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人教九上化学第一、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传统文化情境 工艺制作 下列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中,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 酿酒 B. 剪纸 C. 木雕 D. 刺绣
1. A
2. 下列物质中,通常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
A. 氯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A
3. 锦鲤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的氧气( )
A. 极易溶于水 B. 支持燃烧
C. 可供给呼吸 D. 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3. C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一定量液体
D. 处理实验废液
4. A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食醋 B. 高锰酸钾 五氧化二磷
C. 海水 红磷 D. 稀有气体 酸奶
5. C
6. 关注实验安全,规范实验操作。下列做法符合实验规范的是( )
A. 酒精灯中酒精洒落导致失火,应该迅速用水浇灭
B. 实验试剂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C. 烫伤时,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烫伤膏
D. 实验室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6. C
7. 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变为液氧,发生化学变化
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质量分数约为78%
C. 臭氧层的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
D. 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7. D
8. 下列叙述中,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酒精用作燃料——酒精具有助燃性
B. 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D. 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艇体的气囊——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8. C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汞在空气中加热,部分银白色固体变成红色粉末
D.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 B
10. 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类型
B.化学反应类型
C.可加热仪器
D.物质的分类
10. D
11. 如图是小亮同学对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梳理,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放入集气瓶口,后点燃酒精灯
B.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C.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粉
D. 动植物体的腐烂是缓慢氧化的过程
11. A
12. (中考新考法·装置创新)图1为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装置,图2是同学们设计的创新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实验时取少量红磷能节约试剂,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C. 可用铜粉替代红磷完成图2实验
D. 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结果更准确
12. B 【解析】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A正确;实验时取用少量红磷可节约试剂,但是影响实验结果,因为不能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导致实验结果偏小,B错误;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因此可用足量的铜粉替代红磷进行图2实验,C正确;改进后的装置始终密闭,同时点燃红磷不需要打开装置,实验结果更准确,D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中考新考法·连线)(5分)仿照示例,把实验仪器与其仪器名称和仪器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13.
14. (5分)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共识。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中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外,还包括下列的
(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可吸入颗粒物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填字母)。
A. 鼓励开燃油私家车出行
B. 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等
C. 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3)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组装了小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用于监测当地某日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相关数据如图。
①当日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
②请选择其中一种污染物: ,并列举其来源: (写一种)。
14. (1) ①③ (2)D (3)①O3、NO2、SO2 ②二氧化硫(合理即可) 煤炭的燃烧(合理即可,与上一空对应)
15. (中考新考法·数字化实验)(5分)初中化学实验中常常用到蜡烛,请根据以下有关蜡烛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分别用干燥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壁观察到 。
(2)实验2中:①放入蜡烛前密闭容器内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
②蜡烛的熄灭时间在 点(填字母)。
③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燃烧时氧气参与了反应,依据是 。
15.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①氮气 ②C ③能 氧气浓度随着蜡烛的燃烧而减小(合理即可)
【解析】(1)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壁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①放入蜡烛前密闭容器内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②C点时氧气浓度不再变化,说明C点熄灭。③结合图知,氧气浓度随蜡烛的燃烧而减小,故该实验能证明蜡烛燃烧时氧气参与了反应。
16. 日常生活情境 食醋 (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食醋是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制作原料为高粱、玉米等。将原料酿成醋需要大致经历碎料、蒸料、发酵、淋醋等步骤。食醋中的醋酸有酸性,会与水壶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同时,食醋中的醋酸还可以和白酒中的酒精发生反应,生成有香味的物质,炖肉的时候放入适量的食醋和白酒可以增添食物的香味。
(1)碎料即将原料粉碎,在此过程中只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打开食醋的瓶盖,可以闻到有酸味,说明食醋具有挥发性,挥发性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利用食醋的化学性质,可用来 (写一种)。
16. (1)物理 (2)物理 (3)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合理即可)
17. (中考新考法·装置创新)(6分)下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①与实验1不相关的实验图标是 (填字母)。
②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将红热的木炭,由上而下 (填“缓慢”或“快速”)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实验2中,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写出该实验发生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装置的优点是实验简便,安全,不用另外加水,且 。
(3)实验3中,已知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使硫粉燃烧,则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为 ,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主要目的是 。
17. (1)①A ②缓慢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可以持续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合理即可) (3)先胀大后变瘪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8. (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择下图中的部分仪器完成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实验。
(1)仪器h的名称是 。
(2)利用上图仪器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制取该气体需要的仪器有 (填字母)。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 (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瓶口。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中考新考法·思路与方法)通过以上实验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
(将字母排序)。
a. 设计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b. 验证得到的气体是否为所要制取的气体
c. 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18. (1)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cdefg (3)磨砂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 (4)cab
19. (中考新考法·项目式探究)(6分)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主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红砖粉末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称量0.5 g红砖粉末,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分析交流】
(2)完善下列表格。
步骤Ⅰ 现象 步骤Ⅲ 现象 步骤Ⅴ 现象 步骤Ⅵ 结果 实验结论
带有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 称得红砖粉末的 质量为 g 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步骤Ⅱ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步骤Ⅵ的目的是 。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红砖粉末各0.5 g,再分别加入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0 mL氧气的时间, 数据如下:
种类 二氧化锰粉末 红砖粉末
10%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5 mL 5 mL
时间 10 s 60 s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时选用二氧化锰粉末,而不选用红砖粉末的原因是 。
19. (1)质量和化学性质 (2)复燃 0.5 (3)过氧化氢水+氧气 (4)证明红砖粉末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不变 (5)相同条件下,二氧化锰粉末的催化效果较红砖粉末好(合理即可)
【解析】(1)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叫作催化剂。(2)由实验结论可知,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则步骤Ⅲ、Ⅴ中有氧气生成,故会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再结合(1)可知,步骤Ⅵ中称得红砖粉末的质量应为0.5 g。(3)步骤Ⅱ中过氧化氢在红砖粉末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4)步骤Ⅵ可通过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是否改变来判断其是否为该反应的催化剂。(5)相同条件下,二氧化锰粉末的催化效果较红砖粉末好,故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时选用二氧化锰粉末,而不选用红砖粉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人教九上化学第一、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传统文化情境 工艺制作 下列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中,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 酿酒 B. 剪纸 C. 木雕 D. 刺绣
2. 下列物质中,通常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
A. 氯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锦鲤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的氧气( )
A. 极易溶于水 B. 支持燃烧
C. 可供给呼吸 D. 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一定量液体
D. 处理实验废液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食醋 B. 高锰酸钾 五氧化二磷
C. 海水 红磷 D. 稀有气体 酸奶
6. 关注实验安全,规范实验操作。下列做法符合实验规范的是( )
A. 酒精灯中酒精洒落导致失火,应该迅速用水浇灭
B. 实验试剂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C. 烫伤时,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烫伤膏
D. 实验室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7. 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变为液氧,发生化学变化
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质量分数约为78%
C. 臭氧层的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
D. 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8. 下列叙述中,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酒精用作燃料——酒精具有助燃性
B. 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D. 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艇体的气囊——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汞在空气中加热,部分银白色固体变成红色粉末
D.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0. 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类型
B.化学反应类型
C.可加热仪器
D.物质的分类
11. 如图是小亮同学对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梳理,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放入集气瓶口,后点燃酒精灯
B.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C.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粉
D. 动植物体的腐烂是缓慢氧化的过程
12. (中考新考法·装置创新)图1为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装置,图2是同学们设计的创新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实验时取少量红磷能节约试剂,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C. 可用铜粉替代红磷完成图2实验
D. 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结果更准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中考新考法·连线)(5分)仿照示例,把实验仪器与其仪器名称和仪器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14. (5分)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共识。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中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外,还包括下列的
(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可吸入颗粒物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飘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填字母)。
A. 鼓励开燃油私家车出行
B. 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等
C. 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3)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组装了小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用于监测当地某日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相关数据如图。
①当日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
②请选择其中一种污染物: ,并列举其来源: (写一种)。
15. (中考新考法·数字化实验)(5分)初中化学实验中常常用到蜡烛,请根据以下有关蜡烛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分别用干燥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壁观察到 。
(2)实验2中:①放入蜡烛前密闭容器内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
②蜡烛的熄灭时间在 点(填字母)。
③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燃烧时氧气参与了反应,依据是 。
16. 日常生活情境 食醋 (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食醋是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制作原料为高粱、玉米等。将原料酿成醋需要大致经历碎料、蒸料、发酵、淋醋等步骤。食醋中的醋酸有酸性,会与水壶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同时,食醋中的醋酸还可以和白酒中的酒精发生反应,生成有香味的物质,炖肉的时候放入适量的食醋和白酒可以增添食物的香味。
(1)碎料即将原料粉碎,在此过程中只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打开食醋的瓶盖,可以闻到有酸味,说明食醋具有挥发性,挥发性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利用食醋的化学性质,可用来 (写一种)。
17. (中考新考法·装置创新)(6分)下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①与实验1不相关的实验图标是 (填字母)。
②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将红热的木炭,由上而下 (填“缓慢”或“快速”)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实验2中,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写出该实验发生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装置的优点是实验简便,安全,不用另外加水,且 。
(3)实验3中,已知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使硫粉燃烧,则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为 ,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主要目的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8. (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择下图中的部分仪器完成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实验。
(1)仪器h的名称是 。
(2)利用上图仪器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制取该气体需要的仪器有 (填字母)。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 (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瓶口。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中考新考法·思路与方法)通过以上实验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
(将字母排序)。
a. 设计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b. 验证得到的气体是否为所要制取的气体
c. 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19. (中考新考法·项目式探究)(6分)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主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红砖粉末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称量0.5 g红砖粉末,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分析交流】
(2)完善下列表格。
步骤Ⅰ 现象 步骤Ⅲ 现象 步骤Ⅴ 现象 步骤Ⅵ 结果 实验结论
带有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 称得红砖粉末的 质量为 g 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步骤Ⅱ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步骤Ⅵ的目的是 。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红砖粉末各0.5 g,再分别加入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0 mL氧气的时间, 数据如下:
种类 二氧化锰粉末 红砖粉末
10%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5 mL 5 mL
时间 10 s 60 s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时选用二氧化锰粉末,而不选用红砖粉末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