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培优情境卷及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培优情境卷及参考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5 10: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培优情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主题情境:科学探索营
为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学校开展“科学探索营”活动。通过“基础闯关”“能力挑战”“阅读探秘”“表达创作”四大环节,解锁科学世界的语文密码,成为“科学小探索家”吧!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46分)
一、热身准备(10分)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词语(8分)
科学家们带着精密的仪器,深入yán jūn的沙漠,探索地下yán ceng的秘蜜。他们发现,沙漠深处竟藏着shén mì的地下河,河水清澈,能xǐ zào岩石。通过yán jiū,他们还了解到,这里的气候biàn huà与地球自转有关,这一发现让大家格外xīng fèn,纷纷记录下这一重要的kē xué成果。
2.语段中加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写法是______(2分)
A. 仪器 B. 秘蜜 C. 记录 D. 成果
二、能力挑战(36分)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潜水(qián qiǎn) 系鞋带(jì xì) 荧屏(píng pín)
即使(jí jì) 氛围(fēn fèn) 蝙蝠(biān biǎn)
2.画去句子中多音字的错误读音(3分)
爷爷说,他小时候常去田埂上捉家雀(què qiǎo)儿,还会用线系(xì jì)着小石子儿逗麻雀(què qiǎo)玩。
3. 完成字词练习(7分)
(1)选字填空,补充词语
【辩 辨】 ( )论 ( )别
【燥 躁】 干( ) 急( )
【驻 注】 ( )足 ( )意
(2)我发现每组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字还有______和______,可组词为______和______。
4. 选词填空(2分)
【发现 发明】
(1)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 )了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2)考古学家在古墓中( )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古代玉器。
5.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照例句,用设问句式写句子
例:什么是回声?回声就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改写句子(用“可以……可以……还可以……”)
例:在科技馆里,我们能看到机器人跳舞、3D电影、航天模型。
在科技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跳舞,可以看到3D电影,还可以看到航天模型。
在自然博物馆里,我们能看到恐龙化石、远古植物标本、海底生物模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2分)
(1)“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出自韩愈的《师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疑问;王充在《论衡》中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学习和提问的重要性;《尚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多提问才能增长见识,固执己见会局限思维。
(2)《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广泛涉猎、深入探究、认真思考、明确分辨、踏实践行,这正是科学探索应有的态度。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24分)
第三关 探秘之旅(24分)
神奇的萤火虫
夏日的夜晚,草丛间常会闪过点点微光,那是萤火虫在“点亮”自己的小灯笼。你知道吗?萤火虫的“灯笼”藏在腹部末端,那里有特殊的发光细胞,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而且这种光几乎不产生热量,被称为“冷光”。
萤火虫的“灯笼”可不只是用来照明的。雄萤火虫会通过闪烁不同的光信号,向雌萤火虫“表白”——有的闪三下停一秒,有的闪五下停两秒,就像在发送专属“电报”。如果雌萤火虫接受,就会用同样的节奏回应。
别看萤火虫体型小,它们的幼虫可是“肉食高手”。幼虫会潜伏在潮湿的草丛或泥土中,一旦发现蜗牛,就会悄悄靠近,用尖锐的口器注入毒素,让蜗牛失去知觉,再慢慢吸食蜗牛的体液。一只萤火虫幼虫一生能吃掉几十只蜗牛,是农业上的“益虫小卫士”。
萤火虫的寿命很短,成虫一般只能活1~2周。但它们依然努力发光、繁衍,不浪费短暂的生命。如今,由于环境变化,萤火虫的数量逐渐减少。科学家呼吁,我们要保护湿地、减少光污染,让这些“暗夜精灵”继续点亮夏夜。
不同地区的萤火虫还有独特的习性。比如,我国台湾的条背萤喜欢集体发光,成千上万只一起闪烁时,整个山谷像撒满了星星;而美洲的同步萤火虫,能让自己的闪光节奏完全一致,场面十分壮观。
小小的萤火虫,藏着这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是不是很神奇?
1. 萤火虫的“灯笼”藏在______,能将______转化为光能,这种光被称为______;雄萤火虫用______向雌萤火虫“表白”(4分)。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萤火虫幼虫以植物为食,是农业益虫。( )
(2)萤火虫成虫的寿命通常为1~2周。( )
(3)同步萤火虫能让闪光节奏完全一致。( )
3. 下列关于萤火虫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萤火虫的光几乎不产生热量
B. 条背萤喜欢集体发光
C. 幼虫会用毒素制服蜗牛
D. 环境变化对萤火虫数量没有影响
4. 第4自然段中“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5自然段列举台湾条背萤和美洲同步萤火虫的例子,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后,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请完成分类与回答(8分)
①萤火虫的“灯笼”有哪些作用?
②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萤火虫的神奇之处?
③作者为什么把萤火虫称为“暗夜精灵”?
