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书法展示
一、请将下面的诗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横线上(3分)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每题1分)
1. 赠送(zèng zēng) 2. 凌乱(líng lín) 3. 喇叭(lǎ nǎ)
4. 振动(zhèn zhèng) 5. 歌吟(yín yíng) 6. 蟋蟀(shuài suài)
三、读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
1. 秋天的田野里,dào gǔ(______)金黄,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处处是fēng shōu(______)的景象。
2. 一阵秋风过后,梧桐叶像yóu piào(______)般飘落,给水泥道铺上了céng céng(______)金色的地毯。
3. 早晨的公园里,qīng liáng(______)的空气里飘着jú huā(______)的香气,叶片上的shuǐ zhū(______)闪着光。
4. 妹妹拿着彩色的画笔,在纸上huà xià(______)秋天的美景,还在旁边tián shàng(______)了自己的名字,样子认真又可爱。
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最适合形容《听听,秋的声音》中“秋的声音”的是( )
A. 嘈杂的 B. 细微的 C. 刺耳的 D. 沉闷的
2.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里“钥匙”的作用是( )
A. 打开秋天的大门 B. 打开果园的大门
C. 打开粮仓的大门 D. 打开公园的大门
3. 下列不属于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是( )
A. 荷尽已无擎雨盖 B. 霜叶红于二月花
C. 草长莺飞二月天 D. 萧萧梧叶送寒声
4. 遇到“熨帖”这个不懂的词语,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 先标记出来,读完课文后查字典 B. 直接跳过,假装没看见
C. 随便猜一个意思,继续往下读 D. 打断别人读书,立刻询问
5. “知有儿童挑促织”中“促织”指的是( )
A. 蝴蝶 B. 蟋蟀 C. 蜻蜓 D. 蚂蚱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每题3分)
1. 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可爱的小鸟在高高的树枝上唱着动听的歌。(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秋天的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景物。(用“有……有……还有……”补充句子)
秋天的公园里有很多美丽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
4.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8分)
1. 叶绍翁在《夜书所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夜捉蟋蟀的活泼场景;杜牧在《山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深秋枫林的绚烂。(4分)
2. 《秋天的雨》中,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__________;《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6分)
3. 苏轼在《赠刘景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朋友珍惜时光;刘禹锡在《望洞庭》里,把君山比作青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 《听听,秋的声音》中,秋的声音在______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_______里。(2分)
七、口语交际(6分)
莉莉:“秋天到了,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去果园摘苹果,你秋天最喜欢做什么事呀?”
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莉莉:“你为什么喜欢做这件事呢?”
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莉莉:“哇,听起来真好玩,下次我能和你一起去吗?”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 文段共有______个自然段?(2分)
2. 第3自然段中,地面和法国梧桐树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把“水泥道”比作什么?这个比喻体现了水泥道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文段,你觉得作者对水泥道抱着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句能看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秋日的果园
秋日的果园,是一座装满甜蜜的宝库。
走到果园门口,最先看到的是成片的苹果树。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有的还沾着晨露,阳光一照,亮晶晶的。伸手摘一个咬一口,脆生生的,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满是秋天的香甜。
往果园深处走,梨树林映入眼帘。黄澄澄的梨子像一个个胖娃娃,紧紧挨在一起,有的还披着浅绿色的“小外套”。风一吹,梨子轻轻晃动,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奶奶说,这种梨子熬汤最润肺,每年秋天,她都会摘满满一筐回家。
果园的角落藏着一片橘子树。橘子还没完全成熟,有的黄中带绿,有的半黄半青,像一个个彩色的小皮球。摘下一个剥开,一瓣瓣橘子像月牙儿,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让人越吃越想吃。偶尔有几只蜜蜂落在橘子花上,嗡嗡地唱着歌,给果园添了不少热闹。
1. 短文从果园的哪三个地方描写了秋天的景色?(3分)
