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业质量评价03(原卷版+解析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业质量评价03(原卷版+解析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6 22:57:5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
河南等地适用
范围:第3单元
(建议用时:45分钟满分:50分)
相对原子质量:Na:23Mg:24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老家河南,味道中原”。河南洛阳伊川小米色泽金黄、米粒饱满、光滑沉实,属于富硒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这里的硒指的是(D)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2.图中“o”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B)
ABCD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C)
A.铁 B.氧
C.铝 D.硅
4.通过宏微结合的方式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科学思维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B)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B.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5.对如图理解错误的是(D)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物质
B.可用o-O-8表示A结合成氢分子(H2)的过程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以后,不再做无规则运动
6.2025年2月12日,新华社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
A B C D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C)
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
C.空气D.四氧化三铁
8.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C)
A.铁FE B.氟Fu
C.钙Ca D.镁mg
9.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B)
A.钕原子核外有60个电子
B.钕的原子质量是144.2
C.钕属于金属元素
D.钕的原子序数是60
10.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B)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B.③④是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①④属于阳离子
D.②④形成的纯净物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B.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大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
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
是(D)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4.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3,X的第一层为次外层,Y比X多一个电子层,X的质子数为a,则Y的质子数为(B)
A.a+3 B.a+5
C.a+8 D.a+1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
(1)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2)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16.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
子,则该元素原子核的核电荷数是15,中子数是16,该元素属于 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7.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的。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
18.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质量相同的Na、Mg、Al三种金属,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Na。
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常见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B所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2)属于阴离子的是C(填字母,下同)。
(3)A、B、C三种粒子中与D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20.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网络图中,X、Y分别代表构成物质的微粒名称,A、B、M、N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的组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元素,B约占空气体积的21%,M和N的组成元素相同,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M→N+B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所代表粒子的名称是分子,Y所代表粒子的名称是离子。
(2)写出M→N+B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香水要密封保存。
答:香水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2)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
答: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增大,乒乓球重新鼓起。
22.(2分)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氢气和液氢都能作燃料,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3.(3分)如图,根据此图,分别从反应类型、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
说出一种观点。
(1)反应类型: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2)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3)物质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分子(合理即可)。
24.(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索分子的特性,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可观察到左侧(填“左侧”或“右侧”)溶液变红。该实验与教材实验对比,其优点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答:装置密封减少污染(或节约试剂更环保,合理即可)。
(2)只要对浓氨水进行一个简单操作,便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色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可探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一个因素,该操作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答:将Y形管放入热水中(或对右侧管稍稍加热,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信息。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钠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Ne的化学性质稳定(填“稳定”或“不稳定”)。
(2)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核内中子数为10。
(3)锂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Li+。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各写一点)
(5)查表可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求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保留三位小数)
解:设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x。x÷(1.993×10-26kg×)=16.00x≈2.657×10-26kg
答: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k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人教新版九上 化学
同步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九上化学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
范围:第3单元
(建议用时:45分钟 满分:50分)
河南等地适用
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老家河南,味道中原”。河南洛阳伊川小米色泽金黄、米粒饱满、光滑沉实,属于富硒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D
2.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B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氧
C.铝 D.硅
C
4.通过宏微结合的方式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科学思维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B.当温度降低到0 ℃以下,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5.对如图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物质
B.可用 表示A结合成氢分子(H2)的过程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以后,不再做无规则运动
D
6.2025年2月12日,新华社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A B C D
A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空气 D.四氧化三铁
8.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铁FE B.氟Fu
C.钙Ca D.镁mg
C
C
9.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钕原子核外有60个电子
B.钕的原子质量是144.2
C.钕属于金属元素
D.钕的原子序数是60
B
10.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B.③④是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①④属于阳离子
D.②④形成的纯净物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B.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大
D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A
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14.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3,X的第一层为次外层,Y比X多一个电子层,X的质子数为a,则Y的质子数为( )
A.a+3 B.a+5
C.a+8 D.a+11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
(1)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中的__________不同。
(2)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____的数目有关。
16.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核的核电荷数是______,中子数是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
15
16
非金属
17. 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的。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钛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
47.87
22
失去
18.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某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质量相同的Na、Mg、Al三种金属,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
Na
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常见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B所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2)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3)A、B、C三种粒子中与D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C
A
20.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网络图中,X、Y分别代表构成物质的微粒名
称,A、B、M、N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
其中A的组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元素,
B约占空气体积的21%,M和N的组成元素相同,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M→N+B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所代表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Y所代表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M→N+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
离子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香水要密封保存。
答:香水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答: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增大,乒乓球重新鼓起。
(2)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
22.(2分)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答:原因是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氢气和液氢都能作燃料,原因是什么?
