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保护关节,远离关节炎。下列关于关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杠杆的作用
B.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C.关节软骨和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D.关节腔分泌的滑液过多会导致关节炎
2.运动护膝(如图)紧密包裹膝关节,能有效降低受伤风险。护膝的作用类似关节结构中的(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囊 D.关节腔
3.如图是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投篮过程只有运动系统参与完成
B.在该动作中肘关节起到杠杆的作用
C.完成该动作需要骨骼肌提供动力
D.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肱二头肌先舒张再收缩
4.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屈肘、伸肘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B.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
C.骨骼肌牵引骨绕肘关节活动完成
D.体现了肘关节的牢固和灵活
5.飞盘运动深受青少年喜爱。由图1到图2抛出飞盘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飞盘运动中,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B.人体肱二头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抛出飞盘中,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D.抛飞盘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活动
6.仰卧起坐是解放军常规训练项目之一,其动作包括仰卧,两腿并拢,两手上举,利用腹肌收缩,两臂向前摆动,迅速形成坐姿;上体继续前屈,两手接触脚面,低头;然后还原成坐姿,如此连续进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腿并拢时,下肢的肌肉一定参与收缩和舒张
B.两手上举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C.两臂向前摆动时,起支点作用的只有肩关节
D.由仰卧变成坐姿时,腹部的肌肉一定参与收缩和舒张
7.2024年广州马拉松赛圆满收官,参与人数高达2万多名。下列有关跑步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跑步过程中主要由骨提供动力
B.骨骼肌的舒张能使骨改变位置
C.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D.仅需运动系统的参与即可完成
8.跳绳是一项有氧运动,经常跳绳能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促进生长激素分泌,青春期经常跳绳有助于生长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跳绳有关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关节和肌肉组成
B.摇绳时,骨骼肌收缩需要的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C.跳绳时需要手脚协调,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
D.跳绳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
9.AI控制技术能将传统文化中的扭秧歌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在一起。下图是运动中的机器人及其下肢部分结构模拟人体运动的示意图(编号①—⑤表示相关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骨骼肌,⑤模拟关节
B.机器人抬腿上场,②在④的牵动下围绕⑤活动,此时③处于收缩状态
C.舞动过程中,AI驱动机器人运动相当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
D.与机器人不同,人体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配合
10.下图是踝关节的X光片图,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人不慎扭伤(俗称崴脚)后会导致踝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关节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现象一定是骨折了
B.图中①是距骨形成的关节头,②是胫骨形成的关节窝
C.运动时姿势不当可造成①从②中滑脱,称为脱臼
D.运动前热身可以减少踝关节受伤的几率
二、综合题
11.截至2025年3月6日,中国女足在国际足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位列第17位,在亚足联排名中位列第4位;截至2025年3月29日,中国男足在国际足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位列第94位,在亚足联排名中位列第14位。作为运动员,长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对个人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极高。图甲为伸肘示意图,图乙为屈肘示意图,图丙为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骨骼肌由[ ](填序号)和肌腹构成。伸肘时,图乙中的⑤ (填“收缩”或“舒张”)。
(2)骨骼肌的收缩要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 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脱离正常的位置,发生错位,这叫 。某人患了关节炎,医生说其关节腔中的滑液有问题,原因是患者关节的[1] 发生病变。
(4)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使关节更灵活? 。
三、实验探究题
12.引体向上能测试身体肌肉力量发展水平,是中学生体质测试项目之一。
(1)引体向上(如图)需要人体的多组肌肉、 和关节协调配合完成。图中的肌肉都由 和肌腱组成。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身体向上拉起时吸气,还原时调整呼吸,整个过程中不可憋气,以保证为细胞提供充足的 参与呼吸作用,释放 维持运动。
(2)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引体向上困难的原因是肩背力量薄弱,启动困难。为了研究肩背训练干预对学生引体向上启动困难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实验前在同一年级中随机挑选60名身体健康、体态正常、引体向上启动 (填“成功”或“困难”)的男生作为受试者,分成2组,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干预。
②表1为两个组的训练安排:两组的实验人数均为 ;甲组的训练时间应为 ;
表1
组别 训练时间 人数 训练方式
甲组 ? ? 常规训练手段:正手握杠做引体向上起始动作,手臂伸直,身体保持稳定自然悬垂,用力尝试性上拉后衔接直臂悬垂。
乙组 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 组合式肩背训练:①哑铃后提拉②弹力带引体向上③爬绳④仰卧引体等。
③训练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
表2
组别 时间 测试项目
肩胛上拉(个) 反向耸肩(个) 引体向上(个)
甲组 实验前 2.27 3.37 0
实验后 3.27 4.6 0.17
乙组 实验前 2.33 3.93 0
实验后 9.33 12.17 2.4
由表2中数据可知,在这两种训练方式中,训练干预后引体向上能力增强,可见两种训练都有一定的效果。二者相比较, 组的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D C C A B A
1.B
【分析】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覆盖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关节囊分泌滑液,增强灵活性;关节腔含滑液。关节炎通常与关节囊病变有关。
【详解】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故A错误。
B.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故B正确。
C.关节软骨和滑液增强灵活性,牢固性由关节囊和韧带维持,故C错误。
D.滑液由关节囊分泌,关节腔不分泌滑液,故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详解】AB.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AB不符合题意。
C.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运动护膝可依靠紧实的包裹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避免膝关节因过度弯曲而受伤。因此,护膝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具有相似的作用,C符合题意。
D.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详解】A.人体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为运动提供能量。所以投篮过程不是只有运动系统参与完成,A错误。
B.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在投篮动作中,肘关节是连接上臂骨和前臂骨的部位,它能使前臂骨围绕其进行转动,起到支点的作用,而不是杠杆的作用,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完成投篮动作需要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C正确。
D.图中①屈肘到动作②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从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肱二头肌由收缩到舒张,D错误。
故选C。
4.B
