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下列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 )。
A. 地球
B. 月球
C. 太阳
D. 金星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
A. 地球
B. 木星
C. 土星
D. 火星
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 月球本身不发光
C. 月球上有空气和水
D.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下列星座中,夏季可见的是( )。
A. 猎户座
B. 大熊座
C. 天蝎座
D. 仙后座
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流星
B. 彗星
C. 人造卫星
D. 飞机
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太阳是一颗行星
C. 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
D. 太阳会永远发光发热
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 昼夜交替
B. 四季变化
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 时间差异
下列关于星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星座是天上的一群恒星组成的图案
B. 不同季节看到的星座不同
C. 北极星位于小熊座
D. 星座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下列天体中,属于卫星的是( )。
A. 太阳
B. 火星
C. 月球
D. 哈雷彗星
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宇宙是无限的
B. 宇宙在不断膨胀
C. 宇宙中只有太阳系一个天体系统
D. 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系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 )。
A. 杨利伟
B. 阿姆斯特朗
C. 加加林
D. 费俊龙
下列行星中,有光环的是( )。
A. 水星
B. 金星
C. 土星
D. 火星
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
B. 太阳系的中心是地球
C. 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
D. 行星之间没有其他天体
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 站得高,看得远
C. 太阳东升西落
D.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圆形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 )
月球本身会发光,所以我们能看到它。( )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 )
星座是人们为了方便观察和研究而划分的恒星群体。( )
宇宙是由无数的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组成的。( )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没有空气和水。( )
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不变,可用来辨别方向。( )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
哈雷彗星每隔大约 76 年绕太阳运行一周。( )
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宇宙。( )
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四季变化。( )
星系是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结束,不需要再进行探索了。(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它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 )。
月球是地球的( ),它围绕( )运转,本身( )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 )光。
星座是指天空中某些( )的恒星形成的图案,如( )座、( )座等。
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有( )个,银河系由大量的( )和( )组成。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主要有( )、( )、( )等。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4分)
将下列天体与它们的特征连起来。
太阳 地球的卫星,有环形山
月球 太阳系的中心,恒星
地球 太阳系中已知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土星 有美丽的光环
五、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
简述太阳系的组成。
什么是星座?举例说明几个著名的星座及其特点。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宇宙?探索宇宙有哪些重要意义?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设计一个模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实验,观察月相的变化。
实验名称:模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及月相变化
实验目的:模拟月球公转,观察月相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皮球(模拟月球)、电灯(模拟太阳)、人体(模拟地球)
实验步骤:
将电灯固定在房间中央,代表太阳;实验者站在电灯前,代表地球;手持皮球,代表月球。
保持电灯亮着,实验者原地转动,同时让皮球围绕身体公转(注意皮球始终朝向同一方向)。
(3)在公转过程中,观察皮球被电灯照亮的部分(模拟月相),记录不同位置的 “月相” 形状。
实验现象:当皮球在 “太阳” 和 “地球” 之间时,“月球” 朝向 “地球”(新月);当 “月球” 在 “地球” 另一侧时,“月球” 朝向 “地球”(满月);其他位置呈现蛾眉月、上弦月、下弦月等不同形状。
实验结论: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 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变化导致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月相变化一致。
设计一个制作简易星座模型的实验,认识星座的形状。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星座模型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模型认识星座的形状,了解星座由恒星组成。
实验材料:黑色硬纸板、白色小圆片(代表恒星)、胶水、细线、手电筒
实验步骤:
在黑色硬纸板上画出大熊座(北斗七星)的图案,标记七颗亮星的位置。
将白色小圆片粘在标记位置,代表恒星。
在纸板上方用细线悬挂,用手电筒从后方照射,观察墙上投射的星座图案。
(4)转动纸板,观察星座图案的变化(模拟地球公转时星座的视运动)。
实验现象:墙上投射出类似 的图案,转动纸板时图案位置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星座是由特定 组成的图案,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的视位置会变化,模型能直观呈现 形状。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C 解析:太阳是恒星,能自行发光发热;地球、金星是行星,月球是卫星,所以选 C。
