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碳达峰与碳中和 第1课时 教学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3 碳达峰与碳中和 第1课时 教学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4 22: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第1课时)
学习目标
01
02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新课导入
人类对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和利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升高,由此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全世界为应对过量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挑战达成的共识。“碳”指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我们一起来追根溯源,理清“碳”的来源和去处。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之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中。
自主学习
观察思考 6-4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思考讨论:
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 么意义?
4.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
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生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体被微生物分解
海水中的弱酸分解
火山喷发
化石燃料的燃烧
自主学习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并生成碳水化合物
江河湖海的水体溶解,并生成石灰石
自主学习
3.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 么意义?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实现绿色植物气体肥料的重新分配,是人类生命活动、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
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二氧化碳量。
4.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
二、认识二氧化碳
观察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并结合下列给出的数据和你的生活经验,归纳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97 g/L
空气的密度是1.293 g /L
在标准状况(0℃、1.01×105 Pa)下
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白色块状或片状固体,外观和冰很像,俗称“干冰”。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食物储运、食品药品的冷藏保鲜等。
干冰 食品保鲜 利用干冰制造的仙境
自主学习
活动探究 6-4 二氧化碳溶于水
1.向一个集满CO2的矿泉水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
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 1体积的水大约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自主学习
2.(1)取一支试管,从矿泉水瓶中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水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结论: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酸的物质——碳酸。
CO2+H2O === H2CO3
自主学习
(2)将上述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加热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结论:
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H2CO3 === H2O+CO2↑
自主学习
二氧化碳还能与氢氧化钙[Ca(OH)2]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 CaCO3 ↓ + H2O
在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自主学习
将两只高低不等的蜡烛点燃,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慢慢倒入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结论: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而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自主学习
1.工人师傅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Ca(OH)2 + CO2 === CaCO3 ↓ + H2O
联系生活
自主学习
2.化学实验室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经常有一层白膜,你知道是什么物质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Ca(OH)2 + CO2 === CaCO3 ↓ + H2O
自主学习
3.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枯的深井,由于地势低,空气不流通,可能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若贸然进去有窒息的危险。
CO2不能供给呼吸。
为防不测,人们在进入菜窖、深井前,如何检测?
先做灯火实验
自主学习
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
工业原料
人工降雨
光合作用
气体肥料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二、认识二氧化碳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能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固体CO2叫干冰
2.能与水反应
4.能与Ca(OH)2反应
5.用途
H2O + CO2 === H2CO3
3.碳酸易分解
H2CO3 === H2O + CO2 ↑
Ca(OH)2+CO2 === CaCO3↓+H2O
当堂检测
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与用途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不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B.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温室气肥
D.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利用了 CO2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
A
当堂检测
2.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正在逐渐消融。造成冰山消融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跟“温室效应”可能有关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 D.CO2
3.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用氢气做燃料驱动火箭
D.煤的燃烧
D
C
当堂检测
4.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两个大量筒中,B中充满CO2,A中充满空气。由实验现象可得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2)实验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软塑料瓶变瘪
当堂检测
(3)实验三:将一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文字表达式 。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4.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