【分析】(1)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可见,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A.人体的任何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神经系统就像人体的“指挥中心”,它接收来自身体各处的信息,然后发出指令,协调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从而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如手腕的屈和伸。所以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手屈肘和伸肘等动作,A正确。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是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比如,当我们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这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而不是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B错误。
C.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骼肌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屈肘、伸肘等动作就是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的,C正确。
D.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起着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使关节活动灵活自如。完成屈肘、伸肘等动作,既体现了关节囊等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又体现了关节软骨和滑液等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D正确。
故选B。
5.D
【分析】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
【详解】A.动物的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故A错误。
B.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肱二头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不同骨上,故B错误。
C.抛出飞盘中为伸肘,此时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故C错误。
D.抛飞盘时,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故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
【详解】A.两腿并拢时,需要下肢肌肉(如大腿内收肌群)的收缩来保持并拢状态。同时,肌肉的舒张也是肌肉活动的一部分,故A正确。
B.上举手臂(伸肘)时,肱三头肌是主动收缩的主要肌肉,而肱二头肌(屈肘肌)会舒张以配合动作,故B正确。
C.两臂向前摆动时,参与活动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故C错误。
D.由仰卧变成坐姿时,腹部的肌肉一定参与收缩和舒张,故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A.在跑步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骨骼肌的收缩,而不是骨,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时,能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使骨改变位置;而骨骼肌舒张时,骨的位置通常不会因骨骼肌的舒张而改变,B错误。
C.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包括跑步等运动。所以跑步运动的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为运动提供能量等。因此,仅靠运动系统不能完成跑步运动,D错误。
故选C。
8.A
【分析】(1)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起来,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
(2)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
【详解】A.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故A错误。
B.运动时,有机物可以通过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因此摇绳时,骨骼肌收缩需要的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故正确。
C.跳绳过程主要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才能使手脚协调,故C正确。
D.经过热身运动后可改善身体柔软度,可防止韧带、关节、肌腱扭伤和脱臼,并有助于技术潜能的发挥,故D正确。
故选A。
9.B
【分析】图一中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骨骼肌,⑤模拟关节。
【详解】A.①②是模拟骨,起杠杆作用;⑤是模拟关节,起支点作用;③和④是模拟骨骼肌,骨骼肌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A正确。
B.②模拟人体的下肢骨,在④(模拟骨骼肌)的牵动下围绕⑤(关节)进行活动。当抬腿时④收缩,因此此时③(另一块模拟骨骼肌)处于舒张状态,以配合完成抬腿动作,B错误。
C.舞动过程中,AI驱动机器人运动相当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AI控制技术模拟人体神经系统调节运动,C正确。
D.与机器人不同,人体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配合。人体运动需要能量供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作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10.A
【分析】图中①是距骨形成的关节头,②是胫骨形成的关节窝,
【详解】A.关节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现象不一定是骨折,也可能是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等情况。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只是轻微崴脚,并没有骨折,只是局部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损伤,就会出现疼痛、肿胀,故A错误。
B.在踝关节中,距骨与胫骨、腓骨共同构成关节,距骨上面的关节面与胫骨下端的下关节面相对应,通常可以认为①是距骨形成的关节头,②是胫骨形成的关节窝,故B正确。
C.运动时如果姿势不当,比如过度的内翻或外翻等,确实可能导致距骨(关节头)从胫骨形成的关节窝中滑脱出来,这种情况就叫做脱臼,故C正确。
D.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能够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得到预热,增加其灵活性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踝关节等关节在运动中受伤的几率,故D正确。
11.(1) ② 收缩
(2) 神经 组织细胞/线粒体
(3) 脱臼 关节囊
(4)适当的体育运动/补充关节营养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①肌腹,②肌腱,③骨骼肌,④肱二头肌,⑤肱三头肌。1关节囊,2关节腔,3关节头,4关节软骨,5关节窝,6关节面。
【详解】(1)骨骼肌由②肌腱和①肌腹构成。伸肘时,⑤肱三头肌收缩,②肱二头肌舒张。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3)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脱离正常位置发生错位,这叫脱臼。关节腔中的滑液由关节囊分泌,若关节腔滑液有问题,是关节的1关节囊发生病变。
(4)使关节更灵活的方式有:适量体育运动,可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还能促进关节腔内滑液分泌;补充关节营养,如摄入富含钙、胶原蛋白等的食物。
12.(1) 骨 肌腹 氧气 能量
(2) 困难 30 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乙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1)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肌肉和关节组成,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的收缩提供动力。引体向上需要人体的多组肌肉、骨和关节协调配合完成。图中的肌肉都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腹由肌细胞构成,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具有收缩的功能。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身体向上拉起时吸气,还原时调整呼吸,整个过程中不可憋气,以保证为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维持运动。
(2)为了研究肩背训练干预对学生引体向上启动困难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实验前在同一年级中随机挑选60名身体健康、体态正常、引体向上启动困难的男生作为受试者,分成2组,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干预。
②对照实验要保持单一变量,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所以两组的实验人数均为30名。甲组的训练时间应为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在这两种训练方式中,训练干预后引体向上能力增强,可见两种训练都有一定的效果。二者相比较,乙组的效果更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