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2.5《听一听》教学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分层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2.5《听一听》教学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分层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09:56:27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5. 听一听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明确耳朵是听觉器官,能说出耳朵基本外形,知道用耳朵可听声音、辨物体和方向,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通过听声辨物、辨方向,初步建立“声音特征→判断依据”的逻辑,能结合声音差异区分物体,培养听觉判断能力。 探究实践:能通过听辨生活声音、瓶中物体、铃铛方向,规范参与听觉探究,准确描述声音特点与判断结果。 态度责任:养成爱护耳朵的良好习惯,树立听觉安全意识,激发用耳朵探索声音世界的兴趣,乐于分享听辨发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耳朵的外形与听觉功能(辨声、辨物、辨方向);记住 5 种保护耳朵的核心方法;理解“听也是观察”。
难点:准确判断声音的方向(空间感知薄弱);区分不同物体声音的细微差异;落实“捂耳闭口”等护耳实操规范。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与问题 1.玩“猜猜我是谁”游戏:“听听这是谁的声音?”(播放同学打招呼语音),提问:“用什么听到声音的?没有它能猜出是谁吗?” 2.引出主题:“耳朵是我们的‘声音探测器’!(板书:听一听)今天我们认识耳朵,解锁听声音的秘密!” 环节二、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耳朵。 1.观察耳朵外形:“拿出手电筒,看看同桌的耳朵,说说是什么样子的?(提示:正面看)”,2.出示PPT正面图:“有耳垂、耳廓、外耳道、耳屏。” 3.视频播放。 4.耳朵功能导入:“耳朵能听到什么?播放雨声、狗叫声音频,提问:‘这是什么声音?怎么知道的?’” 5.辨瓶中物体:“每组拿两个瓶子,摇一摇听声音(示范轻摇),说说哪个装石子、哪个装沙子?” 引导:“石子声音‘咚咚’脆,沙子声音‘沙沙’软!” 6.辨声音方向:“老师在教室前、后、左、右摇铃铛,你们用手指指声音来自哪里!” 出示方向卡,强调:“耳朵仔细听,手指快指向!” 7.小结功能: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我们用耳朵能听到多种多样的声音,能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能判断声音的方向。用耳朵听也是观察。 活动二:了解保护耳朵的做法。 1.播放护耳图片:画面展示捂耳闭口、控制耳机音量、单腿跳排水、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场景,提问:“图片讲了哪些护耳方法?” 2.梳理方法:带领念儿歌:“巨响捂耳又闭口,耳机音量别太够,进水单腿跳一跳,不舒服了快求救!” 3.填表拓展:“你还知道什么护耳方法?填在表格里(如‘不用尖东西抠耳朵’)!” 环节三、反思与评价 1.回顾反思:用耳朵辨别多种声音,就是用听的方法观察。 2.出示评价表:“看看自己做到了吗?”,符合的贴星星。 3.奖励贴纸:给得 3 颗星星的学生贴“辨声小能手”,鼓励:“耳朵要爱护,听声要仔细!” 环节四、拓展与迁移 1.布置任务:“看看人们看不清时戴眼镜,听不清时用什么?(出示助听器图片)” 2.生活拓展:“爷爷听不清时会用助听器,我们还能怎样听得更清楚?(引导:靠近听、安静听)” 环节五、巩固与练习 1.填空题 (1)耳朵是我们的 器官,能帮我们听到雨声、狗叫声等多种声音。 (2)耳朵能判断声音来自前、 、左、右四个基本方向。 (3)游泳后耳朵进水,可通过 跳的方法让水流出,保护耳朵。 (4)用耳朵听声音、辨物体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 的方法。 2.选择题 (1)玩“猜猜我是谁”游戏时,我们辨识同伴主要依靠的身体器官是( )。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嘴巴 (2)下列哪项是耳朵能完成的功能?( ) A.看到小狗的样子 B.听到闹铃声 C.闻到面包的香味 D.摸到尺子的长度 (3)摇装有石子和沙子的塑料瓶能区分它们,关键是因为( )。 A.声音特点不同 B.瓶子颜色不同 C.瓶子轻重不同 D.装的东西颜色不同 (4)能判断铃铛声音来自教室左面,是因为耳朵有( )的能力。 A.感知味道 B.辨别颜色 C.判断声音方向 D.触摸物体 3.