B 解析: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所以选 B。
C 解析: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C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正确,所以选 C。
C 解析:天蝎座是夏季可见的星座;猎户座、仙后座冬季可见,大熊座四季可见但夏季位置不同,所以选 C。
A 解析: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所以选 A。
D 解析:飞机是地球表面的人造物体,不属于天体;A、B、C 属于天体,所以选 D。
C 解析: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内部的核聚变,A 错误(太阳不是宇宙中心),B 错误(太阳是恒星),D 错误(太阳会衰老),所以选 C。
B 解析: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A、C、D 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所以选 B。
D 解析:星座的位置会随地球公转和宇宙运动而变化,D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正确,所以选 D。
C 解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A 是恒星,B 是行星,D 是彗星,所以选 C。
C 解析:宇宙中有无数天体系统,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C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正确,所以选 C。
B 解析: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所以选 B。
C 解析:土星有明显的光环,所以选 C。
C 解析: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A 错误(还有卫星、彗星等),B 错误(中心是太阳),D 错误(有小行星等),所以选 C。
C 解析: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A、B、D 能证明,所以选 C。
二、判断题
T 解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其他是行星、卫星等,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该说法正确。
T 解析:星座是人为划分的恒星群体,方便观察研究,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宇宙由无数天体组成,该说法正确。
T 解析:目前已知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该说法正确。
T 解析:月球上有矿产,无空气和水,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北极星位置几乎不变,可用来辨别北方,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正确,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运动,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约为 76 年,该说法正确。
T 解析:望远镜拓展了人类的观测能力,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自转形成昼夜交替,该说法错误。
T 解析:星系由大量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该说法正确。
F 解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还有许多未知等待发现,该说法错误。
三、填空题
太阳;恒星 解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属于恒星。
卫星;地球;不;太阳 解析:月球的属性、运动及发光原因。
邻近;大熊;天蝎(答案不唯一) 解析:星座的定义及举例。
无数;恒星;星际物质 解析:宇宙中星系的数量及银河系的组成。
望远镜;航天器;宇宙飞船(答案不唯一) 解析:人类探索宇宙的主要工具。
四、连线题
太阳 —— 太阳系的中心,恒星
月球 —— 地球的卫星,有环形山
地球 —— 太阳系中已知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土星 —— 有美丽的光环
解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心恒星,月球是地球卫星有环形山,地球有生命,土星有光环,据此连线。
五、简答题
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是中心天体,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转。
解析:按从中心到外围的顺序列举太阳系组成,突出太阳的核心地位。
星座是天空中某些邻近的恒星形成的图案,是人们为便于观测而划分的。著名星座如大熊座,其主要特征是由七颗亮星组成 “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猎户座冬季可见,有明显的 “腰带” 三颗星,像一位猎人;天蝎座夏季可见,形状像蝎子,心宿二是其红色亮星。
解析:先定义星座,再举例说明著名星座的特点,形象具体。
人类探索宇宙的原因和意义:(1)满足好奇心,探索未知世界;(2)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3)开发宇宙资源,如矿产、能源等;(4)推动科技发展,如航天技术带动新材料、信息技术进步;(5)寻找地外生命,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解析:从好奇、认知、资源、科技、生存等方面说明,体现探索的多元价值。
六、实验题
实验名称:模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及月相变化
实验目的:模拟月球公转,观察月相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皮球(模拟月球)、电灯(模拟太阳)、人体(模拟地球)
实验步骤:(1)将电灯固定在房间中央,代表太阳;实验者站在电灯前,代表地球;手持皮球,代表月球。(2)保持电灯亮着,实验者原地转动,同时让皮球围绕身体公转(注意皮球始终朝向同一方向)。(3)在公转过程中,观察皮球被电灯照亮的部分(模拟月相),记录不同位置的 “月相” 形状。
实验现象:当皮球在 “太阳” 和 “地球” 之间时,“月球” 暗面朝向 “地球”(新月);当 “月球” 在 “地球” 另一侧时,“月球” 亮面朝向 “地球”(满月);其他位置呈现蛾眉月、上弦月、下弦月等不同形状。
实验结论: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变化导致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月相变化一致。
解析:通过三者位置模拟,直观展示月相成因,操作简单且现象明显。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星座模型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模型认识星座的形状,了解星座由恒星组成。
实验材料:黑色硬纸板、白色小圆片(代表恒星)、胶水、细线、手电筒
实验步骤:(1)在黑色硬纸板上画出大熊座(北斗七星)的图案,标记七颗亮星的位置。(2)将白色小圆片粘在标记位置,代表恒星。(3)在纸板上方用细线悬挂,用手电筒从后方照射,观察墙上投射的星座图案。(4)转动纸板,观察星座图案的变化(模拟地球公转时星座的视运动)。
实验现象:墙上投射出类似北斗七星的图案,转动纸板时图案位置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星座是由特定恒星组成的图案,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的视位置会变化,模型能直观呈现星座形状。
解析:通过制作和观察模型,加深对星座组成和视运动的理解,材料简单易操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