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2.4《看一看》教学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分层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2.4《看一看》教学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分层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09:46:0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4. 看一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眼睛是视觉器官,能说出眼睛的基本外形,了解用眼睛可识别物体颜色、形状等特征,明确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眼睛与物体,初步建立“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能结合位置变化发现观察结果的不同。 探究实践:能安全观察自己与同学的眼睛,按顺序观察教室物品及花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小汽车并描述结果。 态度责任: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树立安全观察意识,激发用眼睛探索世界的兴趣,乐于分享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眼睛的外形与视觉功能;掌握“由外到内”等基本观察顺序;记住保护眼睛的方法。
难点:坚持按顺序观察物体;理解“不同位置观察小汽车结果不同”的空间差异;落实“不触碰眼睛”的观察安全。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与问题 1.导言:你喜欢“捉迷藏”吗?提问:“小朋友用什么发现了躲起来的同伴?没有它能找到吗?”2.引出主题:“眼睛是我们的‘观察神器’!(板书:看一看)今天我们就认识眼睛,学会用它‘看’出秘密!” 环节二、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眼睛。 1.观察自己的眼睛:“请拿出小镜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说眼睛是什么样子的?(提示:看正面)”,出示眼睛正面图:“黑黑圆圆的是瞳孔,周围是眼白,外面有眼皮!” 2.观察同学的眼睛:“和同桌面对面,轻轻歪头看对方眼睛的侧面,发现了什么?(引导:有眼睫毛、眼睛像小球)”,强调:“只看不动手哦!” 3.眼睛的功能:“用眼睛看看教室,你看到了什么?(引导说颜色、形状)”,出示 PPT 总结:“眼睛能看颜色(蓝柜子)、形状(圆钟表)、厚薄(厚字典)!” 4.小结: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我们用眼睛可以识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厚薄、大小等。 5.出示花生:“这颗花生,怎么看才全面?” 演示无序观察:“随便看一眼可不行!” 6.教观察顺序:“按‘由外到内’的顺序(出示顺序卡):先看外面的壳(颜色、纹路),再剥开看里面的花生米!” 7.分组实践:“每组拿花生,按顺序观察,说完‘我看到…’再传给下一个人!” 活动二:了解保护眼睛的做法。 1.播放护眼视频:画面展示做眼保健操、端正读书姿势、课间远眺、就医场景,提问:“视频里讲了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 2.梳理方法:PPT出示 4 张图,带领念儿歌:“眼保健操天天做,读书姿势要端正,课间远眺望远处,不舒服了找医生!” 3.即时检查:“现在大家的坐姿对不对?腰背挺直,书本离眼睛一尺远!” 4.看视频。 环节三、反思与评价 1.回顾反思:用眼睛看就是在观察。观察事物时,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等由外到内、顺序观察。 2.出示评价表:“看看自己做到了吗?”,符合的贴星星。 3.引导反思:“刚才观察花生时,我们用了什么顺序?用眼睛看就是在 ——(引导说‘观察’)”给得3颗星星的学生贴“观察小能手”贴纸,鼓励:“观察要讲顺序,眼睛要爱护哦!” 环节四、拓展与迁移 1.布置任务:“每组拿玩具小汽车,4 个同学分别站在汽车的前、后、左、右,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发现:“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不一样?(因为位置不同)”,出示 PPT:汽车不同位置的视图。 3.延伸任务:“回家站在书桌前、书桌后看自己的小玩具,明天分享发现!” 环节五、巩固与练习 1.填空题 (1)眼睛是我们的 器官,用它可以识别物体的 、形状、厚薄和大小。 (2)从正面看眼睛,黑黑圆圆的是 ,它周围白色的部分叫做眼白。 (3)观察物体时按顺序看更全面,除了由外到内,还有 等常见顺序。 (4)保护眼睛的好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天坚持做 、读书姿势要端正。 (5)站在不同地方看同一辆小汽车,看到的样子不同,是因为 不一样。 2.选择题 (1)捉迷藏时,我们能发现躲起来的小伙伴,主要依靠的器官是( )。 A.耳朵 B.眼睛 C.鼻子 D.嘴巴 (2)观察花生时,先看外面的壳再剥开壳看里面的花生米,这种观察顺序是( ) A.由内到外 B.由外到内 C.由上到下 D.由远到近 (3)下列做法中,能好好保护我们眼睛的是( )。 