2. 文中把苹果比作什么?把橘子比作什么?(4分)
3. 用“______”画出文中描写梨子和橘子特点的语句。(3分)
4. 你最喜欢短文中秋日果园的哪种水果?为什么?(4分)
习作表达
九、习作(15分)
秋天有很多有趣的体验,比如和家人摘橘子、和朋友赏菊花、在雨中漫步……请你选择一件秋天里让你难忘的事,写一篇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语句通顺,不少于250字。 (日记格式提示:第一行写日期、星期、天气)
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书法展示(3分)
一、书写评分标准
3分:字迹工整、规范,无错别字,笔画舒展,字距、行距合理,符合田字格书写要求;
2分:字迹较工整,无错别字,笔画基本规范,布局较合理;
1分:字迹潦草,有1-2处错别字或笔画错误;
0分:字迹难以辨认,错别字较多或未书写。
基础巩固(42分)
二、选择正确读音(6分,每题1分)
1. 赠送(zèng√) 2. 凌乱(líng√) 3. 喇叭(lǎ√)
4. 振动(zhèn√) 5. 歌吟(yín√) 6. 蟋蟀(shuài√)
三、读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
1. 稻谷;丰收 2. 邮票;层层 3. 清凉;菊花;水珠 4. 画下;填上
(解析:注意“稻谷”的“稻”、“邮票”的“票”、“层层”的“层”等易错字的正确书写,避免少写笔画或写错偏旁。)
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B(解析:《听听,秋的声音》中,秋的声音如“叶子振动的声音”“蟋蟀的歌吟”,多是细微、轻柔的,A、C、D均不符合文意。)
2. A(解析:出自《秋天的雨》,“钥匙”的作用是“打开秋天的大门”,引出秋天的各种变化,而非具体某一处的大门。)
3. C(解析:“草长莺飞二月天”描写的是春天景物,A、B、D均为秋天景物描写。)
4. A(解析:遇到不懂的词语,应先标记,读完后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B“直接跳过”、C“随便猜”、D“打断别人”均为不恰当做法。)
5. B(解析:“促织”是古代对“蟋蟀”的称呼,常见于古诗中。)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每题3分)
1. 示例: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枝头沉甸甸的。(解析:运用比喻手法,本体、喻体明确,体现事物特点,语句通顺即可。)
2. 小鸟唱着歌。(解析:保留主语“小鸟”和谓语“唱着歌”,删去“可爱的”“在高高的树枝上”“动听的”等修饰词。)
3. 示例:金黄的银杏叶;五颜六色的菊花;清澈的小池塘(解析:补充的景物符合“秋天公园”的场景,用“有……有……还有……”句式,语句通顺即可。)
4. 示例: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在风中摇晃着脑袋。(解析: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或神态,拟人手法运用恰当,语句通顺即可。)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8分)
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分,每空1分,注意“篱落”“枫”“霜”的正确书写。)
2. 一曲丰收的歌;一首欢乐的歌;法国梧桐树的落叶(6分,每空2分,准确提取课文内容,避免错字。)
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6分,每空1.5分,“橙黄橘绿”“洞庭”“青螺”为易错内容,需准确书写。)
4. 示例:叶子振动的声音;蟋蟀歌唱的声音(2分,每空1分,符合课文中“秋的声音”的场景即可,答案不唯一。)
七、口语交际(6分)
示例:
明明:“我秋天最喜欢和爸爸去公园捡银杏叶。”(3分,明确说出喜欢的秋日活动,语句通顺即可。)
明明:“因为银杏叶像小扇子一样特别好看,捡回家夹在书里当书签,每次看书都能想起秋天的样子。”(3分,说明喜欢的理由,结合活动特点,语句通顺即可。)
八、阅读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1. 4(2分,根据段落开头空两格的规则,准确划分自然段。)
2. 地面:潮湿,有亮晶晶的水洼,映着蓝天;法国梧桐树:掉下金黄金黄的叶子,叶子闪着雨珠,一掉下来就粘在水泥道上。(3分,分别提取地面和梧桐树的特点,答出2-3点即可。)
3. 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1分);体现了水泥道“有落叶图案、闪闪发光、范围广”的特点(2分,共3分,准确概括比喻对象和水泥道特点即可。)
4. 作者对水泥道抱着喜爱、赞美的情感(2分);从“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等语句能看出,这些语句充满对水泥道的欣赏和喜爱(2分,共4分,情感与语句对应即可。)
(二)课外阅读(14分)
1. 果园门口的苹果树林、果园深处的梨树林、果园角落的橘子树林(3分,每点1分,准确提取文中描写的三个地点。)
2. 把苹果比作“一个个小灯笼”(2分);把橘子比作“一个个彩色的小皮球”(2分,共4分,准确提取文中比喻句。)
3. 描写梨子:黄澄澄的梨子像一个个胖娃娃,紧紧挨在一起,有的还披着浅绿色的“小外套”。
描写橘子:橘子还没完全成熟,有的黄中带绿,有的半黄半青,像一个个彩色的小皮球。摘下一个剥开,一瓣瓣橘子像月牙儿,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让人越吃越想吃。(3分,准确画出描写梨子和橘子特点的语句,多画、少画均扣1分。)
示例:我最喜欢苹果(1分);因为苹果红彤彤的像小灯笼,看起来特别可爱,咬一口脆生生、甜滋滋的,满是秋天的香甜(3分,共4分,结合文中水果特点说明理由,语句通顺即可。)
九、习作(15分)
评分标准
1. 格式正确(3分):
第一行准确写清日期、星期、天气(如“10月20日 星期日 晴”),得3分;
缺少1项(如无天气),得2分;
格式完全错误(如无日期),得0-1分。
2. 内容完整(6分):
明确写秋天里难忘的事,包含“事件经过”“秋日细节”(如景色、气味),得5-6分;
写出事件但细节笼统,得3-4分;
内容偏离“秋天”或“难忘的事”,得0-2分。
3. 语言表达(6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不少于250字,得5-6分;
语句较通顺,有1-2个错别字,字数基本达标,得3-4分;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字数不足200字,得0-2分。
示例: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