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提高卷二(苏教版)
四、连线题(5分)
37.把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状态连起来。
橡皮
醋 固体
空气 液体
铅笔 气体
牛奶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五、简答题(7分)
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40分)
7.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21. [ A ] [ B ] [ C ] 22. [ A ] [ B ] [ C ]
23. [ A ] [ B ] [ C ] 24. [ A ] [ B ] [ C ] 25. [ A ] [ B ] [ C ] 26. [ A ] [ B ] [ C ]
六、综合题(1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A ] [ B ] [ C ] [ D]
三、判断题(10分)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七、综合题(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A ] [ B ] [ C ]
一、填空题(16分)
1. 2.
3. 4.
5. 6.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提高卷二(苏教版)
一、填空题(16分)
1.研究土壤的成分时,用手抓一抓土壤,会感觉土壤有点湿,用塑料袋装土壤时,塑料袋里可能会有水珠出现,这说明土壤里有___________。
2.将量筒放置在___________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___________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3.土壤的种类中,渗水性最好是___________。
4.___________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因为其中除了生物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5.像积木和尺子一样,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___________的物体称为固体。
6.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要___________用水。
二、选择题(40分)
7.将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石子 B.水分 C.空气
8.下列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的是( )。
A.收集落叶沤肥 B.给土壤浇水 C.施农家肥
9.捏泥人是我国古老的一门民间艺术。它以泥巴为主料,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小福同学要跟着“非常传承人”制作一个泥塑生肖龙来迎接2024年农历龙年的到来,应该选择( )作材料可能更合适。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10.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1号渗水最多,说明1号可能是( )。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11.土壤中常见的生物不包括( )。
A.蚯蚓 B.蚂蚁 C.猫
12.下列( )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A.塑料 B.陶瓷 C.石油
13.花生喜欢生长在疏松、透气、透水性好的土壤中,农场主应将花生种植在( )中。
A.黏质土 B.沙质土 C.壤质土
14.仙人掌耐旱、贫瘠、不喜潮湿,如图所示,它适应哪种土壤( )。
A.黏质土 B.沙质土 C.壤土
15.如图,把海水放入蒸发皿中加热,会看到白色物质析出,此白色物质是( )。
A.沙石 B.盐类物质 C.糖类物质
16.小红在学校洗手时,发现水龙头有时会滴水。她很好奇,这样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呢?为了找出答案,她应该选择( )来测量。
A.量筒 B.天平 C.温度计
17.下列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会出现的是( )。
A. B. C.
18.欢欢发现固体的石头、液体的水,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
A.有固定的形状 B.会流动 C.有质量
19.海水发苦发咸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不卫生 B.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盐 C.海水被污染了
20.下列关于海洋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总量丰富,可以随便使用
B.因为海洋水量巨大,不必防止海洋污染
C.应禁止过度捕捞渔业资源
21.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是( )。
A. B. C.
22.下列行为中,不能有效起到节约用水作用的是( )。
A.将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掉 B.洗菜水用来浇花 C.洗漱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
23.下列不是土壤“居民”的是 ( )。
A.蚂蚁 B.枯树枝 C.田螺
24.测量水体积常用的工具和单位是( )。
A.烧杯——千克 B.漏斗——升 C.量筒——毫升
25.下面关于固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有的软,也有的硬 B.固体都很重 C.固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6.下列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三、判断题(10分)
27.地球上水量丰富,但可供人们利用的水很少,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
28.《乌鸦喝水》的故事能告诉我们固体是有体积的。( )
29.不同的植物分别适应不同的土壤,例如水稻适应沙质土。( )
30.实验中发现黏质土最容易搓成小球,说明黏质土黏性最弱。( )
31.土壤形成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 )
32.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 )
33.在量取 10 毫升水的比赛中,小刚为了加快速度,将量筒拿起来倾斜倒水,只要最后读数正确就可以。( )
34.我们可以利用量筒来测量出不规则石子儿的体积。( )
35.地下水储量丰富,可以随意开采,不用担心。( )
36.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 )
四、连线题(5分)
37.把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状态连起来。
橡皮
醋 固体
空气 液体
铅笔 气体
牛奶
五、简答题(7分)
38.如何测量胡萝卜的体积?
39.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为了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我们可以怎么做?
六、综合题(12分)
40.小新的爷爷说:“旱季快到了,我把河水引到了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还适合养殖吗?”