A.躺着看漫画书 B.课间远眺操场 C.长时间玩平板电脑 D.用脏手揉眼睛 (4)坐在小汽车的前面和侧面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汽车在移动 B.观察的位置不同 C.眼睛看不清楚 D.汽车颜色变了 3.判断题 (1)观察自己的眼睛时,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用手指碰一碰眼睛。( ) (2)观察花生时,随便看一眼和按“由外到内”的顺序看,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 ) (3)要是眼睛不舒服,应该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让他们带我们去看医生。( ) (4)坐在教室的前排和后排看黑板上的字,看到的大小和清晰程度是完全一样的。( ) 环节五、总结与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了眼睛的样子,知道它能看颜色、形状,学会了由外到内观察,还记住了保护眼睛的方法! 2.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3.作业布置:回家后按一定顺序观察自己的物体,把看到的特征告诉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4.看一看 眼睛的功能:看颜色、形状、厚薄、大小 观察顺序:由外到内、有上到下 爱护眼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游戏导入与实物观察贴合一年级学情,“由外到内看花生”的实操让观察顺序具象化,护眼儿歌与视频结合,学生记忆牢固,评价表反馈参与度高。 存在不足:约1/5学生观察眼睛时忍不住碰镜子(需反复提醒);不同位置看汽车时,部分学生难以清晰描述差异(空间认知薄弱);护眼方法的实操练习不足。改进措施:下次课前增加“镜子使用小训练”;用“前后左右贴标签”辅助汽车观察;课后布置“护眼小任务”(画眼保健操图),家校配合强化习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4课 看一看
第二单元 观察有方法
青岛版六三制(新教材)科学一年级上册
科学观念
知道眼睛是视觉器官,能说出眼睛的基本外形,了解用眼睛可识别物体颜色、形状等特征,明确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眼睛与物体,初步建立“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能结合位置变化发现观察结果的不同。
探究实践
能安全观察自己与同学的眼睛,按顺序观察教室物品及花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小汽车并描述结果。
态度责任
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树立安全观察意识,激发用眼睛探索世界的兴趣,乐于分享观察发现。
核心素养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实践
2
研讨与迁移
3
巩固与练习
4
总结与评价
5
情境与问题
我看到你的头了。
情境与问题
捉迷藏时,怎样发现小伙伴呢
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眼睛。
我们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探究与实践
看一看同学的眼睛
眼睛里黑黑圆圆的是……
探究与实践
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睫毛有什么作用呢?
探究与实践
看一看,教室里面有什么
探究与实践
看一看,教室里面有什么
我看到桌子上有一本厚厚的字典。
探究与实践
看一看,教室里面有什么
教室后面有蓝色的厨子。
探究与实践
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
我们用眼睛可以识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厚薄、大小等。
探究与实践
怎样用眼睛更好地观察物体
我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观察花生。
探究与实践
怎样用眼睛更好地观察物体
观察外部 观察内部
探究与实践
活动二:了解保护眼睛的做法。
探究与实践
活动二:了解保护眼睛的做法。
做眼保健操
读书姿势端正
探究与实践
活动二:了解保护眼睛的做法。
课间远眺
眼睛不舒服时要及时就医
探究与实践
活动二:了解保护眼睛的做法。
03 反思·评价
反思与评价
用眼睛看就是在观察。观察事物时,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等由外到内、顺序观察。
反思与评价
04 拓展·迁移
拓展与迁移
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一辆小汽车,描述观察结果。
05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眼睛是我们的 器官,用它可以识别物体的 、形状、厚薄和大小。
2.从正面看眼睛,黑黑圆圆的是 ,它周围白色的部分叫做眼白。
3.观察物体时按顺序看更全面,除了由外到内,还有 等常见顺序。
4.保护眼睛的好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天坚持做 、读书姿势要端正。
5.站在不同地方看同一辆小汽车,看到的样子不同,是因为 不一样。
巩固与练习
视觉
颜色
瞳孔
有上到下
眼保健操
观察位置