④第3自然段详细写幼虫吃蜗牛,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分类(填序号)
针对部分内容提问:______ 针对全文提问:______ 针对写法提问:______
(2)选择一个问题回答:我选问题______,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提出一个新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30分)
第四关 创作展示(30分)
在科学探索中,你一定观察过有趣的事物(如蚂蚁搬家、含羞草闭合、冰块融化等)。请选择一个你观察过的科学现象,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写清楚观察过程和发现;②融入自己的疑问与思考;③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培优情境卷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46分)
一、热身准备(10分)
1. 答案:严峻;岩层;神秘;洗澡;研究;变化;兴奋;科学(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注意“严峻”的“峻”、“岩层”的“层”、“神秘”的“秘”等易错字书写)
2. 答案:B;秘密(2分,“秘蜜”字形错误,“蜜”指蜂蜜,与“秘密”(指不为人知的事)词义不符,正确写法为“秘密”)
二、能力挑战(36分)
1. 答案:潜水(qián√);系鞋带(jì√);荧屏(píng√);即使(jí√);氛围(fēn√);蝙蝠(biān√)(6分,每空1分,“系”表“打结”时读jì,“氛”读fēn,“蝙”读biān,避免声母、声调混淆)
2. 答案:画去“qu蔓x씓qiǎo”(3分,“家雀儿”是口语,“雀”读qiǎo;“系着”表“捆绑”,读jì;“麻雀”是书面语,“雀”读què,需准确区分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
3. 答案:
(1)辩;辨;燥;躁;驻;注(3分,每空0.5分,“辩论”用“辩”(言字旁,与言语有关),“辨别”用“辨”(刀字旁,与区分有关);“干燥”用“燥”(火字旁,与水分少有关),“急躁”用“躁”(足字旁,与情绪有关);“驻足”用“驻”(马字旁,与停留有关),“注意”用“注”(三点水,与关注有关))
(2)读音相同、偏旁不同(或“形近音同,意义不同”);示例:“抄”和“钞”;抄写;钞票(4分,前两空2分,后四空2分,举例合理即可,如“峰”和“锋”、“桂”和“挂”)
4. 答案:(1)发明;(2)发现(2分,每空1分,“发明”指创造新事物(如电灯),“发现”指找到已有事物(如古代玉器),结合语境选词)
5. 答案:
(1)示例:什么是回声?回声就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3分,用设问句式,先提出问题再回答,语句通顺、逻辑清晰即可)
(2)在自然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恐龙化石,可以看到远古植物标本,还可以看到海底生物模型。(3分,用“可以……可以……还可以……”句式,拆分原句中的并列事物,语句通顺即可)
6. 答案:
(1)人非生而知之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好问则裕;自用则小(6分,每空1分,准确默写名言,注意“裕”“自用”的书写)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分,每空1.2分,准确默写《礼记》中的句子,体现学习的五个步骤)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24分)
三、探秘之旅(24分)
1. 答案:腹部末端;化学能;冷光;不同的光信号(4分,每空1分,从短文第1、2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准确填空)
2. 答案:(1)×;(2)√;(3)√(3分,每空1分,(1)萤火虫幼虫以蜗牛为食,是肉食性;(2)短文第4自然段明确“成虫一般只能活1~2周”;(3)短文第5自然段提到“美洲的同步萤火虫,能让自己的闪光节奏完全一致”)
3. 答案:D(2分,短文第4自然段明确“由于环境变化,萤火虫的数量逐渐减少”,D项与文意不符)
4. 答案:不能删去(1分)。“一般”表示“通常、大多数情况”,在文中指萤火虫成虫大多数情况下能活1~2周,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如环境适宜时寿命稍长)(2分)。如果删去,就变成“萤火虫成虫只能活1~2周”,表述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1分)。“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不能删去(共4分)
5. 答案:通过列举台湾条背萤“集体发光”和美洲同步萤火虫“闪光节奏一致”的例子(1分),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不同地区的萤火虫有独特的习性”这一观点(1分),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萤火虫的多样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共3分)
6. 答案:(1)针对部分内容提问:①③;针对全文提问:②;针对写法提问:④(3分,每空1分,①③关注文中局部信息,②关注全文内容,④关注写作手法)
(2)示例1:选①;萤火虫的“灯笼”有两个作用:一是照明,二是雄萤火虫用不同的光信号向雌萤火虫“表白”(2分,结合短文第1、2自然段回答,准确即可)
示例2:选②;文章从“灯笼”的位置与作用、幼虫的食性、寿命特点、不同地区的独特习性四个方面介绍了萤火虫的神奇之处(2分,全面概括全文内容即可)
(3)示例:萤火虫的“冷光”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分,提出与文章内容相关、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即可)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30分)
四、创作展示(30分)
评分标准
1. 内容完整(12分):
清晰写清观察对象(如蚂蚁搬家)、观察过程(时间、地点、变化)和发现(如蚂蚁分工明确),融入疑问(如“蚂蚁为什么要把食物搬回巢穴?”)与思考(如“可能是为过冬做准备”),得10-12分;
写出观察对象和大致过程,但细节笼统,疑问与思考较简单,得7-9分;
内容偏离“科学现象观察”,或未体现观察过程,得0-6分。
2. 语言表达(12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蚂蚁像小小的搬运工”),得10-12分;
语句较通顺,有1-2个错别字,标点基本正确,得7-9分;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错误多,得0-6分。
3. 字数要求(6分):
不少于400字,得6分;
350-399字,得4-5分;
300-349字,得2-3分;
少于300字,得0-1分。
范文: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