小侦探们准备用量筒采集60mL的池塘水到学校观察。
(1)测量池塘水的体积时应该这样做:
一选,选择合适___________的量筒;
二___________,将量筒微微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让池塘水缓缓流入量筒内;
三看,读数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水的___________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持平。
(选填“凹”“凸”“平”“倾斜”“量程”“质量”“倒”“读”)
(2)如图,甲、乙、丙3人中,( )做得对。
A.甲 B.乙 C.丙
(3)量取60mL池塘水时,先往量筒中倒入池塘水,接近60mL时,应该( )。
A.用杯子继续小心倒入 B.用滴管取水逐渐滴加
(4)记录池塘水体积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用符号“ml”表示。
(5)小科用如图所示的杯子制作量筒。他先量取了 50mL的水倒入杯中
在杯壁上记下水面的位置A,然后用尺子紧贴杯壁,将A处到杯底平均分成
5份,这样就得到了10、20、30、40、50五个刻度线的位置。这种操作有
问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采集池塘水时需要注意的是( )。
A.请农场主帮助取水 B.池塘旁放置救生设施
C.远离污染严重的水域 D.小科小雪会游泳可以跳入池塘取水
七、实验探究题(10分)
41.科学课上,我们准备了一些土壤,对土壤进行了探究,请依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我们会发现纸巾湿了,这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___。
(2)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___。
(3)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颗粒较大的沉积在___________(选填“上面”或“下面”),水面上漂浮着动植物残体,将来会变成土壤中的___________。
(4)探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发现:黏质土渗水性___________,沙质土渗水性___________,壤土渗水性___________。(均选填“最好”“最差”或“较好”)
(5)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将烧杯中的土壤( )。
A.倒在花坛里 B.倒在垃圾桶里 C.倒在水槽里
参考答案
1.水
【解析】 当我们用手抓土壤感觉湿润,或者用塑料袋装土壤后出现水珠,都是土壤中水分存在的表现,这些水分可能来自雨水、灌溉水,也可能是土壤中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凝结而成,土壤中的水分能帮助植物吸收养分,还能让土壤颗粒结合在一起,所以土壤中含有水。
2.水平;平视
【解析】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俯视、仰视、斜视的读数都不准确。
3.沙质土
【解析】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
4.海洋;矿物
【解析】考查海洋的作用,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5.形状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固体,要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像积木和尺子一样,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的物体称为固体。
6.节约
【解析】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7.C
【解析】考查土壤的成分,看到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存在。
8.B
【解析】给土壤浇水的主要作用是为土壤补充水分,满足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缓解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它并不能直接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状况,只是起到了提供水分的作用,而不是对贫瘠土壤进行改良。所以给土壤浇水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
9.C
【解析】沙质土里面沙粒很多,摸起来粗糙,浇水后很快就会渗下去,而且捏的时候很难成团,一松手就散了,就像我们玩沙子时,很难用纯沙子捏出固定的形状,所以沙质土不适合做泥塑,A错误;壤土是沙子和黏土混合在一起的土壤,摸起来不粗不细,既能留住一些水,又不会太黏,虽然它比沙质土容易捏成团,但塑形效果不够好,捏复杂的生肖龙时容易变形,所以B错误;黏质土里面黏土很多,摸起来细腻滑溜,浇水后很黏,能牢牢地粘在一起,用它捏东西时,想捏成什么形状都很容易,比如捏龙的头、身体、爪子,都能固定住不变形,就像我们玩的橡皮泥一样好用,所以黏质土最适合做泥塑,C正确。
10.A
【解析】沙质土的颗粒较大,颗粒间的空隙也较大,所以保水性差,渗水性强。在土壤渗水性实验中,相同水量下,沙质土会比较快地让水渗下去,渗水较多。题目中 1 号渗水最多,符合沙质土渗水性强的特点,所以 1 号可能是沙质土,A选项正确。
11.C
【解析】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环境,蚯蚓和蚂蚁是土壤中常见的生物,猫不是土壤中常见的生物。故选C。
12.B
【解析】陶瓷是由黏土经过成型和烧结等工艺制成的材料。塑料虽然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制品,但它不是由黏土制造的。石油则是一种天然资源,主要用于能源和化工原料,与题目描述不符 。
13.B
【解析】沙质土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性强、透气性较好,保水性、保肥性差。沙质土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因此农场主应将花生种植在沙质土中。
14.B
【解析】沙质土颗粒粗、孔隙大,排水透气性极佳,且保水保肥能力弱,符合仙人掌耐旱、不喜潮湿的生长需求。黏质土保水保肥性强但排水差,易导致仙人掌烂根;壤土虽兼具透气性和保水性,但肥力较高,并非仙人掌最适宜的土壤类型。沙质土的疏松结构和快速排水性,能减少水分淤积,帮助仙人掌在干旱环境中存活。
15.B
【解析】海水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溶解有大量的盐类物质,像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镁等。当对海水进行加热蒸发操作时,水会受热变成水蒸气散发出去。而盐类物质的沸点远高于水,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着水分蒸发、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当达到饱和后,就会以固体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形成看到的白色物质。沙石并非海水中原本含有的成分,海水中也不存在糖类物质,所以析出的白色物质是盐类物质,应选B选项。
16.A
【解析】量筒是用于测量物体体积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水龙头滴水的水量。天平用来测量质量,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都不适合用来测量水量。
17.A
【解析】杯子中的水静止后水面都是平行的。
18.C
【解析】固体和液体均有质量,这是它们的共同物理性质。固体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液体会流动而固体通常不会流动,因此选项A和B不正确。
19.B
【解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最多的物质是盐。据计算,如果将地球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撒在地球表面,可铺成一个约40米厚的盐层。所以海水发苦发咸的主要原因是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盐。
20.C
【解析】 海洋资源总量丰富 ,但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并不可以随便使用。海洋水量巨大,但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了保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应该禁止过度捕捞渔业资源。
21.A
【解析】A选项是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构成。水滴象征水资源,人手托举水滴寓意人人动手节约水资源,地球变形代表保护地球生态,体现节水理念;