1.捉迷藏时,我们能发现躲起来的小伙伴,主要依靠的器官是( )。
A.耳朵 B.眼睛 C.鼻子 D.嘴巴
2.观察花生时,先看外面的壳再剥开壳看里面的花生米,这种观察顺序是( )
A.由内到外 B.由外到内 C.由上到下 D.由远到近
3.下列做法中,能好好保护我们眼睛的是( )。
A.躺着看漫画书 B.课间远眺操场 C.长时间玩平板电脑 D.用脏手揉眼睛
4.坐在小汽车的前面和侧面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汽车在移动 B.观察的位置不同 C.眼睛看不清楚 D.汽车颜色变了
B
巩固与练习
二、选择题
B
B
B
1.观察自己的眼睛时,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用手指碰一碰眼睛。( )
2.观察花生时,随便看一眼和按“由外到内”的顺序看,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 )
3.要是眼睛不舒服,应该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让他们带我们去看医生。( )
4.坐在教室的前排和后排看黑板上的字,看到的大小和清晰程度是完全一样的。( )
×
巩固与练习
三、判断题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4.《看一看》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
一、选择题
1.捉迷藏时能发现小伙伴,主要依靠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 )
A. 耳朵 B. 眼睛 C. 鼻子 D. 嘴巴
2.观察同学的眼睛时,能看到里面黑黑圆圆的部分是( )。
A. 眼白 B. 眼皮 C. 瞳孔 D. 眼睫毛
3.用眼睛观察花生时,按照“先看壳,再剥壳看花生米”的顺序,这是( )。
A. 由内到外 B. 由外到内 C. 由上到下 D. 由远到近
4.下列做法中,能保护我们眼睛的是( )。
A. 长时间看手机 B. 课间远眺窗外 C. 躺着看书 D. 用脏手揉眼睛
5.坐在小汽车的前面和侧面观察,看到的结果不一样,原因是( )。
A. 汽车在移动 B. 观察的位置不同 C. 眼睛看不清楚 D. 汽车形状变了
二、填空题
6.眼睛是我们的 器官,用它可以识别物体的 、形状、厚薄和大小。
7. 从正面看眼睛,里面黑黑圆圆的是 ,周围白色的部分是眼白。
8. 观察物体时,按顺序看能看得更全面,常见的顺序有由外到内、 等。
9. 保护眼睛的好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天做 、读书姿势要端正。
10. 站在不同位置看同一辆小汽车,看到的样子不同,这是因为 不同。
三、判断题
11.观察自己的眼睛时,为了看得清楚,可以用手轻轻触碰眼睛。( )
12.眼睛里的瞳孔是黑黑圆圆的,它能帮助我们看清东西。( )
13.观察花生时,随便看一眼和按“由外到内”的顺序看,结果是一样的。( )
14.眼睛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去看医生。( )
15.坐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看黑板上的字,看到的样子完全相同。( )
【能力提升】
四、简答题
16.请简要说说用眼睛按 “由外到内” 的顺序观察花生的过程,我们能看到花生的哪些特点?
17.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请写出 2 种做法,并说明为什么这些做法能保护眼睛。
五、综合题
18.小明和小伙伴在教室里观察玩具熊,他们分别站在玩具熊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记录了自己看到的画面: ①看到玩具熊的脸和两只耳朵 ②看到玩具熊的后背和尾巴 ③看到玩具熊的左胳膊和左边的脸 ④看到玩具熊的右胳膊和右边的脸
请根据描述回答问题:
(1)小明站在玩具熊的前面,他看到的是第( )个画面?站在后面的小伙伴看到的是第( )个画面。
(2)为什么 4 个小伙伴看到的画面不一样?
(3)如果想全面了解玩具熊的样子,应该怎么做?
19.科学课上,老师让大家观察自己的文具盒,完成观察任务:
(1)观察文具盒时,可以按什么顺序看?请写出一种顺序。
(2)用眼睛观察文具盒,你能发现它的哪些特点?(至少写 3 个,如颜色、形状等)
(3)观察结束后,为了保护眼睛,我们可以做什么?请写出 1 种做法。
参考答案
B
C
B
B
5. B
6.视觉;颜色
7. 瞳孔
8. 由上到下(或由远到近,合理即可)
9. 眼保健操
10. 观察位置
11.×
12. √
13. ×
14. √
15. ×
16.示例:过程:先看花生外面的壳,再剥开壳看里面的花生米。特点:花生壳是棕色的,有纹路;花生米是白色的,圆圆的,有花生仁的香味。
17.示例:① 课间远眺:长时间看书后远眺,能让眼睛休息,缓解疲劳;② 做眼保健操: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保护视力。
18.(1)①;② (2)因为他们站的观察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画面不一样。 (3)要站在不同的位置(前、后、左、右)观察玩具熊,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它的样子。
19.(1)示例: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 (2)示例:文具盒是蓝色的,长方形的,上面有卡通图案,是塑料做的,能打开装铅笔。 (3)示例:做一遍眼保健操(或远眺窗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