上,列方程解方程;
(2)设M'(x0,y0),根据两点关于直线对称,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3)设点斜式方程,由直线与圆相切,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列方程,解方程.
【解答】解:(1)由已知圆M:x2+y2﹣ax﹣2ay﹣40=0,则圆M(a2,a),
又圆心M在直线x﹣y+1=0上,即a2?a+1=0,解得a=2;
(2)由(1)得圆M:x2+y2﹣2x﹣4y﹣40=0,即(x﹣1)2+(y﹣2)2=45,即M(1,2),半径r=35,
设M'(x0,y0),则MM'中点为(x0+12,y0+22)且kMM′=y0?2x0?1,
所以由对称可知y0+22=x0+12+6y0?2x0?1?1=?1,
解得x0=?4y0=7,即M'(﹣4,7),
所以圆M'(x+4)2+(y﹣7)2=45;
(3)根据题意可得直线m的斜率存在,则可设直线m的方程为y﹣7=k(x+4),
即kx﹣y+4k+7=0,
则|k?2+4k+7|k2+1=35,
解得k=2或k=12,
故直线m的方程为y﹣7=2(x+4)或y?7=12(x+4),
即一般式方程为2x﹣y+15=0或x﹣2y+18=0.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中档题.
20.(2025春?昌江区校级期中)已知直线l1:(m+2)x﹣my﹣8=0与直线l2:mx+y﹣4=0,m∈R.
(1)若l1⊥l2,求m的值;
(2)若点P(1,m)在直线l2上,直线l过点P,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求直线l的方程.
(3)△ABC中,A为直线l1过的定点,AB边上的高CD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2y﹣14=0,AC边上的中线BE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y﹣14=0,求直线BC的方程.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垂直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运算求解.
【答案】(1)m=0或m=﹣1;(2)2x﹣y=0或x﹣y+1=0;(3)2x+3y﹣24=0.
【分析】(1)根据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之即可;
(2)先求得P(1,2),再分直线l是否经过原点两种情况,结合直线的斜截式或截距式方程,讨论得解;
(3)根据已知条件求得A(4,4),B(92,5),设C(m,n),结合中点坐标公式,以及中线BE和高线CD所在的直线方程,构造关于m和n的方程组,从而求得点C的坐标,再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写出直线BC的方程即可.
【解答】解:(1)若l1⊥l2,则(m+2)m﹣m=0,
解得m=0或m=﹣1.
(2)若点P(1,m)在直线l2上,则m×1+m﹣4=0,即m=2,
所以P(1,2),
当直线l经过原点时,直线l的方程为y=2x,即2x﹣y=0;
当直线l不经过原点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a=1,
代入点P(1,2),有1a?2a=1,解得a=﹣1,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1?y?1=1,即x﹣y+1=0,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2x﹣y=0或x﹣y+1=0.
(3)将直线l1:(m+2)x﹣my﹣8=0整理得m(x﹣y)+2x﹣8=0,
令x?y=02x?8=0,得x=4y=4,所以直线l1恒过定点(4,4),即A(4,4),
因为AB边上的高CD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2y﹣14=0,
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4=2(x﹣4),即y=2x﹣4,
又中线BE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y﹣14=0,
联立y=2x?42x+y?14=0,解得x=92y=5,即B(92,5),
设C(m,n),
代入高线CD所在直线的方程x+2y﹣14=0,有m+2n﹣14=0,
由A(4,4),知AC的中点E的坐标为(4+m2,4+n2),
代入中线BE所在直线的方程2x+y﹣14=0,有2?4+m2+4+n2?14=0,即m+n2=8,
联立解得m=6,n=4,即C(6,4),
所以直线BC的方程为y﹣4=5?492?6(x﹣6),即2x+3y﹣24=0.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两条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直线垂直的条件,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截距式等是解题的关键,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