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点亮小电珠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点亮小电珠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24 18:5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点亮小电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小电珠的结构,准确说出小电珠的构造。
2.
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会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电珠。
3.
借助电池、开关、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能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并能演示开关的作用。
4.
在探究使小电珠发光的实践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会探索的乐趣;体验合作的愉快,在交流中感悟和提升。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本课的内容也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对小电珠和电池以及导线都比较的熟悉,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利用学具袋里面的材料尝试了点亮小电珠,但对于小电珠的各部分的结构还是模糊的,点亮方法也是简单的组装与连接,只知道连接后能够使小电珠亮,但不懂为什么能亮。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借助电池、开关、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点亮小电珠活动,能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会用多种方法连接简单电路。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境引入(3分钟)
1.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灯中的一种,小电珠。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电珠?教师板书:小电珠
2.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小电珠:路灯、手电筒、灯笼里面、路边彩灯。
(设置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点亮小电珠(27分钟)
(一)观察小电珠的构造
1.过渡:这么多的地方用到了小电珠,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小电珠的结构。
2.学生交流自己对小电珠的认识:金属丝、玻璃、金属壳……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小电珠的认识程度)
3.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小电珠: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地观察,小电珠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又是什么样的?
4.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
生1:外面有玻璃外壳,金属外壳
生2:里面有金属细丝
生3:最下面还有一个金属小点点。
5.师生共同观察小电珠的结构:(讲解)小电珠的上面是用玻璃泡做的,下面是金属做的,周围有一圈圈的螺纹;最底下还有一个小圆点叫做连接点。小电珠的玻璃泡里面有一根很细的灯丝和两个接线柱。如果把小电珠打开,会发现一只接线柱与连接点相连,另一只接线柱与金属壳相连,金属壳也属于连接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能力)
(二)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电珠
1.过渡:咱们已经了解小电珠的结构了,现在你们能不能利用一节电池、一根导线让小电珠亮起来 (投影实验材料和实验报告册第19页记录表)
教师进行板书:点亮
2.实验前提示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的方法和小组评价加分规则,明确观察记录的方法。
3.学生探究点亮小电珠的方法,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效率意识。)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根据要求中提出的评分规则给小组加分。谁来说说你们组的小电珠点亮了吗?是怎么连接的?其他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汇报交流的能力,认真倾听习惯)
5.学生实物投影记录单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板书贴图活动
(三)比较不同连接方法,归纳连接规律
1.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图片,我们用这么多的方法将小电珠点亮了,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整理思路,方法总结,初步感知电路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贴图,寻找这些不同方法的共同点,发现:都只需要材料导线、小电珠、电池。都分别连接了电池的正负极,小电珠的两个连接点。
3.提问:连接了这些点后小电珠为什么亮了?
4.学生思考这样连接的道理,用自己的语言初步解释简单电路的概念:形成一个圈,有电循环通过,形成闭合回路
5.出示电流走动图,初步认识闭合回路。板书:闭合回路
(设计意图:观看闭合回路里电流走动图,由抽象到具体,初步感知体会闭合回路,为概念的形成打基础)
(四)形成简单电路的概念
1.过渡。师:现在小电珠都灭了,如果能够像咱们屋内的灯一样,自由地控制它的亮灭,怎么办?2.学生想到利用开关控制电珠的亮灭,体会开关的功能。
3.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请你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连接在一起,使小电珠亮起来。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指导。第一个成功点亮的组加1分,点亮加一分。
4..汇报交流:学生到前面实物展台汇报展示本小组电路的连接方法,根据汇报和老师一起黑板贴图。
5.分析提炼。观察黑板贴图,加开关以后与刚才直接连接都可以点亮小电珠,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6.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简单电路的概念:都围成了一个圈,都是闭合的回路,电从电池的正极回到了电池的负极。
5.小结:用导线把电池、小电珠、开关等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板书:电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实验探究,归纳概括电路概念)
活动3【活动】三、有效迁移,探究点亮多个小电珠(7分钟)
1.师:我们的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灯同时亮,如果给你2个小电珠,你能够将他们同时点亮吗?
2.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出示试验方法和实验要求。用两节电池、两个小电珠、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连接成一个电路,使小电珠亮起来。成功点亮加1分,多一种方法1分。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分小组到前面实物展台汇报交流点亮的方法(学生只想到了串联电路出示连接的方法。那种更亮?
4.教师小结:出示我们家里的电路,有的就是按照这种方法安装的,各种电器并列的连接在电路里,每一个开关分别控制一种电器,非常方便。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应用新学电路概念,探索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4【活动】四、归纳总结,拓展应用(3分钟)
1.谈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照板书,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表面是在说,实际是在整理一节课的思维轨迹。是信息概念加工内化的过程)
2.生活中的简单电路.
谈话:今天我们亲自组装电路点亮了小电珠,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小电珠给我们黑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景色,请大家欣赏一些照片。
(设计意图: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3.安全教育:由于家里生活中的电路比较复杂,大家不要乱动,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
4.评价:看看哪组得分最高,发奖小电珠一个。
(设计意图:有评价有回馈,呼应整个课堂过程评价,让课堂阳光小组评价机制落到实处,发挥更大激励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