判断题 (1)观察耳朵时,为了看清耳洞里面,可用笔尖轻轻拨开耳朵。( ) (2)读书声和狗叫声不一样,我们能靠耳朵分辨出来。( ) (3)戴着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调最大听得更清楚,对耳朵没伤害。( ) (4)坐在教室前排和后排听老师讲课,听到的声音方向都是前方。( ) (5)耳朵疼的时候,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去医院看医生。( ) 环节五、总结与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了耳朵的样子,知道它能听声、辨物、找方向,学会了护耳方法,还知道听也是观察! 2.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3.作业布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玩“听声辨物”游戏(摇家里的盒子,猜里面的东西)。
板书设计 5.听一听 耳朵的功能: 听声音(雨声、狗叫) 辨物体(石子 “咚咚”、沙子 “沙沙”) 找方向(前、后、左、右) 听 = 观察 爱护耳朵: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猜猜我是谁”导入贴合学情,听声辨物、辨方向实操让耳朵功能具象化,护耳儿歌与视频结合,学生记忆牢固,评价表反馈参与度100%。 存在不足:约1/4学生辨声音方向时易混淆左右;部分学生摇瓶子用力过猛(需反复提醒);护耳方法的实操演示(如单腿跳)不足。 改进措施:下次课前增加“左右方向小训练”;给瓶子贴“轻摇提示贴”;课后布置“护耳动作打卡”(画单腿跳),家校配合强化实操习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第5课 听一听
第二单元 观察有方法
青岛版六三制(新教材)科学一年级上册
科学观念
明确耳朵是听觉器官,能说出耳朵基本外形,知道用耳朵可听声音、辨物体和方向,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通过听声辨物、辨方向,初步建立“声音特征→判断依据”的逻辑,能结合声音差异区分物体,培养听觉判断能力。
探究实践
能通过听辨生活声音、瓶中物体、铃铛方向,规范参与听觉探究,准确描述声音特点与判断结果。
态度责任
养成爱护耳朵的良好习惯,树立听觉安全意识,激发用耳朵探索声音世界的兴趣,乐于分享听辨发现。
核心素养
情境与问题
玩“猜猜我是谁”游戏。
情境与问题
玩游戏时,我们是怎样辨识同伴的
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耳朵。
看一看,我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耳朵。
看一看,我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耳廓
ěr kuò
外耳道
wài ěr dào
耳垂
ěr chuí
耳屏
ěr píng
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耳朵。
探究与实践
听一听,生活中有哪些声音
探究与实践
听一听,生活中有哪些声音
雨声
闹铃声
读书声
狗叫声
探究与实践
听一听,生活中有哪些声音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探究与实践
辨一辨,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我摇一摇,你 能 听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猜是……
石子
沙子
探究与实践
辨一辨,声音来自什么方向
在不同的位置摇铃铛,指指声音来自哪个方向
探究与实践
我们用耳朵能听到多种多样的声音,能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能判断声音的方向。用耳朵听也是观察。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
探究与实践
活动二:了解保护耳朵的做法。
听到巨大声音,马上捂耳闭口
使用耳机时要控制音量和时长
耳朵进水时可以进行同侧单腿跳
探究与实践
活动二:了解保护耳朵的做法。
耳朵异常时要及时就医
生病时用药要遵医嘱
探究与实践
活动二:了解保护耳朵的做法。
我还知道其他保护耳朵的做法
反思与评价
用耳朵辨别多种声音,就是用听的方法
观察。
反思与评价
拓展与迁移
了解人们为了听得更清楚采用了哪些方法。
把手放到耳后
使用听诊器
拓展与迁移
1.耳朵是我们的 器官,能帮我们听到雨声、狗叫声等多种声音。
2.耳朵能判断声音来自前、 、左、右四个基本方向。
3.游泳后耳朵进水,可通过 跳的方法让水流出,保护耳朵。
4.用耳朵听声音、辨物体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 的方法。
巩固与练习
听觉

同侧单腿
观察
一、填空题
