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茎的组成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6. 茎的组成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24 18: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茎的组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茎的共同特征是:茎上有节和节间,节上有叶,叶腋有芽。
2、具有对茎的共同特征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茎的共同特征的思维能力;初步学会用茎的
共同特征去识别植物的茎。
3、感受和体会植物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2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茎是学生认识了植物的种子、根、叶后认识的第四个重要器官。对于根茎叶分明的植物学生会识别,但对于较特殊的茎,如:马铃薯、姜等,学生难以区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植物茎的识别缺少科学的标准,他们对茎在外部形态上的共同特征并没有一个清晰地了解。21教育网
2、技能方面:学生在亲近自然的生活中,或从其他途径,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茎的外形特征。但缺少细致的观察与比较,归纳与概括。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观察植物只注重色彩、形状等比较明显的外形特征,而忽略了对结构特征观察。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植物的茎,发现并归纳概括茎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茎的共同特征,会用茎的共同特征去识别植物的茎。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出研究的问题
1、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身体的哪些部分?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认识植物身体的另一大器官——茎。
2、出示一、两种植物(富贵竹、狗尾草、柳树枝条),让学生上前认为哪一部分是植物的茎?
3、出示一个土豆,谈话:有人说它也是茎,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4、谈话:你们觉得植物的茎应该是什么样的?它应具有怎样的特征?(教师适时板书)
5、讲述:到底具有怎样特征的才算是茎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茎的组成,寻找植物茎的共同特征。
活动2【活动】观察探究,认识植物茎的共同特征。
(一)学生自主观察几种植物茎的特征,寻找茎的共同特征。
1、谈话:要寻找茎的共同特征,我们要先来观察一些植物的茎。
出示:竹、柳、大叶黄杨、雏菊樱的茎。
2、指导观察:
(1)每人选一种植物的茎,仔细观察这种植物的茎有什么特征。
(2)观察后用文字和画图相结合的形式把这种植物茎的组成特征记录下来。
3、学生独立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
(1)介绍自己观察的植物茎的特征。
(2)比较这四种植物的茎有哪些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试着把你们小组的发现记录下来。
(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植物茎的共同特征。
1、集体汇报:它们的茎分别是什么样的?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2、教师借助实物投影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讲解:
我们发现这四种植物的茎上都长有叶子。长叶的地方有一些微微的突起,在科学上我们把茎上长叶的地方叫做节,把节与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
而且这四种植物的茎在节上不但有叶,而且在茎与叶柄之间还长有芽,我们把茎与叶柄之间称为叶腋,叶腋处还有芽。
提问引导:芽将来可能发育成什么?(补充图片)
3、教师板画茎的特征。
4、引导归纳:我们观察的几种植物的茎有什么相同特征?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一般植物的茎有什么特征?
活动3【测试】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判断:现在你来说一说:土豆是茎吗?为什么?
(可出示土豆长芽的图片)
2、谈话: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家头脑中原来对茎的认识都是不科学。自然界中植物的茎虽然在外形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结构,那就是“茎上有节,节上有叶,叶腋有芽。”
这才是植物茎的本质特征,也是识别植物茎的唯一标准。在课下同学们就可以运用这一科学的标准去观察、认识更多植物的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