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阶段限时评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匹配正确的是( )
A.附睾——分泌黏液
B.输精管——排出精液和尿液
C.睾丸——产生精子
D.前列腺——分泌雄激素
2.特纳综合征是一种由女性完全或部分缺失一条X染色体导致的遗传病。部分患者卵巢不发育,推测这些患者(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体内雌激素含量偏高
C.有正常的月经
D.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青春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因为( )
A.青春期脑的质量增长最迅速
B.青春期脑开始发育
C.青春期脑的功能趋于完善
D.青春期身高发育迅速
4.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B.胎儿形成的顺序:受精卵→胎儿→胚胎
C.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先后经过的场所:输卵管→阴道→子宫
D.生殖过程的顺序:怀孕→受精→分娩
5.五一假期,小张同学一家去了蝴蝶谷游玩。他发现一只褐色带斑纹的“虫子”垂挂在一种植物叶的叶柄处,一动不动,用手摸一下感觉光滑且硬硬的。学生物学的爸爸告诉他,这个“虫子”是蝴蝶发育过程中的( )
A.成虫 B.蛹 C.幼虫 D.卵
6.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成语和诗句都蕴含着生物生殖现象。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
A.金蝉脱壳——蜕皮
B.作茧自缚——化蛹
C.蜻蜓点水——取食
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
7.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生产蚕丝。为提高蚕丝的产量,要延长家蚕的 时期( )
A.成虫 B.卵
C.幼虫 D.蛹
8.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B.雌雄蛙抱对是为了提高受精率
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水温及水质状况会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
9.小湍蛙是我国特有的夜行性两栖类动物,白天通常躲藏在石缝、草丛或树叶下休息。下列有关其幼体与成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湍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
B.小湍蛙的成体有肺
C.小湍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小湍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10.夏天,蝉在树上产卵。若虫一孵出即钻入土壤,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下列叙述符合蝉发育特点的是( )
A.蝉的寿命很短
B.蝉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准备蜕皮的蝉处于成虫期
D.蝉的幼体(若虫)和成体都靠翅飞行
11.民谚曰:“不打春日三月鸟。”下列有关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为胎生
B.体外受精
C.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变态发育
12.生物社团的学生在“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时,把鸡卵放在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卵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卵壳上有气孔可以通气。鸡卵中为胚胎发育提供的氧气储存在( )
A.卵白 B.卵黄
C.系带 D.气室
13.下列选项中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中插柳属于柳的无性生殖
B.“春蚕到死丝方尽”中吐丝是在蚕的成虫时期
C.“孔雀开屏”是一种求偶行为
D.“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啄春泥是燕的筑巢行为
14.科研人员提取了一级功勋犬“化煌马”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A犬的无核卵细胞中,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然后移植到B犬的子宫内,生下克隆犬“昆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物质和A犬完全相同
B.“昆勋”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化煌马”
C.“昆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D.“昆勋”既和“化煌马”像,又和B犬像
15.绿茶耐冲泡,清香馥郁,下列有利于培育茶树新品种的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种子繁殖
16.农民常用栽种蒜瓣的方法来繁殖大蒜,这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繁殖方式相同( )
A.小麦种子发芽
B.马铃薯上长出新芽
C.黄瓜种子发芽
D.蚕豆种子发芽
17.秋海棠叶片上会长出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营养繁殖
B.出芽生殖
C.植物组织培养
D.分裂生殖
18.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生殖期的青蛙雌雄抱对,在水中完成体内受精
B.鸟卵产出后才开始发育
C.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发育成熟的过程称为怀孕
D.胎儿通过胎盘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子宫里
19.软枣猕猴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可将其嫩茎段放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而培育为植株,对其进行保护。下列关于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够增加后代的变异性
②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③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④能够快速大量繁殖后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生物个体成熟后能够繁殖后代,如图是与生物的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生殖方式可以保持①的优良性状
B.图乙中的1受精后可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C.图丙中的结构c是胎儿与母体发生物质交换的场所
D.图中所示生殖方式产生的子代均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根据下列资料,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丝旧惟开化乡有之,自同治初经乱田荒,人多植桑饲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延及于各乡。”由此,种桑养蚕逐渐普及蔓延,桑、蚕、茧、丝形成了一条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资料二: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的状态称为“眠”。经过4眠后,体内绢丝腺发育成熟,停止取食,吐丝结茧,在茧内化蛹。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蚕蛾。雌、雄蚕蛾均不取食,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蛾死去,雌蛾产卵后死去。
(1)用蚕卵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 ℃,孵化时间需10天左右。采摘 饲养,每天清理饲养纸盒。
(2)家蚕的一生要经过 四个时期,发育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作 。
(3)若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每天观察记录家蚕的形态变化及表现。最初看到饲养盒中死亡的蚕蛾的性别最可能是 性,理由是 。
22.(10分)图甲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
(2)图乙中B的结构名称是 ,C是 。
(3)与鸟类的发育不同,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 和成虫四个时期。
(4)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23.(10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茎呈菱形,有毛,现广泛种植于全球温带地区。马铃薯喜冷凉,不耐高温,适应性较强,以疏松肥沃沙质土为宜,生长周期短而产量高。因种子繁殖会导致性状分离,所以马铃薯最常用的繁殖方式是块茎繁殖。
(1)马铃薯采用块茎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未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 。
(2)马铃薯也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用种子繁育的后代有什么特点 。
(3)农业生产上种植甜瓜时,常常将甜瓜苗和葫芦苗的茎切一个小口贴在一起,待两株苗的茎融合以后将甜瓜苗的根切断,这样就实现了葫芦根上长甜瓜苗的目的,推测这个过程中运用的繁殖方式是 。
(4)目前农业生产上经常将马铃薯的叶片、块茎等置于无菌条件下,在人工培育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培育方法叫 ,其优点有 。
24.(10分)花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菊花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植物栽培社团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时,围绕“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将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的问题开展如下探究。
(1)采用扦插的方式对菊花进行繁殖,是利用菊花的 器官繁殖新个体,因此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又称为营养繁殖。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步骤
①准备20根生长良好的菊花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适当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2份,分别贴上标签A与标签B,若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则B组的茎段下方应切成 切口。
③将两组的茎段采用适当的方法插入沙性土壤中,在 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④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并做好记录。
(4)预测实验现象,有可能得出 种结论。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B 6.C 7.C 8.C 9.C 10.B
11.C 12.D 13.B 14.B 15.D 16.B 17.A 18.C 19.B 20.A
21.(1) 桑叶
(2)卵、幼虫、蛹和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
(3) 雄 雄蛾交配后死去,雌蛾产卵后死去,雄蛾死亡的时间早于雌蛾 。
22.(1)[ ⑥ ] 卵黄
(2) 卵巢 受精卵
(3)蛹
(4)子宫
23.(1) 无性生殖
(2)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
(3)嫁接
(4) 组织培养技术 , 能够快速繁殖、不受季节限制等 (答出一点即可)。
24.(1)营养
(2)切口方向
(3)实验步骤
①准备20根生长良好的菊花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适当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2份,分别贴上标签A与标签B,若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则B组的茎段下方应切成 斜向 切口。
③将两组的茎段采用适当的方法插入沙性土壤中,在 相同且适宜 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④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并做好记录。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