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人教九上化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2.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倡的做法是( )
A.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B.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C. 刷牙时不关水龙头 D. 景观用水大量使用自来水
3. 用 、、 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4. 下列净水方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过滤 B. 杀菌消毒 C. 静置 D. 吸附
5.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与O2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
A. 2H B. H2 C. 2CO D.
6. 硫酸铅(PbSO4)常用于制造蓄电池,已知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和-2,则PbSO4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4 C. +2 D. -2
7. 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密度比空气大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点燃试管中的氢气,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D. 氢气燃烧生成的水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分类的角度看:天然水可以分为软水和硬水
B. 从物质构成的角度看:冰、水、过氧化氢是同一物质
C. 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 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看:水的电解和蒸发没有本质区别
9.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 Al3+: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B. SO2: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2Fe:表示2个铁元素
D. :表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0. 山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山药中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关于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21个氢分子 B. 只含有非金属元素
C. 由72个原子构成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 日常生活情境 产品标签 某品牌矿泉水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矿泉水属于混合物
B. 偏硅酸(H2SiO3)属于氧化物
C. 该矿泉水不可能是通过蒸馏得到
D. 硫酸镁的化学式为MgSO4
12. 如图是净化某河水的流程,下列有关该净水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静置过程中加入的a物质可能是明矾
B. 操作①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C. 该净水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化学性质
D. 自来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 (6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氖元素: ;
②2个铁离子: ;
③4个氮气分子: ;
④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2)现有四种化学符号:a.2CO2;b.Cu2+;c.3C;d.Cl2。
①c表示 ;
②四种化学符号中可以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填字母)。
14. 日常生活情境 鱼缸养鱼 (4分)鱼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的观赏动物,鱼缸养鱼有门道。
(1)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作消毒剂,所以自来水不宜直接用来养鱼,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其化学式为 。
(2)为保证鱼的正常生活,可用过氧化钙给鱼缸增氧。过氧化钙中钙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和-1,其化学式为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除了添加试剂,还可以在鱼缸中养一些绿色水草补充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其原理是 。
主题情境 太空舱中的水之“谜”
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生活需要氧气、水等生命资源,在太空中应如何得到这些物质呢?
请完成第15~16题。
15. (4分)水是维持航天员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如图是空间站中水的简易循环图。
(1)由图可知该空间站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
(2)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经收集系统至反应器后可转化为水,该过程常用分子筛收集,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结构类似于活性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利用分子筛收集时体现了其具有吸附性
B. 分子筛收集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可作为饮用水,从微观角度来看,冷凝时发生变化的是 。
(4)航天员的尿液经过净化后可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净化的步骤之一是采用蒸馏对其中成分进行分离,蒸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中各成分的 不同。
16. (5分)水还可以通过空间站的水电解系统产生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
(1)如图是空间站电解水时的微观图示,图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最小的微观粒子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后同),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中考新考法·跨物理压强)在空间站电解水,所产生的气泡不能从水中逸出的原因是 。
(3)电解水获得氧气后,需通过反渗透膜将其与水分离,这层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其他分子则会被阻挡,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反渗透膜的净水原理与
(填实验操作名称)原理相似。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7. (6分)下列实验中均用到了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水在实验中的作用
(1)实验甲中水的作用是 。
(2)实验乙中水的作用是 。
Ⅱ.水的净化实验
(3)实验丙为了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液体应该从 (填“a”或“b”)口通入,经过该装置净化的河水中 (填“有”或“没有”)可溶性杂质。
(4)实验丁是水的净化方法之一,操作名称为 。通过该操作所得的水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8. (8分)老师带领班级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电解水实验的学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实验前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3)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与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速率较快。
(4)老师告诉同学们,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不同及实验过程中设置的电源电压不同都会影响电解水反应的速率。为弄清楚不同变量对本实验具体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设计】化学小组同学用原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
