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5 12: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乌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中“朋友”是指 、 、 这三种小动物。
2.圈出画线句子中的动词,并试着用几个动词写句话。
3.画横线的句子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描写能突出民族小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把鸟儿、蝴蝶当作人来写,十分生动,从侧面表现孩子们读书时的认真。
C.这几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的静。
5.下课后,你在学校的操场上都做些什么?请写下来吧。
课外类文阅读。
一群光头男孩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莱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他在接受化学治疗。由于化学治疗,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光了。
布莱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个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
第三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第四天清早,这群光头男孩来到布莱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莱恩的名字。布莱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快。
6.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7.在文中的横线上,把这个男孩的话补充完整。
8.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 ) 拒绝——( ) 平静——( )
9.最后一段中的“这情景”,指的是怎样的情景?用波浪线画出来。
10.用一两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1.你喜欢布莱恩的这些同学吗?说说你的理由。
课外类文阅读。
春天的校园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瞧,旗杆顶上( )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旁,( )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 )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 )的梨花竞相开放;花丛中,扇动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的蝴蝶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1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雪白 嫩绿 粉红 鲜红
13.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描写春天的校园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发展
14.照样子,写词语。
例:翩翩起舞

课外类文阅读。
小蓝裙的故事
多年以前,一个小镇的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
开学时,老师就向同学们宣布,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贡献最大,老师会亲自做一件礼物送给他。
学期结束时,有个小女孩得到了老师做的一条小蓝裙。
小女孩很高兴地跑回家,穿上小蓝裙给妈妈看。妈妈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
于是妈妈给小女孩梳洗,换上干净的衣服。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小女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小女孩和妈妈都很高兴。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觉得不对劲了。原来,平时不注重整理,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于是母女俩一同收拾屋子,一个下午的工夫,家里焕然一新。
傍晩,爸爸回家,一进门就急着往外走,以为进错门了。
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很不协调,于是决定整理庭院,粉刷墙面。三天后,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在街道上。
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洁净的街道出现在这个小镇上。
15.第6自然段中与“乱糟糟”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是 。
16.第4自然段中,“不协调”具体是指( )
A.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与乱糟糟的家不协调。
B.小女孩脏脏的脸和上衣与干净的小蓝裙不协调。
C.杂草丛生的庭院与整洁的家不协调。
D.小女孩不适合穿小蓝裙。
17.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阅读理解。
欢乐有趣的校园
①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②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③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④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⑤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8.选段主要描写了 和 的场景,这两个场景的特点分别是“ ”和“ ”。
19.选段第③句中写道 、 和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窗外的安静,衬托出了小学生上课时的专心,也体现了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
B.突出了这所学校的美丽,写出了学校里所有的动植物都喜欢读书。
C.强调了小学生读书声很小,要认真听才能听到。
20.用“﹏﹏﹏”画出描写同学们下课后活动时的情景的句子,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写在下边的框里。
课外阅读。
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里。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xī)。门前,翠竹掩蔽;窗后,欢跳着山溪……
山林里,飘着歌声,竹林间,荡着笑语。
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只只耳朵在谛(dì)听。顿时,琅琅读书声从窗口传入天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xù)语……
一阵东风吹到了竹林里,青青的竹林,竿壮叶密,青翠欲滴,青笋茁壮,拔地而起。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
山里的孩子,幸福成长。
21.精彩回顾。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 里,坐落在 里。
22.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石板路 ( )的红领巾
( )的上课铃声 ( )的读书声
23.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短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再多读几遍。
24.本文通过对“我们的学校”的描写和介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1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鸟儿 蝴蝶 猴子 2.摇 叫 停 听 读  跑。他站起来不安地四处走动,不一会儿他看到了窗外飞舞的蝴蝶,顿时被吸引住,于是他扑过去。 3.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真好听! 4.B 5.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可真起劲,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分不出胜负。
【分析】1.本题考查寻找文中关键信息。从文中:“乌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可知答案。
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用几个动词造句时,语句要通顺,没有错别字。动词:是一类词性,一般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
仔细阅读文章选段,“摇、叫、停、听、读、跑”这几个字是动词。
用几个动词造句:来到学校,小明赶紧跑进教室,放下书包,抄起一把笤帚跑向清洁区。
