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动物通过繁殖延续后代。
2.通过观察、分类活动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主要认识卵生和胎生。
3.在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归纳推理的能力,学习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与交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4.养成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善于赏识、欣赏他人的优点。
2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
(1)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对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用不同的标准来给动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了昆虫和哺乳动物、鸟类等的外部特征。
(2)对一些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一些了解,但是不知道科学的名称。
2.能力方面:学生已有的经验可能知道某一种动物是怎样繁殖的,但是他们不能找到相关同类的动物的繁殖相似之处来归纳出一类的动物的繁殖方式,本课尝试对学生进行归纳的思维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始初步尝试学习与他人及小组成员合作与交流,学习客观地进行评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主要认识卵生和胎生。
2.初步学习归纳推理的能力,学习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与交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根据问题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养成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认识繁殖,揭示课题
(目标:初步认识蝴蝶的生命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渗透生命教育)
1.谈话:看蝴蝶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
估计学生能想到其中的某一个阶段,如毛毛虫、卵、蛹,但很难把四个阶段按顺序说出来。
2.看视频,回答问题
分段看视频,指名回答问题后板书。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有意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同时渗透生命过程的教育)
师板书。
讲解:什么是繁殖:像中华虎凤蝶这样,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在生命结束之前,要产生自己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繁殖。(板书:繁殖)
揭示课题:繁殖作用使生物几十亿年来生生不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渗透生命的意义)
再提问: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给动物分类的时候,中华虎凤蝶属于哪种动物?(昆虫)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昆虫?
它们的生命过程和中华虎凤蝶是不是一样呢?
活动2【讲授】二、认识昆虫的繁殖方式及生命过程
(目标:认识什么是胎生;初步了解归纳推理的方法,并应用推理方法进行判断;学会倾听,公正评价,积极与人合作、交流)
1、认识昆虫的生命过程
要求:独立思考
(1)看书38页观察1和观察2,思考:书中有哪些昆虫,它们的生命过程是怎样的?(用笔画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习独立思考,还是有目的地进行观察,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
(2)汇报
要求:按要求有条理地进行汇报。
策略:教师在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有具体内容:如是否流利、准确,是否有条理;声音是否洪亮等。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怎样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教育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同时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2.认识昆虫繁殖后代的方法
(1)PPT出示同伴交流要求:
①哪些昆虫繁殖后代的方法与中华虎凤蝶一样?哪些昆虫和它们繁殖后代的方法不一样?
②这些昆虫繁殖后代的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有,请标记出来。
③在交流过程中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者有什么问题,把它们也写出来。
(2)同伴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倾听,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3)学生汇报。
①要求:每组同学先交流,再汇报。
策略:
汇报前,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认真交流的同伴进行表扬和鼓励。汇报后,及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是再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乐于与人分享,互帮互学。)
②希望学生发现:昆虫的生命历程是不一样的。
希望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昆虫有蛹的阶段,有的没有。(如果生没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并进行提问)
(设计意图:在认识昆虫的生命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希望学生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进行学习)
③讲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幼虫与成虫。
在完全变态的过程中,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的差异非常大,幼虫还要经历蛹的阶段才能成为成虫。蝴蝶,蝇,蛾等昆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完全变态的过程。在不完全变态的过程中,昆虫会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与成虫的差异不大,幼虫不经历蛹的阶段就能成为成虫。
(设计意图:善于观察和比较,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④生说一说哪些昆虫是完全变态,哪些昆虫是不完全变态。
(4)第二个问题:这些昆虫繁殖后代的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希望学生发现这些昆虫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卵。
讲解:这种繁殖后代的方法叫做卵生。
板书:卵生
3.归纳总结昆虫的繁殖方式
(1)讲解: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推理
PPT提示:
菜粉蝶是卵生的,蚕是卵生的,蜻蜓是卵生的……
菜粉蝶、蚕、蜻蜓……都是昆虫,
所以昆虫是卵生的。
板书:昆虫
(2)指名说推理过程。
(3)同伴互相说一遍。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认真倾听和帮助同伴的小组
(设计意图: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推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乐于帮助同伴进行学习)
活动3【活动】三、归纳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
(目标:认识什么是胎生,应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探究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养成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习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感受生命的伟大与顽强。)
1.认识什么是胎生。
(1)提出问题:上学期我们还认识了哺乳动物,把你们知道的哺乳动物说一说。
(2)思考:看39也观察3中的哺乳动物是谁?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这些动物是繁殖后代的方法和昆虫一样吗?哪不一样?
估计学生会发现:它们的繁殖方式与哺乳动物不一样,它们是直接生的。
学生对于“胎生”一词比较陌生,讲解什么是“胎生”,并板书。
讲解:像海狮、羚羊这些动物一样,都是由动物妈妈直接生小狗、小猫,这样的生殖方式我们称为胎生。
2.出示视频,观察,视频中的哺乳动物动物用什么方式来繁殖后代
生观看,汇报:海豹和羚羊是胎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直观感受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感受生命的伟大与顽强,体会动物母爱的伟大)
3.小组探究:按照前边昆虫的方法总结哺乳动物的繁殖方法,总结出哺乳动物的繁殖方法,并把它填写在记录单上,小组成员分别叙述一次,然后推选代表。
教师巡视指导,充分掌握各小组学习情况。
在学生汇报前,对学生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交流比较好的小组,认真倾听小组其他成员看法的小组,认真思考记录的小组等等。
(设计意图:进一步学习归纳的方法,逐步养成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科学态度。)
4.互动展示:
(1)说一说你们用什么方法来总结哺乳动物的生命过程。
(2)评价。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
活动4【练习】四、回顾总结
目标: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1.PPT提示: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动物繁殖后代的方法。
2.提问:你还有什么收获?(重点从能力及态度方面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活动5【测试】五、应用测试
1.出示图片:蝙蝠、海豚、天牛、金龟子
判断这些动物用什么方法繁殖后代,并说出理由。
2.梳理方法:(以蝙蝠为例)
哺乳动物用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蝙蝠是哺乳动物;
所以蝙蝠用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3、按这样的方法判断其他几种动物的繁殖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有根据地推理判断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活动6【作业】六、拓展延伸
目标: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渗透爱护动物,珍惜生活环境的教育。
1、出示鸟类、鱼类、爬行类等动物的图片,谈话: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的动物,它们是我吗的邻居、朋友,有了它们,地球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我们认识它们,研究它们,正是为了更好地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希望大家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方法,查找资料,互相交流,看一看它们是用哪种方法繁殖后代的呢,并把调查结果分享给同伴、同学。
2思考:不管是昆虫还是哺乳动物,不管是卵生还是胎生,它们的生命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渗透爱护动物,珍惜生活环境的教育。把合作与分享带到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