23.(3分)如图,根据此图,分别从反应类型、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
(1)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分子(合理即可)
24.(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索分子的特性,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可观察到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溶液变红。该实验与教材实验对比,其优点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答:装置密封减少污染(或节约试剂更环保,合理即可)。
左侧
(2)只要对浓氨水进行一个简单操作,便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色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可探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一个因素,该操作是什么?(写出一条
即可)
答:将Y形管放入热水中(或对右侧管稍稍加热,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信息。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钠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Ne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2)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核内中子数为______。
(3)锂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
14.01
金属
稳定
9
10
Li+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一点)
(或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原子序数
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
(5)查表可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求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保留三位小数)
解:设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x。
x÷(1.993×10-26 kg×)=16.00
x≈2.657×10-26 kg
答: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 kg。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3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
河南等地适用
范围:第3单元
(建议用时:45分钟满分:50分)
相对原子质量:Na:23Mg:24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老家河南,味道中原”。河南洛阳伊川小米色泽金黄、米粒饱满、光滑沉实,属于富硒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这里的硒指的是(D)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2.图中“o”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B)
ABCD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C)
A.铁 B.氧
C.铝 D.硅
4.通过宏微结合的方式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科学思维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B)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B.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5.对如图理解错误的是(D)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物质
B.可用o-O-8表示A结合成氢分子(H2)的过程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以后,不再做无规则运动
6.2025年2月12日,新华社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
A B C D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C)
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
C.空气D.四氧化三铁
8.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C)
A.铁FE B.氟Fu
C.钙Ca D.镁mg
9.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B)
A.钕原子核外有60个电子
B.钕的原子质量是144.2
C.钕属于金属元素
D.钕的原子序数是60
10.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B)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B.③④是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①④属于阳离子
D.②④形成的纯净物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B.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大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
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
是(D)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4.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3,X的第一层为次外层,Y比X多一个电子层,X的质子数为a,则Y的质子数为(B)
A.a+3 B.a+5
C.a+8 D.a+1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
(1)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2)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16.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
子,则该元素原子核的核电荷数是15,中子数是16,该元素属于 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7.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的。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
18.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质量相同的Na、Mg、Al三种金属,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Na。
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几种常见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B所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2)属于阴离子的是C(填字母,下同)。
(3)A、B、C三种粒子中与D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20.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网络图中,X、Y分别代表构成物质的微粒名称,A、B、M、N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的组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元素,B约占空气体积的21%,M和N的组成元素相同,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M→N+B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所代表粒子的名称是分子,Y所代表粒子的名称是离子。
(2)写出M→N+B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香水要密封保存。
答:香水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2)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
答: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增大,乒乓球重新鼓起。
22.(2分)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氢气和液氢都能作燃料,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3.(3分)如图,根据此图,分别从反应类型、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
说出一种观点。
(1)反应类型: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2)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3)物质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分子(合理即可)。
24.(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索分子的特性,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可观察到左侧(填“左侧”或“右侧”)溶液变红。该实验与教材实验对比,其优点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答:装置密封减少污染(或节约试剂更环保,合理即可)。
(2)只要对浓氨水进行一个简单操作,便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色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可探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一个因素,该操作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答:将Y形管放入热水中(或对右侧管稍稍加热,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信息。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钠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Ne的化学性质稳定(填“稳定”或“不稳定”)。
(2)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核内中子数为10。
(3)锂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Li+。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各写一点)
(5)查表可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求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保留三位小数)
解:设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x。x÷(1.993×10-26kg×)=16.00x≈2.657×10-26kg
答: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k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