3.本题考查寻找中心句。这短话主要讲述了同学们上课一起朗读课文,连外面的小动物都安静下来,认真地听,所以是围绕:“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来写的。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从修辞手法上来看,这几句话把小动物们当做人来写。鸟不交了,蝴蝶停在了花朵上,是因为同学们在认真读书,猴子也好奇地听着,都是被孩子们读书时的动听的声音所吸引。书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等身边的事物来体现,这就是侧面描写。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想一想你们平时下课后会到学校操场做些什么呢?比如:踢足球,跳绳,打乒乓球之类的。描述下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什么吧。要求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答案不唯一。
6.柔嫩 发现 7.布莱恩就不会感到难过了 8. 漂亮 接受 激动 9.第四天清早,这群光头男来到布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莱恩的名字。 10.本文讲述了少年布莱恩因为化学治疗,一头漂亮的金发掉光了,他难过得不愿出门。为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找到快乐,一群男孩剃光头发,这令布莱恩激动不已的故事。 11.喜欢。因为他们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心、爱护布莱恩。
【分析】6.该题考查了近义词的使用。可以在理解近义词意思的基础上作答。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出现:出来,显现出。学校里出来的是一群光头男孩,划去“发现”。柔软:质地柔韧、柔顺。柔嫩:质地柔和鲜嫩。在文中是形容头发的,所以划去“柔嫩”。
7.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填空。作答此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从“布莱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着急。”可知他非常伤心难过,不想见朋友们。从“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学校里出现一群光头男孩。”可知孩子们都想把自己的头发剃光,不让布莱恩难过。所以空格里应该填“布莱恩就不会感到难过了。”
8.本题考查了给词语写反义词。应该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作答。漂亮:好看。反义词为“丑陋”。激动: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反义词为“冷静”。接受:人的一种认同行为。反义词为“拒绝”。
9.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一群光头男孩出现在布莱恩的家门口,大声地叫他的名字。”可知,布莱恩看到了一群光头男孩出现在他家门口。
10.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从全文来看,讲述了少年布莱恩因为药物治疗,一头漂亮的金发全掉了,他难过得不愿意出门见朋友。为了帮助他树立信心,重新找到快乐,全班男生都剃光头发,这令布莱恩激动不已。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全文中布莱恩的朋友们为了布莱恩都剃光头发一事中看出,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12.鲜红 嫩绿 粉红 雪白 13.B 14. 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落落大方
【分析】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选词填空能力,这类题在阅读中首先从句子里找出关键词,然后结合词语进行填写。
从“国旗”来看首先应搭配其特点是鲜红。
从“柳树”来看应搭配其特点是嫩绿。
从“桃花”来看应搭配其特点是粉红。
从“梨花”来看应搭配其特点是雪白。
所以分别填入:鲜红、嫩绿、粉红、雪白。
1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写作顺序的理解和文章内容的分析。
从“旗杆顶上”、“草地上”、“教室旁”来看变换了景物的地点,属于空间顺序,所以选B。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仿写能力。从“翩翩起舞”来看属于AABC式词语,所以仿写时也要写出AABC式词语,同时要注意书写笔画,也要平时多进行积累。如:
窃窃私语、亭亭玉立、面面相觑、息息相关、碌碌无为。
15.焕然一新 16.B 17.改变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
【分析】15.本题考查的是相反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意思相反,对比鲜明的词语。
乱糟糟: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或心里烦乱。
焕然一新: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
文中乱糟糟的意思是指家里本来很乱,与之对比鲜明说明现在家里变了样,跟以前不一样,故应填:焕然一新。
16.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回答本题一定要找到词语的位置,再结合前后文进行解答。原句为: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所以“不协调”说明:小女孩脏脏的脸和上衣与干净的小蓝裙不协调。
17.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需要通读原文,再进行解答。文中因为一件小蓝裙,使得小女孩、小女孩家里、街道上都变得整齐洁净,所以告诉我们:改变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
18. 上课 下课 安静 热闹 19. 树枝 鸟儿 蝴蝶 A 20.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到了下课后同学们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分析】18.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阅读文章,根据关键语句“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②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可知文段主要描写了上课和下课的场景,上课时的特点是“安静”,下课时的特点是“热闹”。
19.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阅读短文第三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这句话写道“树枝”“鸟儿”“蝴蝶”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表现了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们上课时的专心,也体现了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所以答案是:A。
20.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描写同学们下课后活动时的情景的句子是:“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示例: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到了下课后同学们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21. 大山的怀抱里 浓密的竹林里 22. 弯弯曲曲 闪闪
清脆 琅琅 23.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 24.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学校的感情。
【分析】2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第一段“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里”、第二段“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可知答案。
2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词语搭配。
由“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可知①为:弯弯曲曲。
由“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可知②为:闪闪。
由“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可知③为:清脆。
由“琅琅读书声从窗口传入天际”可知④为:琅琅。
23.本题考查开放型答题。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短文,并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示例: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山里的孩子,幸福成长。
24.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本文主要写了“我们”学校的位置、所处环境以及山里的孩子活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村学校及孩子们的喜爱和赞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