B选项是循环再生标志,用于标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包装等,和节水无关;
C选项并非国家节水标志,无对应通用节水类标识含义;
所以A选项符合国家节水标志的特征,答案选A选项。
22.A
【解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除了水污染之外,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洗菜水用来浇花、洗漱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能有效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将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掉会造成水污染。故选A。
23.B
【解析】枯树枝是植物的一部分,它已经死亡,不具备生命活动的特征。虽然枯树枝可能会落在土壤表面,最终会在土壤微生物等的作用下分解,但它本身不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不属于土壤 “居民”。
24.C
【解析】量筒是专门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它上面标有刻度,刻度较为精确,能够准确测量液体的体积。 毫升是常用的较小体积单位,在测量水等液体体积时,当体积较小时,常用毫升作单位。所以测量水体积常用的工具是量筒,单位可以是毫升,C选项正确。
25.A
【解析】 固体的共同性质是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固体有的软有的硬,比如糖块就是固体,有的软有的硬,固体不一定都是长方形,也不一定都很重,比如烟尘就很轻。
26.A
【解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积时,要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A。
27.√
【解析】地球上的总水量是非常丰富的,地球表面约 71% 被水覆盖。然而,这些水中约 97% 是海洋水,由于含盐量高,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约 2.53% 的淡水绝大部分又被固定在两极和高山的冰川中,难以利用;其余的大部分淡水是深层地下水等,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实际上,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0.26% 左右,而且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再加上水污染等问题,使得可供人们利用的水相对很少。 所以,为了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我们必须要节约用水。
28.√
【解析】《乌鸦喝水》的故事通过乌鸦将石子投进瓶子里,从而使水位上升来喝到水,展示了固体物质确实占有体积。
29.×
【解析】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不同种类的土壤因为各自的成分和性质不同,因而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比如水稻适应黏质土。
30.×
【解析】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实验中发现黏质土最容易搓成小球,说明黏质土的黏性最强。
31.√
【解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逐渐破碎,再经过生物、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32.√
【解析】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外力作用下,比如对一块橡皮泥施加压力进行揉捏,或者对一根铁丝进行弯折,它们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会发生改变。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本身的状态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仍然是固态,没有变成液态或气态等其他状态,其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的聚集状态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宏观上的外形和尺寸有所改变。
33.×
【解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正确的操作是将量筒放在平稳的桌面上进行测量,且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这是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读数的精确。拿起量筒倾斜倒水的操作会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影响实验结果。
34.√
【解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我们可以借助量筒来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待液面稳定后读数并记录结果。然后将石子直接放入直筒,待液面稳定再次读数记录,两次数值相减,即可得出石块体积。
35.×
【解析】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地下水虽然储量丰富,也不可以随意开采。
36.√
【解析】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等。
37.
【解析】固体的特点:有固定的形状,有质量,不会流动。液体的特点: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不易被压缩。气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可压缩等。橡皮、铅笔属于固体,醋、牛奶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
38.可以将胡萝卜切削,放入装满水的量杯中,收集排出的水,测量水的体积是多少,就是胡萝卜的体积。
【解析】可以运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9.①节约用水 ②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③推广节水科技 ④循环利用水资源
⑤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解析】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节约用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推广节水科技;循环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
40.(1)量程;倒;平;凹 (2)B (3)B (4)毫升 (5)有,杯子的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圆柱体 (6)A
【解析】(1)为避免溢出并获得精准读数,需选择恰当量程的量筒,池塘水应缓缓倒入量筒,量筒读数时须保持平衡,观察液面时应对准凹处。
(2)使用量筒的时候,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乙的操作正确。
(3)如果需要更精确的体积,接近目标体积时,需用滴管小心调节,以确保准确度。
(4)计算液体体积一般用液体体积单位,如升和毫升。量取液体时采用国际标准单位毫升(mL)。
(5)因为杯子的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圆柱体,手工刻度存在误差,等分尺度未必均匀,无法保证准确度,因此这种操作是不科学的。
(6)取水过程需确保安全并尽量避免环境污染影响,选择正确的方法尤为重要。因此A是正确的。
41.(1)水分 (2)空气 (3)分层;下面;腐殖质 (4)最差;最好;较好 (5)A
【解析】(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我们会发现纸巾湿了,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2)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中有分层现象,颗粒大的在最下层,颗粒小的在最上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将来会变成土壤中的腐殖质。
(4)根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
(5)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所以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将烧杯中的土壤倒在花坛里。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