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 聂耳曲
热/烈/庆/祝/中国/抗/日/胜/利/80/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演唱国歌,
找出国歌中经常出现的节奏
附点节奏
5 6 1 1 | 3 3 5 5 | 2 22 6 | 2 5 |...
. .
.
弱起节奏
弱起,重音在“来”字上,表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决心和行动
第一句歌词,同样也是号召同胞们要开始斗争
三连音节奏
三连音:一拍内,时值均等
节奏的作用
弱起、附点节奏以及三连音节奏的运用,使歌曲产生很大的推动力,更加紧张,富有张力
进行曲速度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以整步伐、壮军威、鼓士气的队列音乐
◎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
◎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
强音记号
全曲最高音,最强音,并伴有突然的休止。营造强烈的紧迫感,使得“危险”被强调
层层向上,像冲锋号,从力度变化中表现中华民族面对危机分期抗争的高昂斗志
国歌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
◎创作于1935年,为《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响起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义勇军进行曲》进行修改,版本为聂耳作曲,集体填词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为什么选这首歌为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背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内忧外患之下,民主、独立、反抗、斗争成为时代主题”
◎歌词:“起来”“奴隶”“血肉”“长城”等名词或动词构筑的整体,充实而具光辉
“最危险的时候”“前进”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浓缩了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不断淬炼的百年历史记忆,英雄的中华儿女在面对民族危亡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向压迫、侵略“我们”的“敌人”发出每个人内心的怒吼,召唤出强大的民族力量,最终拯救民族与危亡之际。
也正因为这种英勇无畏、不懈抗争的深刻历史记忆何强大精神力量,《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时期成为爱国主义象征何民族精神的体现,传唱大江南北,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确立为国歌。
读一读
热/烈/庆/祝/中国/抗/日/胜/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