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物种起源》绪论
《自然选择的证明》
达尔文
预习
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背景(工业革命、神创论影响等)
了解达尔文生平
梳理达尔文面临的学术挑战
画出本文思维导图
整理证据卡片(如物种地理分布等),按“现象——推论——结论”的逻辑链排序
“阅读生物学根本不是工作,而是一种智力上的享受。”
——社会学家 郑也夫
推荐阅读书目 :史钧《一本书读懂进化论》
王玉国演讲:你读的达尔文错了,告诉你真正的进化论是什么样的
达尔文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在达尔文之前,西方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被用来解释上帝的工作,支持《圣经》中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
后来,有几位学者坚定地指出化石必定是古代生物的遗迹。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把化石解释成大洪水中灭亡的生物的残留物。
1795年,地质学家赫顿出版巨著《地球理论》,制定了不把超自然力量引入地质研究中的大原则。这部著作使地质学变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自此以后,上帝之手的干涉给地质学带来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
1830年,地质学家赖尔发表学术巨著《地质学原理》,针对流行的“剧变论”,用大量确凿的事实说明,地球地壳的变化不需要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或巨大的灾变来解释,只需要用最平常的自然力就足够了。长期的积累使微小的变化最终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均变论”。
地质学干到这份上,是不是为进化论中物种的“均变论”打下基础了?
达尔文出场:大自然开始操纵一切
中文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英文名: Charles Robert Darwin
国 籍:英国
学 历:剑桥基督学院神学系毕业
星 座:水瓶座
爱 好:兴趣广泛(博物学家)
婚姻观:“有一个妻子总比有一只狗强。”
作 品:《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地质学》《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人和动物的情感表达》
代表作:《物种起源》
达尔文航海路线(1831-1836)
达尔文花了十几年时间整理航海带回的资料,此外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思考物种起源和进化的问题。基于前人的研究和他自己的观察与理解,进化对他来说是简单的事实,已不再需要怀疑。他的任务是要回答生物为什么进化和如何进化。自1837年7月起,他开始记下关于这一问题的零散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但自己种植和饲养动植物进行直接观察和研究,而且不断地与各地的科学家用通信的方式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
——史钧《一本书读懂进化论》
关于进化论思想的要点:
首先,达尔文明确并充分证明了生物是变异的。
其次,变异的方式是一点点地、渐渐地、悄悄地在变,在达尔文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是反对跳跃式变异的。
再次,达尔文相信物种都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繁殖数量之庞大,大大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所以后代必经大量淘汰,这是竞争存在的根源。
复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同的变种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适应下来的才会成功地生存下去,并把优势遗传给下一代,否则就是可怜的被淘汰者。此所谓“适者生存”也。
最后,有资格做出生死裁决的只有大自然,是大自然无处不在的巨大力量,无时无刻不对所有的个体进行着严格筛选,这就是“自然选择”!
众所周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并不是出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而是严复的《天演论》。《天演论》也并不是翻译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而是赫胥黎的《进化论和伦理学》。严复在翻译这个著作的时候他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后,大家都非常认可他的进化理论,却对选择理论不太感兴趣,甚至觉得是有问题的。直到达尔文去世五十年后,当群体遗传学的发展和进化论结合起来了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现代综合论,才让选择学说落地生根,被大家广为认可。
现代对基因组的研究,又将新选择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学、古生物学、发育学、生物地理学,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的推动下,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进化的认识。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王玉国
自然选择的证明
本文选自第15章《综述与结论》第二部分,即正面综述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事实,关注在生存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适者生存现象,并对生物的地理分布、古生物与现存生物在组织结构上的关系、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等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有力证明了自然选择的科学性。
(1-2)明确提出自然状况下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7)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理论解释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现象和事实。
(8-11)针对自然选择学说面临的一些疑问进行了解释,证明其科学性。
(12-14)用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生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各种现象:不同种的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发生过迁徙和变异现象。
阅读1、2小节,整理关于人工驯养和自然繁衍的类比推理
A:人工驯养 B:自然繁衍
属性一: 属性一:
属性二: 属性二:
属性三: 属性三:
指出下列语段的逻辑思维方式
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杂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如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并且都如公认的变种的杂交后代一样,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如果物种是独立创造的,而变种是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上述相似性就变得颇为离奇了。
分析最后一段的逻辑思维类型。
达尔文列举大量事实的作用
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如果请你设计介绍宇宙的顺序,你怎样安排?
(1-4)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5-6)介绍探索宇宙的尺度“光年”及宇宙的整体
(7-11)介绍星系
(12-14)介绍恒星
(15-16)介绍行星和太阳系
(17-18)回归人类的家园——地球
由远及近,从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
从宇宙演化来看,先有构成宇宙的原始特质,次有星系,现有恒星,又有行星,这样的介绍顺序符合宇宙基本的演化规律。
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让读者先从整体上认识宇宙,打破了一般从地球视角认识宇宙的思维习惯。
由广袤的宇宙最终回到地球人类的家园,以此反观人类未来发展之路,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探索宇宙的热情及“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情怀,与“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的人文思想相契合。
指出下列复句或句群的类型,体会逻辑的严密性
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
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根据这种见解,我们就很难在通常认为是由特殊创造行为而产生的物种与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变种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来。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
朗读第一和第六部分,品味语言的抒情意味
形象化表述
整句
整段的议论和抒情
富有感彩的词语
科普文章与学术论著的区别
科普文章:论述严谨又有大胆想象
专业性——专业词汇、客观数据、列表图示
形象性——比喻、拟人等形象化表述
富有哲学意味的语句
学术论著:
概念清晰
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推理,体现逻辑的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