1.玩“猜猜我是谁”游戏时,我们辨识同伴主要依靠的身体器官是( )。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嘴巴
2.下列哪项是耳朵能完成的功能?( )
A.看到小狗的样子 B.听到闹铃声 C.闻到面包的香味 D.摸到尺子的长度
3.摇装有石子和沙子的塑料瓶能区分它们,关键是因为( )。
A.声音特点不同 B.瓶子颜色不同 C.瓶子轻重不同 D.装的东西颜色不同
4.能判断铃铛声音来自教室左面,是因为耳朵有( )的能力。
A.感知味道 B.辨别颜色 C.判断声音方向 D.触摸物体
B
B
巩固与练习
A
二、选择题
C
1.观察耳朵时,为了看清耳洞里面,可用笔尖轻轻拨开耳朵。( )
2.读书声和狗叫声不一样,我们能靠耳朵分辨出来。( )
3.戴着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调最大听得更清楚,对耳朵没伤害。( )
4.坐在教室前排和后排听老师讲课,听到的声音方向都是前方。( )
5.耳朵疼的时候,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去医院看医生。( )

×
巩固与练习

三、判断题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5.《听一听》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
一、选择题
1.玩“猜猜我是谁”游戏时,我们主要依靠哪个器官辨识同伴的声音?( )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嘴巴
2. 耳朵能帮助我们完成的事情是( )。
A. 看到花朵的颜色 B. 闻到饭菜的香味 C. 听到下雨的声音 D. 摸到石头的硬度
3. 塑料瓶里分别装着石子和沙子,摇一摇听声音就能区分,主要是因为( )。
A. 瓶子颜色不同 B. 声音特点不同 C. 瓶子大小不同 D. 重量不同
4. 听到打雷的巨大声音时,保护耳朵的正确做法是( )。
A. 用力捂住嘴巴 B. 捂耳并闭上嘴巴 C. 凑近听声音 D. 用手抠耳朵
5. 老师在教室后面摇铃铛,我们能判断声音来自后方,是因为( )。
A. 铃铛颜色不同 B. 观察位置不同 C. 耳朵能辨声音方向 D. 铃铛大小不同
二、填空题
6.耳朵是我们的 器官,用它能听到多种多样的声音。
7. 摇装着石子的瓶子,会发出 “咚咚” 的脆响;摇装着沙子的瓶子,会发出 “ ” 的软响。
8. 耳朵不仅能听声音,还能判断声音来自 、后、左、右等方向。
9. 保护耳朵很重要,比如耳朵进水时,可以做 跳的动作排水。
10. 用耳朵辨别声音的过程,也是一种 的方法。
三、判断题
11.观察自己的耳朵时,为了看得清楚,可以用铅笔尖抠耳洞。( )
1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我们能靠耳朵分辨出来。( )
13.长时间戴着耳机听大声的音乐,不会伤害耳朵。( )
14.坐在教室前排和后排听老师讲课,听到的声音方向不同。( )
15.耳朵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大人并去看医生。( )
【能力提升】
四、简答题
16.请简要说说用耳朵 “听声辨物” 的过程(以区分装石子和沙子的瓶子为例),耳朵能帮我们发现什么不同?
17.生活中我们要保护耳朵,请写出 2 种保护耳朵的做法,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五、综合题
18.小红和同学做“听声辨方向”的游戏,老师分别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摇铃铛,他们记录了判断结果:

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小红判断对了( )个位置,同学判断对了( )个位置。
(2)同学判断错误的是哪个位置?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判断错误?
(3)要准确判断声音的方向,耳朵需要怎样做?
参考答案
B
C
B
B
5. C
6.听觉
7. 沙沙
8. 前
9. 同侧单腿
10. 观察
11.×
12. √
13. ×
14. ×
15. √
16.示例:先拿起两个瓶子,分别轻轻摇晃,用耳朵仔细听声音。装石子的瓶子发出 “咚咚” 的脆响,装沙子的瓶子发出 “沙沙” 的软响。耳朵能帮我们发现两种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强弱不一样。
17.示例:①听到巨响时捂耳闭口,好处是能挡住巨大声音对耳朵的冲击,保护耳膜;②控制耳机音量和时长,好处是避免声音太大、听太久伤害听觉,让耳朵一直能听清声音。
18.(1)4;2
(2)后面和左面;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没仔细听,或者周围有其他声音干扰。
(3)要集中注意力,仔细听声音传来的方向,不受其他声音干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