【进行实验】
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选择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电解水实验结果的影响 (铂为电极,电压为9 V,通电时间为5分钟)
NaOH溶液的浓度(%) H2的体积(mL) O2的体积(mL) 体积比
0.5 1.08 0.5 2.16∶1
1 2.83 1.32 2.14∶1
5 8.16 4.06 2.01∶1
10 18.17 8.92 2.04∶1
①NaOH溶液浓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
②除了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体积的多少,还可以通过测定
的方法比较电解水产生气体的快慢。
Ⅱ.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选择不同的电源电压进行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不同电源电压对电解水实验结果的影响 (NaOH溶液的浓度为5%,铂为电极,通电时间为5分钟)
电源电压 H2的体积(mL) O2的体积(mL) 体积比
3 1.32 0.62 2.13∶1
6 5.15 2.5 2.06∶1
9 8.16 4.06 2.01∶1
12 12.9 6.4 2.01∶1
15 X 8.5 2.04∶1
①电源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
②请根据表中其他数据分析丢失的数据X为 。
【实验反思】上述两个表中数据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均略大于2∶1,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 氢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 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氧气
C. 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9. 传统文化情境经典篇目 (3分)《本草纲目》中有如下描述:“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其中“苦酒”指的是食醋,其有效成分是乙酸(CH3COOH)。
(1)一个乙酸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人教九上化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1. B
2.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倡的做法是( )
A.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B.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C. 刷牙时不关水龙头 D. 景观用水大量使用自来水
2. B
3. 用 、、 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3. C
4. 下列净水方法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过滤 B. 杀菌消毒 C. 静置 D. 吸附
4. B
5.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与O2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
A. 2H B. H2 C. 2CO D.
5. B
6. 硫酸铅(PbSO4)常用于制造蓄电池,已知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和-2,则PbSO4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4 C. +2 D. -2
6. C
7. 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密度比空气大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点燃试管中的氢气,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D. 氢气燃烧生成的水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7. C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分类的角度看:天然水可以分为软水和硬水
B. 从物质构成的角度看:冰、水、过氧化氢是同一物质
C. 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 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看:水的电解和蒸发没有本质区别
8. A
9.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 Al3+: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B. SO2: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2Fe:表示2个铁元素
D. :表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9. A
10. 山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山药中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关于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21个氢分子 B. 只含有非金属元素
C. 由72个原子构成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 B
【解析】薯蓣皂素由薯蓣皂素分子构成,一个薯蓣皂素分子中含有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A说法错误;薯蓣皂素中所含碳、氢、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B说法正确;一个薯蓣皂素分子由72个原子构成,C说法错误;薯蓣皂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7)∶(1×42)∶(16×3)=54∶7∶8,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说法错误。
11. 日常生活情境 产品标签 某品牌矿泉水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矿泉水属于混合物
B. 偏硅酸(H2SiO3)属于氧化物
C. 该矿泉水不可能是通过蒸馏得到
D. 硫酸镁的化学式为MgSO4
11. B
12. 如图是净化某河水的流程,下列有关该净水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静置过程中加入的a物质可能是明矾
B. 操作①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C. 该净水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化学性质
D. 自来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12.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 (6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氖元素: ;
②2个铁离子: ;
③4个氮气分子: ;
④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2)现有四种化学符号:a.2CO2;b.Cu2+;c.3C;d.Cl2。
①c表示 ;
②四种化学符号中可以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填字母)。
13. (1)①Ne
②2Fe3+
③4N2
④O5
(2)①3个碳原子
②d
14. 日常生活情境 鱼缸养鱼 (4分)鱼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的观赏动物,鱼缸养鱼有门道。
(1)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作消毒剂,所以自来水不宜直接用来养鱼,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其化学式为 。
(2)为保证鱼的正常生活,可用过氧化钙给鱼缸增氧。过氧化钙中钙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和-1,其化学式为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除了添加试剂,还可以在鱼缸中养一些绿色水草补充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其原理是 。
14. (1)ClO2
(2)CaO2
O2
(3)绿色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主题情境 太空舱中的水之“谜”
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生活需要氧气、水等生命资源,在太空中应如何得到这些物质呢?
