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赛场上的故事(一)》教学设计
课题 赛场上的故事(一) 单元 第五单元 运动时光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美版2024七年级第五单元第十课,聚焦将赛场故事转化为影视画面。通过分析《夺冠》《摔跤吧!爸爸》等影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剧本创作与分镜头脚本设计,培养影视思维与视觉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电影有一定观赏经验,但对剧本结构、分镜头设计等专业知识较陌生。具备基础叙事能力,喜欢合作探究,需通过实践活动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图像识读(分析影视画面)、美术表现(视觉转化)、文化理解(体会体育精神)。
重点 分镜头脚本的设计方法(景别、运镜、画面内容)
难点 将文字故事转化为符合逻辑的视觉画面序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夺冠》或《摔跤吧!爸爸》精彩赛场片段;2. 提问:"这些画面如何让我们感受到赛场的紧张与激动?" 1.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画面特点;2. 分享观点(如慢镜头、特写镜头的作用)。 通过直观影像激发兴趣,引出"文字转画面"的主题。
讲授新课(20分钟) 1. 讲解剧本五要素(场景、动作、人物、对白、表演提示),结合教材《赛场逆袭》片段分析;2. 示范分镜头脚本设计:以"接力赛交接棒"为例,讲解景别(全景/特写)、运镜(跟随/摇镜)的运用;3. 展示学生作品范例(教材图"逆是之路")。 1. 标注剧本片段中的五要素;2. 模仿示例,尝试用符号绘制简单分镜头草图。 掌握剧本与分镜头的理论知识,为实践做铺垫。
课堂练习(25分钟) 1. 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个赛场场景(跳远/铅球/接力赛),创编50字故事梗概;2. 指导完成分镜头脚本表格(参考教材P46格式,至少设计3个镜头);3. 巡视并针对性指导运镜方式选择。 1. 小组合作创作故事,填写分镜头表格;2. 用手机拍摄简单参考画面(可选)。 通过实践巩固分镜头设计技能,培养协作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 1. 各组展示分镜头脚本,互评优缺点;2. 总结:分镜头是"可视化的拍摄说明书",强调体育精神的表达。 1. 自我评价设计亮点与不足;2. 记录"微电影制作流程"关键词(教材P45)。 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视觉转化的核心目标。
板书设计 赛场上的故事(一)1. 剧本要素:场景·动作·人物·对白·提示2. 分镜头三要素:景别(远/近/特)、运镜(推/拉/摇)、画面内容3. 体育精神:拼搏·坚持·合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赛场上的故事(一)
从文字到画面的影视化表达
剧本创作与分镜头脚本设计
掌握剧本五要素
学会分镜头脚本设计
体会体育精神的视觉呈现
导入:赛场故事的视觉魔力
Introduction: The Visual Magic of Sports Stories
视频欣赏
《摔跤吧!爸爸》精彩赛场片段(3分钟)
引导性问题
这些画面如何让我们感受到紧张与激动?
(提示:镜头快慢、视角变化)
核心任务
如何将赛场故事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生动的影视画面?
剧本创作:故事的骨架
Storytelling: The Backbone of a Script
故事梗概三要素
主要人物、核心冲突、结局
示例:《夺冠》
郎平带领女排克服困难夺冠
互动环节:快速构思
如果要拍一个校园运动会故事,你会选择什么场景?
(跳远 / 铅球 / 接力赛)
剧本五要素解析
场景:时间、地点(如:外景/操场上/白天)
动作:人物行为(如:运动员奋力摆臂冲刺)
人物:角色及特征(如:王老师/戴帽子/微笑)
对白:人物对话(如:'我们班的1号跑得真快!')
表演提示:情绪、动作细节(如:轻推帽子/侧身交谈)
案例分析:《赛场逆袭》剧本片段标注练习
微电影制作的基本流程
找灵感讲故事 编剧本对台词 组团队巧分工
画分镜备拍摄 定妆造齐表演 拍电影积素材
巧剪辑添特效 放映分享
从剧本到分镜头:导演的视角
From Script to Storyboard: A Director's Perspective
分镜头脚本定义: 将剧本转化为可视化拍摄要求的工作台本。
核心作用: 明确拍摄景别、角度、运镜等,是拍摄的“施工蓝图”。
对比示例: 《赛场逆袭》剧本原文 vs 分镜头脚本片段(教材P46)
分镜头脚本核心要素(一)
景别与角度
景别类型: 全景(展示环境)、中景(人物动作)、近景
(面部表情)、特写(细节特写,如发令枪)
拍摄角度: 平拍(客观视角)、仰拍(强调力量)、俯拍
(展示位置关系)
示意图: 不同景别下的'跳远'动作对比
核心要素(二):运镜方式
常用运镜:推(靠近主体)、拉(远离主体)、摇(左右/
上下移动)、跟随(跟踪主体)
案例示范:'接力赛交接棒'——用跟随镜头+特写镜头展现
配合
互动提问:拍摄'铅球投掷'瞬间,你会选择什么运镜方式?
为什么?
分镜头脚本格式与范例
Format and Examples of Shooting Scripts
标准表格要素
镜号、景别、拍摄角度、运镜、时长、画面内容
学生作品范例
教材图'逆是之路'分镜头草图分析
教师示范
以'起跑瞬间'为例,填写分镜头表格(3个镜头示例)
课堂实践:小组创作任务
Group Creation Task
分组任务
25分钟
选择场景:跳远 / 铅球 / 接力赛
创作故事:50字故事梗概
设计分镜头:完成至少3个镜头
可选:拍摄参考画面或绘制草图
实践指导:常见问题与技巧
景别选择:开场用全景,高潮用特写
运镜搭配:运动场景用跟随/摇镜,静态场景用固定镜头
注意事项:每个镜头画面内容需具体(如:'1号运动员皱眉咬
牙冲刺'而非'运动员跑步')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运镜方式提供建议
作品展示与互评
Work Presentation and Peer Review
展示环节:每组派代表展示分镜头脚本,说明设计思路(3分
钟/组)
互评标准:1. 故事是否完整;2. 景别运镜是否恰当;3. 画面
描述是否清晰
优秀作品特征:故事有转折,镜头设计能突出体育精神(拼
搏/合作)
课堂小结:核心知识回顾
剧本是'文字的故事',分镜头是'画面的故事'
分镜头三要素:景别、角度、运镜
体育精神的表达:通过镜头语言展现拼搏、坚持、合作
微电影制作流程预告:下节课学习拍摄与剪辑
课后拓展
完善课堂分镜头脚本至5个镜头
观看一部运动题材电影,分析1个精彩片段的分镜头设计
感谢观看
期待下节课的拍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