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9-25 21:5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获取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互联网搜索——妙取素材”单元的起始课,学生需要明确“我眼中的非遗”单元项目主题与核心内容,本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及获取的多元化途径,培养其信息意识;通过官方渠道和网络工具查找并下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同时,在资源下载与分享环节强调版权规范和合法途径,帮助学生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甄别虚假信息的正确价值观,为其在数字化环境中理性参与和创新实践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本课面向初步学习系统性网络资源获取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基本的上网能力,能使用浏览器访问常用网站,但对网络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缺乏系统了解。多数学生曾使用搜索引擎,但仅限于输入简单关键词,常面临信息冗余、检索效率低的问题。
该年龄段学生偏好直观、互动性强的内容,对抽象概念兴趣较弱,教学需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他们在信息甄别方面能力较弱,往往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容易轻信检索结果。此外,由于数字环境差异,部分学生对专业数据库和权威网站较为陌生,更依赖社交媒体等渠道。
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搜索场景出发,通过对比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效果,引导其形成“按需选工具”的思维,并重点培养对权威信源的识别能力和版权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常见的获取网络资源的途径,知道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和网络工具有效地查找信息。
(2)通过动手实践,收集非遗素材,并将相关文字、图片等资源下载,具备使用数字资源的版权意识。
(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知道数据备份的必要性,理解不同备份方式的优缺点,能利用文件夹对下载的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和整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实践操作中搜集和整理非遗相关的各类素材。
(2)教学难点
在网络信息中辨别可靠资源,具备版权意识和合法使用网络资源的习惯。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支撑的资源
环节一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1 1. 播放中国剪纸等非遗项目短片或展示图片。 2. 提出问题:“这些精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网络途径获取?” 3. 引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的活动背景,发布本课任务:以“我眼中的非遗”为主题,查找并下载资源,为制作宣传作品做准备 学生活动1 1. 观看短片,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2. 头脑风暴:列举已知的资源获取方式(如百度、抖音、B站等)。 3. 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非遗宣传视频或图片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真实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环节二 新知探究
教师活动2 1. 引导比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直接访问网页”和“使用搜索引擎”两种方式的特点(速度、权威性等),并指导补充对比表格。 2. 引导关注权威来源:指导学生访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探索非遗地图,了解本省的非遗项目。强调官方平台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学生活动2 1. 小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讨论两种获取方式的优缺点,完成表格填充。 2. 实践操作:登录指定官网,浏览并查找感兴趣的非遗项目(如皮影戏、京剧等),了解其基本信息。 在线协作表格(腾讯文档等)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从经验出发,通过对比认识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适用场景,并学会优先选择权威信源,培养信息甄别能力。
教师活动3 1. 讲解示范:教师广播演示如何在中国非遗网下载文本,在VCG等图库下载图片(重点提示注意观察版权声明)。 2. 讲解规范:讲解并强调文件命名规范的重要性,示范命名规则:“非遗名称_类型_日期”(如:剪纸_图片_20250901.jpg)。 3. 提出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备份资源,分组讨论不同备份方式(如网盘、移动硬盘等)的优缺点。 学生活动3 1. 观察学习:观看教师演示,学习下载操作和版权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下载1-2张图片和一段文字介绍,并按要求规范命名,组内互查文件命名。 3. 小组讨论:讨论数据备份方式,完成分析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活动意图说明:强化实操能力,培养信息管理习惯。
环节三 实践巩固
教师活动4 1. 发布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继续完成“我眼中的非遗”资源包,至少包含1段文字、1张图片,并规范命名。 2. 巡视指导:巡视课堂,个别解答学生在下载、命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版权信息。 3. 引导拓展思考:提问“为什么非遗资料建议同时使用云存储+硬盘备份?” 学生活动4 1. 独立操作:根据探索阶段选定的主题,完成资源的查找、下载、命名和整理,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中。 2. 寻求帮助:就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或组员请教。 3. 思考回答:从便捷性和安全性角度思考双重备份的优势。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技能,提供拓展思考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深度思维空间。
环节四 总结拓展
教师活动5 1. 展示点评:选取1-2份优秀学生作业进行展示点评(肯定其主题明确、来源权威、命名规范)。 2.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核心知识链:明确任务 → 选择途径(搜索引擎/官网)→ 获取资源 → 规范命名 → 安全备份。 3. 拓展任务: 用二维码生成器,将非遗网址转为二维码分享。 学生活动5 1. 观摩学习:观看同学作品,听取教师点评,对照自身操作进行反思。 2. 回顾梳理:跟随教师回顾本课学习要点,形成知识体系。 二维码生成器网页、思维导图
活动意图说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布置拓展任务,延伸数字化应用领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