请完成第15~16题。
15. (4分)水是维持航天员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如图是空间站中水的简易循环图。
(1)由图可知该空间站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
(2)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经收集系统至反应器后可转化为水,该过程常用分子筛收集,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结构类似于活性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利用分子筛收集时体现了其具有吸附性
B. 分子筛收集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可作为饮用水,从微观角度来看,冷凝时发生变化的是 。
(4)航天员的尿液经过净化后可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净化的步骤之一是采用蒸馏对其中成分进行分离,蒸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中各成分的 不同。
15. (1)3(或三)
(2)A
(3)水分子间的间隔
(4)沸点
16. (5分)水还可以通过空间站的水电解系统产生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
(1)如图是空间站电解水时的微观图示,图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最小的微观粒子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后同),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中考新考法·跨物理压强)在空间站电解水,所产生的气泡不能从水中逸出的原因是 。
(3)电解水获得氧气后,需通过反渗透膜将其与水分离,这层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其他分子则会被阻挡,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反渗透膜的净水原理与
(填实验操作名称)原理相似。
16. (1)H2O
H、O
水氧气+氢气
(2)在微重力的空间站中,压强差不再明显,浮力无法体现
(3)过滤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7. (6分)下列实验中均用到了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水在实验中的作用
(1)实验甲中水的作用是 。
(2)实验乙中水的作用是 。
Ⅱ.水的净化实验
(3)实验丙为了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液体应该从 (填“a”或“b”)口通入,经过该装置净化的河水中 (填“有”或“没有”)可溶性杂质。
(4)实验丁是水的净化方法之一,操作名称为 。通过该操作所得的水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7. (1)吸收二氧化硫,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2)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b有
(4)蒸馏纯净物
18. (8分)老师带领班级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电解水实验的学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实验前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3)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与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速率较快。
(4)老师告诉同学们,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不同及实验过程中设置的电源电压不同都会影响电解水反应的速率。为弄清楚不同变量对本实验具体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设计】化学小组同学用原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
【进行实验】
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选择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电解水实验结果的影响 (铂为电极,电压为9 V,通电时间为5分钟)
NaOH溶液的浓度(%) H2的体积(mL) O2的体积(mL) 体积比
0.5 1.08 0.5 2.16∶1
1 2.83 1.32 2.14∶1
5 8.16 4.06 2.01∶1
10 18.17 8.92 2.04∶1
①NaOH溶液浓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
②除了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体积的多少,还可以通过测定
的方法比较电解水产生气体的快慢。
Ⅱ.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选择不同的电源电压进行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不同电源电压对电解水实验结果的影响 (NaOH溶液的浓度为5%,铂为电极,通电时间为5分钟)
电源电压 H2的体积(mL) O2的体积(mL) 体积比
3 1.32 0.62 2.13∶1
6 5.15 2.5 2.06∶1
9 8.16 4.06 2.01∶1
12 12.9 6.4 2.01∶1
15 X 8.5 2.04∶1
①电源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
②请根据表中其他数据分析丢失的数据X为 。
【实验反思】上述两个表中数据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均略大于2∶1,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 氢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 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氧气
C. 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
18. (1)水氢气+氧气
(2)增强导电性
(3)负
(4)【进行实验】Ⅰ.①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速率越快
②收集等体积气体所用时间
Ⅱ.①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电源电压越大,电解水速率越快
②17.34 【实验反思】C
【解析】(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前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增强导电性,加快反应速率。(3)分析图示信息,相同时间内,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说明负极产生气体速率较快。(4)【进行实验】Ⅰ.①分析表格数据,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产生气体的体积越多即电解速率越快。②还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气体所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电解水产生气体的快慢。Ⅱ.①分析表格数据,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电源电压越大,产生气体体积越多,说明电解水速率越快。②分析表格数据,X的值为8.5×2.04=17.34。【实验反思】氢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A错误;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导致产生氢气、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B错误、C正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9. 传统文化情境经典篇目 (3分)《本草纲目》中有如下描述:“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其中“苦酒”指的是食醋,其有效成分是乙酸(CH3COOH)。
(1)一个乙酸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9. (1)8
(2)60
(3)解:×100%=40%
答: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